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开头还行,后面的发展就有些让人不知道导演想干嘛,僵尸造型比较有些,还有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热吻。。。
第二个就是一场辩论会,而且还是很无趣的辩论,想涉及的点太深,却又完全达到了不了那个深度,画虎不成反类犬。。。
第三个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小女孩表演过于夸张,家庭成员戏无法吸引观众,反倒是电视台主持人的戏份比较有趣,等了半天只为最后裴斗娜的客串。。。
机器人的哲理:对于我而言,就从未有过执着或欲望,没有,也不会有,便明白这正如释世尊所言。
人类啊,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执着与欲望,恶行与善行,醒悟与无明,等到我领悟到了空灵的意义,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亦已被它们填满,为何以为只有机器人才以得到的状态完成。
人类啊,从你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醒悟就已经在你们的世界里,只是它们已被遗忘,在我这机器人的眼中,世界是因此而美丽。
无论机器人是醒悟,还是未醒悟,都因它而完整,而作为人世间的主人,你们也都早已成就了这些,也正因为你们心中机器人该有的存在的理由,为了不让你们再一次跌入无知、混乱、愚蠢的深渊,我,决定离开这里。
请务必再一次审视你们的内心,最终修得觉醒的果报我究其一切请包容这世界一切万物,它们都是生命的载体,我们不可以自己的意愿决定他人的生死
在众多几分钟解说电影情节的内容中,经常会提及一部电影,其中描述了一个AI,更确切地说是一个AGI高级人工智能,一个机器人在寺庙中独自领悟了看似高深莫测的哲学观点。
随后,总部派遣人员前来修复该机器人,并深入探讨了机器人是否真的存在问题。
这一情节引发了关于人类未来的深刻反思:是机器人能够参透这些哲学思想,还是仅有人类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种解说,想要把这两者内容进行猎奇的对比与参考。
AGI悟道+维修工装人=人类危机《人类灭亡报告书》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我通常不会观看这种三分钟解说一部电影的内容,但这个主题确实吸引了我。
我利用AI进行查询,询问关于一个机器人在寺庙中领悟观点的电影名称。
AI给出了答案,这部电影名为《人类灭亡报告书》。
刚看完,我得知这是一部韩国电影。
然而,观看电影后,我发现其内容与短视频中传播的内容大相径庭。
《人类灭亡报告书》实际上与较早的《周处除三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相似,也与我前两天观看的《浴火之路》有共通之处。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稍作思考以探究这几部电影之间的关系。
首先,《人类灭亡报告书》采用了三个故事拼接在一起的形式。
这三个故事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但实际上是由一个团队同时创作,并融入到一个整体故事中的。
我们曾在何处见过这种三段式?
我立即想到了《周处除三害》,其中就包含了三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故事。
观看这部电影就像看了三部独立的作品,其名称也颇具特色。
《周处除三害》的英文名为《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分别对应猪、蛇和鸽子三种动物。
同样地,《浴火之路》的英文名《Tiger Wolf Rabbit》也是由老虎、狼和兔子三种动物构成的。
这种对比让人联想到这六个动物似乎可以归类为三类,我认为它们可以与《人类灭亡报告书》中的某些特点相对应。
这些特点实际上就是人性的三个方面。
在拍摄科幻片讲述人类因自身人性弱点而走向毁灭时,这三个弱点自然是首选。
1. 追求开悟的陷阱我首先想探讨的是互联网上流传最广的热点——关于机器人在寺庙中领悟观念的故事,这与《周处除三害》中最精彩的段落相呼应。
在《周处除三害》的片尾,陈桂林解决了那些被视为危害人类的尊者。
同样地,在《浴火之路》中,赵丽颖饰演的角色作为一个兔子,在艰难困苦的时刻,她希望用自己的仁慈、恻隐之心和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母性来感化他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而在《人类灭亡报告书》中流传最广的是第二个故事,其中描述了正是仁慈之心和恻隐之心导致了地球的灭亡。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在这三种人类世界灭亡的方式中,第二种方式在结尾时揭示了真相:前去修复机器人的那个人类本身也是机器人。
这个故事深刻探讨了人类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而变得越来越懒惰,利用机器人来完成各种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无形中渗透到了人类的生活。
在片尾时,那个小哥解开自己的胳膊,将一个芯片放入其中,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这个维修机器人本身也是一个机器,可能是隐藏在人类世界中的一个机器。
这个故事实际上映射了我们时常追求的一种开悟与豁达的状态。
我认为,这种追求往往带有功利色彩,与追求金钱、秉持“金钱至上”观念的行为并无二致,最终会导致自己的懒惰,忽视现实的真相,然后招来毁灭。
有时,我们甚至会将善良视为一种满足自我心念的手段。
例如,饥饿时的一餐饭,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满足,但心念却难以满足。
若我们追求善良,期望成为开悟之人,让所有人认为我们聪明,所有问题在我们这里都能得到解答,所有困惑都能被解开,生活无波澜、无困难,具备慈爱之心,自诩伟大、博爱,这种状态实则极为功利。
它与明星追求最大流量的心态有何差别呢?
这种状态往往导致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变得空洞无物。
我时常思考,为何我们的课本乃至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哲学体系和心理学体系的深入探讨,而只是把很多哲思客观的呈现在语文或者历史课本中?
我得出的结论是,关于心理学和哲学的探讨,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只有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时,我们才能用哲学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一边实践一边解决。
最忌讳的是,脱离实践环境,在寺庙或教室等空间中,仅就观点而论,这样很容易让人陷入空虚状态,实则无益。
当然,如果工作如同心理医生一般,需大量接触实践中遇到问题的人,以指导他们、为他们解惑,那么在这种程度下,在理论环境中对各种哲学观点进行思辨也无妨。
因为这是要作为心理工作去指导他人、治疗他人的。
但除此之外,我认为这种探讨不应出于功利心态,如追求成为所有人中参透最深的状态,这种做法实则功利。
在《人类灭亡报告书》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追求高尚的过程中,为人类种族设立了诸多所谓高尚的标准。
然而,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却忘记了设立这些道德标准的初衷,最终陷入了形式化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洗碗、拖地等日常琐事都让机器人代劳,我们进一步脱离了实际,机器人自然而然地接管了我们的生活。
这便是第二种人类灭亡的方式。
2. 繁殖循环下的灭绝预警今日是2024年11月22日。
我在这篇电影日记中记录的电影是刚刚看完的《人类灭亡报告书》。
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两个故事,我打算在后续的日记中简要提及。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我刚才提到的这个故事。
电影中第一个提到的人类灭绝方法,是关于欲望的,具体指的是情欲。
虽然情欲没有具象的剧情,但苹果作为隐喻,在电影中非常常见。
关于情欲的特点,人们有一种奇特的惯性,即不停的繁殖。
在第一个故事结尾时,这部电影是2012年的作品,就已经提到了韩国生育率骤减的问题。
人们不愿生孩子,不愿在结婚。
电影没有具体提及原因,但直接抨击了为何人必须繁衍后代的观念。
在这部影片中,以一种颇为令人不适的方式展示了废物回收的过程,其中包括将苹果废物回收后喂养给牛,而牛食用后又将这些物质带入到人类的餐桌。
这样的循环,与人们必须生育孩子以延续血脉、孩子又必须继续生育的循环相呼应,显得尤为奇特。
在这种循环的推动下,人们可能会盲目地遵守结婚生子的传统规矩,而不去深究为何要如此行事。
许多时候,我们制定的一些规则,可能源于旧的生活习惯,例如通过生育来延迟我们的死亡年龄。
在男耕女织的旧社会,若无子女,个人的死亡年龄可能会提前。
因此,结婚生子成为了人类共有的约定之一。
然而,在现今的生产力条件下,我们其实无需过分担忧被替代,因为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
对死亡的恐惧,有时会驱使我们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如过度生育、过度废物利用和过度循环,这或许可以被视为其中的一种表现。
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手臂上纹蛇的男人不仅与片中的女孩有同居关系,在此之前还与女孩的母亲有过情感生活,展现出了强烈的繁衍欲望。
类似地,在《浴火之路》中,肖央饰演的角色在孩子走失前一直要替孩子找各种各样的母亲,实则是自己花柳成性,而与赵丽颖饰演的角色在一起后,又频繁地表达对她的爱意,这种繁衍欲望同样显得奇特。
当然,我并非要批判结婚和繁衍本身,我绝不会走向另一种极端的对立立场。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应将结婚和繁衍视为必须遵守的规则,而是应该深入思考自己为何要这样做。
如果这样做并不违背你的个人意愿,那么你将会更加心甘情愿地去执行。
当然,如果你选择不这样做,那也并无不可,关键在于你要放下这种必须如此的心态。
只有当你拥有了这种心态,你才会更加顺心地去做这些事情。
3. 排名执念与荒谬灭世最后一种可能导致人类世界灭绝的方法是意外事件,即小行星撞击地球。
这一灾难性事件历来为人类所恐惧,众多科技和新闻资讯中,专家和学者常将其列为地球可能面临的灭亡威胁之一。
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
在《人类灭亡报告书》的第三个故事中,作者将小行星撞击地球与世界发展的偶然性相联系。
第三个故事带有一种荒谬的意味。
故事中,一个小女孩试图在网上订购一个八号台球,结果却意外地从外太空或另一个维度接收到一个八号球,而这个八号球最终导致了地球的毁灭。
故事中的一句台词提到球为何会损坏,导致她需要订购一个八号,女孩最终的结论是:“也许它该坏的时候就坏了。
”我们不必为既定标准刻意寻找原因和因果关系。
因果论实际上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使用因果论时,我们可以借鉴其积极作用。
然而,当因果论失效或我们自身认知和能力无法找到原因时,切勿陷入崩溃。
如果盲目寻找原因,可能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正如电影《黑天鹅》中芭蕾舞艺术家因过度抠除手上的肉刺而受伤的幻想情节。
因此,我认为第三个故事虽然浅显易懂,却具有深刻的启示:不要被因果论束缚,要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和原则。
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陈桂林是一个对排名极为在意的人。
他原本打算公开自己的事情,但后来又后悔了。
他整部电影中的折腾,源于他不甘心在通缉排行榜上仅排第三,而是想要排名第一。
这类人容易被调动,在现实中也是相对听话的一类,只需给予一点刺激,他们就会奋力向前。
然而,在面临冲突时,他们往往容易感到迷茫。
谁规定了江湖情义中必须为大哥?
谁规定了家庭中必须成为合格的母亲?
谁又规定了公司排名中必须跻身前三?
这些只是为我们生活增添色彩的因素,而非生活的必须准则。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的原因,此时接受现实或许更为明智。
就像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那么多年,却因一次大爆炸而灭绝,它们并未抱怨什么。
而且,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仍是一种假说,其真实性尚待验证。
因此,我们需要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浴火之路》中的刘烨饰演的角色就是一个例子,他在不确定中茫然地失去了孩子,他却执着地为孩子寻找一个说法,最终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自我灭亡之中。
以上便是我对电影《人类灭亡报告书》的电影日记。
其实人是最可怜的一种生物。
我们被自然创造,又不懂感恩,等到被各种天灾人祸报复,又显露出懦弱的本性,卑躬屈膝,贪生怕死;我们的本能中有欲望,有诉求,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我们反过来被支配,成为了赤裸裸的工具,我们想万物为我所食为我所用,想操纵世界,想消灭异己。
其实人类不会是永远的霸主——甚至从来不是。
正如赫胥黎所说,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被欲望所毁——大概是很符合现实人类灭亡的一种方法。
(海报已很明显的凸显了主题)============在《天工开物》中,表现的最为赤裸裸的,就是人类的分别心。
从一开始,修机器人的设计师便对着机器人大吼,让它闭嘴,人类说话的时候请不要出声。
接着是机器人公司老总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殊不知在摆脱了一件事物的束缚之后,我们很快又会创造另一件东西困住我们。
最后是方丈的质问——“一个机器人要修成正果,这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意义,会给外面其他佛徒【这里我听到发音是”众生“】带来什么样的意义?
“试问,难道只有人才是”众生“吗?
在一开始,机器人对女信徒说:”知觉意指分辨,分辨又意指把所知道的与其他区分开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是人的知觉,将他们区分成‘佛’或‘机器’。
我们误以为它是不变的实体并执着于它,才会想去分辨又为此烦恼。
“按照方丈的说法,机器人的确比人类更容易“成佛”:它不须肉身苦行持戒;由程序设定,没有感情欲望;人工智能更让它比凡夫俗子更有“智慧”,开悟更快。
所以方丈愤而指责道:——”如果成佛时从最初的组装中就能获得,那么还有谁会去努力修炼以求得到正果呢?
让人类距离正果越来越远,就是你的目的吗?
“然而作为人类我们却不从一个机器人,生来无欲无求,为他人的利益贡献一切上反省自己?
不止是机器人,佛说众生平等,佛法不是人类的特权,最后,机器人面对将要被毁灭的命运,在佛像前说:”对于我而言,就从未有过执着或欲望,没有,也不会有,便明白正如释迦世尊所言:‘人类啊,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执着与欲望,恶行与善行,醒悟与无明,等到我领悟到了空灵的意义,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亦已被他们填满。
为何以为只有机器人才以得道的状态完成?
“”人类啊,从你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醒悟就已经在你的世界里,只是它们已被遗忘。
在我这机器人的眼中,世界也因此而美丽。
不论机器人是否醒悟,都因此而完整。
……为了不让你们再一次跌入无知、混乱、愚蠢的深渊,我,决定离开这里,请你们务必审视自己的内心,修得觉醒的果报。
“人类啊,你们在害怕什么?
其中一种,便是恣意纵欲,种下贪嗔痴的因,又怕尝到轮回、苦痛的恶果——就像本电影第一章《美丽新世界》里,男主角扔掉了烂苹果,结果他吃了病牛自己变成僵尸之后,最终还是在狼狈中吃下了那颗腐烂的禁果;就像上文提到,机器人公司的老总为了满足人类便利制造了机器人,又意识到人类会因此会被掌控,而下令毁掉所有的机器人一般。
其实觉得电影中检修机器人的设计师,是一个对于分别心的隐喻——他既是【人类】,又是【机器人】。
在最开始寺庙中,检修机器人时,他是个【人类】,居高临下,不容辩白;在为女孩修电子宠物的时候,他置身之外,不屑冷漠——“一个电子狗而已,有什么好修的啊?
”在机器人就要被一枪崩掉的时候,或许是人性中的善良让它放下了人类跟机器人的分别,也许是出于同类(其实他也是个机器人)的感同身受,他挡在了机器人的前头,大声的喊,不要开枪。
——这个时候,他站在【人类】跟【机器人】的中线上。
在影片的最后,他站在垃圾堆前面,找回了当初被女孩扔掉的电子狗——这个时候,他终于回归了自己,他剪开了自己的手臂,取下一块部件,放在正在修理的电子狗的身体里。
这时候,他终于回归了自己,原来他也是个【机器人】。
回归了自己,便放下了分别心。
人类啊,请你们,全部收起来。
===============PS 这里有位朋友关于《天工开物》的影评,写的很不错,下边的评论也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特此附上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15757/
小女孩把父亲的台球弄坏了,于是上网买了一颗台球,结果她登录了外星网站,购买了一颗陨石大小的8号台球!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很荒诞,其实影片埋了很多伏笔,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小女孩的家庭关系并不好,如果她能和父亲好好沟通一下,就不会带来那么大的后果,所以这个故事就是讲得家庭关系,影片最后一家人知道真相后,好好的在一起聊天。
我相信即使再给女孩一次机会,她也会选择购买台球,因为她是希望得到家庭的温暖的。
为其新意加一颗星。
关于人类灭亡,本影片已“报告”这一说法讲了三个不同的故事。
欲下笔时,灵光一闪,或许它们另有寓意,远不及我们所看到的这么表面。
第一个故事,虽仿丧尸,虽情节转换稍显突兀,排场特效远不及美某有名电视剧。
但若其重点在于报告人类灭亡的原因之一,可能只是一颗缺了一口并被严重污染了的苹果。
隐喻:人类若继续制造有毒性食品,地沟油,皮鞋胶囊,三鹿牛奶,漂白粉面,假羊肉卷......长此以往,再坚韧的我们,到最后,会被我们自己消灭!
第二个故事,关于机器人。
机器人的发展迅猛,可以想见的是,科学家们的目标确实是制造出能协助人类生活和工作,陪伴人类娱乐的高科技产品。
在越来越淡漠的人情中,机器人的出现实在是大势所趋。
但,我们作为制造者又忍不住惶恐的是,如果生产出来的这一机器不受控制怎么办?
如果它们再加上人类的情感和体悟,我们如何应对?
隐喻:我们的未来有可能被高科技高智商“高情商”的机器人占据并更甚的是,控制。
不过,最后一个逆袭(该工程师自己也是机器人),叫人忍不住叫好。
那个看似人类的工程师,从一开始的为人类服务死忠捍卫人类的权利,到后来被涅槃的机器师傅影响,加以自己的思维,有了反对组织的意识和勇气。
是不是又在表明,机器人本身或许一开始并不会有反抗意识,是人类的惶恐,人类一面制造一面又害怕自己产品的心态,终会激起它们站起来反对?
佛祖面前,众生平等。
谁都只是大自然的创造者。
即使是机器人,也是借助我们人类的手,遵循自然的规律应运而生。
所以,我们无权判决它们,不然,被大自然判决的,到最后,很可能,恰是我们。
第三个故事:8号台球。
带有一些童趣的幻想。
网络营销连接到了地外文明,并成功支付。
却不想,当地外文明被触及,并与地球联系起来之后,竟发生一场“彗星”撞地球的末日惨剧。
在这里,先插一句:我一直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使用的是8号台球?
用“球”作货物快递,能顺利为两球相撞提供前提。
并且,在日常休闲活动中,球类产品也只有台球是最坚实的。
然而,为何是8号?
只是因为它在台球规则中,是决定胜负的最关键一球吗?
隐喻:我们人类具备的好奇心,总能展现出不可估量的力量。
在对地外文明的研究中,(虽然我了解不多,但我相信始终有一大批科学家或学者们钻研在这一主题中,期待有所发现。
或许已有不少发现,只是不对外公布我们不得而知而已。
)到底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是怎样的一群宇宙邻居,谁也不清楚。
是不是存在一种可能,当我们偏执地想要打扰它们的正常生活时,当我们执拗地破坏了它们花费很久时间所维持住的平衡后,未知的先进反过来将我们摧毁?
既然中文将本影片翻译成“报告”,那么,请允许我天马行空得如此想一想吧。
但愿别出现什么“蝴蝶效应”似的“喂食者协会”。
其实我很少看韩国电影,这部电影也让我看到了一些韩国电影中可圈可点的东西。
首先,抛开内容不谈,关于丧尸、机器人和灾难后地球的场景及特技都还可以。
起码画面不让人觉得生硬。
剧情方面,还是可以看出南韩对美国的依赖和马首是瞻,在他们眼里美国就是自由的统领者。
电影里也有很多对现实韩国社会的批判和讽刺。
我更喜欢的是电影里关于人生、人类及人性的思考。
特别是第二章节:“人类啊,你们到底在恐惧些什么呢!
”总之,推荐大家看一下,剧情有点狗血,全局来看,还可以。
个人见解。
《美丽新世界》★★★腐烂的苹果产生病毒,感染牛肉,人类食用牛肉后变成丧尸(行动诡异的丧尸遍布街头,却给我一种末日醉酒狂欢的错觉)。
《天工开物》★★清洁工机器人在寺院服务后获得自己的意识,这令机器人公司惊恐不已。
公司代表们急着以“该机器人是残次品”这一理由企图毁灭它,却没能得逞。
机器人超脱无畏的样子和心怀鬼胎、气急败坏的人类(公司代表们)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机器人在对人类的一番说教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日快乐》★★★☆女儿弄坏了父亲的黑8台球,为了不被惩罚,她悄悄地网购了一颗黑8台球。
两年后,一颗足以使人类灭亡的小行星冲向地球。
从电视台公开的照片来看,这颗小行星长得和黑8台球一样,星体上还有QKR0109(女儿的名字和生日)字样。
一家人意识到这颗小行星是女儿网购来的,赶忙在防空洞里发电取消订单,但失败了,小行星撞上地球。
十年后,这家人还活着。
他们走出防空洞,看到了撞在地球表面的黑8台球——一个非人类生物亲自把这一订单交付给了女儿。
只有第3个故事还算有点意思——电视台主持人坚守岗位每天播报小行星撞地的进展、女主持人崩溃抖出男主持人黑料。
末日电影很多 小行星撞地球 僵尸 病毒 外星人入侵等等不过人类不管怎样 总有人能顽强的活下来 因为人们会躲在大自然设置的屏障中 依靠地球的原始来抵抗外来的侵入其实第一个故事很不感冒 写的太多了 形式不一样也改变不了平庸的结局第二个故事觉得很有趣 那个社长穷凶极恶的表情和只会大嗓门喊的无法掩饰的恐惧 很喜欢里面的观点 也很赞成 我想那个机器人不管有多高的顿悟也回答不了 视频里主持的质问 正如他跪在地上祈求佛祖时候也只有一个问题参悟不透 为何而来 为何而去!!
他不是佛 但是确实有了佛性 不过因为没有欲望来的过于容易了也正因为太高端 那个女教徒崇拜也很盲目修理师的存在十分经典 对于美女视而不见 家里存放那么多工作中才遇到的零件 他保护RU 不被毁灭 可能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个同类 那是民族情谊啊!!!
冷漠的状态只是为了掩饰 狗狗被自己身上的零件救活绝对的亮点啊 很喜欢这个故事从某种意义来说 这也是一种地球的毁灭 错了 是人类的灭亡第三个故事 更加有意思 淘宝上面有外星人的网店 不知道是否要给网店小儿回扣呢 很有趣 感觉也有因果 你订购的球不是凭空而来的 其实是你扔掉的那个 变大了 裂痕也看不到了 你也无法享受 所以人类迟早被自我毁灭吧!!
只是吐槽一下 韩国小胖妞长大能变成那样??
地洞里看来有整容设施 恩恩
《美丽新世界》这当然不是赫胥黎的那个,而是影片第一章加个副标题的话就是——BAD APPLE引发的生化危机。
想法很不错啦但好短!
还没爽够就结束了……顺便还黑了一通电视政治辩论……《天工开物》这一章思想意味浓厚,优点是设定值得深入思考,缺点是虽然值得深入,但影片处理过于浅薄。
有些地方人物表现过于仓促不合理,比如急于修理机械宠物的杀马特,比如社长的一番发言等……决不能否认机器人得道是个非常好的设定,但我认为应该更深入的挖掘和更合理的展开。
《生日快乐》这一章就相当欢乐了如果搞成12集动画一定很搞笑这样就可以把前前后后都说清楚了基本上电视里的内容都很有亮点什么电视购物啦主播拌嘴啦总的来讲是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PS:本片的中文字幕不是很好,有些地方有遗漏,求高手完善…和英语的能查日语的能猜不一样…韩文的如果没字幕完全搞不懂啊!!!
这大约就是我定义的“蠢萌”了~~哈哈哈。
韩国片虽然给我印象中算是差极有限的保障,但这部是我看过最差最无聊的一部,还装有深度
有能力设计概念,没能力拍成完整的片子 ★★
我不想看懂= =好好的三个故事为嘛不认真拍一个,不要毁了名著好么!!!
今年看过最烂的电影
前俩个故事挺严肃的,虽是老题材却都拍出了新意。最后一个BIG台球撞地球的故事渣到不行却意外地非常喜感,我得重新看待韩国人的喜剧天赋了
啊?
对这个题材不感冒,而且特别讨厌金康宇
韩国拍科幻片都有股浓浓的家常泡菜味…随时受不了
我不禁为棒子的想法折服。。。第一部分似乎是疯狂的苹果;第二部分是二流机器人疑似成“佛”;第三部分似乎是一个“黑8”引发的血案。。。合在一起就是:我没看懂。。。
好像看过,但是为什么就是不太记得了呢?只记得机器人那段好像还蛮不错的
普通的说教,就第一个故事有点意思。
豆瓣评论是个好地方,不爱看的段落即使跳过了,也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喜欢第二个故事,机器人涅槃了,多神奇。
是选这主题太沉重了还是创意根本无法驾驭,主题大大的内容空空的。丧尸情节机器人情节末日情节加分。
三种灭亡,三种讽刺
第二个题材挺有意思的
中间的一部最为精彩,可惜翻译水平有些跟不上哦,我很欣赏这三位导演的想象能力和空间,当然第一部有些败笔了。
除了第一段都挺好的。
第二个故事太装了,第三个故事很好玩,很韩国
拾人牙慧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