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Les Misérables in Concert: The 25th Anniversary

主演:阿尔菲·博,诺姆·刘易斯,马特·卢卡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热门推荐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剧照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1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2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3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4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5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6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13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14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15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16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17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18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19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剧照 NO.20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剧情介绍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故事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主人公冉阿让在多年前遭判重刑,假释后计划重新作人、改变社会,但却遇上种种困难。该剧于1980年在法国巴黎的Palais des Sports首次公演,原本预计上演八周,结果延长加演,共演出了16周,因之后的场地时程已被预订才不得不下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冰临险境露水红颜鬼局之猛鬼大厦弗里蒙特父子攻防战艾斯卡与罗吉的工作室~黄昏之空的炼金术士~夏娃的诱惑奠基者天堂之旅竖笛与双肩背包OADST红白的搜查档案小门神岩浆来了第三季废材女侠把爱带回家姬影人生江山如此多娇产科男生我的名字叫可汗萌学园之萌骑士传奇火锅侠僵尸乌托邦惊魂眼如是终极天堂杀人鼠实验如果有荆棘特殊病人青春之旅另一街区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长篇影评

 1 ) 25周年版几个不得不说的亮点

1.阿尔菲·博演绎的冉·阿让,眼眸自带圣光,神情天生带点小忧郁,准确地诠释了冉·阿让从普通人、“小偷”到圣人的历程。

阿尔菲·博声音很亮,人也年轻(演出本版时才37岁),扮演该角非常适合。

2.马特·卢卡斯等演绎的德纳第夫妇,不论是化妆、表情、动作、神态、演唱,十分传神,几乎完美,可说是本版的最大亮点。

3.本版的乐队,全场演奏堪称完美。

加上声音传输、音响设备等技术的进步,本版的听觉效果是历版最佳。

4.谢幕彩蛋太精彩了:四个版本的主角配角的合唱锦上添花、震撼人心;词曲作者和编剧、总监等创作人员的演讲,深情真挚、打动全场;青年学生举旗入场,将全场气氛烘托到顶峰,预示着伟大艺术的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5.全场观众,观剧全程展现出了很高的素质与修养,该安静的时候极少有噪音与走动,该鼓掌的时候不吝掌声,气氛热烈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站立欢呼。

最后发一个小感慨:国家倡导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可能理解得不是很直观,看了这类音乐剧之后,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与英法的文化软实力差距还不小。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得到较好继承、发展、创新的,还太少太少,希望年轻一代能有所突破,让我们能欣赏到中国音乐剧的伟大作品。

 2 ) 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悲惨世界

没有多华丽的舞美和制景,仅因故事和歌声,就让人为之惊叹并感动落泪。

在悲惨世界中,他们因爱人获得救赎,经革命赢得自由。

让叔和沙威开场的气势让原本还在寻找最佳卧躺姿势的我,赶紧按暂停,等一切就绪,再从头开始。

🤪让叔的每首曲子都让人惊艳,Bring him home直让我为他如圣人般的内心而落泪,大爱让叔,老男人的魅力势不可挡。

喜欢Fantine的I dreamed a dream,那种期待与绝望流转在她的眼眸里,不由地让人为其悲伤而悲伤。

最后的Epilogue里,让叔与Fantine的对唱让人感受到善与爱的力量,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爱是自我救赎唯一的解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一出,直接泪目,不愧是经典之作,革命于我,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如此遥远,却让人隔着屏幕都为之激动。

喜欢25周年最后青少年演绎者的出场。

在革命中,前有烈士,后有勇者,为美好奋勇一战。

而经典艺术也因后来者的传承得以永存。

 3 ) 大悲给我大爱(随便写写

我的天。

我终于正儿八经看了大悲了。

原来只是小时候看过动画片印象特别深。

大悲大悲,我基本从第二幕开始就一直在流泪,叫做大悲但是里面全是大爱。

我终于明白为啥说林聚聚是大悲死忠粉了。

从大悲里看到了burr和alex的相惜相杀,看到了大姐的爱而不得等等等等。

在我看来珂赛特和马里斯的爱情只是一条工具线,串联了爱潘妮的勇敢和善良,冉阿让的无私与赎罪,底层人民的绝望和曙光,并且作战的兄弟情,还有芳汀死之前愿望实现等等等等。

本身这段情感人的地方不多。

冉阿让是在是太动人了,还有沙威的to die or not to die,让我震撼,每个人都有自我所处环境的立场,但是善意可以打破一切,善意可以融化一切,善意能够蔓延,善意给予希望,毕竟大家都不愿意活得如行尸走肉般。

最后想提一下全剧的两位“跳梁小丑”旅店老板夫妇,看到最后终于明白为啥一出场获得热烈欢呼。

他俩明明歌颂着阳奉阴违,无良无德,但是歌曲确十分欢快,特别是最后他们直接把讽刺摊到明处来歌颂,侮辱性效果直接拉满,心里清楚得很自己会下地狱(如果那些恶心的人真的相信hell的话),but who cares。

 4 ) 比电影好看比小说震撼

100多年来,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一次又一次被改编后搬上银幕和舞台。

1985年,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创作的音乐剧“Les Misérables”在伦敦西区女皇剧院(The Queen’s Theater)上演,此后,该剧就与Miss Saigon、Cats、Phantom of the Opera跻身四大音乐名剧,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并在纽约百老汇(Broadway)开了分号。

制作方赚得盆满钵满,演员也是阵容强大、江山代出。

从剧情上看,Les Misérables 淡化了芳汀的悲惨生活,突出了柯赛特与马吕斯的爱情,对革命部分的描写出于剧情的需要和气氛的烘托,要比小说中更加明显。

冉阿让与沙威就像一对天使与魔鬼,贯穿于全剧的始终。

德纳第夫妇作为一对小丑,虽是恶的代表,但也十分真实,喜感十足,让观念在悲惨中体会到淡淡的、无助的欢乐。

25周年的这部纪念演出,是在伦敦的O2体育场上演的。

宽广的舞台、如山如海般的观众,也让每位演员发挥到了极致。

全剧近3个小时,高潮迭起。

庞大的乐队和合唱演职人员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

整部剧就是一首流畅的诗歌。

合唱部分气势如虹、令人振奋、热血沸腾;每只单曲也都精彩四射、节奏明快,I dreamed a dream、Bring him home、One day more、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每首歌都余音不绝。

纪念演出的最后半小时,按照惯例都是留给导演、编剧和几代主要演员。

扮演冉阿让的几位老鸟飚起了One day more,各有韵味。

还是听听Enjolras领唱的这首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吧,原来英文歌也可以唱出义勇军进行曲的味道。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 ,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 ,When tomorrow comes!Will you join in our crusade? Who will be strong and stand with me? Beyond the barricade,Is there a world you long to see? Then join in the fight,That will give you the right to be free!

 5 ) 书、电影、歌剧,算是全产业链的熏陶了

迄今为止,给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经典名著就是这部了。

小时候是小说,难得一口气读完三本,如痴如醉,感叹其宏大叙事和细腻情感的调度配合。

长大后,看了电影,让我重温了故事情节,对塑造的人物有了更形象的理解,也重新理解了一个人的自我救赎之路有多么艰苦漫长。

现在又无意看了这部歌剧,真是被艺术的感染力所折服。

虽然是录制的视频,但演员的唱功及表演既专业又走心(马吕斯扮演者除外,看上去有点嫩,表情有点用力),与现场交响乐队配合的天衣无缝入情入景,再加上现代的灯光与摄影,绝对是一场绝佳的试听体验。

只可惜没机会去现场去沐浴歌剧魅力,涤荡身心

 6 ) 孤独终老

很小的时候,看过这本小说,故事情节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只记得让万让和芳汀的悲惨命运。

现如今,重新看了一遍音乐剧,感触良多,虽然结局比小说友好一些,但两个多小时下来,看着看着就觉得有两个字萦绕在脑海——“孤独”。

网上有很多争论10周年版本和25周年版本选角和唱功的,10周年的演员据说是从十年间各国所有演过该角色的演员中挑选最好的,所以被称为梦幻卡司;25周年的选角则比较开放,有顶流偶像、笑星、音乐剧新秀、歌剧演员等,还有观众评论电影版金刚狼叔叔的演技有待提高。

乐理和唱功我不懂,演技再差也比国内某些一线明星强,因此,我就从故事性和人物讲讲自己的感触。

音乐剧的起源是喜剧,在喜剧的基础上加上了歌唱,将背景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由于故事情节完整,对白音乐通俗易懂,人物情感细腻丰富,所以深受老百姓喜欢。

我觉得印度电影在这方面天赋异禀,《三傻大闹宝莱坞》、《未知死亡》、《调音师》等等。

言归正传,在《悲惨世界》中,人物形象立体生动,让万让的不惧强权,警长沙威的冷酷残暴却又正直,芳汀为了养活女儿牺牲自己,旅店老板德纳的撒泼无赖,珂赛特的美利坚强,都在故事情节中凸显出来,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一个悲惨的社会缩影,展现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无情与残酷,这种感觉在看韩国悬疑片《杀人回忆》时也深有体会,水深火热的时代下,人人都是凶手,暴风雪来临之际,又有哪一片雪花是无罪的呢?

让万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动荡的“血与火交织的”年代,那段时间法国宗教的变化,底层人民的极端,青年的激情与热血,以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等都在剧中完美映射出来。

主人公不得已偷面包时被捕入狱的不甘心,被牧师感化取得成就时的欢欣雀跃,别人因自己入狱时又良心不安,决心照顾芬汀和她女儿时的义无反顾,以及最后女儿出嫁时的无奈和对女婿最后的帮助。

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一个人在一个时代面前是脆弱和渺小的,时间的巨轮可以无情的碾碎任何矫情的呻吟,但这种虔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仰却是强大的。

剧中这些人身上看到的道德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看一出好剧,就像快速走完整个人生。

这部音乐剧虽然看的很懵懂,理解也很片面,但就像张艺谋的禁片《活着》、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一样。

在剧中我们会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曾经爱的人,曾经经历的难关,曾经坚定的眉翼,曾经在乎的人和失去的瞬间,以及曾经的理想。

 7 ) 悲惨世界

看过很多音乐剧,大悲依然是初心,最爱的NO.1。

平心而论25周年版很多地方确实是被10周年碾压。

演员整体的演绎都不是很能满意,感觉不少角色都有点走极端的嫌疑。

沙威过于凶狠,坚定和所应有的正义感反而不足,彻底演成了反派,star那里就像是在审问上帝一样;爱潘妮太苦情,过分突出了她得不到爱情单相思的一面,野玫瑰的气质完全被掩盖了;珂赛特,我能理解她想塑造一个对美好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向往的符合现代观念的少女形象,但是表演起来太夸张,显得有点作;芳汀面部表情有点用力过猛;安灼拉总体还可以,但有点太浮躁了;马吕斯声音太浅太飘,而且始终一幅苦大仇深的样子。

同时群演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比如那个欺负芳汀的女工等等。

当然这版也是有不少优势的。

虽然男主歌剧演员出身,但我感觉他反而是几个主演中我最欣赏的。

其它方面,舞美不错,音响特别震撼,表白指挥和灯光师。

一些细节我很喜欢,比如芳汀离开的时候和小珂赛特的擦肩,安灼拉在drink with me里面的那抹微笑,沙威也加入最后的合唱等等。

最后请来原版卡司和学生们的大合唱,几代演员并肩歌唱到“你是否愿意加入我们的征程”时,特别有传承的意味。

整体来说,音乐剧版本相对于小说对很多角色都进行了美化,比如抛弃了原著中马吕斯的凉薄将其塑造成柔情铁血并存的革命青年,把有着些许下流卑贱之感的爱潘妮改编为为爱牺牲心灵高尚的女子,弱化芳汀的自我放荡重点突出她的命运多舛,并且删除了诸如革命军最后被民众背叛等等这样的悲怆情节。

音乐剧更多的是在反应人性的真善美,虽然依旧是悲惨结局,但是最后全体主演一同歌唱诉说对明天的期待时,我看到的只有幸福和爱啊。

我觉得这就已经足够了,作为先看过小说的人,对音乐剧剧情的改编其实非常满意,少了些批判,多的是温情。

当大合唱dyhtps的声音响起时,我感觉自己真的穿越回了19世纪的法国巴黎,在那段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燃情岁月中与他们一同歌唱。

 8 ) 你应该知道此刻我们还在上演18世纪的悲剧

25周年上 时长1:23:171815 土伦监狱“look down”第一声低吼,其实就是最底层人民的忍耐,为什么没有说是他们是犯人,因为想冉阿让只是偷了一个面包的人大有人在,除了每日非人的劳动,只有一些简单朴素的愿望“don’t lookem in the eye”“sweet jesus,hear my prayer,sweet jesus doesn't care””I koow she will be ture”真正作奸犯科的人并没有受到更严重的惩罚,他们只是一群被遗忘的人,最卑微的愿望是求死不能和出去以后再也不回来(方舱同理),希望爱的人还记得自己。

真正被投狱的都是无权无势的人“24601“ 沙威送来黄票证件,并不意味他19年苦难的自由,而是”you will starve again”沙威捍卫的是法律,抛开一切情理的冷硬,只有这样说服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只执行不判断的国家机器,所以选角色为black也更加突出了这一隐喻—--即更加遵守现有社会的规则一丝不苟,才能更好的活下去,久而久之只能强制自己坚信的东西,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发现自己坚守的法律不过是虚无缥缈时,作为坚守旧秩序的拥趸,沙威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跳进塞纳河。

可怕的事件都是从只叫编号开始的“冉阿让”经历了19年苛责对待,第一次感觉到呼吸,清泉蓝天,原本善良的他却处处碰壁,被所谓的“same as honest men”打压欺辱到无法生活。

这就是自由?

但是监狱过往如影随形,这就是law?

拿着黄票向过街老鼠,这就是law?

被同样底层的人践踏如粪土,这就是law?

冉阿让认为,他们才是罪人!

他已经学会了恨这个世界。

善恶在一瞬间,你也只是一个受尽凌辱的人“神父”唯一轻声细语充满温柔的歌者出现,在这之前都是熵增不断,温柔教化偷走银器的24601,告诉他我们同样都是苦难的人,更应该彼此帮扶,自己并不富裕但是希望能赎回你以前的罪恶(此处每次必然泪目)

虽然宗教是最大的骗局,但道德不是“教堂独白”在黑暗和光明之间,24601向前走控诉,向后走犹疑,在话筒和话筒之间焦灼踱步(电影版本是跪在教堂中)各中纠结只有自己多年的耻辱能感受,19年的苦难最后化为对神父的感恩,感激他天父般的善意,救赎了24601,让他知道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从此他撕掉代表耻辱的黄票,(电影中是在山顶)磅礴轻易收走你的全部鸡皮疙瘩”who am I “ 他是重生的冉阿让!

世界名画《撕票》名场面华彩:24601--神父独白—撕黄票 1823 蒙特勒伊市《at the end of day》当代社畜之歌,应唱背诵全文。

和两个世纪前的工厂工人并无二致,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离死亡更近一天,在底层与底层之间斡旋厮杀只为少得可怜的面包。

男工头和厂女工鲜明对比,芳汀出场只能证明男权系统下女性生存空间严重被压迫,也只有底层知道如何精准扎心另一个底层。

个人不认为雌竞情节厌女,社会达尔文主义应该是每一个人的敌人,你不能要求一颗种子被去掉核还嘲笑他它长得不直。

而是警示自己若持续压迫女性空间,若生存变成抢独木舟,若女性无法互相支持,这种令人心碎场面会再度上演。

”诋毁一个女人只需要造谣她的私生活混乱“三百年前就已经是如此。

而此刻冉阿让重新做人成为市长和工厂主

别卷了,命要紧《I dreamed a dream》经典唱段!

芳汀回忆年轻时候,年轻是最大的恩赐,那时候随心梦想,从不设防,无歌不唱,无酒不尝。

但是单纯如芳汀,像大多数没被开蒙的女性一样,遇到无良男人并被玩弄的几率为99%,没有人会负责,只能毁了自己的一生,好像身为那个年代的女性,只配拥有年少summer love之前那短短的时光是幸福的,用来回忆的,之后的所有日子都是被风暴摧毁的破屋,生活也只能是缝缝补补,“so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seemed,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本来并无过错 但余生只剩回忆《lovely lady》女性群像,没有用“妓女“二字是因为维多利亚时代女性除了在家依附于男人,唯一出来工作的方式就是作为性工作者,《名姝》同理,更别提永远在革命期间的动荡法国。

芳汀的骄傲被践踏后跟着一起唱了起来,“you are no grander than the rest of us”命运已经一脚把你踢到谷底。

预示着从内心深处的放弃,放弃成为decent的人,放弃与世界的对抗。

之后的唱段演员处理的很好,声线变化成loudy和眼神中的凶光已经与老鸨无异。

悲惨世界摧毁芳汀,但是拯救了冉阿让,这不过是上帝随机洗牌,sweet jesus doesn't care。

男人笔下的女人不是林冲娘子便是潘金莲,是男人眼界不够。

只有女性才能写出真正的女人《who saw what,and why,and where》沙威再次出场,从唱段逻辑来看,他并不关注事件背景,只相信所谓decent men的证词,不相信芳汀的委屈。

这和现代网络语境生态一样,所谓正人君子从街头走过,听不到妇孺的哭声。

权力和金钱是唯一春药,让不愿意看到真相的人持续高潮跪舔,贫穷成了最大的罪过。

“honest work,just reward that's the way to please the lord”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是支撑他不听不看的唯一支柱。

希望每个国家机器都能反思一下,请看一看周围已经“消失的附近”。

装进套子里的人《But,Monsieur Mayor》冉阿让和芳汀对唱时候又一次泪目,此时的冉阿让一张口,眼神和温情都如当年神父帮助他时一般天赐,芳汀此刻已经无法相信任何人,如同年的他。

历史没有必然,只能是有人在努力改变,才有可能出现改变,否则人性和环境一样,就会不容阻止的倾倒。

现在他要尽自己最大能力来帮助芳汀这个被命运摧毁的美好生命。

此刻,人性再一次扭转,最强力的冲突即将上演!

难得的是,冉阿让做到了和神父一样,可以对更弱者轻声细语,极尽所能的帮助

名场面,解放你的鸡皮疙瘩, 对决开始!

30:17 才三十分钟就哭了两场了,已经没劲儿了。。。

观影顺序:电影版《悲惨世界》,不才2012年粉过安妮海瑟薇,电影版也是一出来就看了三遍。

有些背景布局,剧情补充,演员看起来也不辣眼 《大悲25周年》洗洗自己的耳朵。

纯纯的片段欣赏,每一首值得反复观看。

走不出去了(10周的也很好但是个人更偏爱25周)反复观看十年了羡慕那些从小就有自己喜欢唱段并能上台表演的人,LMM说自己启蒙是大悲,很多演员出道前都会选自己的唱段,真正热爱表演和舞台,一人一首启蒙。

打心眼里羡慕。

 9 ) 大爱

#CR的记事本# 雨果的作品在黑暗无望中书写博爱仁慈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对社会未来的乐观态度对革命意识的不同看法#悲惨世界# 包括他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

感谢雨果写出伟大的悲惨世界感谢法国两位音乐剧作曲家作曲我敬佩英文版作词者赫伯特·克莱茨莫用英语来演唱这部作品更加气势更加深入人心,这就是语言文字的力量。

电影版悲惨世界创作来源于音乐剧,以大时代的背景更具体呈现,音乐剧的演唱水准真的更震撼心灵,各有各的出彩点。

哈哈哈心目中的冉阿让非寇叔不可,二十五周年ab叔的冉阿让大眼睛太喜欢了。

我希望能把所有台词歌词好好研究一下,因为它们让我更喜欢英语这门语言了,虽然我还是个英语渣渣[跪了]最后科普一下没有所谓四大歌剧[二哈]是四大音乐剧哦(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猫西贡小姐)歌剧更多的是法德语更加古老

 10 ) 小朋友别看世界名著。

昨天电影资料馆放了《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很多世界名著,我都是小时候看的。

Literally - 小时候。

几岁,小学二三年级。

包括《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活着》等一系列经典的,宏大的,沉重的严肃文学。

基本到现在没记住什么情节,只记得看完《悲惨世界》之后难过了两个礼拜,再就鲜少碰这些书了。

本能地逃避了一些沉重,人生变得浅薄和轻浮起来。

我记得为了让小朋友看这些世界名著,市面上有各种简化版缩略版儿童版的丛书合集。

糟粕是否去掉了不知道,精华是否留下了也不知道。

囫囵吞下去,无论精华糟粕都不见了。

中国小孩,或者中国家长活得太理想了,心比天高。

好像读完一本这样的书,就能飞快地吸收与其相关的时代,历史,文学方面的一切瑰丽。

可这本来就不是给小孩子看的书。

在应该无所忧虑的时候非着急看《悲惨世界》,什么都没能记住,浪费了一些时间。

所以后来,《Harry · Potter》火了。

世界上只有一个《HP》,所以它火成了这个样子。

至少以我当时的年纪,它出现得恰到好处,弥补了一些轻松的空白。

反正大人总是这样,在应该平等对待小朋友的时候自作主张,又在应该允许他们稚拙的时候着急跺脚。

这么看来究竟是谁比较笨啊。

笨,还拧巴。

人是需要岁月的。

昨天的《悲惨世界》,像上了一堂语文课。

《悲惨世界》这种作品,传统,规整,教科书式的。

小时候见肌不见理,懵懂地在笔记抄写关于文章的结构,故事的设计,作者的用意。

这些在昨天变得清清爽爽,毫不费力。

而且长大了再看《悲惨世界》,便也没有那么悲惨了。

156年后,世界还是如此运行着,但我们不称呼这个世界为“悲惨世界”。

我们麻痹自己,不认为自己活得可悲,不然无法自然地生活下去。

人类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呢。

没有办法。

有些懒是偷不得的,捷径等于无路可走。

这些故事的意义和价值仅在你终于可以看懂的时候才得以体现。

人需要艺术,人永远需要艺术。

即使人类毫无作为庸庸碌碌,千百年后社会依然如此,阶级依然如此,利益与苟且依然如此,人需要艺术。

不然我们一无所有。

这个世界千百年来都是这样,为什么要让小孩子看世界名著呢。

别着急,早晚他们能明白。

当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不再悲惨的时候,他们就能看懂了。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短评

终于在大银幕完整看完了此剧,非常震撼,演员、音乐、灯光都很一流。结合当前舆论宣传导向,此剧应更名为《悲惨世界之巴黎暴徒,支持巴黎警察》

7分钟前
  • 唐朝
  • 力荐

和跟十周年版本比的话,差强人意吧。主要几个我感觉不太好的点,就是一个是沙威的扮演者是个黑人,实际上他的演技非常棒,但是他不适合演沙威。还有一个就是芳玎看着面相是个亚裔,其实演的也很好,但是这个形象不太合适。呃,重点批评的就是那个演马吕斯的那个小伙儿,呃,没有对比的时候,感觉唱的就一般,后来是前辈返场,然后演过马吕斯的前辈一唱,差距一下子就对比出来了,所以说这个版本的马吕斯是唯一唱功差的。

11分钟前
  • 远程吃
  • 还行

12分钟前
  • 五角星糖
  • 力荐

可能现在和以后会像芳汀这么惨的会越来越少,可是那份憋屈或许永存于世,一句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或许永藏你我心中。clear away the barricade and we're still there.这句词可气却也霸气,这就是为什么再远大的理想也得依靠群众,barricade虽然充满诗意和雄壮,可也只是美丽到只收获同情的独舞。for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here's a flame that never dies. 弹幕里出现了一个未曾远去的名字,那个我始终难以找到一个准确的内涵去概括的名字,或许就代表着这一代人的人间困苦,攘攘人间不知还有几分真实,还能有几分真我。唱吧,不管什么语言让更多人唱下去,唱出真实的泪光

14分钟前
  • 丑嘴唇
  • 力荐

25版的阿让,马吕斯,珂赛特都太不好。

18分钟前
  • 費德外科
  • 较差

寇叔的bring him home是我听过的最感人最催泪的歌,没有之一。

23分钟前
  • 雨飘泥香
  • 力荐

昨天仔细的看了一遍,AB叔那种澎湃的Classical的嗓音中透出的无奈与纠结真的很喜欢。觉得我心目中的阿让就是AB叔这个嗓音!

28分钟前
  • Mercury
  • 还行

根10周年的怎么比!小神马唱得是个神马!噱头大,布景好,唱得呵呵了。

29分钟前
  • 粉色爱好者
  • 较差

拉面拉面😍😍😍。

31分钟前
  • 📽Anakin🏂💨
  • 力荐

顶级艺术家们的醉心演出。

32分钟前
  • 大赢家
  • 力荐

太好看了!也太好听了!在优酷看好评榜,这个是第一部没看过的,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看了一下,惊为天人!但是太长了还没看完,明儿继续看!

36分钟前
  • 林小朵i
  • 力荐

补档,20220327

37分钟前
  • 凭迹寻花事
  • 力荐

通俗与high art的一个完美平衡

42分钟前
  • 力荐

小神马不行,老板差了点感觉

45分钟前
  • 啦啦啦
  • 还行

浅浅打卡,看十周年觉得电影的挺好,但是十周年挺感动。冉啊让年纪太大 但是挺沧桑。 方婷 很美 挺不错。沙威 不够冷峻 但是也还行。 唱的都不错。 看二十五周末就忍不住对比十周年。感觉 二十五周年人设都差好多。 啊让 变的太干净。 没有主角感。 方婷 是 艾潘妮十周年演员。 很喜欢十周年的艾潘妮。很有感情。但是就没有金发碧眼在灯光下主角的感觉。但是唱的演技表情还是很强。 浅浅看

47分钟前
  • 呵💩🐥
  • 还行

跪求小神马不要再来糟蹋音乐剧了。

48分钟前
  • 一五五七
  • 还行

补,想把小马掐死……

4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小神马扣一分,lea姨的芳汀扣半分,老板扣半分

52分钟前
  • 佩莱
  • 还行

不好,首先是时长的问题,有些歌写得太水,之后只想听cut了,本来雨果的人物就写得很平面,还没有在上面进行改进,导致很多人物冲突非常卡通图片化,属实遗憾。全场最佳on my own,终于有点像人的感情了。

54分钟前
  • 风释
  • 较差

最动人的一点在于 睡眠不足还陪我来资料馆看的姑娘为了不睡着把腿都掐青了。我很爱她

57分钟前
  • Ult7imi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