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的给配角配个音就算了,找范伟来当主角???
作为主角不说标准的普通话,经常有气无力,自言自语。
简直无法忍受。
宁愿去看粤语版,唉,现在人都是怎么想的?
不懂
好动画就得啥都好,皮儿好,馅儿好,揉得好。
看完《兔侠传奇》,我想到了这句话,范伟的声音真是三日不绝。
在一个北京四处下着瓢泼大雨的周末,在我挑战完一部不算太恐怖的瘆人惊悚片之后,我想到了这张豆瓣增票,一路躲着雨水,我就进了万达CBD,不管看完我怀着怎么样的心情走出电影院,外面已是阴霾尽退,它还是轻轻松松地平抚了我之前被恐怖片吓坏了的心情。
其实,我觉得,就算不是免费的票,我还是会买票看的,凡是大声高呼为中国动画“呕心沥血”、“石破天惊”之类的,看了海报和预告并不特别反感的,我都还是会去想看一下,就是这样跟别的看着国产动画由盛转衰的80后的可怜的中国动画迷们一样,对中国动画,一边怒气不争,一边掏着腰包,希望有一天真的眼前一惊。
说到《兔侠》,我只能说有忧有喜,差强人意。
就跟兔爷的一盘好炸糕一样,好电影就得啥的都好,《兔爷》有出众的地方,却也仍是没能摆脱沉疴。
先说皮儿吧。
这是让我最欣喜的地方。
技术层面上,我不是专家,但是3D效果,还有画面的色彩,动作设计和剪辑的编排,确实看得舒服多了,开场的云海的3D效果和漂亮的京城甚至有点儿惊喜。
功夫电影跟乒乓球一样是中国的独门绝技,稍微从“老祖宗”的财富里面偷师小小,就足以出挑。
打得不错,可是看起来虽然过瘾,却难免情不自禁地想起《熊猫》,总觉得差点什么。
是的,这样的功夫,不过是把人换成小动物,吃足了老本,中规中矩,却缺乏新意和创造力,这是动画的内核。
《兔侠》里面打的在漂亮地道,却没有一个动作设计能比得上《熊猫》里面孔雀王爷一个开屏转身的惊艳。
《功夫》里面连爬行动物都打起了功夫,《兔侠》里面无一不是四足生物,缺乏特色,不过是人身上按了个动物头。
还是皮儿,说到班底,中国动画很久没这么大阵仗。
我想所有人最满意的就是这配音团队了,以后就应该这样。
还有让我备感振奋的,是音乐。
想当年的《宝莲灯》《梁祝》虽然没给中国动画带来太多突破却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旋律,之后的许多年,国产动画连这个都不给力了,简直是雁过不留痕,什么也留不下。
如果说原来是明星加精良的主题曲,这次颇为给力的配乐应该说是更往动画电影的正轨上走了一步。
《兔侠》有个还不错的皮儿,却仍然没有走出国产动画的围城。
我有时在想,是中国的创造力在消失,还是这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变得越来越浮躁?
我们看得出来,管事儿的急了,可是急和盲目地追求投入解决不了讳疾忌医留下的烂摊子。
一个真正好吃的“炸糕”,馅儿是最关键,于电影,就是故事本身的动人之处。
《兔侠》的故事平庸不是问题,《功夫》的情结同样老套。
可是,如何用一个老套的框框打动人心,换来喝彩?
不是白天出门捡回来一个半死不活的武林盟主就练就了绝世武功,也不是有了天资一觉醒来就大彻大悟天下无敌,更不是等着关键时刻莫名其妙的小宇宙爆发。
兔侠的成功故事,借鉴了最经典不过的传统武侠浪漫主义路线,却在一个多小时里面讲的极尽取巧,散散慢慢,外加几次与主线脱轨和刻意的讨好。
仿佛在隐喻着这个同样不太踏实的中国动画产业。
庆幸兔侠又拿出了中国特色,尽管非常表面。
每年我都不遗余力地搜刮全世界的优秀动画短片来看,惊讶的发现没有一个好的作品是主要靠技术层面的取巧俘获人心。
是的,这不过是一部动画片,我看完之后其实还是心情愉悦心怀乐观的,但是不知不觉又情不自禁地苛刻起来,好像恨铁不成钢。
也许对我们这一代,亲眼走过辉煌不再,眼见一种美好的东西在自己面前坍塌却无能为力,深深砸在了我们曾经的骄傲上,却不能永远抱着那些尽管努力被提起却阻止不了被遗忘的好时代来给自己疗伤。
国产动画以后在做宣传的时候,说什么都行,但是千万别说投资额有多么多么大。
前面《熊猫总动员》说3.6亿投资,这回《兔侠传奇》说1.2亿投资。
且不说这些数字是否是真的,即使是真的,最后的票房如果只有三五百万的话,这高额的投资究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呢,还是一件让人感到特二的事?
我不知道邹静之究竟是在本片挂个名,还是这故事真是他写的,我宁愿相信这故事不是这位国内鼎鼎大名的编剧同志写的,否则真要让人大跌眼镜了。
我接下来就想说几个关于本片编剧的几个特二的大问题。
1、主人公为什么是兔子?
选择兔子作为影片主人公一定是有目的的,就像梦工厂选择熊猫作为《功夫熊猫》的主人公,是为了方便借用中国文化元素一样。
如果说今年是兔年,选择兔子作主人公利于营销的话,好像可以说通。
那么接下来呢?
影片一定要围绕兔子进行构思和叙事。
熊猫是身体庞大而笨重的,《功夫熊猫》很好地描写了这一点,并借此反衬出一个有功夫的熊猫的神奇性。
“兔斯基”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白色和长耳朵的特点。
兔八哥也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灵巧与迅捷的身手。
80年代我们有一部美术片叫《长尾巴的兔子》,也是兔子主人公,它借用了兔子尾巴短的特点。
《兔侠传奇》呢?
我们会发现除了兔年这个表面得不能再表面的噱头以外,影片其实没有讲出为什么主人公必须是兔子的原因。
《兔侠传奇》到底借用了兔子的什么特点,我们并不知道。
换句话说,到了猪年,是不是同样的故事换只猪作主人公就能是《猪侠传奇》了呢?
到了狗年,再换个狗脸主人公就成了《狗侠传奇》了呢?
如果一个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动画片,没有交代出它以这种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为主人公的核心理由,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动物的外形、性格等特点,那么它就是一个失败的设定。
2、到底什么是侠?
影片虽然叫《兔侠传奇》,但是它并没有给这个“侠”字一个明确的解释。
诚然,侠有很多种解释,甚至有人把雷锋都当成侠,因为他把乐于助人表现到了极致。
这些都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解释。
日本动画虽然没有明确“侠”这个概念,但是里面的能力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为什么要战斗,自己拥有了特殊的能力到底能做什么?
他们的答案是两个字——保护,保护所爱的人,保护应该保护的人,保护自己的世界。
这其中再穿插武士道中那种忠诚、执著、毅力和不断攀登向上的精神,使得日本的“侠”非常立体化。
美国动画中“侠”的观念也是由来已久的,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绿灯侠、闪电侠、钢铁侠,举不胜举。
这些侠并不是以保护为动机原点的,而是以一种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的意识。
至于具体是什么责任,说小的是保护其他人,说大的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能力与责任的共同体,这是美国“侠”的精髓。
相比之下,名叫兔二的这个“兔侠”究竟具有什么精神,什么伦理观,什么价值观,这是非常不明确的。
它只是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拥有了能成为“侠”的武功,但是它的精神世界是怎么脱离平凡,怎么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的,影片没有任何展示。
感觉上就是它稀里糊涂地就被牵扯到其中,莫名其妙就打败了Boss,然后就结束了。
没有思想的修炼和晋级,没有前后观念的变化,这根本够不上一个“侠”字。
3、兔二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
且不说最后一仗,兔二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终级Boss熊天霸,一点没有绝处逢生的戏剧张力感,单说他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就是一件令人费解之事。
影片开头熊天霸以超越师傅的姿态出现,挑战师傅,并迫使其负伤逃离。
而后师傅将80%的功力传给了卖烧饼的兔二,兔二顶多就是在做饭打杂时悟到了武功这种东西,于是就在最后一战轻易打败了熊天霸。
从算算术的角度讲,就算兔二继承了师傅的八成功力,悟道修炼成了跟师傅一样厉害的武功高手,也不应该打得过能把师傅逼退的熊天霸才对。
影片在武功晋级、实力对比和战斗等方面无疑作了不合理的简化处理。
相比实力上的对比不说,精神上的对比呢?
兔二在精神上也没有显示出超过熊天霸之处。
如果说兔二的目标是把令牌交给牡丹完成师傅的遗愿的话,他用来完成这个目标的意志力不一定比熊天霸称霸武林的意志力要高。
因为他的这个目标并没有任何高于熊天霸的目标之处。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道义上还是从精神上,兔二实际都没有找到能够压倒熊天霸的要点,他又怎能最终击败熊天霸呢?
或者再退一步说,即使在实力上兔二完成了对熊天霸的超越,如果在精神上他没有处在一种明显高于熊天霸的境界的话,这种胜利也是不能服人的。
4、师傅为什么会把力量传给兔二?
这是一个特别匪夷所思的问题,就是一个武林高手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武功传给了一个他从不知道,仅谋过第一面的人。
如果我们联想《天龙八部》中虚竹同学获得绝世功力的情节,就知道这种传授的对象一定是经过了决定性的考验的——譬如真龙棋局,他一定是被验定的合格者。
就是《功夫熊猫》阿宝也是经过一个选拔过程的,也是在神龙大师亲自观察后才确定的继承人。
从没有一个绝世高人,会在丝毫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武功传给对方。
这么做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芸芸众生的不负责任,万一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怎么办呢?
影片在这里所做的处理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简化,为了推进剧情而推进剧情,根本没有考虑到师傅可能的真实想法。
他的确知道自己命不多矣,需要找一个继承人,或者找一个送信者,但越是这个时刻,他越要谨慎考量,切不能随意行事。
这里缺乏一个师傅对兔二资质和人品的全面考验,否则这个情节就是不成立的。
5、猴子的女儿为什么是只兔子?
猴子师傅的女儿是只兔子,这就像熊猫阿宝的父亲是只鹅一样,是一个离奇的设定。
我觉得《兔侠传奇》不是不可以学习和借鉴《功夫熊猫》,但是你不能连这种标志性的噱头都借鉴,因为“熊猫的父亲是只鹅”这个种族上混乱的设定因为《功夫熊猫》的存在已经具有了唯一的符号性意义。
《兔侠传奇》再照搬这个设定,让人感到实在是难以启齿的无聊。
即使退一万步讲,它也像《功夫熊猫》那样为了出续集而故意埋下了这样一个扣儿,那么它什么时候推出续集呢?
是下一个兔年么?
因为这部影片如果不是在兔年发生,几乎可以说失去了主人公全部的存在价值。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猴子的女儿是兔子的设定都是一种拾人牙慧、味如嚼腊的失败设定。
6、熊天霸为什么要扮成熊猫?
熊天霸不是不可以扮成熊猫,但一定要有理由,我实在没看出在《兔侠传奇》中它扮成熊猫状的必要性。
难道真的怕人们看不出此片和《功夫熊猫》有关系?
而且作为一个大反派,用熊猫的外表真是非常不合适的。
熊猫是中国国宝,历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可爱、憨态可掬的,从来没有邪恶的意象,不知道《兔侠传奇》剧组从哪里来的灵感,非要给熊猫在中国人心目中这固有的美好形象抹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黑。
除了上述的六大问题以外,本片在小细节方面的欠缺也是不胜枚举。
这里只随意列举一些:比如,的确兔二、牡丹和熊天霸的毛发处理有些新意,但其他动物角色不能都是凸凸的和光溜溜的吧,那只小兔子在兔二和牡丹的身旁就显得极不自然,像是腊做的一样,还有那些牛,简直是金牛。
再比如,像兔二初遇牡丹的那场戏,两个抢劫者的戏份儿过多,他们的戏和主题发展没有任何关联,借他们引出牡丹,并让牡丹展示一下武艺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刻画这两个人物。
这两个角色的确具有一些幽默感,但作为一部影片,不合主线的、与主体剧情无关的画面情节还是要尽量精简,毕竟它不是大杂烩。
另外,兔二卖炸糕的本领与身份,如果最后能结合到它的武功中,似乎会更让人有统一感。
兔二在影片开始时把炸糕掉了一地,然后在捡炸糕的同时发现了受伤的师傅这段情节,从人物动作到表情再到客观环境,怎么看怎么别扭。
说实话本人很喜欢欧美的3D动画,这个和国外的比效果确实赶不上,不过很欣慰有本土这样的动画,进步了,先不管剧情,有国产3D动画就支持,咱不能老是拿别人的东西过瘾,期待有更好更棒的作品问世!
兔侠系列的传统问题和解决之道2015年的《兔侠之青黎传说》自然是延续了四年前《兔侠传奇》的各种设定,我还是重复一句之前提过多次的“老话”,动画和科幻是两块“空白中的空白”,但这只是基于类型而言,因为各种原因,之前港台地区较少涉及,也几乎没什么代表作品,但类型和内容是两回事儿,就好比这几年的中国动画,还是古典传说,以及古怪硬凑的赛博朋克的天下,另外就是和科幻一样,变成主旋律的另一种载体,不管是近现代,还是古代的“主旋律”……兔侠系列似乎不方便再“延续”港式武侠的风范,不管是邵氏嘉禾,还是后来的所谓新武侠电影,这当然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跳开这一脉,除了动物动画武侠这个“类型”本身,实质的内容呢?
总不能就是京味文化,东北口音,或者《武林志》那样的老电影……毕竟曾几何时,武侠作为某种落后腐朽文化,在这边“失传”了好多年,即使后来“风向”变了,却始终没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美学与风格来,总不能是提张纪中,或者徐浩峰吧?
而另一方面,老美这边“致敬”起港式武侠,是比周星驰还要没有心理包袱,以及精神负担,虽然那些老武侠电影里,充满了千篇一律的内容与套路,但从中提取出最鲜明,也是最鲜活的部分,充塞到一部动画里,自然是绰绰有余……更别说这部动画的角色都是动物,便更能发挥动画与动物的长处,做出和真人电影不同,甚至更有创意的段落来。
相信这也是日本动画能够跨越文化与国别障碍的一大原因。
而兔侠系列一方面没有了“戏仿”的武侠传统元素,同时在有些关键点上,确实有欠考虑之处,并没有在动画与动物方面继续深挖,整体更像是真人演员戴了个动物面具后,继续演武侠老电影的效果……比如最多被提及的反派,一只伪装成熊猫的白熊。
这背后的动机,当然是需要解释的,比如说这只白熊本来非常瘦弱,甚至还有别的什么缺陷,小时候在熊孩子堆里一直受欺负,总是被打成“熊猫眼”,还被起了绰号什么的……后来他可能也和兔二一样,有一番武功上的奇遇,自身脱胎换骨了,但即使如此,他再也不想承让自己是白熊,也不愿再回到那里去,而是继续以“熊猫”的身份行走江湖,同时非常不想自己真正的身份被人揭穿。
另一方面,就是动物本身特性,与动画角色的结合,在兔侠系列里做得也不是太过充分。
比如主角兔二,除了拿长耳朵拨弄,转开摊开的面团,以及“群演”猫守卫看到光点,就要去追逐,这些少数几个,跟主线关系也不大的地方外,似乎就没有更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同样的道理,就是在古代故事里出现当代元素,比如跑步机……但老实说,更多还是需要当代思维本身,以及能影响全局的创意,而不是像港片那样,充斥着各种小“碎片”。
比如,兔子除了长耳朵外,更鲜明的特征,还有兔唇。
而这一特征其实也发生在人类脸上,当然被视为一种异常,得矫正。
但如果这种特殊心理,发生在拟人的兔子角色身上呢?
比如其中一个兔女孩,就不知怎么,觉得自己的兔唇不好看,需要矫正,然后引起整个兔群社会的批判,认为大逆不道,匪夷所思,既而这个角色更加叛逆,“自绝”于整个兔子社会,并和别的动物势力联合起来,后续再引发,升级了更多的矛盾与危险。
这样子的话,可能就比通常的武林纷争,或者神秘力量一统江湖,更有动物与动画感。
另外,仿生象形武术,当然是中国传统武学里的一大内容,而在港式电影里也形成了套路,老外归结为“盖世五侠”,虽然有点简单,便还是如上文提及的,本来是人类模仿动物,现在重新回归动物角色本身,便有了一种可能很生动的趣味。
而且这种方式可以不用像老外用的那么简单,同时又跟中国传统武侠的门户之及相勾连。
比如说虎爪,蛇拳之类的,本来就像传男不传女这种陈规陋习一样,只在自己的族群里继承流传着,之前从没听说一位兔子要去学虎爪,或者蛇拳的,一来会被笑掉大牙,二来因为门规所限,压根就不可能。
但这故事里兔二因为是个所谓的武痴,同时兔子本身除了弹跳,速度不错外,很少听到本门有擅长的武功,所以他希望打破成见,到别的族群里采各家所长,甚至到最后集大成,发展出一套属于兔子,又是对各门派武功扬长避短的功夫。
这样一来,就把兔子本身在仿生象形拳法中的“地位”,以及最传统的打破门户之见的内容,转化到了这样的动物动画中,也不需要像老外的此类动画那样,都围绕着一个看似不可能的预言,从而讲一个如同《黑客帝国》“救世主”式的自我认定与成长的故事。
与此同时,这样的打破仿生门户之见的设定,虽然不见得能达到《疯狂动物城》的“社会学”背景高度,但至少会让一个各种动物杂居的社会里,显得更有章法规则,既而再尝试打破章法和规则。
李翼。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两年十一月的评述链接以及相关“电影人”评述豆列(应该需要登录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doulists/all还有香港电影魔鬼辞典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2095448/(计算机页面 可点击“香港电影魔鬼辞典”各条目开头的“李翼的广播”链接 进入比较“人性化”的排版:(
以前没看就是因为看名字和海报下意识就想起来《功夫熊猫》,当时就稍微恶意的猜测是模仿炒作。
结果,因为豆瓣上一个叫“北影推荐电影”的片单推荐了这部电影,嗯。。
也许还是值得看看的。
但这电影也太不怎么样了。。
难道片单推荐的唯一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北影参与制作了吗??就别说什么大人视角和孩子视角不同,我看海绵宝宝也觉得挺好看的。
电影不行就是不行。
一部中国拍的中国武侠风格电影还没外国拍的有灵气。
别的先不说,主角辨识度在哪儿?你说不是蹭功夫熊猫热度我都不信,一只兔子为什么要设定成一只胖子,谁能从他肢体节奏上看出这是一只兔子?把耳朵撅了直接说这是熊都行。
这就算了,谁能看出来他的表情变化,动画造型符号做到哪儿去了?场景设计和氛围没做到中国武侠的风格,只是单纯用了中国风元素,这就也先算了。
(虽然有功夫熊猫在前,说国内观众没有这方面的期待是不可能的)那你剧情是怎么回事?生硬的转场也先算了,好家伙开头直接来了个传功(就算就算是定位给小朋友看的,这种价值观能给谁交代),之后弟子和前盟主的恩怨过往,女儿和父亲的感情,还有兔子自己的成长全都生硬的过去了。
剧情平面化。
再说台词。
外国都被中国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学习那么点老庄思想。
这边呢,还在试图玩梗耍宝,英语都出来了!!
一点感觉都没有。
连国家交响乐团都请来了,电影做成这样对的起谁。
能不能别口号喊那么响,最后打脸还让观众一起疼。
仅仅针对这部电影。
(这几年国漫还是一直有在进步,不断给观众惊喜的。
)写于2021
网上看到篇文章,与吾心有戚戚也,先转至此。
2011年07月20日19:14 国产动画以后在做宣传的时候,说什么都行,但是千万别说投资额有多么多么大。
前面《熊猫总动员》说3.6亿投资,这回《兔侠传奇》说1.2亿投资。
且不说这些数字是否是真的,即使是真的,最后的票房如果只有三五百万的话,这高额的投资究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呢,还是一件让人感到特二的事?
我不知道邹静之究竟是在本片挂个名,还是这故事真是他写的,我宁愿相信这故事不是这位国内鼎鼎大名的编剧同志写的,否则真要让人大跌眼镜了。
我接下来就想说几个关于本片编剧的几个特二的大问题。
1、主人公为什么是兔子?
选择兔子作为影片主人公一定是有目的的,就像梦工厂选择熊猫作为《功夫熊猫》的主人公,是为了方便借用中国文化元素一样。
如果说今年是兔年,选择兔子作主人公利于营销的话,好像可以说通。
那么接下来呢?
影片一定要围绕兔子进行构思和叙事。
熊猫是身体庞大而笨重的,《功夫熊猫》很好地描写了这一点,并借此反衬出一个有功夫的熊猫的神奇性。
“兔斯基”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白色和长耳朵的特点。
兔八哥也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灵巧与迅捷的身手。
80年代我们有一部美术片叫《长尾巴的兔子》,也是兔子主人公,它借用了兔子尾巴短的特点。
《兔侠传奇》呢?
我们会发现除了兔年这个表面得不能再表面的噱头以外,影片其实没有讲出为什么主人公必须是兔子的原因。
《兔侠传奇》到底借用了兔子的什么特点,我们并不知道。
换句话说,到了猪年,是不是同样的故事换只猪作主人公就能是《猪侠传奇》了呢?
到了狗年,再换个狗脸主人公就成了《狗侠传奇》了呢?
如果一个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动画片,没有交代出它以这种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为主人公的核心理由,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动物的外形、性格等特点,那么它就是一个失败的设定。
2、到底什么是侠?
影片虽然叫《兔侠传奇》,但是它并没有给这个“侠”字一个明确的解释。
诚然,侠有很多种解释,甚至有人把雷锋都当成侠,因为他把乐于助人表现到了极致。
这些都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解释。
日本动画虽然没有明确“侠”这个概念,但是里面的能力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为什么要战斗,自己拥有了特殊的能力到底能做什么?
他们的答案是两个字——保护,保护所爱的人,保护应该保护的人,保护自己的世界。
这其中再穿插武士道中那种忠诚、执著、毅力和不断攀登向上的精神,使得日本的“侠”非常立体化。
美国动画中“侠”的观念也是由来已久的,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绿灯侠、闪电侠、钢铁侠,举不胜举。
这些侠并不是以保护为动机原点的,而是以一种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的意识。
至于具体是什么责任,说小的是保护其他人,说大的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能力与责任的共同体,这是美国“侠”的精髓。
相比之下,名叫兔二的这个“兔侠”究竟具有什么精神,什么伦理观,什么价值观,这是非常不明确的。
它只是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拥有了能成为“侠”的武功,但是它的精神世界是怎么脱离平凡,怎么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的,影片没有任何展示。
感觉上就是它稀里糊涂地就被牵扯到其中,莫名其妙就打败了Boss,然后就结束了。
没有思想的修炼和晋级,没有前后观念的变化,这根本够不上一个“侠”字。
3、兔二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
且不说最后一仗,兔二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终级Boss熊天霸,一点没有绝处逢生的戏剧张力感,单说他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就是一件令人费解之事。
影片开头熊天霸以超越师傅的姿态出现,挑战师傅,并迫使其负伤逃离。
而后师傅将80%的功力传给了卖烧饼的兔二,兔二顶多就是在做饭打杂时悟到了武功这种东西,于是就在最后一战轻易打败了熊天霸。
从算算术的角度讲,就算兔二继承了师傅的八成功力,悟道修炼成了跟师傅一样厉害的武功高手,也不应该打得过能把师傅逼退的熊天霸才对。
影片在武功晋级、实力对比和战斗等方面无疑作了不合理的简化处理。
相比实力上的对比不说,精神上的对比呢?
兔二在精神上也没有显示出超过熊天霸之处。
如果说兔二的目标是把令牌交给牡丹完成师傅的遗愿的话,他用来完成这个目标的意志力不一定比熊天霸称霸武林的意志力要高。
因为他的这个目标并没有任何高于熊天霸的目标之处。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道义上还是从精神上,兔二实际都没有找到能够压倒熊天霸的要点,他又怎能最终击败熊天霸呢?
或者再退一步说,即使在实力上兔二完成了对熊天霸的超越,如果在精神上他没有处在一种明显高于熊天霸的境界的话,这种胜利也是不能服人的。
4、师傅为什么会把力量传给兔二?
这是一个特别匪夷所思的问题,就是一个武林高手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武功传给了一个他从不知道,仅谋过第一面的人。
如果我们联想《天龙八部》中虚竹同学获得绝世功力的情节,就知道这种传授的对象一定是经过了决定性的考验的——譬如真龙棋局,他一定是被验定的合格者。
就是《功夫熊猫》阿宝也是经过一个选拔过程的,也是在神龙大师亲自观察后才确定的继承人。
从没有一个绝世高人,会在丝毫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武功传给对方。
这么做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芸芸众生的不负责任,万一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怎么办呢?
影片在这里所做的处理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简化,为了推进剧情而推进剧情,根本没有考虑到师傅可能的真实想法。
他的确知道自己命不多矣,需要找一个继承人,或者找一个送信者,但越是这个时刻,他越要谨慎考量,切不能随意行事。
这里缺乏一个师傅对兔二资质和人品的全面考验,否则这个情节就是不成立的。
5、猴子的女儿为什么是只兔子?
猴子师傅的女儿是只兔子,这就像熊猫阿宝的父亲是只鹅一样,是一个离奇的设定。
我觉得《兔侠传奇》不是不可以学习和借鉴《功夫熊猫》,但是你不能连这种标志性的噱头都借鉴,因为“熊猫的父亲是只鹅”这个种族上混乱的设定因为《功夫熊猫》的存在已经具有了唯一的符号性意义。
《兔侠传奇》再照搬这个设定,让人感到实在是难以启齿的无聊。
即使退一万步讲,它也像《功夫熊猫》那样为了出续集而故意埋下了这样一个扣儿,那么它什么时候推出续集呢?
是下一个兔年么?
因为这部影片如果不是在兔年发生,几乎可以说失去了主人公全部的存在价值。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猴子的女儿是兔子的设定都是一种拾人牙慧、味如嚼腊的失败设定。
6、熊天霸为什么要扮成熊猫?
熊天霸不是不可以扮成熊猫,但一定要有理由,我实在没看出在《兔侠传奇》中它扮成熊猫状的必要性。
难道真的怕人们看不出此片和《功夫熊猫》有关系?
而且作为一个大反派,用熊猫的外表真是非常不合适的。
熊猫是中国国宝,历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可爱、憨态可掬的,从来没有邪恶的意象,不知道《兔侠传奇》剧组从哪里来的灵感,非要给熊猫在中国人心目中这固有的美好形象抹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黑。
除了上述的六大问题以外,本片在小细节方面的欠缺也是不胜枚举。
这里只随意列举一些: 比如,的确兔二、牡丹和熊天霸的毛发处理有些新意,但其他动物角色不能都是凸凸的和光溜溜的吧,那只小兔子在兔二和牡丹的身旁就显得极不自然,像是腊做的一样,还有那些牛,简直是金牛。
再比如,像兔二初遇牡丹的那场戏,两个抢劫者的戏份儿过多,他们的戏和主题发展没有任何关联,借他们引出牡丹,并让牡丹展示一下武艺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刻画这两个人物。
这两个角色的确具有一些幽默感,但作为一部影片,不合主线的、与主体剧情无关的画面情节还是要尽量精简,毕竟它不是大杂烩。
另外,兔二卖炸糕的本领与身份,如果最后能结合到它的武功中,似乎会更让人有统一感。
兔二在影片开始时把炸糕掉了一地,然后在捡炸糕的同时发现了受伤的师傅这段情节,从人物动作到表情再到客观环境,怎么看怎么别扭。
原文地址:http://www.7kan.net/MovieReviews/201107/11171.html
说真的,国产的动画长片做到了这种程度,不论从故事、设定各种方面都很中国,都有了很大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要说的是给与人物灵魂的,不光是技术,不是看你可以把毛画得多么细致,而人物的台词以及声优才给了人物灵魂,老实说,当兔二第一次出场,当范伟的配音响起的时候,我就已经不想看了。
耐着性子又坚持了一阵,实在是抵挡不了,罢了罢了。。。。
这里我必须先说,我对国产动漫以及范伟本人没有任何成见,我还很支持国产动画,连去年的《超蛙战士》我还去了电影院。。。。
我也很喜欢范伟在《耳朵大有福》里面的表演,但是当两者在《兔侠传奇》中结合起来的时候,为什么就那么让人不舒服呢?
我可以理解制片方的考虑,启用明星来配音,除了为影片增加话题还间接保证了一定的关注度,而且这次选择也不是随意为之,兔二的整个设定跟范伟很贴合,(之前没做过功课,不知道这个人物是不是根据范伟本人来的。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形象和这样的声音结合起来的时候,就那么别扭呢?
这是一种感觉,也说不太明白,也许是范伟的声音太有特点了,以至于听到声音就自动地将人物套进了一个臆想中的框框里面,就觉得哪里都不对。。。。
现在国产动漫缺的已经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继续努力会越来越好的。
另外还是要提一句,徐铮的声音和人物结合起来的时候,算是片子里出彩的地方了吧。
但是不好意思,这样的表现还是不足以让整部片子及格。
真的真的真的忍不下去了,于是半个小时的时候果断走人我还是很佩服自己的忍耐能力的,竟然忍耐了半个小时之久一个同看的豆友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在理就当支持一下国产影片吧只是,如果要我自己掏钱买票进场,我会觉得比丢了钱包还要冤枉先不说不怎么立体的3D吧,就算是情节,也只能换来一声苦笑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兔儿还是兔儿,一点儿都没有变身兔侠,殊不知这只主演已经被传授了武功“半个小时”了之所以把一篇影评写成这样,是我真的被雷的思路断续了,于是文章也断断续续的不成章法,内容也混乱不堪,思路更是极其不清晰。
不过刚好,以上的错综迷离刚好是对这部电影最恰到得评价,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
然后就是各种抄袭的影子,我只能用影子这个词,而且这个“影子”充满了我的个人主观情感和判断,可能这样才能帮我推脱掉各种各样的责任。
或许抄袭这个字眼太过苛刻,也许同类的题材被诠释得太多,失望也是在所难免。
欣慰的是,同来观影的小朋友们还都笑得蛮开心的,嘻嘻哈哈的一阵又一阵,也算是这部电影的价值。
只是,也让人心忧,如果带给中国孩子的中国动画都是如此,那孩子们的趣味也着实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了。
PS:看了这些回复我不得不加一句,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诸位同意与否我依然会坚持,这绝非固执,因为我向来是一个容易被影响的人,但基本的评判观点还是有的。
很奇怪的是,当时在电影院,上百人的一个观影厅,在看电影的时候冷笑声不断,哎之类的叹气声也是常有的,也有不少像我这样看到一半就开了小差了的。
不可否认,这部影片确实是显示了国产动画的进步,很多人是掏了钱买票入场的,定是觉得有看头才会花钱,毕竟3D的票价也不低了。
但买了票还那么心不在焉,我想应该不是因为大家的钱多么的不值钱,而是电影本身应该做一些检讨了。
支持归支持,但是如果有进步就要单纯的鼓励,而不能表达不满,那我应该明白为什么国产动画的进步这么慢了。
至于3D效果,还是不要说了,大家看过的话自己心里有杆秤。
小孩子的部分,的确,一个成年人不能用成年人的价值观去要求孩子,孩子应有孩子的天性。
但现在很多被职责的九零后零零后的“烂性格”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些动画带来的影响呢?
我并没有攻击的意思,七零八零六零后也都有不少的“烂性格”,我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当自己的小孩儿,每天张口闭口都是这些动画里来回来去说的几句台词时,更有甚者,是在几部动画中来回来去出现的台词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些担忧呢?
这样的“垄断”带来的好处又是什么呢?
仅仅满足于此,每天被这样的东西充斥眼球而看不到其他看不进去其他,这样的现实生活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塑造又有什么好处呢?
至少,在我们小的时候,动画片的种类是繁多的,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而不是影子军团,经典也一部部的被创造出来。
而现在,除了我还会回来的这样的台词,孩子们的记忆里还有什么呢?
或许我过于偏激,但恳请各位,若你不满意我的言论,不看就是,这都是自由的,我只是表达出我自己的看烦,各位也可以谢谢各位的观点,我定会虚心参考。
至于指责,我想就不必了。
黑与白是相对的,对错更如此,更何况这只是一方观点,若非要辩个高下,就有些小题大做了不是么?
美国的《功夫熊猫》面世后,我们拍出了《兔侠传奇》这部拉硬置气之作。
不客气的讲,《兔侠传奇》的创作本身,从出发点看来就是偏离正道的。
影片整体空有志气,情节生搬硬套,笑点尴尬做作。
主角兔侠呆傻的形象非常不讨喜,其卖烧饼维生的人设,可谓直接套用《功夫熊猫》中阿宝的面馆打工人设定。
影片的作画也是肉眼可见的力有不逮,片中人物动作僵硬表情匮乏,打斗场面缺乏打击感,影片高潮段落的比武决斗,围观的动物们甚至清一色的复制粘贴,质感光滑圆润毫无毛发处理,一个个小眼大嘴,越看越恐怖谷效应,令人出戏。
主创将一只假扮熊猫的白熊设为反派,令主角本土英雄兔侠将其打得人仰马翻原形毕露,如此情节设计看似巧妙,本质上依旧类属于颇为滑稽的精神胜利法。
导演身为名校副校长,白白胖胖,一脸官相。
其曾多次发表言论,大力支持广电对于境外动画的限制政策。
诶哟,编剧还是邹静之啊,真没想到,估计创作剧本时是糊弄小孩的心态,没太把动画电影当回事吧。
像《兔侠传奇》主创这种对于自身创作能力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傲慢态度,对于作品本身无疑是极其有害的。
时至今日,很多真正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的年轻的动画人,仍在给这类好大喜功、擅长做表面文章的蠢货官僚二逼领导打烂工出烂活,实乃悲哀。
《兔侠传奇》的宣发一直在强调本土的创作力,一直在强调影片的血脉纯正、多方认可。
仿佛经由本作的问世,已经足以证明国漫的实力之强盛了。
我们做了很多宣传,花了很多钱。
试图在向人们证明我们真的很好,真的不差钱。
问题是,当下我们的动画产业,真的很强盛吗?
我对国漫有情怀,我也是看着美国日本的动画长大的。
愿国漫博采众长、蓬勃兴盛,而非对即有问题坐视不管、妄自尊大。
都已经不演了,都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把观众当傻子糊弄了。
我们身为这场烂戏的观众,却仍旧在沉默,甚至仍旧在自吹自擂、自欺欺人。
我承认自己是个挑剔、擅长指摘问题的人。
说了那么多,上述问题当然不局限于动画产业,这是社会层面的病。
与之相比,出不了好动画,尚且不算可怕。
剧情咋看咋像功夫熊猫
光预告片就n多《功夫熊猫》的影子,可悲的中国动画啊,自己好的原创不重视,却永远咬着老美的屁股后面走
剧情比较老套 没新意 但是对话比较有意思 国产动画片算是不错滴 范伟配音很搞笑 傻傻滴
一部电影好看与否取决于你是否能一边看它一边上微博,比如我现在在看《兔侠传奇》。
相比外国动画来说确实显得不足,但在国产动画中已经是十分不错的。剧情虽有些老套但不影响对观看。不能用太成年的眼光看整部电影的剧情。
投资1.2亿,0.2亿用来雇枪手了
怀疑是动画版的大电影。各种山寨各种抄袭,对白太2,武术动作像体操加杂技。
★★★
看过才有发言权!!!今天去看了首映,表示剧情并没有像预告片给人那种抄袭熊猫的感觉,很有中国特色,而且3D效果很好,配音很给力,我只想说真的是最近看过最好的片子了,起码它没有让我失望给了我惊喜,比熊猫2的伪中国特色要好看很多,看熊猫2只笑了1次,睡了3觉。。。
一邊抵制功夫熊貓一邊宣傳兔俠傳奇
国产3D效果做到这个份上不易,奖励一星,当然最大的亮点是范伟的配音……故事方面还是有点弱,不够哏,也不接地气
配音阵容很强大,取材明显模仿熊猫2咯,剧情还可以,段子也挺好玩的,缺憾是音乐做的太差了,完全靠配音撑场面。希望打开思路,以后能看到更多更好的国产动画。兔侠传奇不错,值得一看。
只看宣传片就够了,抄袭抄的好叫借鉴,从头抄到尾就是垃圾山寨
如果不是35的票价或许可以再上个一星。模仿好莱坞的动画而言,基本算是个中档吧,故事不好不坏,技术还有差距,角色个性并不鲜明,兔爷却笨的过分离谱。动画虽然是想象力为先,但在人物性格方面也不能太过离谱,火影当年那么红,现如今还不是鸣人那千年不变的热血惹人嫌?适合带小P孩子看,会欢乐。
专业评分选手
纯山寨版的功夫熊猫
又一部洗钱片
仿功夫熊猫也请仿得有诚意一点啊,算了,还是支持下国产动画吧。
涂个烟熏妆装国宝,你对《功夫熊猫》到底有多么苦大仇深?!
挺好挺逗的~牡丹那只小猫真美~我就听出来范伟的声儿了,但是后来一看全是大腕啊~哈哈,过年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