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是[硅谷]里的迪尼希,弄得我总是出戏。
但在这里没有[硅谷]里那么贱,虽然依然在拿自己的巴基斯坦裔身份开涮。
听说这片最近还拿了个好莱坞的大奖,嗯,这种讲文化差异的片子也就美国人能当故事看,放在我们古老的东方,不过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日常。
整体上就是很俗套的一部轻喜剧,把种族、宗教、婚姻、生死……这些很沉重的话题讲得很轻,由此可以看出确实是根据真实经历改编——远远看去,都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对从出生就把这一切扛在肩上的人来说,轻得像个笑话。
怀着对喜剧的期待,看了20分钟,却一个笑点都没看到,“这是哪门子的喜剧?
”男主的人生观也让我有点气愤,既然知道父母对婚姻的执念,明白自己跟非巴基斯坦女孩永远不会有好结果,却还要一边用那“你的名字用乌尔都语写出来是这样式的”伎俩跟女孩们调情,一边逢迎父母参加一轮又一轮相亲,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为什么不能勇敢点,跟父母好好谈谈。
看到Emily发现了男主收集的相亲女孩相片,两人大吵一架分手时,我对男主无比气愤,准备弃剧了。
结果,随着女主生病,她父母到来,妈妈在脱口秀上跟一个白人种族主义者大吵了一顿,戏剧张力起来了,我觉得渐入佳境。
女友病入膏肓、父母步步逼婚、他们甚至不知道儿子5年没有做礼拜了……内心无比焦灼,却还要参加脱口秀大赛,站在台上把大家逗乐。
生活太艰难了。
这是一个关于两代人价值观碰撞的故事。
母亲说:“为了把你带到美国,我们吃了多少苦,你知道吗?
我已经15年没见过我妈妈了,你爸爸50岁了还得再读一次研究生,跟一帮20多岁的小孩同学。
而你就是这样回报我们的吗?
你考不上法学院,这没关系。
你一定要玩脱口秀,让我们整个家族蒙羞,我也认了。
我现在对你只有最后的一点要求,那就是,好好做个穆斯林,娶一个巴基斯坦姑娘回来。
”可是,妈妈,您这最后一点要求恰恰是我不能满足的啊。
大病,爱情喜剧电影,各种段子堆砌的还不错,喜剧出身的导演还是把关注点集中在喜剧效果上,对于情感的表现似乎缺乏说服力。
身体的大病一场有时候能彻底改变一个人,不论是患者或是相关人员,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仿若重生,思想上也会变得更加佛系了。
关于爱情,开始的时候也许未必是真的,假以时日,深浅自知。
最动人的话竟然是那句if you want to go,you can go,but it would be really great if you stay...看似一个🍿️剧,讲的真的不简单,看到男主对父母的言说,好心酸。
也很喜欢这部片子描述的“family”的感觉。
才知道这竟然就是编剧自己的故事,而且男主就是故事现实版,哟西,难怪,真心是一个简单的暖人的故事。
很喜欢,对Kumail的好感上升(鉴于硅谷里不怎么讨喜的角色)。
😂😂😂
"故事讲述艾米丽罹患疑难病症后,如何与丈夫携手面对变故的故事"--lol 什么时候这个豆瓣剧情简介能错到这么离谱。。。
这是一部有关一个巴基斯坦移民(Kumail Nanjiani, 饰演自己,走红于Silicon Valley) 来到美国后,与一名美国白人女子相识相恋(好吧,hookup scene),但受到传统穆斯林家庭的重重阻挠,被迫与无数适龄穆斯林女相亲。
在他与她的爱情在文化、种族等重重冲突下再无可能时,这名女子恰逢其时地病倒了,阴差阳错下,他成了那个签署气管插管同意书的人。
进而她的父母从北卡来到芝加哥照顾她,在她插管昏迷的8日内,他与她的父母“耳鬓厮磨、日渐生情”,从对立的双方逐渐演变为共同为女儿奋斗的“战友”(此处乃是华彩篇章,曾在九十年代情景喜剧Everybody loves Raymond中担纲的Ray Romano以及奥斯卡获奖女演员Holly Hunter扮演父母,十分出彩)。
然而女儿病愈清醒后仍然拒绝与他重归于好,于是Kumail跟随好友前往纽约开创他新的stand-up comedy事业。。。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驱车到位于Westchest的Jacob Burns Films Center观看 (因为院线铺得不够开,在我小Stamford没排期),果不其然,Westerchester这个Town啊,坐在影院里只有我和我男友是colored people, 所有其他都是至少年逾五十的白发苍苍的白种人。
影院逼格很高,不像其他影院之前放些动作片的trailer, 这里大抵是文艺片和记录片的天下。
看惯了英雄拯救世界,把人类从末日深渊拉回来的电影观众。
这段时间算是有一部小清新,小视角,大格局的电影推荐了。
电影名字叫《大病》。
看过的人,都说疗效好。
影片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位美籍巴基斯坦人,和一位美国白人姑娘相爱了。
可想而知,文化的鸿沟,种族的隔阂,家庭的矛盾,再加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一场爱情戏码,注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冲突。
爱情戏观众看的是什么,看的往往不是男女主人公如何爱得死去活来,而是男女主人公自身背景文化的对撞。
熟知韩剧的观众应该懂得大聪说什么,不是“王子”爱上灰姑娘,就是霸道总裁爱上实习生,要么直接是外星人爱上我!
说一千到一万,本质观众看的就是男女主人公各自价值观的摩擦摩擦。
《大病》按照前面男女主人公的背景知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冲突都是近乎残酷严肃的,甚至可以引发宗教文化对撞大讨论。
影片在这种设定下,本来应该呈现给观众是一部苦情戏,但影片却逆行其道,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剧情发展行云流水,轻喜剧结构叙事,让人在观影时没有太大压迫,但又让人在某一时刻进入深层思考。
这种久违的轻松观影感受,让人很舒服。
大家看影片的开头,就能定调整部影片的诙谐格调。
电影一开始,我们的男主角,巴基斯坦裔的库米尔,一位脱口秀演员上台表演。
表演的节目是自黑自己的家乡巴基斯坦,库米尔说:我们家乡巴基斯坦和美国没什么两样,当然我指的是棒球,不过我们的棒球加了香料(观众笑)。
我们家乡需要祷告,不多,一天就五次而已(观众笑)。
我们也看《霹雳游戏》(爆红美剧),只是比美国人晚一点,我现在也就看到第二集(观众笑)。
开头短短几句话,就奠定了影片富有弹性的基调。
之后男女主人公邂逅,相恋,看起来都是那么平淡自然,他们当然也知道互相之间有着在宗教文化家庭的差异,但对于思想开放的两位小年轻来说,显然他们想得太简单。
而影片的转折点也从女主患上一种奇怪的大病,把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拉回到一种超脱宗教文化的状态,进入到生死的审视。
虽然影片从两位普通男女视角着手,但男女主角之间背负着却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事实,以及生死之间的考验。
所以呀,二流电影拍爱情,一流电影拍爱和情。
看过电影的很多人会好奇,到底女主角患上了一种什么病,要死要活,看上去很危险,但到了影片最后,其实屁事没有。
这当然一来是讽刺美国现今的医疗体系,二来也是暗喻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
女主这个大病是因为脚踝扭到,而间接开启了身体机能的抵御,然后患上了一种奇怪的大病。
脚踝受伤,在古希腊的故事中,本来寓意就不简单。
看过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特洛伊》都知道,布拉德皮特饰演的阿基里斯,在最后被敌人射中脚踝死掉。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的英雄人物,他一出生就被海神母亲,抓住脚踝放到冥河去浸泡,于是拥有刀枪不入的身体,但由于母亲抓住的脚踝没有得到冥河水的浸泡,所以脚踝成了阿基里斯唯一的弱点。
《大病》的女主由于脚踝受伤引发的大病,虽然不知道是否是导演有意而为之,还是大聪胡思乱想,但无独有偶造成的联想,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暗喻了女主坚韧不拔,即使之前遭遇一场离婚,也能重新乐观向上,但对于这次的恋爱,女主在和男主分手后,脚踝的伤引发了一场大病,暗示着男主其实就是女主唯一的弱点,也是女主唯一的真爱。
作为一部美国电影,特别是作为一部小众的,小投资的美国电影。
《大病》的冲突点是新颖的,剧本是扎实的,表演是认可的。
值得推荐大家一看。
但是,大聪又要转折了。
眼尖的观众都能看出,大聪一直在强调,这是一部美国电影。
这里并不是指影片是由好莱坞出品,美国人出演,美国人投资的表层美国电影。
而是指影片是从纯正美国普世价值观视角出发的美国片。
换句话解释吧,看《大病》的时候,让大聪想起了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其中的《推手》和《喜宴》。
《大病》虽然是今年不可多得的黑马电影,但是比起李安的《推手》和《喜宴》,大聪认为,还有一些距离。
《大病》虽然能看到导演见缝插针去阐述一些价值观,宗教不同产生的矛盾,以及文化差异产生的隔阂。
但都蜻蜓点水,不去深挖,这是导演的用意,并无好坏之分。
这里只是想阐述视角,导演用一种美国正视的价值观,去看待所有世间的不同。
这一点,大聪不太认可。
认真审视这部电影的话,确实,影片在告诉我们,你融入了美国,你加入了美国国籍,你就应该做一个free country(自由国家)要做的事情。
比如解放自己,比如不用祷告你不想祷告的宗教,比如不用担忧自己的身世,不用顾忌自己的肤色,不用忌讳自己家庭的枷锁。
但现实中,真的能做到吗?
这些只是看上去很美好。
很多人说,你有看到结尾吗,现实中的他们结婚了呢。
没错,正因为他们的特殊的爱情,所以拍成了电影,这种爱情故事能拍成电影,说明这个是特例不是吗。
当然,大聪是从大格局来看待宗教文化的差异,那就是:并不是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要向着美国那套价值观看齐,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沉淀已久的文化传统。
当这种文化传统遇到美式文化传统的时候,真正遭遇了什么,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什么,如果影片能从中映射,这才是高明的做法。
正如李安的《喜宴》最后,父亲对着安检高举双手,这不正暗示着文化观念的冲突,在现实中只能一声叹息吗?!
美国视角下的《大病》,觉得全世界都病得不轻,但是殊不知,这不是病的问题,是角度问题。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有点丧的巴基斯坦遇到阳光女,一个逃避家庭束缚不敢面对频频被相亲,一个不知所踪离过一次婚,彼此吸引情投意合,以后就这样了,却还是被发现隐瞒家庭不接受的真相,分手各过各的。
又以为就这样了。
大病来了,女孩子莫名其妙生病昏迷不醒,期间双亲来,双亲什么都知道,男孩突然发现自己离不开有责任陪伴照顾女孩双亲,以至于背离家庭。
女孩终于醒来,不接受他,继续分手,后有想通找他,男孩却又要离开去异地发展,最后女孩到异地找到男孩终归于好。
完整的一个圆工整细致。
种族家庭亲情爱情事业健康背叛欺骗。
依然很感动,即使过程有点丧,因为有爱。
巴基斯坦裔的脱口秀演员库梅尔和女孩艾米丽相爱,在和艾米丽的父母一起照顾大病中昏迷的艾米丽后,库梅尔终于像自己的传统家庭坦白,做回自己并赢得爱情。
这部电影打动的人的地方就在于人物魅力。
男主靠的是在家庭和社会偏见夹缝中寻求乐观生活的态度,而女主则是塑造了一种很呆萌、简单的可爱形象。
故事简单的来说是男主学会对他人坦诚。
而故事中女主的母亲形象是最成功的。
出场时表现出了对女儿强烈的维护,似乎对男主非常反感。
但在脱口秀表演的现场,又挺身而出对抗种族歧视的人,维护了男主。
人物魅力太强了,情节又很符合母亲当时的心态。
片中有一个情节设计很厉害。
在男主像家庭坦白自己前,女主父亲像男主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因为坦诚而在家庭中自寻烦恼,请男主欺骗自己爱的人。
这个情节解释了女主父亲为什么在一开始对男主就很包容,他能够理解男主的欺骗。
同时这个情节也把选择的筹码加重后摆到男主面前,坦诚有时候会很痛苦。
作为真人改编的故事,电影还是有一个瑕疵。
片头的恋爱情节也好,结尾女主病好后两人的纠结也好,单论情节都很有趣,但又总觉得有些拖沓。
这种难以取舍大概也是影片评分只能到七分多的原因吧。
“患难见真情”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当男主面临着即将失去艾米丽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个女孩对自己的重要性,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脱口秀的舞台上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爱了就是爱了,欺骗不了自己,也再也无法忍受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跟自己的父母摊牌,那种感觉让他痛苦。
Terry有一句话也挺有道理的,虽然他说完自己也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他告诉Kanmail自己出轨的经历,告诉他自己高潮完之后多么痛恨自己做了这么愚蠢的事情。
他说,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女人对你的重要性,出一次轨就知道了。
(这里不是鼓励男士们去出轨)爱不容易,所以那才是爱。
爱要经受住很多考验,要度过很多难关,要克服很多客观存在的事实困难。
这个电影的结局是好的,艾米丽去了纽约看他的演出,艾米丽的父母也重归于好。
可能现实生活中就没这么完美了吧,现代人没那么勇敢了,可以重新去爱,可以放弃机会,现代人都更加脆弱了,为了不再受伤害,把自己包裹起来,而失去了爱和被爱的机会。
也许,我们应该更勇敢一点,勇敢走过那一步,也许就是晴天。
库米尔是巴基斯坦移民,在芝加哥表演脱口秀。
这对于他的父母而言,已经算是离经叛道了。
父母对他的最低要求是娶个巴基斯坦裔女孩。
可是他却交了一个白人女友艾米丽。
他敷衍着女友,瞒着家里,继续与母亲领回家的巴基斯坦裔姑娘相亲。
艾米丽发现后,骂他是骗子,与他分手。
不久之后,艾米丽突发怪病住院,他赶到医院,在医生的要求之下,签字同意让艾米丽进入治疗性昏迷状态,好让医生有时间研究治疗方案。
艾米丽的父母闻讯赶来,库米尔本来应该靠边站了。
可是他不放心,也不甘心,还是去医院,并与艾米丽的父母取得了相互的理解,相处得还不错。
艾米丽醒来后,库米尔再次向她表白,希望她回心转意。
可是她没办法一下子接受他的转变,也不想成为破坏他与他家人关系的原因。
两个人和平分手。
不过,库米尔还是与家人闹翻了,家人无法接受他对传统的背叛。
他去了纽约,到更大的空间发展脱口秀事业。
最后,影片给了库米尔和艾米丽一个重新开始的光明前景。
这是一定的。
因为库米尔一直在努力摆脱家庭和传统的束缚,虽然过程犹犹豫豫,并不那么坚决,但是方向是确定的。
事业是引导他远离家庭的道路,爱情是他沿途摘采的果实。
库米尔的身份是脱口秀演员。
影片的情节也是用脱口秀表演来串联。
男女主之间的相遇和重逢都是在表演中,库米尔与艾米丽的父母相互开始了解是在表演中,库米尔为艾米丽的病情担心而真情流露是在表演中,库米尔试图与排斥他的家人和解,向他们宣布要去纽约发展的消息,用的是脱口秀表演的形式。
可以说,整部影片就是用情节串联起来的系列脱口秀表演,可见库米尔对这种喜剧形式是真爱。
片中有没有大风大浪,都是平淡的点滴。
艾米丽患病是大事,可影片并没有卖惨,依然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调子。
就像一场节奏很好的脱口秀表演。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片头看到Apatow Productions,预感不妙,果然……
3.5
两方父母都无比抢戏
get不到点,看得很腻歪,两个演员也缺乏魅力。。。#别人都说好我也不懂好难过#
十分可爱有趣!男主亲身经历的故事啊,文化冲突相关的部分,真的是刚从印度小哥那里听过一样的。几处台词写得很棒,笑得哭出来! 喜欢Zoe Kazan啊啊!
琐碎不堪,除了女主病情加重的时候男主的表演令人略感伤,其他都只是矫情爱情片,披上了种族外衣也没有增色多少。
我的第一反应是:我靠这住院费得花到破产!
避重就轻,可爱且有小聪明;女主角缺位第二幕的浪漫喜剧,着实又透出了大胆。
后来他狂怒的冲自助快餐台新来的小哥吼到:“我只是想要一个夹着四层奶酪的汉堡!”他把垃圾桶掀翻。最后拿走了四个汉堡和四包薯条,默默把垃圾装回垃圾桶。女主妈妈冲那个侮辱男主种族的人大骂,男主:“你真的很性感,我是说,很酷的性感。”
故事很无聊,男女主间毫无火花。刷新了一些对巴基斯坦的印象。片尾只是寥寥几张真人照片都比电影甜10000倍吧。
3.5 继续北美过誉系列。结尾暖心。
2018年
2018089 一星平庸
半夜不敢在男朋友家制作“小蛋糕”的梗真是好好笑!影片难得的是把悲伤和纠结的事叙述得那么温馨明亮,Emily的爸妈太有戏了
真好,一切都那么温柔,一个人的生病,被治愈却是所有人,像活在童话里面一样。
额。。看好多评论是什么东西文化冲突少数族裔在美国文化认同啥的。。都是些啥啊。。根本也看不出Kumail对Emily有多少感情,后来Emily还专门跑来纽约也觉得情绪上完全没铺垫到。。整部电影情绪太平,普通又俗套。。星都给Zoe
Zoe Kazan~
题材很新颖,故事也挺有意思,男主刚开始渣男无比,最后我觉得是愧疚才让他对女主这么好 p.s巴基斯坦和印度好像啊
我只是喜欢佐伊妹子清新的颜,看不懂笑点,全程尴尬。
3.5星,其实还挺感人的,脱口秀部分不如路易不容易和麦瑟尔女士,但巴基斯坦的基础知识,几位演员的发挥,对爱和家庭的理解还是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