很标准的日式文艺作品风格,充满着末日下的疲惫、茫然、灰败感,但节奏又格外缓慢,2个多小时的时长让人如坐针毡。
感情线我认为可以没有,尤其是爱情的那部分,男女主作为因为灾难相识的朋友身份完全没问题,至于亲情之类,渲染得更是连爱情线也不如,总之就是情感与末日灾难的气氛格格不入而有些割裂,没有代入感,无法共情。
插曲也不够恢弘和壮烈,反而一股小家子气的文艺片既视感。
剧情更是俗套至极,原本要撤退的男主突然就醒悟了要拯救世界,牺牲自己炸断板块力挽狂澜……科技方面首先就说不过去——潜水艇远超负荷运行,仪表都裂了!
人文方面也说不过去——其他国家只出现在台词里,虽然听说原著很重视中国的力量但电影里也没怎么表现;最后炸断板块时其他国家恐怕要遭受巨大的人为海啸,都一概没提。
鸡肋啊,鸡肋。
《海防最前线》(The Guardian)(简称海),《日本沉没》(Sinking of Japan)(简称日)海:哇,你用那么多的钱来拍喔!
20亿日元哩!
日:那里那里。
你才厉害,叫好又叫座!
海:都是各位乡情父老赏脸而已。
你也不差呀,日本政府倾全力支持拍摄喔,出动各相关的机构,还邀请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担任顾问,让影片出现的特效更真实。
日:谢谢,其实这部该片自小松左京的著作《日本沉没》,在1973年就曾被搬上银幕,现在重拍是因为有了雄厚的资金,加上特效技术一日千里,所以才能拍成这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
海:我觉得我们很相像叻,都是英雄主义国家,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我们都以大英雄来拯救世界。
日 :是吗?
我还记得二战时期被你炸得粉身碎骨,都是靠我们大和民族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经营了二、三十年的时间迅速爬起。
我们的英雄主义,跟你们的相差甚远。
海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最佳盟友,哈哈!!
日 :你片中的男主角Kevin Costner,已经难现昔日风采了,自从凭Dances with Wolf一片夺得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他本人)后,便难得再看见他有水准(比起Dances一片)之作了。
不过,他还是选对了戏路,不再谈情说爱,做个海防员教官,踏实地演好这个角色,佩服佩服。
海 :哈哈,谢谢。
你的男主角草什么剪,演的很木哩……我们的Ashton Kutcher虽然年轻,有个大他16年的老婆Demi Moore,但是他的演出是多么的精彩,真是扣人心弦!
日 :是吗?
他是草剪刚—我们日本最有名的人气偶像团体SMAP的成员哩,酱你都不认识?
海 :是吗?
又酱的团员吗?
没有听他的名字哩。
我只听过木村拓……海,不是不是,……对,拓哉!
日 :那你的女主角Melissa Sagemiller只是花瓶叻,不像我们的柴崎辛身为拯救员,不但英勇救了草剪刚和小女孩,而且还下定决心不要苟且偷生,留下来解救更多灾民。
海 :的确……柴崎辛的演技从以前的日剧《Good Luck》开始就很耀眼,我们的Melissa Sagemiller就输了一大载,不过Melissa也有点亮丽的演出嘛……日 :哈哈,算是吧。
那你有什么感动的情节吗?
海 :哇,整套戏都充满了感动!
一句“你如何决定谁将活下来,谁将死去?
”超炫吧!
日 :有钱、有权的留下,其他的给我死去吧,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海 :你这就是势利眼!
我说要救人,就从我最先接触到的受害者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一个个地救上!
日 :你认为你比按着老婆,不断往海面上浮的老啊伯好很多吗?
海 :(哭…)对,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日 :那你能感受我们矛盾的痛苦吗?
当你的国家即将毁于一旦,你将如何做出选择,要逃离这个养育你的国土(寄人篱下、依靠有限的外国援助,能吗?
),还是留下自救?
海 :当然是自救!
槟城不也有自救会吗?
听说好搞得有声有色,自己的问题,自己来解决!
不要依赖别人,等候上天的眷顾,那是妄想!
日 :我们没有上帝,只有靖国神社!
海 :哦,就是那小泉不顾邻国如何反对都坚持参拜的靖国神社?
日 :是的!
我们的战神!
海 :你们舍身救国的精神,也叫我们汗颜!
不顾自己的性命,驾驭潜水艇到深不可测的渊谷里点燃核炸药,试问有多少人能如此鞠躬尽瘁,为国捐躯?
对比自私自利、卖国求荣的代首相,他是多么的无耻,留下国民陷入万劫不复的窘境,自己先行逃离日本,简直是你们日本人的耻辱!
日 :难得海兄如此深晓大义,我们日本人绝对不是贪生怕死的懦夫。
再来,我们一定能同心协力,统治亚洲!
呵呵!
海 :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后记:1. 以上纯属虚构,文章内容未必反映真实状况。
2. 国际关系上日本的最亲密盟友为美国,而由于美国在当地驻军,令日本在美国的东亚外交策略中有一定影响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日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争取与之相等的角色;曾联同德国、巴西及印度国组成四国集团向联合国提交改革安全理事会建议,其中提出加入该等国家为常任理事国。
某些问题,例如捕鲸,偶尔令日本成为国际组织的批评对象,但日本与世界关系基本和谐。
与此相对的是由于对二战历史、领土划界及军事威胁等的认知不尽相同,日本跟邻国,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韩及南韩的关系则相对紧张。
资料取自维基百科
十月电影公社策划之地震题材灾难电影季之三 日本会沉没吗至电影《日本沉没》,欢迎品阅,转发有你!
本文只关乎电影无关于政治
出品:十月电影公社 编辑:十巅原创作品 非请勿转视频等素材来自源网络,转载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向辛勤工作的所有字幕组牛人门致敬!!!
一句话影评美国大片的套路都是当了英雄又赢得美人,日本大片倒是很好运用了逆向思维,而且还在关键时刻“把持住了”。
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据某些媒体报道,《日本沉没》可能成为现实,这次精彩的预演一定不能错过。
影评《日本沉没》改编自小松左京所著的同名小说。
这整部电影描述的破坏场面只占135分钟电影时长的很少一部分,电影剧情更多的描述了一个国家的不确定未来,对于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小小的个体来说,这样的恐惧是难以战胜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性的真善美、凶险恶都被淋漓尽致的展现。
人类脆弱的秩序和道德是否经得起考验,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命题。
电影一开始,美国专家就介绍了对日本沉没的预测,并用巨大反差的场景来对应末日论的独白。
戏说剧情史上最LOW首相:日本正面临亡国之际,刚上任的首相却将国宝转移以卖国求荣,甚至不关心国民的生死。
这首相真LOW爆了。
就在拯救日本于绝境的最后一刻,平民男主角用生命的代价赢得了成功,难道不LOW的日本人都深藏民间。
其实男主角在关键时刻也LOW了一下,也许是导演怕男主角拯救日本时发虚,误了拯救国家的大事,才让男主角LOW了一下。
但是,在盛产爱情动作片的日本,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来说去,富士山到最后还是没有喷发,这就代表着日本人的信仰还在,日本也没有倒下。
如果富士山真的喷发了,《富士山下》这首歌也许就该改名为《富士山上》了。
身处这样的灾难,我们能做些什么据说日本的地震都是由于背着世界的巨鲶的生气时突然颤动造成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只让这只巨鲶背着日本就好了。
电影启示录面对大自然,人类甚是渺小。
将来,地壳运动也许真的会将《日本沉没》《2012》这样史诗级别的场面带入我们的世界。
另类观影感据说某些国家的民众看完《日本沉没》后感觉很爽。
也许导演就是要利用这种情绪大捞一笔。
如果导演接着拍摄《富士山爆发》,票房也必定大卖。
亲们如果也带着某种情绪观影,你会是什么心情?
欢迎留下评论。
向辛勤工作的所有字幕组牛人门致敬!!!
谢谢品阅 电影浓缩人生转发有你,欢迎大家关注 “十月电影公社”
5天前發生了一場裡氏9級的淺源地震,靠近宮城縣,一如這部5年前拍攝的《日本沉沒》。
我不想說任何預言,但是確實從未有過如此真切的再現。
我想當年看這部戲的朋友現在再回頭來看,應該有種前所未有的恐慌。
拋開電影,大難來臨之前,你會像玲子那樣遵守和美咲的約定么?
你會像小野寺和紺城那樣去犧牲自己來換取他人的平安么?
還是你、我都只可能淪為那些鐵絲網之後無助的人們……這裡的首相說了這麼一句話:有些事,比生命還重要。
對,有些人,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有些情感,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要用命去守護的。
不想像早就淪為不會思考的工具的媒體那般,這樣傳那樣傳,也不想看網絡瘋傳的現實版恐怖的日本民眾依然井然有序,也許2012真的快來了,那一刻,我希望,和比生命還重要的家人在一起,這是可以用命去守護的。
昨晚熬夜看了《日本沉没》,整个剧情除了描写地震、板块断裂的部分很有震撼力,其他的部分很一般,无非是灾难加上爱情再加上几个救世英雄。
不过我想从这部电影看到其他的方面,如果说日本国土的渺小和资源的匮乏造就了日本国民的忧患意识,那这次的四川大地震是否应该唤醒国人的忧患意识了呢?中国的小学有多少教过孩子们如何防范各种灾难了呢,不仅仅是地震,哪怕是常见的火灾呢,也许这是一个长远的问题,那这次的大地震是否该是一个开始了呢三十几年前,唐山大地震让几十万人忽然间从这个星球消失,也许是通讯交通不发达,那时的国人只是知道了这样的一件巨大灾难,深深的沉痛也许只有唐山人才能体会,但是不知道如今的唐山人民是否都知道了如何去防范这样的灾难?
那时的中国是落后的,灾难过后,一切也就过了。
但是如今呢?
现在很多人在网上或者电视上讲各种如何防范地震的方法,可是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地震一个灾害,还有其他呢,而且这时候最有权威意义的恐怕是国家的一纸纸文了,国家的政策法规如果写入灾害的防范,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现象呢?
最后以《日本沉没》中那个早死的感性日本首相的一句话修改作为结尾:每一个人生下来,首先作为的是人类的一份子,是一个人,他也有生存的权利。
国内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不高。
幸灾乐祸的嘲讽反是多数。
但问,目前中国有相关主题的影片吗,你会不会沉默了。
电影描述的是由于地壳内部板块下滑和微生物滋生,太平洋板块陆地正迅速被海洋吞没,日本出于其边缘,本岛陆地正迅速被海水吞没中人们正处于恐慌和迁移中。
好在片末是一个好的结局。
一切有待重新开始。
然现实,不是危言耸听,也并非遥遥无期。
“也许就是明天。
”生存环境不只是日本的困境,也是全球需面对的棘手问题。
随着不断的环境破坏,不肖自然灾害,光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危险伏笔,足以将人类推向灭亡。
没有退路,外星球居住环境尚未得到认可,而所谓高科技与文明,在灾难面前,何情不堪。
自然自有它的规律。
自然灾难面前,人类和生命都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所有的逃避都是徒劳,总要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很多事情还没做,很多人还没好好爱。
言语都是苍白的,大难临头,我们只想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把每一天都活成最后一天,即使无可挽回,那也已尽力;没有遗憾和牵挂了。
我们彼此间都有一个期限,你会不会因此而勇敢。
最近又看了一遍这片子,联系了最近的日本,担忧,害怕有一天真会这样,虽然是中国人,但对日本并没坏念。
但愿,保佑
本片要是不看人名地名,简直就是一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看片——一般都安排在星期三四的下午,看完还要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主要情节含糊,缺乏科幻片的基本逻辑性,也没有灾难片的悲壮。
人物刻画毫无细节可言,甚至把两个女演员混淆也不影响整个观看效果。
视听效果险胜《集结号》,还不如一般的游戏CG。
总而言之,观看此片的唯一动力只在于标题。
同时我也相信,对此标题感兴趣的观众中,怀有落井下石心理的大有人在。
——我只是想看日本倒霉,没别的意思。
挺震撼的一部灾难片,尽管影片的叙事节奏略显拖沓,但影片濒临毁灭的末世感渲染的很到位。
漫天的火山灰,百米高的海啸,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城市和古迹,所有的平民都在为生存而挣扎着,但死伤者上千万记,万人空巷...对于我来说,挺让我感动的是,在仿佛一切都失去意义,时间临近停止的绝望背景下,男女主这对纯朴而又简单的爱,带给了这个苦难的故事一点小小的暖意。
这或许就是电影的魅力吧,久保田利伸/孙敏的keep holding U在他们死别的那个片刻,催人落泪。
================就个人而言,日本沉没2006中,玲子和小野的这段简简单单的爱,却是最刻骨铭心的。
在营地的那个夜晚,小野和玲子互相倾诉。
尽管二人确认了心意,但两者之间的爱又是那么的唯美。
两人偎依在一起,仿佛是在寂静寒冷的夜中彼此保护着对方。
小野喜欢玲子身上的那股阳光和韧性,他爱的是她的心灵,而不是肉体。
在她的鼓舞下,小野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陪伴玲子舒适的睡一晚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而他也将学习玲子的那份热情,接手田所老师和结成的任务舍身救人...或许很多人会说,日剧跑的桥段太老了。
但是,当玲子满身泥泞的找到了小野,两人在生离死别的最后一次相拥时,keep holding u奏起。
二人什么话都没说,但歌词却巨巨反映着二人的心意和爱意。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落泪的感觉,但每每这种虐恋,这种淳朴、真挚、傻的有点可爱,又带点悲凉的情绪,总会让我动容。
全片136分钟的克制,就是为了这个瞬间的升华。
这个煽情,是有效,而又美丽的。
故事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和手法去表达,但人物刻画、氛围铺垫、节奏递进立住了,剧本再老套,它依旧是一个好故事。
日本沉没的音乐真的是编排的很好,久保田利伸和孙敏的这首keep holding u,让我不禁联想起了绚香的 今夜も星に抱かれて ,也联想到了《空中杀手》的某种意境...
看新版《日本沉没》超出了我的预期,片中并没有对于日本民族的着力强调,而仅仅是当作一条船,船要沉了,船上的人如何逃生如何自救。
这个主题与民族以及历史都没有关系。
就是应景才看的,老套的灾难片叙述法,而且冗长拖沓,ps:没想到还提到了福岛,真巧
要是真沉没了,还能多给一颗星
喜欢起丰川悦司的脸的那种长法来了
小日本要是真沉没就好了
很久以前看过。貌似现在日本人比较担心富士山大爆发
一语成谶咩?
灾难片还搞这么文艺 糊弄鬼呢
很壮烈的样子,不过剧情就狗血了。
哈哈 日本沉没了 !@@@
沉得真好
不伦不类的灾难片。。。。典型的日本幼稚
这忧患意识,啧啧
額……這想象力
commercial crap
本来是想看日本沉掉的,大跌眼镜
日本一搞主旋律就弄得跟天朝似的,掉好感。灾难的场景和宫城9.3联想起来挺震动,可是过于凸显的爱情线有点像掺沙子,味道变奇怪了。节奏也过慢。片子整体看起来零零散散的。
...
跟爸爸好久之后一起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值得纪念一下。
看的时候老感觉是真的。。。。
有点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