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到处搬家,年龄又大了,朋友们结婚的结婚,失联的失联,等到我结婚,应该找不到伴郎了吧。
郁闷
昨天本来想看Transformer的,网上订票时发现这部片子的爆米花指数很高,IMDB评分也高达7.8,于是临时改订了这场.小小的影厅基本坐满了人,从影片开始到结束的2个小时始终时在此起彼伏的笑声中度过的.很久没在电影院看喜剧片了. 也很久没有这样前仰后和的大笑一翻了.笑料和典型的美国情景喜剧类似,基本是靠幽默的对白和点到为止的Sex language, 整个情节发展也非常有序, 加上主角配角是一干的美剧演员,个个脸熟. 整个的感觉是看了一场CBS喜剧台词+NBC黑色幽默+HBO Curse and Sex Language的轻松愉悦.当然还有大笑之后的思考, 男人不易做,"男友"不易找.看喜剧片要去电影院, 众人一起笑的体验能最大限度的加强观影体验;过日子有何尝不是如此,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http://axinlove.com/2009/08/i-love-you-man/《I Love You Man[寻找伴郎]》服饰by @xinl.ve 090803是口味重了,还是需要更汹涌的情感体验,平淡如《I Love You Man[寻找伴郎]》的家庭喜剧,完全无法进入状况。
体会了所谓闺蜜之间的友情,也看到了过分夸张的夫妻或情人之间的相处,然而更多的是宅男的寂寥。
Peter上门去和Sydney决裂时,他口吐的“恶”言—-击中了光棍老男人的脆弱的心—-Jason Segel饰演的Sydney Fife一改往日的潇洒,开始嗫嗫不知所措。
宅男和老光棍的悲哀比轻巧的喜剧其实更动容。
《I Love You Man》用了一个耸人的名称,吸引的注意。
“男人,我爱你”,看似是一部标榜同性恋的突破世情,随时准备出柜与有偏见的人进行斗争。
电影也确实用了无数的俚语和“黑话”,记录边缘世界男同志间的彼此称谓。
中文译名并不解风情,“寻找伴郎”颠覆了噱头,却道中了电影的实质。
能够成为他人婚礼的伴郎/伴娘,都是新人对友情和朋友的看重,是一份巨大的荣誉。
Peter这个孤独的人,要寻找一个最朋友作为伴郎(The Best Man),因为他没有深交的朋友。
注意如下左图,Peter和Sydney第一次去沙滩晃荡时,二人服饰的不同。
Peter的装束在镜头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他人都是短裤休闲时,他依然包裹严严实实。
工作性质决定了职业穿着,进而决定了Peter被装进了西装革履的套子。
本片,他任何一次在压抑、单调乏味的状况中时,Peter始终都是西服衬衫。
当他与Sydney彼此更熟悉,发现共同爱好后,他开始变得外向(Open)后,他的服饰起了变化,见右图。
没有全然放松,但依然可见他有了随兴的一面。
同样场景,同样机位的画面,人物心态的变化由服饰交代。
而电影中如此种种的服饰决定了人物状态,其实非常明显,音乐会上疯狂的Peter最为放松,因此最为随兴,针织衫+贴身牛仔裤(见图3)。
根据服饰看Sydney的状态也并不复杂,他是以场合决定了服饰。
以休闲和随兴为主的Sydney,因此沙滩短裤和Tshirt是他的通常装备。
当他要轻微正经的时候(混进销售房产的野餐会和跑去Peter的公司的两次),他以休闲西服、非正式的衬衫和牛仔裤为主。
要出现在婚礼这种更为正式的场合时,Sydney标准的正装打扮。
扣这些电影的细节,不是表明看电影有多么用心,是做道具的人和导演的非常用心被人注意了。
同时也说明,电影的更多其他的喜剧因素,并不被了解。
Sydney说对方的名和自己母亲的名相同来搭讪美女的套路,沙滩遛狗不清理狗屎的两个桥段等等非常明确的安排非常容易了解,而是“The Pistol is a pleasure-giver, that’s for sure”类似的言论,让人产生隔膜。
两个女生听英文黄色笑话的故事发生在我的身上,单词每个都懂,但不能马上理解,《I Love You Man》的乐趣少了一大半。
再加上男同志间的称呼的多种表达,虽能猜,但并懂其中妙不可言,本片于是只钻在了表象。
Jason Segel是“贱”人帮的骨干了,《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和本片,他都是主角。
I.Love.You.Man.DVDRip.XviD-DASH
题材比较新颖的浪漫喜剧。
至少不俗套。
让人联想起《结婚大作战》,只不过,一个故事是讲婚姻导致失去朋友,另一个则是婚姻促使得到朋友。
本片还一改美国片中只会出现篮球、棒球、橄榄球、冰球的惯例,破例给美国足球职业大联盟做了一下推广。
彼得和西德尼作为银河队球迷到现场支持球队的比赛,影片甚至还给了效力于银河队的小贝一个传球时的特写镜头。
这可以侧面证明本片故事发生的时间不在2009年上半年,因为当时小贝被租借到AC米兰效力。
为了剧情需要,西德尼又重点提及了一位老演员蒂莫西·道尔顿。
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
他是历史上第四位007扮演者,一共主演两部007电影。
包括本片中借题发挥的《杀人执照Licence To Kill》。
如果事先不了解这个,你可能会不理解片中的几处“包袱”。
年少的时候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是,每个朋友都是只能够陪你走过一段路程的人,当你们的路不一样了,朋友也就不再了。
粗俗点的就是曾经跟一个生意人喝酒,喝醉后他说:能够帮你赚到钱的就是朋友。
当时曾经对这些看法颇不以为然,认为我身边的死党都是一辈子的朋友。
随着年纪渐长,却发现自己少年时身边的死党正在一个个地疏远离开。
不是反目,而是渐渐没有了共同的话题,要不然就是已经结婚生子,没有时间聚在一起。
纯粹的友谊正在变为能否通过关系多做些生意。
寻找伴郎里面其实也正是反映这样的事实:知心朋友之间说到底只能够是不在侵害自己的利益下才能够得到的。
比如Sydney没有结婚,没有正式的工作,因此,他以前的好友都渐渐疏远了他,当他想要和Peter做好朋友的时候,Peter却在未婚妻不喜欢Sydney,以及觉得Sydney损害他的形象的情况下,坚决和Sydney断交。
最后大团圆结局,只不过是由于1、妻子接受了他这个朋友,2、Sydney帮他做的广告的确帮助了生意。
这样才可以继续做朋友。
因此,选择朋友还是纯粹些好,比如一起只是喝酒,只是打牌,只是去东莞,不要参合其他的事情就好。
通过一个婚礼讲了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尽管人们都要成家立业,但同性朋友同样不可或缺,我们都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圈子。
想要消磨时间可以看看。
其实找朋友与找恋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过程,也通过“相亲”的形式。
确定喜欢对方之后给对方打电话,约第二次,焦急得等待对方是否会回复,是否会答应自己的邀请。
瞌睡了,就不写那么多了。
挺轻松搞笑的电影,没事了看看可以当休息。
中文翻译过来是“寻找伴郎”,我倒是没想到自己结婚时的情景,反而看完觉得,自己很没种。
Jason Segel饰演的那个人,很率真、热情,甚至在中国人看来有些过于直接,但我,就是想做这样的人。
“你们的sex怎样?
说出来嘛 我们总是在心里面想 但却害怕说出来 为什么” “我用这个自慰” “你能借我些钱吗?
(之后才知道,他想利用这些钱替他打广告)” 他就是有一种力量,让你能够面对他的时候不好意思撒谎,并且心甘情愿说出对谁都不好意思说的话,因为,他对你诚实。
马上迎接自己24岁的生日,我却越来越纠结自己交的朋友,到底是不是我的菜?好吧,都说能容忍你的缺点,还没嫌弃你的,那就是朋友。
我是那种人来疯,今天说哪好玩,第二天就会飞到那儿去;晚上想出去喝一杯,就会不顾明早是否早起;玩大冒险从来都是敢说敢做。
问题来了,能陪我这么做的人,我们肯定某些意见达不成一致;能够聊得来呢,绝对不会做以上的事儿。
难道我对朋友要求高了?
既能玩到一起,也能聊到一起,这就比登天还难了?
我之前曾说过,我想开个书吧,你们拼命沉默;我之前说想出国,你们各种劝阻;我之前说我要追逐梦想,你们劝我醒醒;就算我说我们一起去外地闯闯吧,你们说还是回家稳定。
我承认,还是我意志不够坚定,但我真的不属于那种越挫越勇的类型,我需要鼓励式教育。
是你们把人生看得太过沉重?
还是我活的太儿戏?
我只想要一个像Jason Segel那样的朋友,你有困难和我说,我有idea告诉你,逛街能逛到一起,聊天能够一拍即合,旅游不瞻前顾后,想high就high,想哭就哭。
我有时挺讨厌两丫不愁吃不愁穿的,然后非要去个咖啡馆感叹下人生。
有一次在Amici 吃饭,旁边坐着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男女女,可能是其中一个女人要装修自己的店铺,找来个男生帮忙,然后他们就很认真的在电脑前研究怎样装修到最好,花销最少的方案。
我很羡慕这样的团队,这也算是朋友中的另一种类型,“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他们有着共同的喜好和梦想目标。
在国外,很多都是通过朋友间玩的默契,最好达成一个梦想的,我呢?玩和默契分开了!
一定是我的交友方式不对,很不对,我想加入Jason Segel那样的圈子。
顺便说一句,凡是结尾带结婚场面的片子,我都喜欢.....
交友障碍,这个在父辈们眼中极为常见的情境,放在今天简直就是屁大点的事儿!
随便百度几个关键词:“把妹”、“勾引”、“约泡”……便能收获亿万条交友攻略。
即便你是情场菜鸟,面对各种恋爱专家的海量大数据,也能依葫芦画瓢,让交友的成功率翻倍!
But,在“追捕”同性伙伴的问题上,很多人却败下阵来,陷入了交友的盲区,Peter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Peter求婚Zooey成功后,未婚妻忙着给闺蜜打电话,而Peter却没有朋友可以通知。
办公室里有个关系还行的同事Tevin,然而,却总是借机抢自己的客户,直接PASS!
击剑课里有认识一个哥们,关系还没到那种“随叫随到”的程度,给他打电话?
估计会让对方一脸迷茫!
相比未婚妻Zooey强大的伴娘团,Peter显得形单影只!
别人有“跑友”
别人有“工友”
别人有“Buddy”
自己却只能到办公室,逗女同事开心,你没看错,Peter女人缘很好,他遇到了“同性交友障碍”!
与此同时,Zooey以及自己伴娘团也没闲着挖苦:“一个没有朋友的男人会很粘人”
“没有朋友,也就意味着没有伴郎”
“我认为他最好的朋友可能是他妈妈”
Peter听到后备受刺激,下决心要找“男朋友”,更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支持:
弟弟Robbie给他牵桥搭线,来了一个球场约会,结果却惨不忍睹
母亲也介绍人给他认识,愉快的晚餐之后,竟然送了他一个舌吻!
尝试加入Zooey闺蜜丈夫的“扑克之夜”,不会打牌的他总是出错,气得Barry一脸懵逼。
比拼酒量的时候,更吐了Barry一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此外,Peter还尝试了交友软件,却意外钓上了一个老古董!
交友之路再坎坷,也要努力向前,说不定下个路口见!
为了卖掉客户手中的别墅,Peter组织了一场开放参观日,Sydney出现了!
初次见面,Sydney便毫无保留,用自己投资人的敏锐嗅觉,告诉Peter“放屁男”不会出价。
好感度+1分
第二次见面,在公共场合,Sydney大聊性事,还表明自己热衷猎艳离婚女人,惊得Peter五体投地。
好感度翻倍
再次见面,Sydney任由自己的宠物狗随街大便,“逼迫”Peter释放雄性荷尔蒙,还把他带到了自己进行“活塞运动”的场所。
好感度爆表
Sydney的幽默、直接、不做作,让Peter认定,他就是自己要找的“男盆友”!
他们一起骑着Vespa在马路上狂飙
一起跟随Rush的音乐魔性狂舞
自编自导了一出别墅出价火爆的假象
在Peter和Zooey的订婚宴上,Sydney甚至还暗示Zooey要懂得“回报”,给Peter他想要的BJs。
一个男人有这么一个“两肋插刀”,既能读懂自己,又帮忙付诸行动的朋友,还有什么可求呢!
就连身边的Zooey,都有点嫉妒羡慕恨,向Peter抱怨自己被冷落了!
既然成为了好哥们儿,哪有不拌嘴的情况。
为了帮助Peter的事业,Sydney制作了一些广告牌,上面充斥着被PS过的Peter肖像。
Peter发现后气得不行,跟Sydney划清了界限!
“失恋”的Sydney备受打击:沙滩上被人大骂,伤心的他无力回击。
看着Peter推荐的电影《浓情巧克力》,满心喜欢,嘴上却说着“Stupid”。
出人意料的是,广告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少人慕名打来电话表示要出价,Peter后悔了!
然而,出于男人天生自大的尊严,Peter始终没有拨出Sydney的电话!
Zooey知道Peter的小心思,主动邀请Sydney参加婚礼!
婚礼当天,原本一场誓言的见证,变成了一场友情的告白!
哎男人啊!
《寻找伴郎》当年上映的时候,赢得了广泛好评,饰演Peter的保罗·路德,更得到了媒体的高度赞扬!
其实在《老友记》、《蚁人》等影片中,大家也见识到了他搞笑的天赋。
而在本片中,保罗·路德处理与Sydney的约会也喜感十足。
相约又不敢约,向同性恋弟弟寻求帮助,只得到了“不能吃晚餐”的建议!
约个会还得提前彩排,电话拨通后,语无伦次,数次卡壳,留完言,终于吁了口气!
约完会,开心地做着小动作!
而饰演Sydney的杰森·席格尔,也是搞笑界的才人,看过《老爸老妈浪漫史》的人都清楚,本片中Sydney简直是Marshall附体。
(有机会一定会介绍一部他的电影)
两个喜剧明星碰到一起,化学反应自然不断,上演了一出出好戏。
再回到刚开始的“交友障碍”,虽然男朋友不好找,然而,一旦找到对的那一个,亲密效果简直能与男女盆友相媲美。
在友情面前,男人永远这么大气,任何事都微不足道!
这也是为什么,在回首往事的时候,男人们只记得当初有争执,却忘记了为何争执!
即便互相之间有埋怨,遇到事情时还是会冲在最前面,友情免不了有冲动,唉谁让大家是哥们儿呢!
友谊世界里,直呼姓名就显得有点见外了,傻逼和TMD才是最亲切的称呼,互相的调侃就是最真心的问候,因为我们的友谊直白又真实!
唉男人啊!
微信号:叼烟的戈达尔(filmaddict)
brotherhood的片其实有不少,但很少有这样的片子,一个从来没有朋友的人怎么去找自己的best man。
看完以后,不禁在想,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究竟是如何培养的呢?
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到什么一起扛枪,一起PIAO CHANG,一起蹲过牢之类的重大事件,然后最后会出现那句,i love you man,似乎有些太过于easy,也许老外的神经就是这么大条?
BTW,最近狂饭 Jason Segel,他在that's how i met ur mother中的表现实在让我喜欢的不行。
BTW2,记住,不要单独约boy去dinner,尤其在你不知道他是直男还是弯弯的情况下。
呵呵
内涵是有,剧情是狗屎。
全片高潮就在舌吻那里……以至于后来看男主在SNL接吻狂魔单元出现的时候我都有种亲切感……
挺扯淡的
这片子的导演一定是个gay。。。。。
想做独立的效果 那就不要请这么白痴的演员啊好 想做大众电影 那就不要这么无聊的情节啊好
好片,小细节都很捧腹。Thomas Lennon的过场让我大笑。zooey这个名字让我心动了一下。
I WANT TO HAVE A FUAKING FRIEND TOO
I Love You, Marshmallow!
烂 烂 烂 烂死了。
那个苦大仇深的gay长的还是蛮深情的。
男人之间能有纯洁的友谊,在洋人片里还真是少见
where i just found meself
看开头以为是个讽刺有毒男性气质的电影,看到中间Sydney找Peter借钱以为这是个友谊杀猪盘,看到最后才明白,噢就是个陈滥俗套的男性兄弟情故事,太多讨厌的坑最后以大团圆的方式草率带过(比如Denise就这样怀上了家暴男的孩子?)。难得汇集了这么多大牌喜剧明星,绿巨人hulk、老友记、老爸老妈罗曼史……
好弱智的情节。但我只能说,某些地方还不错。
沙滩上踩到狗屎笑死我了,鬼知道我看了多少遍
开始还挺逗的,后来为了设计冲突情节显得很是突兀,两人还好还挺萌的
开头20分钟还蛮不错的,越看到后面就越想放弃. 不过事实上就是,交朋友不难,要找到一个好朋友,真的很难;要维持好朋友的关系,就更难了.
一部十分可爱的电影。温馨(但又充满脏话=。=)是让人看到最后会会心一笑的影片~
灾难
还好最后你们俩没走一块儿 不怎么好看 最后也没有乐队疯狂一下 不是这种电影的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