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英雄007詹姆斯•邦德(皮尔斯•布鲁斯南 Pierce Brosnan 饰)这次在北朝鲜发现了一位世界级的媒体大亨——盖斯特维的阴谋诡计。
盖斯特维妄图研制一枚类似于第二颗太阳那样的卫星来挑起全球战争,进而达到他控制地球的企图。
007当然不会允许盖斯特维的阴谋得逞,于是在北朝鲜展开了调查。
经过调查,007发现盖斯特维的真实身份,那是经过整容后改头换面的原北朝鲜领导人Zao。
现在,007必须抓紧时间找到Zao,制止他的阴谋以阻止战争的全面爆发。
007真的能成功吗?
©豆瓣
让我们先把这部《择日而亡》放到一边,把时间调回到1994年6月8日。
这一天在伦敦著名的玛丽莱伯恩路,新一代的「詹姆斯·邦德」在350多名记者的见证中闪亮登场,从而开启了世纪之交的那个007时代。
手握邦德系列电影版权的布洛克里家族慧眼独具地在连姆·尼森、休·格兰特、梅尔·吉布森等候选阵容中挑中了名气略逊的布鲁斯南,不仅因为他在《斯蒂尔传奇》里的气质、表演和人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弥补其八年前与这一角色擦肩而过的遗憾。
自《黄金眼》到《择日而亡》,虽然皮尔斯·布鲁斯南只出演了四部007电影,但对于吾辈80后而言,却是记忆中最好最深刻的那个邦德。
「与时俱进」是007电影的一大特色,经常切中时代的主流,比如冷战、能源危机,又如一些高科技的产物。
而在本片中,朝鲜半岛问题第一次成为了007的焦点内容。
朝鲜的战争狂热分子孟上校妄图用高科技卫星「伊卡路斯」集中太阳光束来打通三八线,实现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目的。
邦德辗转朝鲜、古巴、英国、冰岛,与美国美女特工一起挫败了孟上校的阴谋。
拍摄《择日而亡》的时候,布鲁斯南已然年届五十,相比《黄金眼》以及《明日帝国》时期老态尽显,不过编导用替身、减少搏斗戏份等方式较好地掩盖了这一点。
尽管如此,邦德与反派(化身富翁古斯塔夫的孟上校)在击剑俱乐部鏖战的那场动作戏依然值得称道。
本片的亮点还有邦德那辆可以隐形的座驾阿斯顿·马丁,它和另一辆美洲豹相互搏杀、从雪原打到冰宫的追逐战亦堪称007电影中的经典桥段。
虽然影片无甚新意,且被一些评论诟病特效画面过多,但应当说仍属于质量过硬的流水线作品。
换个角度看,「特效」也是电影艺术与时俱进的一部分,世纪之交的那几年正是特效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大众适应电脑CG的大规模应用总要有个过程,因此被批评也算正常。
另外,布鲁斯南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除了《黄金眼》,后三部电影跟他搭戏的邦女郎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大美女。
杨紫琼、苏菲·玛索、哈莉·贝瑞,都是影后级别的女演员,而且一个黄皮肤、一个白皮肤、一个黑皮肤,能与各色人种的美人一亲芳泽,怎不叫人羡慕妒忌恨!
三人之中,个人最喜爱哈莉·贝瑞,娇美的容貌和诱人的身材足使吾辈心旌摇曳。
据说布鲁斯南得知哈莉·贝瑞将出任《择日而亡》中的邦女郎后,主动要求米高梅把与哈莉的床戏写进自己的拍片合同,可见「黑珍珠」的吸引力有多么大。
说到邦女郎,不得不提本片中的另一位邦女郎裴淳华,不过这位近年因《消失的爱人》而名声大噪的演员彼时的名字仍叫罗莎蒙德·派克。
事实上,《择日而亡》是裴淳华的大荧幕首秀,对年仅21岁的她而言,初试啼声便能和布鲁斯南以及贝瑞这样的名角同台演戏着实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当然,裴淳华也没让人失望,完全撑起了米兰达这一双面间谍的气场,并拿下了当年帝国杂志奖的最佳新人称号,由此一举成名。
到《择日而亡》为止,007系列走过了四十个年头,一共诞生了二十部电影。
随着皮尔斯·布鲁斯南的退出,本人关于该系列的补完计划也落下了帷幕,之后的续作影评将单独发表。
在这个似乎要总结点什么的时刻,忽然想说的是:邦德看似风流倜傥、四处留情,每一集都可体验不同的温柔乡,但若处在他的身份和立场,过着刀头舔血、朝不保夕的生活,想来大多数人都会活得比一般人更潇洒和肆无忌惮。
何况对于每一个邦女郎,邦德至少在当时亦付出了真心,在危难之时也会冒着生命危险全力营救,与《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十分相似。
或许在每一段短暂的露水情缘背后,这一点还是值得欣赏和肯定的吧。
我觉得布鲁斯南演的邦德少爷气息有点重,当然,风流是必须的,但是风流的基础是有良好的责任心,以及判断能力。
哈利贝瑞特别性感,很喜欢。
裴淳华也是超性感的,相比之下我其实更喜欢裴淳华,有一种天真无邪的气息。
哈利贝瑞的黑色性感健美路线近年看的有点多,能引起观影兴趣,但是不能引起内心向往。
整部电影的特效等等放在现在也是很不错的,在02年真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特效一分,演员一分,情节一分吧。
第20部。
邦德的复职之作。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邦德每次都能在最绝境边缘之时咸鱼翻身。
第一次见到如此较真的钻石王老五,直接豁出去整容,还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当从他嘴中蹦出:“老鼠没有被玩够,猫咪是不急于吞下肚的。
”不知道一旁的邦德心里是有多乐呵。
在邦德眼中,整容怪咖逃得了一时,逃不过一世。
但邦德也是双势利眼,总爱以貌取人,在女人身上不知道栽过多少次了。
影片也很关注一些自然现象,如利用全球变暖,地心引力杀人。
裴淳华可能是史上最年轻的邦女郎,但玩出的女人心计显然不是她的年轻该有的。
高科技武器和间谍工具更是被玩弄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隐身车,压力戒指,炫的有些过头,冲淡了间谍片元素。
但影片有严重穿帮,007不可能感觉不到Walther P99手枪中没有子弹,而且Walther P99手枪上都有载弹量标识,作为经验老道的特工,却犯了菜鸟都不会犯的错误。
最后,舔一波史上最年轻的邦女郎扮演者——裴淳华!!!
皮肤白的发透明!!!
007系列有感NO1英雄主义、奢靡主义、性解放主义是渗透在一种自由文化中的。
NO2金钱与政治,霸权与恐怖分子就像光与黑暗是密不可分的。
NO3高科技从来都是伴随着一些不道义的战争存在并以一种神秘姿态发展着的。
NO4女人是多变的物种。
NO5007再厉害不过是一种所谓为国家正义而存在的流血工具。
abandon这个词排在单词书前面,因此背的次数最多,但我竟然从来没记住过这个词什么意思。
昨天看了《007择日而亡》,终于记住了abandon的意思。
卖了40年狗皮膏药的詹姆斯.邦在这个冬天里终又粉墨登场,不过这一次鸟枪换炮——改头换面卖起了大力丸。
长久以来一直觉着,看美国人吹牛B是件挺过瘾的事情。
看美国人吹牛B吹到007这份儿上,除了过瘾过瘾加过瘾以外我已经无话可说。
而看美国人把007的牛B吹到《死在另一天》这种程度,惊叹之余,就不得不再狠狠地啐上一句——这真是他妈的飒的没边了。
别误会,我的品位您是知道的,我这可是喜欢得紧呐,可惜我没有王放映员(孙红雷,《美丽的大脚》)的口才,无法把调调儿定得再高些,弹着三弦配一曲“詹姆斯邦打坐在冰宫,道一声赵将军你听分明”这样的秦腔小调,心下甚感惭愧。
刚才一不小心将007以前的19部作品比喻成狗皮膏药,估计会对广大的007迷们的感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其实我对邦先生压根儿没有半点恶意,偶尔或许还会在内心涌起丝丝艳羡之情,我只是想用这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来论证一下大力丸比狗皮膏药更具有懵人价值而更不具实用价值罢了,所以请同志们不要冲动,暂时放下手中的西红柿臭鸡蛋石头子等物品,当然硬币手表打火机之类愿意扔一扔也是可以的,我想我铁定会像路易斯菲戈那样坚强地面对。
不过还要画蛇添足的建议一下:硬币的最佳投掷重量应为面值1元以上的,手表要以能动唤为最低标准线,另外,一次性打火机就免了。
扯远了,继续研究药品问题。
众所周知,狗皮膏药的最大的用处就是哪儿疼贴哪儿,007也是。
在以往任何一部007影片里,我们的铁人邦先生总会在最需要他的地方出现,出现之后便是N次被困,然后N次脱困,然后N次拯救世界,并且乘工作之便(你也可以理解为以权谋私)同N×2个美女同房,当然这些美女中与之同仇敌忾或者同床异梦的比例也大致相同。
然后呢?
然后,除了眼睁睁看着这张“尽拉又尽拽,能扯又能踹”(刘宝瑞语)的狗皮膏药糊得满全世界都是,咱们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当然是伸着脖子瞪着眼继续等待他第N+1次拯救世界啦。
于是有好事之人不禁要问,既然这个世界的狗皮膏药已经泛滥成灾,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看007?
是啊,为什么还要看呢?
嗯,这个问题请米高梅同学来回答你。
米高梅:因为俺们要坚决地将007这支大旗死扛到底,所以,在这第20部007里,俺们让狗皮膏药从容谢幕,大力丸闪亮登场。
对!
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所以,这颗大力丸注定在内容上与以往的狗皮膏药没有什么不同,照例是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然而在形式上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须知大力丸和狗皮膏药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大力丸属于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而狗皮膏药恰恰相反。
江湖游医手中的大力丸不但能有病治病,还能做到没病强身,让老的吃了变少,让少的吃了变小,让小的吃了重新投胎。
这般牛B是狗皮膏药所无法比拟的,这般肤浅没内涵没道理也是狗皮膏药难以望其项背的。
具体到影片上,即是本片较以往的007系列相比,场面更加火爆,剧情更加直接,人物当然就更加苍白了。
也就是说,既然007系列秉承的不过是拯救世界这同一主题,那么在这新一轮的攻守转换中不妨砍掉旁枝末节,让咱们直接杀奔主题好了。
007的招牌是什么?
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打斗追逐香车美女嘛。
那好,俺们只拣你们喜欢的拍,刺激刺激再刺激,让你一次HIGH个够。
于是,这枚007史上耗资最高、场面最大却徒有其表而没有实质的大力丸便在众多关切的目光中热辣出炉了。
这里要解释一下,以免喜欢咬文嚼字的哥们儿跟我急。
我所说的没有实质当然是相对而言的,举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例子就可以加以证实。
比如本片中邦女郎的出场,海瑞.拜恩一个靓丽妖娆的海滩三点致敬秀之后,下一个镜头立马便是与邦先生一齐滚到了床上,根本没有什么铺垫,那些热热身调调情甚至打情骂俏四目放电的程序全部略过,快得没有了由来。
不由得对邦先生牛气逼人的桃花运垂涎三尺感慨万千。
节奏是快了,偏生也有巨慢的,这一慢却让你慢得受不了。
你比如编导破天荒的让007在朝鲜人民的班房里苦捱14个月的罪,除了被周润发他老爸——曾江偶尔折磨几下外基本是无人理睬,我就纳了闷儿了,这么长的时间,M女士干什么去了,英国情报处干什么去了。
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有朝鲜人民军的战略防御体系日渐成熟的原因,我只是杞人忧天地想,在下一部的007里,谁知道我们的邦铁人又将会遭遇到多长时间的磨难呢?
没有了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故事情节,但在120分钟的时间里,邦先生却照样叫你乍舌不已,这便是007永恒的魅力了。
关于隐形轿车的可行性分析,因为爱因斯坦他老人家早已仙去,这里我就不跟你瞎掰了。
还是让我们来感觉一下阿斯顿.马丁与美洲虎动人心魄的美丽吧,是不是令你心跳加速,垂涎欲滴?
而它们在冰原上和冰宫里的相互追逐更是视觉上的巨大享受。
恭喜米高梅,因为此片基本已经达到了没有剧情也能入胜的地步了。
贺喜米高梅,带给了我们这部纯粹意义上的“娱乐”片,纯粹得没有一点想象的空间,纯粹得罗莎蒙德.派克铁定又是个花瓶似的过客,纯粹得惊喜于蓦然间看到娜姐散开的裙裾自眼前一闪而过,纯粹得绝不拖泥带水,纯粹得绝不顾影自怜,或者顾盼千年。
红袖兄把《死在另一天》比作是一桌满汉全席,我觉着这样形容是不是有把咱们国粹的位置摆得过低之嫌?
以我看,这第20部007绝不是满汉全席,而应该是满汉全席上的那只烤骆驼里的烤全羊里的烤乳猪里的烤乳鸽里的一颗泛着油光的大力丸,虽然也冒充高贵,吃下去才发现只是一团淡而无味的面筋而已。
它或许会让你在心理上大大满足了一次,但绝不会令你品尝到真正的能够回味良久的美味,是的,这颗华而不实的丸子的功效,也仅此而已。
刚注册的!
怎么点(我想看)出来个框框写着我想看!
保存什么的!
就是没写这么样可以观看电影!!!!!!!!!!!!!!!!?????????????????????????????????????????????
《007:择日而亡》讲述的是特工英雄007詹姆斯•邦德(皮尔斯•布鲁斯南 Pierce Brosnan 饰)这次在北朝鲜发现了一位世界级的媒体大亨——盖斯特维的阴谋诡计。
盖斯特维妄图研制一枚类似于第二颗太阳那样的卫星来挑起全球战争,进而达到他控制地球的企图。
007当然不会允许盖斯特维的阴谋得逞,于是在北朝鲜展开了调查。
经过调查,007发现盖斯特维的真实身份,那是经过整容后改头换面的原北朝鲜领导人Zao。
007邦德图1 虽然,皮尔斯•布鲁斯南出演最后一部007系列电影,再加上裴淳华和哈莉·贝瑞两位女演员的加入,场景选择地选在戒备森严的朝鲜,热带风情的古巴,冰天雪地的冰岛这三个不同的地方,展开不一样的谍战任务。
007邦德图2 皮尔斯•布鲁斯南始终是最好的007中最好的演员,也是老戏骨,再者就是把007的风流也演绎的很好,这部影片也算是经典佳作,成就了皮尔斯•布鲁斯南,虽然他不再出演007的电影了,但是他始终都是一位最好的演员。
皮尔斯·布鲁斯南的卸任作,特效上达到了任期巅峰,剧情趣味性上跌到了任期谷底。
而且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竟会有导演能做到把哈莉·贝瑞都拍得这么丑。
相比之下当年的裴淳华真的好青春好漂亮,从外形上就有Frost的感觉。
反派的主从二人组有一种微妙的基情,而且这个钻石镶脸的创意真的很超前,甚至觉得还挺好看的。
片头一如既往出彩,保留了007系列从始至终(但是下一部就没有了)的裸女剪影热舞,还很巧妙地用冰块、蝎子和火焰进行了邦德在朝鲜受审的演出。
不得不说布鲁斯南邦论外形不会输给任何一任,即使是那种狼狈的造型依然帅得一塌糊涂。
之后剧情顺利地进行到美朝两国交换俘虏,邦德发现对方正是朝鲜人赵,而自己无法证明自己没有出卖过任何人,于是大闹一番后逃到香港,在中国特工(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by王男)的指示下开始追查新贵古斯塔夫·格雷夫斯,并得知他就是应该“已死”的Boss,成功拯救世界的故事。
除去无趣的剧情外,隐形的阿斯顿·马丁很酷炫,新任Q的吐槽很犀利,最后的卫星炮也很扯。
最后邦德和金克斯的钻石play各种意义上很绝妙。
最后心疼一下M,刚和一个儿子处好关系这个儿子就要退休了,下一个更爱她也更不听话。
也是VCD时代的记忆,作为007系列的40周年献礼和第20部影片,皮尔斯布鲁斯南最后一部,这部电影玩弄各种高技术武器噱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除了007在冰岛冲浪那一段画面太假以外,其他几段都非常精彩。
每周一部洞洞拐【这部好难看
这个真的是『补標』,我看过多次,不知道为什么忘了补標,也好借机重新再看一遍DVD双碟收藏。我还是喜欢布鲁斯南版007,也是中国观众用VCD / DVD影碟观影方式无差别与世界『同步』观看娱乐大片的时代,007系列电影由于意识形态方面,一直以来虽然风靡世界,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公映,主要观看渠道就是录像带📼VCD,DVD影碟等那个时代『大片』很少,007系列成了几年一次的观影盛宴,也是电影科技的顶级应用,让我们一度百看不厌。(其实这次是为了再看一遍裴淳华之前没有印象她出演过邦女郎电影)
看看比基尼 看看他的装备 看看各种爆炸 这系列差不多了
社会主义国家太子的美好梦想
Brosnan演007真是越看越順眼還講冷笑話。Berry性感的火玫瑰不錯。另一位是冰美人但也沒怎麽漂亮。北韓朝鮮在西方眼裏就是邪惡軸心啊。換皮技術太詭異了別學MJ啊。最嘲的就是曾爺穿軍裝還被自己仔給斃了。
把反派换成朝鲜后的《金刚钻》翻拍,贝瑞有个致敬乌苏拉的出水芙蓉镜头,结尾那黄段子也有康纳利摩尔遗风;但成片完全是集前作愚蠢之大成,乱炖指数直逼《太空城》,然而《太空城》本身就不着调,误打误撞间还有奇效;这部还在那强行一本正经呢,就只剩下恶臭了。
[7.0]爽片,女人见一个睡一个。开挂般的走位以及当时砸出来的科幻感,不用管任何逻辑,吃爆米花就完事了。不过那会的电影真的喜欢黑朝鲜啊,凡是恐怖分子一律北韩是吧,赤裸裸地输入西方意识形态。
too much better than golden eye.
片头貌似打了颗子弹过来?回归了英军方船怎么可能在香港。镜子后偷拍致敬第二部。古巴的医疗的确好不是吹。DNA重置太帅了。最后滑翔伞冲浪和开头呼应啊。反派那辆绿色的车也挺厉害。车还能空翻旋转,练武呢这是,喷射座椅用途不小。三八线雷全清了,不愧是六脉神剑。半人半机器太帅。
老布的谢幕作,仍然演的一般。高分只给史上最高科技的007。
Q换人了,突然就不好看了(不对
布鲁斯南的最后一部邦德电影以卧底(卧得并不是很底)旅行告终,有感觉蒙冤-寻找自我的主题作为一种创新被很多后世高概念大片借鉴,就像邦德自己的Skyfall。另一件明显的事情是科技幻想的潜在危害类似于战斗力膨胀:千禧年初的全套基因改造、无痕隐形汽车、人造太阳和伊卡洛斯轨道炮以及二次元装甲在今天看上去好像已经略微越界——因为邦德世界总体是无/低魔的,更像一种概念发布会(转念一想,这或许也是媒介考古学家讨论的it could have been otherwise)。本作的空间感还尤其涉及了dis-place,“(非)军事区”,离岸天堂,梦核地铁站,地下有人造温室的冰原歌剧院和钻石床民宿都让爱尔兰人的最后一个世界变得离奇
非常好看的爆米花邦德电影,里面的高科技新奇玩意比碟4还多,而且更高端。两个邦女郎都美爆,哈利贝瑞的身材真是完美死了。黑人邦女郎这么漂亮的实在是不多!皮尔斯依旧暴帅单确实动作力度不足啊,但是邦德就是女人的毒药,最后那个MI6的工作人员都在止不住的YY邦德。还是要说这电影是朝鲜黑吧。
扯淡程度更上一层楼。香港人演北韩高官,满口英语很是流利;基因整容激光武器,社会主义最是牛逼。给哈利·贝瑞和裴春华的颜值一人一颗星。其他呵呵呵
反正都一样。
很不喜欢这部007,导演似乎除了高科技和让布鲁斯南上床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吸引观众了。比起很扯淡的冰上追逐,我更喜欢剑术场的较量和对从前007道具的致敬,所幸衣冠整洁的七叔要退场了,可惜的是不能再见John Cleese的Q。
不得不说有多处比较失望的地方,比如那不科学的隐形车,莫名其妙的几段床戏(神马,有人说这是传统……),007坠海滑水那段的特技效果也太惨了点儿。新任Q感觉没灵气儿,Moneypenny你的节操呢!!我能说全片唯一正常发挥的就是M了么……
那个朝鲜女牢头比较可笑。至于哈利贝瑞,我选择无视。。。
4.5,可以算绅士特工电影的末路,大量铺特效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主创极度不自信,内心很虚,当然最后呈现的效果也是特别一言难尽,没有克雷格对007的再塑造,再让布鲁斯南继续演下去,肯定是死路的,所以皇家赌场才这般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