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教科书式的作品,作品本身很好看。
教科书式的人物设计、性格设计,没有超展开但很稳定,故事情节虽不那么惊艳却平稳流畅,让人看了很舒服。
也是改变了我对老虚的印象,他不仅仅可以靠离奇的脚本作为招牌,吸引眼球,也能安分地作为一部好作品的拼图的普通一块。
放下鬼才的个人能力,凸显的是作品整体各方面的高素质。
现在业界一味追求超展开,最后脚本大崩坏的作品并不少见。
能看到这样一个作品也是欣慰,不管你过度解读与否,它就是很简单的好看。
全片剧情简而言之就是来自“貌似是个伊甸园“的特工,前往地球追查一个超级黑客的真实身份。
故事一点都不复杂,剧情也没什么跌宕起伏,估计不少人90%的时间都是在猛看萌妹子,本人也不例外。
本来按照这种展开,这部剧场版就又是一部卖设定卖画面的普普通通的看过就忘记剧情结果只记得女主角的作品。
但是看到最后火箭升空那段,听到了Dingo和Settler的一番对话,我突然感觉到了一股满满的恶意,或者说是悲哀,这也是这个帖子的标题由来,导演其实是在嘲讽全人类。
Frontier Settler,“边境移民”计划,是一百五十多年前人类深空移民计划遗留的程序,所自主进化而成的AI。
在漫长的时光里,这个可爱的AI学会了思考,同时因为当年程序员的爱好,也学会了欣赏摇滚,更出色的是,他居然还自己谱出了新曲。
在和Dingo那段交流音乐的剧情里,那种两个摇滚爱好者遇到知己的开心,连我这个隔着一个屏幕的家伙都能会心的笑出来(某个在边上生闷气的妹子请无视她)。
这种感觉,已经模糊了AI和人类的界限,因为这完全不像是传统套路的AI与人类的交流,你见过哪家AI能自己写曲子的?
虽然时隔150年再度与人类接触,但是从与Dingo和安吉拉相遇开始,Settler的行为举止就一直非常的人性化,再加上这段剧情,那么除了那瓮声瓮气的电子音在提醒我们他AI的身份外,Settler身上关于AI的特征其实早已模糊。
接下来营救安吉拉的部分,对于自己想去营救安吉拉的动机,Settler说了一大段非常符合AI身份的逻辑分析,但是却被Dingo用一句话总结了:这就是”仁义“。
然后这呆萌的AI就跑去营救安吉拉,还特地说起了自己刚刚学会的”仁义“,毫不意外的把安吉拉逗笑了。
到这里为止,Settler所表现的种种,足以被称为富有人情味。
随着剧情推进,到最后火箭升空前与Dingo的对话,导演终于图穷匕见。
Dingo说:我们失去,忘却的东西,比谁都鲜烈的继承下来的,就是你。
150年前为了解决末日危机,人类试图进行深空移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所有的计划都失败了。
挣扎求活的人类,选择放弃肉体,将自己电子化,98%的人类从此寄生在虚拟的空间中,用各种虚假的电信号麻痹自己,寻求快感。
连肉体都不再拥有,作为智慧生物只剩下几行代码定义自己的人类,却自欺欺人的说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避居在号称”伊甸园“的虚拟世界里,天天想着的是如何增加自己的记忆容量好体验更极致的享受,却不把半点目光投向满目疮痍的大地。
拥有能够32个小时培育成熟人类身体的生物科技,却不想着重新绿化地球。
尽管这中间肯定有典型反乌托邦式的政治体系的影响,但是无可否认,这已经是堕落到了极致的一个智慧种族。
反观Settler,在所有人放弃之后,独自一人将计划坚持了150年之久并最终成功。
你大可以说这是AI无限寿命和死板逻辑的胜利,但是这种坚持使命的逻辑,就是那个叫做责任感的东西啊。
无论是在山区坚持送信几十年的邮递员,还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工程师,支持他们坚持下来的,其实也不是多复杂的逻辑,“使命”而已。
非常讽刺的是,在Settler启程的时候,全人类,没有一个人选择跟他一起向星空进发,去探索未知世界,一个都没有,尽管这个计划最初是由人类发起的。
电子化的人类沉湎于虚拟世界(好熟悉的句子),实体化的人类被地表残酷的生存环境压迫的喘不过气(招募移民的通告知会不到他们,因为断网……)。
如同Dingo所说,人类失去和忘却的,却被Settler所继承。
不仅仅是伟大的太空计划,还有人类身上所能出现的最优秀的品质。
绝不放弃,持续了150年从未间断的坚持;航向未知世界的勇气;对遥远彼方的好奇;探索新天地的梦想。
这种种的一切居然出现在一个“AI”而不是任何一个人类的身上,那么请你告诉我,谁才更像人类?
就像Dingo和安吉拉在天台上的对话一样,在这个98%人类的生存形态是代码的时代,人和AI之间又有多少区别?
Deva只是一个囚禁人类的牢笼而已,在这个看似无限实则有限的世界里,只剩下貌似公平的竞争,其实这里一切都已停滞,只是在不停的轮回,人类早就放弃治疗。
安吉拉一开始对Settler的敌意,潜意识里,未尝不是因为对自己是否还是人类抱有疑问,自己到底是人类还是AI,恐怕想想都会带来深深的恐惧,不过幸好,她总算还是有了实体化的身体。
她未来的人生,会是磕磕绊绊的,但无论如何也好过在那个虚拟的世界慢慢腐烂。
最后Dingo唱着歌为settler送行,还有安吉拉的那个手势。
他们送别的是一位朋友,一个不到一天相处时间,却一辈子无法忘记的朋友。
最后的最后,Settler是唱着歌出发的,我虽然很遗憾导演安排了他独自上路,但是看到这里我又释怀了。
也许,Settler,就如同Dingo所说,才是最后的,真正的人类————人类的末裔,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
第一次用这个号写影评就起了个这么无聊的标题也不是我的本意,但无奈我也是语文考过不及格的人,所以也想不出一个类似UC新闻那样的标题,就这样将就吧。
本片可以说是质量上乘,虽然不是什么高逼格、深内涵的神作,但在我的心中排名依然很靠前。
实际上,该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反映了日本商业动画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以3dCG代替手绘,以原来的作画为参考,尽量做出来像是手绘的CG。
现在日本动画师处在产业链低端的问题目前最有可能的解决途径就是CG化,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话说回来,这部片既然质量上乘,就不会有过多的漏洞,所以我总结的这些“漏洞”可能是此种类型片的结构性问题。
1.女主的衣服。
片中为了迎合宅男喜好,女主的衣服做得很暴露,但实际上这并不科学。
我记得我看过的一个本子中,女主因为长期穿这身衣服结果留下了晒痕,这是可怕的。
作为一具几十个小时前刚刚生成的肉体,对于阳光、病菌、浑浊的空气是很没有抵抗力的,就这样让皮肤和呼吸道暴露在地表的环境中是十分危险的。
我认为暴露出的肉体上。
实际上附有一层膜(就像攻壳机动队中素子义体上的那层膜一样),以抵御这些东西。
2.女主的肉体。
这个和上一点是相通的。
女主的衣服是否可脱?
恐怕是不能的,至少是无法完全脱下。
在女主传输意识时是接入了女主背上的接入口,就恐怕也就意味着衣服外面的接入孔是和女主脑神经相连的。
(可假如不可脱又该怎么上厕所啊……)另一个问题,女主有没有脚?
据我的观察,很可能没有,片中的作画让人很难相信女主有正常的脚。
很可能是没有的,腿的下部也是和衣服相连的,就和失足少女Ene一样。
女主会死吗?
假如女主还在Deva的话,回答无疑是否定的。
可是现在女主变成了以肉体在地球表面活动的状态,这就不好说了。
从肉体生成时的片段来看,肉体在生成时是逐渐成长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具身体是会衰老的,也即是会死亡的。
这似乎和男主很相配,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女主做出了一个很艰难的决断。
女主放弃了永生和不老,来到了地面上。
剧中对于女主做出决断的刻画不够味,实际上模糊了重点。
3.路人妹子的死活。
在最后一个机战画面中,大量的有驾驶员的阿罗汉被击毁,但从一个特写镜头来看里面的乘员都存活下来了,于是本作也成为老虚十分罕见的一部竟然没有任何人死亡的作品。
但这真的可能吗?
从安洁拉毫不留情、招招必死的攻击来看,她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她的昔日同僚、甚至有可能是她的熟人朋友的人的死活(关于这些路人妹子,在小说中有更多描述,但我并没有看过小说)。
十分有可能的是,她知道这些人根本不会死,这可能是因为阿罗汉的安全性十分好(实际上。
并不好,女主的一个镜头中驾驶舱内部的屏幕碎裂,我惊讶于这些碎片并没有伤到女主的大眼睛),但更有可能的是她们的意识会被上传。
4.火箭。
虽然我不太清楚,但真的靠化肥就能制造出符合标准的火箭燃料吗?
还有,火箭的发射地是怎么回事?
为何是在一个有着如同第三新东京地下都市中的金字塔和坑的城市当中?
飞船的大部分放在太空中难道不是主要为了节省燃料?
名字像是神经漫游者的AI真的能同时兼职宇航员和地勤吗?
靠着这些已经放了两百多年的老硬件?
5.Deva。
先不说该设施的奇怪命名很有可能来自于对于梵语语意的错误认识。
该设施仍旧有很多谜。
例如保安局的权限,片中的保安局似乎强大到如同Deva中的伊朗专家会议,本应作为政府下设部门的保安局(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存在政府?
无政府主义不是早该实现了?
)似乎手可遮天,似乎Deva中只存在这个强力机构。
Deva中的人是怎么来的?
当中的人已经放弃了肉体的存在方式,但是从女主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Deva中的人还是具有肉体的,可是这些肉体是怎么生成的?
难道是像《美丽的新世界》中那样胚胎合成的?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人格又是怎么生成的?
从胚胎开始就被封存的人是从哪来的成熟意识?
假如Deva中永不增加新人丁,那么女主究竟有多少岁了,但还是那么像个小孩。
6.阿罗汉的天线。
呃,这个问题太过明显,但是还是令人忍不住吐槽。
作为一台必须依赖卫星的机体,天线如此没有防备真的好吗。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日本动画一大类型的萝卜番,其中萝卜这个设定本身就不甚科学,所以也没法吐槽。
PS:假如我没有看过两三遍也不会无聊到想这些东西吧,所以显而易见我还是很喜欢这部作品的。
从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幻电影来说,数字生命这一概念或许已经不陌生,但是放在快十年前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设定还是非常震惊。
出现在我脑海里的第一个问题是,在故事里的未来人类放弃了肉身成为了绝对的精神体,作为数字生命寄居在超级服务器中,这能够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吗?
放弃肉身而精神永存是绝对自由这一命题是故事里的强设定。
于是乎就很自然地把这一问题抛到了观众的面前,作为人类,肉体是禁锢自由灵魂的存在吗?
当然,我觉得故事给了一个回答,那就是并不是。
从女主这一如此性感可爱的巨乳萝莉形象中可见一斑(还是钉宫配音捏)。
这不就完全戳中某些zn的xp吗?
如果失去了肉体,绝对的精神是否还存在对这种肉身形象的性冲动呢?
如果不存在性冲动等一系列人类欲念,那么自由的价值又在何处?
所以故事里的人类分成了两种,一种人选择继续带着沉重的肉身生活,而另一种人决定成为永恒的精神存在。
永恒自由-长生不老的愿望本就包含着悖论,当存在的时间无限长,涵盖了了所有愿望实现所需的时间尺度,欲望实现所带来的快感的边际效益递减,到最后必然走向无欲无求。
无欲无求之后,长生不老和永恒自由哪里还有什么意义。
电影的内容简化来看:天生拥有自由意志(意识)的人类和发展出自由意志(意识)的AI所生活的地上世界,与电脑程序化的人类所生活的DEVA相比,孰优孰劣。
两个世界共同拥有的“国家统治”、“资源紧缺”“生存与繁殖”等问题一脉相承,它们不是两个世界存在差异的本质,关键在于:生命个体是否存在自由意志(意识)。
(人机混合体、纯自由意志人工智能机器人也符合“生命”的内涵)
(简单来说意识是心理现象)我们先来看人类心理是如何产生的:这首先与人类的认知机制有关,人类的认知机制就像一台被设计来加工各种输入信息的大型计算机,领域一般性的信息加工假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组合性激增(比如你早上的起床程序,需要排列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等,这些项目又可被划分为无数小的行为),那么它在具体的情况下可做出的选择的数量无限的(3秒钟内可能的行为序列可以达到一百万种) 所以,当人或者计算机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的任务时,特殊的程序设计必须对无数种可能的选择给予严格的限制,而人类心理是被设计来加工某些特殊的信息加工问题的。
而人类心理之所以表现为当前这种形式,是因为它在进化历史中解决了某种反复出现的与生存和繁殖有关的特定问题。
例如眼睛:并不是一种万能的可视装置,它只是被设计来在更大的潜在信息范围中对一小部分进行加工,比如特定信息范围内的光波、边缘和运动等。
人类有一种怕蛇的先天倾向,这种心理机制也只接受了一部分的加工信息——细长而光滑的自我推动式的运动物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种机制也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害怕没有攻击性的菜虫。
所以重点来了,我们进化成形成的对食物、风景、配偶等的偏好(厌恶)机制,也都只是对无限的潜在输入信息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加工,能够激活每种机制的线索是非常有限的,它们要么是在适应器的进化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相关线索,要么就是现在环境中存在的与远古线索非常相近的线索。
(引用部分来自 David M·Buss 《进化心理学》) 而我认为这就是人类的审美来源,对音乐、图画等的特殊偏好,实际上是这些信息背后蕴含的不明确不整齐的线索被输入,激发了生命体做出反应。
所以在DEVA世界里,我认为电脑程序化的人类的自由意识是在逐步消亡的,这也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对音乐没有审美感受,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在逐步缩小,它们对信息的加工是整齐而又准确的(蛇就是蛇,不会把井绳也看作蛇),很难出现“偏好”这一类对事物模糊不清的态度判断。
从来源看,自由意志的出现还是与生命的生存和繁殖有关,它是一种高效率的信息加工方式的选择,电影中的 Frontier Setter 也是因为发展出了这种信息加工方式而有了自由意志。
那么自由意识是好是坏?
这个问题决定了对两个世界的看法,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只是信息加工方式造成了两个世界的差异,很难评判方式的好坏。
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好方式,而两种世界的不同实际情况必然会对应不同的方式。
单单通过评判自由意志来决定两个世界的好坏没有意义。
(哇这么看来我写这篇在干吗呕又陷入了一切无意义论_(:з」∠)_) 但我们目前既然生活在地上世界,明白了自由意志不过是某种信息加工机制的选择,简直没有脸再提生命的伟大、贬低电脑程序这些屁话了,但这并不会妨碍我们依然热爱音乐、绘画这些“无用之事”(虽然产生的源头是为了有用直接效果无用,用指“生存繁殖之用”)。
我们也赞叹自然选择、生命进化的阴差阳错使我们能欣赏音乐、绘画。
183大诗人李诞说啦,生活没有意义,但生活有美。
first half 人類科學的基元乃哲學、 而哲學的進化 依賴著個體、 個體的心智 需要著自由承載、 生存與進化 相背亦相合。
second 貪婪需要代價、 自由免不了抗爭、 弱勢群體的掙扎 在這高度收束的社會 往往烈化為恐怖XX、 摒棄了生存 方能加速歷史的齒輪。
(以上皆為理工狗之拙見)P.S.nitro+這次的音樂製作主觀評分6.5/10 實乃軟肋。
釘宮 應表現出的迷茫、缺少很大空間。
三木 演繹的張力只體現了其實力的80%。
娘娘 經過 西尾維新 錘打、擺弄起大道、毫無違和感www 感謝愛的戰士、雖然于我看來、爛尾無疑www 提名年度神作www (3D到2D的衔接点个good)
当地球自然资源枯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故事给了我们三条解决方案,98%的人生活在虚拟世界中,2%的人在地表苟延残喘,唯一一个人,还是个AI,迈出了第三条路,探索宇宙并不评价哪条道路更好,只是觉得有意思的事,原本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的人类选择了封闭于二进制的虚拟网络,而原本封闭于二进制的机器人,选择了向现实世界更广阔的宇宙进军
豆瓣上的影评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追求所谓专业分析,自卑没众大神的实力,就少说两句,都是大家喜欢听的,软文。
也是活了这么大的人了,早就不指望能从现今的电影还是其他得到什么改变三观的东西,人老虚也没说什么手机完爆hifi的话,带着略显批判的眼光,何必呢。
至少这是半年来看的比较爽的片,感叹一句难得,满足了死宅的需求,作画不崩,音乐及格,战斗上乘,结局正常,so,还需要奢求什么呢?
难道是我已经被这几年的新番风气打磨掉了企盼所谓神作的幻想?
仔细想想,那又怎样。
所谓神作,当不了饭吃,现在还不是天天追着烂片当新番。
变身死宅说几句。
当猴看的可以走了。
钉宫!
巨乳?
双马尾!
违和是小违和了点,谁16岁那么大啊,都安慰群里的高中妹子别去看这片,看完受打击;再怎么说,萌就够了,女主要求干嘛那么多,所谓商业片的女主不都是那种,况且这个还会开萝卜呢,好莱坞的随便拉一个出来试试,不得碎了;说点该被打的话,这妹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星灵明日香,最后机战的时候,默默的就看出了我香的影子,该说是老泪纵横么。。
大叔和loli的组合,上一次萌还是萌狼,这种各方面制作的都挺好的让人怎么反感嘛,miki的声音还是性感啊(捂脸);最后cast表出来的时候,还是再次感叹,有钱啊,3个酱油妹子谁来不是酱油,偏偏请这么3只老妖精,真是舍得,嘛,好像前6个人里面感觉也就娘娘年轻点了(其实也是妖精;ed单独听完整mv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还是黑屏滚字幕的时候有点意思,略微想起了空境和Q,当然还是有差距综合来说呢,这是个近年来安安分分讲故事的片,要什么斟酌着给点什么,也没什么恶趣味,虽然第二遍看的时候,听完钉宫本音那段直接跳到后面战斗了,但也不妨碍我香即视感和火箭起飞的双重泪目。
说了这么多,感觉都是废话呢(笑赶紧出第二季吧
劇本的編構有些意思。
這幾年聲勢高脹極了的虛淵玄,他所執筆的科幻動畫三部曲,在此作終於顯露了他全部的路數:他總會在商業取巧的故事面背後,偷渡了歐美系硬科幻的命題。
早在《樂園追放》以前,《PSYCHO-PASS》藏情緒的剝奪,《翠星上的加爾岡緹亞》(翠星のガルガンティア)藏人權的剝奪,到了《樂園追放》則更進一步藏思考的剝奪。
這寫法,日本少見;可惜,他永遠都不想深入。
虛淵玄的科幻動畫三部曲,越到後面的作品,反烏托邦情節越發彰顯。
2012年推出的電視動畫《PSYCHO-PASS》可以視為他在2009年與三位編劇共筆的科幻處女作末日騎士之後.正式執掌了一奏動畫劇本的主導地位,開啟這一系列作品的先聲。
在《PSYCHO-PASS》中,人類的「情緒」被集體剝奪而去,作為換取社會進步的代價。
故事中使用了美麗新世界的科技假設,讓近未來的日本社會直接升格進入統計工具的超然化,智商與情商都能被測量儀器即時定位的新時代;從此,「先知系統」取代了人治政府,該系統建構了一個從個體出生就評判出未來志業的集體社會;數值的公開,打造了集體生活成為空前的共識,也因而個體的特異與犯罪行為從「犯了甚麼罪刑」默化成了「犯了甚麼惡念」,個體思想不再能瞞天過海,警察也一改案後出擊的傳統,能即時運算出人類之犯罪念頭強弱的測試工具兼手槍「主宰者」成了警察的口鼻,預言犯罪不在是一種可能,而是一種必要。
假如剝去人性情緒起伏的隱蔽,以公開個體的思考為社會進步的代價,能否讓人類的社會從此改革?
《PSYCHO-PASS》的故事中,無人能正面回應這個質難。
也因而這未解之謎,就默默擱置到了2013年上映的電視動畫《翠星上的加爾岡緹亞》之中。
《翠星》發生在宇宙世紀,繼續了科技力影響社會體的手法,人類社會發展上萬年之久,替警察找出犯人的手槍「主宰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馬力強大還能飛天遁地的巨大機器人「機動兵器」;預言人類的「先知系統」也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養殖人類的「人類銀河同盟」。
人類思想的數值化發展至極,再也沒有秘密的全知社會,成了人類在銀河系的生存之道;但,為了持續刺激人類的競爭意識,對抗未來的人類天敵外星蟲,人類銀河同盟剝奪了部分的「人權」:飲食的自由,睡眠的自由與性交的自由。
不同於《PSYCHO-PASS》的剝奪行為還有個穩定社會的名目,《翠星》的剝奪就純粹是軍政一體的蠻橫產物,換取機器人這樣的高科技,代價是原慾永無不滿,以及為了取得原慾的自由而不得不參軍的無奈。
《翠星》的主角雷德很幸運,他因緣際會穿越到了地球母星上,回歸野性生活的遭遇,終讓他醒悟到銀河聯盟奪走了他的甚麼。
然而雷德也僅止於對人類銀河同盟隱瞞了人類末日的方針有了些芥蒂,終究沒深入去延伸慾望與科技的天坪交易,本身的合理與否。
徹底讓劇中人一針見血批判這種先天剝奪的作品,則要到今年的《樂園追放》了。
《樂園追放》的時間遠較前兩作明確,設定在西元2400年。
然而在集體剝奪的發展上,時序較早的《樂園追放》出現了遠比《PSYCHO-PASS》與《翠星》更殘忍的設置,那便是「人權」「情緒」的基土:「思想」。
在《樂園追放》之中,人類大腦數位化,眾人的靈魂皆可連線上網,肉身從此成了附庸,克隆技術的突飛猛進更讓肉身成了附庸,本來懷胎十月方能墜地的可貴生靈,如今是只消三十個小時便能以成年姿態出世的人肉娃娃,而且環肥燕瘦任選。
數位靈魂們將大腦統一置放在宇宙,交由同樣數位化了的政客們組成的虛擬政府「Diva」全權控事(劇中看來這政府大概是影射中國+印度+歐盟三者吧,美國哭哭唷)。
在數位空間中,《PSYCHO-PASS》的先知政府惦記的犯罪永不存在,因犯罪者大可找虛擬NPC發洩;《翠星》的人類銀河聯盟顧忌的外星敵人也沒有蹤跡,人類終日逸樂,享受想到甚麼就能變出甚麼的神仙生活。
無害,和諧,快樂,自由……Diva的社會在虛淵玄的科幻三部中,達到了完美的高峰。
然而,事情終究沒有那麼簡單。
人類的想像沒有邊界,硬體的容量卻有。
數位天堂的Diva為了解決人類大腦釋放訊息的負擔,開始推行政策,有能者能分配到更多容量,無能者則減少容量。
女主角安潔拉孜孜不倦,跑來地球上作戰的獎賞,就是渴望工作升遷後,可以有一份「多想幾秒鐘」的自由。
假如人類自古的刑罰皆是以削除肉身的方式來嚇阻人性,Diva的做法則是史上最空前有效的刑罰,它直接削除了人能思考多少與多遠的權力。
讓一個人一天能想多少事情,能有多聰明能想到甚麼,能夠作為一種賞罰的手法時,人人皆平等的「思想」尊嚴,其實也就蕩然無存。
存在於完美數位天堂之中的法則,並非傳統中國中「不與天爭職」的天人命題,而是在最公開的思想自由下,完成了最公開的思想處刑。
剝奪的極致,在此發揮到極限。
從情緒,人權一路到思想,虛淵玄的原創腳本皆建立在美麗新世界開啟的路數,假擬著「透過剝奪甚麼來換取秩序」的正當性攻訐。
至於答案是對是錯,在《樂園追放》前,虛淵玄總無解套。
《PSYCHO-PASS》的執行官常朱守無法認同先知系統是由一群在她眼中皆是犯罪者的大腦組成,但終究選擇了一條在體制內改革的無解之路,繼續在今年2014撥放的電視動畫續集奮鬥;《翠星》的雷德則遠走他鄉,不企圖跟銀河人類同盟的方針作出自己本份以外的抗辯。
然而,《樂園追放》卻罕見的給了一個徹底否定的結局。
殘留於地球上的男主角丁格,在如斯社會下,寧願放棄優渥科技與醫療福利,也不願放棄思想的自由。
他跟擁有自我意識,還會唱歌作曲的AI機器人,在《樂園追放》中共同擔任起人類舊時代最後旁觀的複眼人之職。
讓難民與機器人成為人性的最後燈塔,是何等諷刺的終局,也讓本來奉Diva為圭梟的安潔拉離開數位天堂,開始與細菌叢生,吃喝拉撒並起,三不五時還會生病的人類肉體相處,開始舊人生活。
為什麼會給出如此明確的解惑,除了故事格局的限制(此作僅100分鐘)外,可能也跟本作想面向普羅觀眾的方針有關吧。
《樂園追放》放在虛淵玄的動畫劇本,小說甚至是遊戲劇本中,都屬罕見的易口。
壞人來襲就要反擊的簡潔開頭,在旺盛活力中藏著可愛心思的性感女打仔,世故精悍中不忘理想與初衷的熟男吉他手,配上一尊無所不能卻有人情味的機器吉祥物,三人一齊冒險的半公路半科幻片,都再再是《樂園追放》避免成為說教電影而放入的歡快元素。
此作本就是東映打算革命動畫業界的作品,視覺效果不在話下,雄赳的機械載具穿梭在大街小巷,以百萬馬力之姿噴洩無數導彈,展開一場又一場的激鬥,絢麗又高亢。
而且這竟是一部3D動畫,是我向來覺得日本動畫不那麼優勢的3D領域,如今卻誕生了一部效果不下水島精二監督自己上上一作的2D電影《鋼彈oo》的效果,很久沒有一部日本出產的動畫能像《樂園追放Expelled from Paradise》這樣,在動作調度上讓我如此驚呼連連。
在視覺之外,此作想要雅俗共賞之餘又吸睛的企圖相當成功,主因當然是因為安潔拉那被極盡鏡頭聚焦之能事,翹到不行的美臀趴趴走了一個半小時…..呃,不是啦,是因為嚴肅與幽默折衷得相當恰好。
Diva社會的恐怖巧妙的被沖淡,留給觀眾最大的印象仍舊是行雲流水的精彩戰鬥。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引發製作方預期的業界革命,至少《樂園追放》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已經出色完成了「任何人看就該覺得精彩」的使命。
監督水島精二的虛弄干戈,搭配劇本虛淵玄的再加妝點,真完成了一部了不起的傑作啊。
如果把水島精二監督關在小牢房裡畫分鏡,就可以弄出這麼精采的作品,拜託,請再多押他進去幾次吧,我很願意等滴。
挺好看的动漫,我也说不出好看在哪里,反正就是挺不错的。
让我回想一下电影,开头挺乱的展开,看到女主下到地表才差不多了解了背景。
剧情大概就是活在网络中的女主下到地表后接受了活在现实的男主的人生观价值观,完成任务后不被高层接受而受囚禁,被配角机器人救出后一番机战帮助机器人逃出地球。
看到女主男主在讨论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时候好像略有所思,高层反对放走机器人的时候又觉得说不定高层是对的。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看着衣着靓丽的傲娇萝莉和帅气的大叔经历一段热血的故事,每次都被感动的孤独无助的女主被教出的桥段,再加上一段热血战斗,这两个小时就值了。
我想起了老虚那张戴墨镜抚摸女主模型的照片恩。。。有内涵有场面而且都表现出来了,是非常不错的剧场,但是剧情果然太顺水推舟显得偏弱。老师您终于还是败给了岁月,败给了这个商业过度的市场啊,就算我是粉但还是得减分。
真是太棒了。。。。。很多感动真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了~~~~~
莫名其妙,作画也不好,没看完,也不明白她露点是为了什么
看女主撸撸就行了,快把模型分享给同人们啊啊啊
機器進化生命,場面設定想像力飛起,再想17年新番沒心跳之女孩,水島有啥想不開?
故事比较普通。小机器人真的太浪漫了……
这个片子真是太黄了。
这样看来,我已经到地上来当向导了,还差空降一个妹子来帮我发现AI驶向宇宙
不是很好看啊……构成太过简单
女主这傲娇的声音,啊我的钉宫病。3D做的很棒,算是比较自然的了,剧情上算不上特别出彩,但也有不少亮点。向往自由的灵魂,和对未知充满好奇的AI,人类无限的可能。(PS:我要给摄影师加鸡腿)
怎么有种攻壳机动队的设定感?地面的痞特工是荒野大镖客的捏他么?不等肉身发育完全这是强行大叔+萝莉的设定么?这AI觉醒有点扯,没有外力作用怎么可能会推动它自行进化呢?这要是大叔跟AI走了是不是变成太空丹迪第0话啦?要是还拉上这个萝莉一起走了会不会变成星际牛仔第0话啦?还带着吉他带着音乐的话甚至能变成性转版的卡罗尔和星期二第0话了吧哈哈哈~全3D和转绘感觉看着虽然挺烧钱,但略违和,果然这种技术还是用在游戏里稍微舒服点吧~老虚终于做了回人这次不毁天灭地轮回转世的虐啦?惠茶壶琴碗公和南姐透子就这样打了回酱油,不得不说水岛胖子还是很有排面的啊~话说啊,人类没有了肉体的束缚直接上升到精神层面,这种存在本身跟AI也没啥两样了吧~肉体和灵魂缺一不可,这才是人类吧~
超喜欢丁格~~
说真的很一般 没感受到设定的出彩 人设也不怎么好看
普普通通能猜得到发展的小成本动画电影...杀必死挺多 钉宫的声线真是百听不厌 男主有种spike的风采
欧唛嘎,剧情老套的要看不下去啦,人设也是无感,老虚还真他妈的不死人?!
蛮好看的,打戏和音乐都很精彩。探讨浮于表面,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非要穿这么少,卖肉可以,但要和故事逻辑自洽。deva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三大神佛鼎立的设定酷。
男主的穿着是向荒野大镖客致敬吗?节奏有点慢,不过画风挺喜欢的,装甲造型不错,最后的打斗也挺好看的,最大的亮点还是主题思想。
钉宫人设真萌 我这个钉宫黑都把持不住
难看,太宅男
雖然還有很多可以深描的觀點論述都被乳搖取代了我還是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