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场的《全城热恋》。
有人说这是山寨版《love actually》。
如果硬要这么拉来一比《全城热恋》还真是吃亏,因为不论是故事还是画面,怎么看都比《love actually》吃力许多。
这样的差距不仅仅是在这两部片子上,而是存在于许多雷同的国内片和国际片上。
没法比。
可是看完之后我还是在豆瓣上给了四星。
毕竟从《爱情呼叫转移》到《非常完美》再到《全城热恋》,可以看到咱们的商业片也可以时尚,可以浪漫,可以唯美。
印象最深的是张学友和刘若英。
彼此都是有梦想的人,但梦想却无法照进现实。
当虚拟世界与现实交汇,那个自称赛车手的“苦工”遇见自称钢琴家的“狗十八号”,那些辛酸的谎言统统见光死。
幸运的是,两个都是善良的人,于是情缘获得新生。
幸福的是,只要握着你的手,我就能听到莫扎特的声音。
感触最深的是井柏然和杨颖。
老实说,我直到现在都还分不清“BOBO”里面谁是谁;直到昨天看《花田喜事2010》时,在百般无聊中发现那个叫杨颖的女一号长相乖巧才算留下点印象。
两个都算初涉银幕,够嫩,够纯,足够诠释那一段青涩的爱情,也足够超越观众原本不多的期待。
幸运的是,当爱情与面包狭路相逢,女主角最终守住了自己的感情。
幸福的是,哪怕相隔数年,那个未完成的100天,终于能够兑现。
最浪漫的是吴彦祖和徐若瑄。
这一段的叙述其实有些吃力,但是小鱼的视角和张曼玉的叙述为故事增加了不少两点。
这两个人好像一直在和爱情捉迷藏,也和自己的真心捉迷藏。
在你进我退间,考验着爱情的生命力。
女主角的心型便利贴和杨颖的“100天”有些异曲同工,都在心里给爱人设定了一个预期。
只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份爱情都能完成这样的考验,并不是每一个爱人都能达成这样的预期。
最特别的是谢霆锋和大S。
我还记得大S在宣传《流星花园》时介绍自己的养发秘籍就是不染不烫不轻易造型,当时那个温温柔柔的模样简直就是标准的淑女形象。
可是,那个直发披肩不施粉黛的清纯杉菜,居然变成剪短发画烟熏飚赛摩的酷帅叮当,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为了这个超级大转型走进影院。
而谢霆锋,从《十月围城》的阿四,到《全城热恋》的阿威,小谢同学升级当老爸后好像开始转型演憨实青年了,而且路子是越演越顺。
也许对于演员而言,能够抛却偶像的包袱寻求内在的吸引力,才能获得演艺生命的长青。
最无厘头的是段奕宏的故事。
暴躁的摄影师,愤怒的眼神,玄异的诅咒,甚至酷热季的冰雹,也许导演想表达的跟爱与宽容有关,可是怎么看怎么像横空钻出来的惊悚片,实在跳TONE。
另外,结局也很跳TONE,卖个关子,不剧透。
总的说来,这样的故事总是比较讨喜的,大城市里的小人物,小人物的大生活,就像拼盘上的萝卜白菜,总有一样是你所爱。
只是,这毕竟是电影。
看电影也许能让我们忘记当下,但看完电影还是得直面当下。
在现实生活中,除去阿威父子的亲子真情,许多爱情在百般历炼中获得的只会是错会,或者死亡。
而那些能够涅磐重生的,我们管它叫“真爱”。
我还是喜欢《love actually》,喜欢里面单纯温暖油然而生的爱,我想这样会比较自然。
而《全城热恋》里千锤百炼奇迹不死的爱,太危险
今天去看了全城热恋实话说看了片子的预告片是被背景的音乐给秒到了,这种类似于love actually的爱情片其实不算少了,但是这一次选择去看看我们自己的电影。
不得不说片子是很讨巧的,尽管导演反复强调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时候上演这么一部热辣辣的戏不是故意为之,但是这种“不自觉”的季节冲突和视觉冲突还是有不少积极影响的。
穿着羽绒服看着电影中一个个俊男靓女汗流浃背大汗淋漓的这种感觉挺奇妙。
说说这六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着自己各自想要表达和体现的我们现在所需要所羡慕所渴求的情感。
“苦工”和“狗十八号”生活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李艳在电影中一出场便表现给我们这个道理,很多事情果然不是实力得到就能做到的,怒气冲冲的一边往外走一边抹掉嘴上涂抹的口红,无意中看到的广告虽然低微但是对于李艳来说是谋求生计的直接办法。
而失去了工作的司机华,在心中也在惴惴的苦苦的不想被女儿看轻,在最热的夏天里两个中暑的人以着一种缘分开始了短讯情缘。
这一对的爱情是中年人的爱情,中年人的孤单负担,寂寞落寞,都似乎体现在了里面,当李艳坐在面试官的前面手指再也无法灵活地弹奏着她最熟悉的旋律时,当她收到阿华短讯时突然的哭泣,现场的人们都唏嘘不已,然后画面定格在奶茶含着泪,仰头微笑的侧脸时,相信人们学到的是一份乐观一份希望一种坚强。
而最后当这略显辛酸的谎言真相大白,原来谁都不贪心,只要握着你的手我就听得到莫扎特的声音。
阿威和叮当霆锋扮演的阿威是很可爱的,大S扮演的叮当是很不一样的。
一个修理冷气的小伙子与一个我行我素的机车女孩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并不新奇,阿威是怎么也不会知道那个在他脑袋里是神经病狂的想掐死的烟熏女生跳入大海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女孩的心愿,置着一股子气的他赢了女孩,却又真的不知道让女生做什么。
直到最后一切明了,他才对着女孩说“你一直在帮别人,这一次让我帮你。
”叮当的心情其实我完全能理解,她是这样一个总想着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女孩,去游泳去让阿威帮婆婆装她的儿子,甚至在纹身店拒绝着纹身师傅的表白。。。
她那句是心里话,看着手上的一个一个圈,说着如果明年我还能来找你,我就告诉你。。。
她拒绝的是别人的爱情,也是她不想给自己伤害别人的机会。
可是当她对阿威说我有准备,阿威说我没有的时候,是不是已经“错”了呢,而最后最后她依偎在阿威的背上,在阿威深深爱恋的眼神中,在香港夜幕中的驰骋开往的也并非是没有目的地的吧,是不是也在给彼此另一个幸福的机会。
我把阿威的父亲也放到这一段里吧,其实这一段父子情是真的很感人,一位老人在海边天天给人讲笑话,租阳伞过着自己的生活,直到在电视里面听到了儿子的新闻,老父亲眼中闪烁的光才让看电影的人有种感觉,原来是这样的联系,老人听到儿子说坐过牢时眼睛中一闪的内疚,再怎么样在电视前看到儿子要承认这件事做父亲的也都是会难过,而阿威的下一句话却又让他想到不成钢儿子而怒不可遏,而紧接着炸了的红灯泡,却成为了以后父子彼此懂得的媒介和纽带。
是不是也是阿威母亲的功劳呢,在街上破碎的红灯泡让阿威真正懂得了自己父亲对他对他母亲的那份爱。
而想到在家常扮黑脸的父亲是不是也给了我们一些共鸣呢。
酱油师傅和wassabi徐若瑄饰演的wassabi我相信会让很多男生都巴不得抢来做女朋友,漂亮、痴心、浪漫甚至主动的表白着,耐心的等待着。
她甜蜜的对出租车司机说这一次我一定不会走了却又不得不伤心的说我想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面对爱情,勇敢的女生真的是比男生执着的,在家里换她开始甜蜜的等待,只差一个便利贴的时候无意间的事故却告诉了她其实换一种角度,没那么执着已经很完美了。
张小姐长时间在餐厅内的独白,真的是让影院鸦雀无声,露出侧脸的刹那真的有听到惊呼,那一段话讲给的不是酱油师傅也是每一个观影的人吧,回想曾经回想爱情,自己怎样出现而又怎样实践。
于是在最后在酱油师傅最难吃的一餐中,wassabi告诉我们,告诉恋爱中还在更多彼此索取互相诉求抱怨不完美的情侣们,感动才是最完美。
小方和小琪实话说这一对儿是我没想到的好看,铺天盖地的预告片中“一百天以后你就是我女朋友”这句话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傻小子新的追求女生的口号。
大概是迥异于整部电影的时间年代,又或许这是演技所无法去衡量的青春的滋味让这对的爱情尤为不同。
在我在的那场电影中,这一段的爱情让观众有最大的笑声,最多的哭声。
在墙上依旧有着大红字的年代,看上了漂亮小美女的小伙计开始了自己“泡妞”征途,一开始对老板的不耐烦到看上了手表要跟老板打赌,小伙子一直是不屑的不驯的,拿着一根雪糕就去找女生反而被女生讲起了“价钱”,在最热的地方站上一百天。
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最正常的表现,懒洋洋的倚在墙根儿,女孩子的眼神一扫马上装起样子自以为帅气的玩儿溜溜球,不认真偷懒的雇人帮忙站岗,换个假人又连忙遮遮掩掩状况百出的笑料,怕被瞧不起的辩白“我是不会放弃的”。。。
以致到最后听见女生给了自己清凉油小声说还有XX天时一瞬间的低头害羞“你记得呀”。
心中甜蜜的小伙子于是开始认认真真的等待着,等待着自己的爱情。
然而看着女孩子的车走了,那一声叫骂和摔烂的蛋糕会是小方心中最不甘的呐喊,他在老板的嘲讽中有着坚定的眼神,执着地要山寨着轿车的牌子,其实是安慰自己我有了这样的车,我就能要得到我的爱情,看到那个标志的一刹那放映厅里哄然大笑,但是看着他打碎它大家却又连忙噤声,这掉到地上的也是一个最简单追求爱情男生的梦。
于是在最后的那一天小伙子离开了,女孩骑着车追到火车站问着你究竟喜不喜欢我,火车里紧靠着车厢流泪的男孩和火车外坐到地上哭泣的女孩让很多在场的女生留下眼泪。
我相信观众都不会讨厌这一段爱情,因为真的是至真至纯的爱情,小伙子从小滑头的可爱要到承担起梦想的有担当,女孩子戏谑的要求到骑着自行车去追求幸福。
这段特别的时间段真的让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井柏然和杨颖是第一次触电吧,说起演技真的不如他们前辈那样柔韧有余,但是那份冲动的宣誓那份执着的等待是两个真正年轻的人在自己的年纪用着独特的纯然演绎着最自然的感情。
女孩子很纯洁很动人,而男孩子不怯场,很自然地展现着那份最最真实的冲动,羞涩,甜蜜和难过,而最后那个简单的甚至不知道碰没碰上的吻却让很多人都怦然心动。
在没有什么比初恋更加美好了。
leslie师徒和女模特一开始看这一段自己多少是没有进入状态的,我身边的人明显被摄影师的一句大喊“给我啊”吓了一哆嗦,相信看了电影的人多少都会有点小纳闷,这一部分在这部爱情电影里面怎么看都似乎有那么一点跳脱,因为没有一个那么明确的“爱”的主题。
直到看完我“努力”地总结了一下,这一段其实是想告诉人们原谅,宽容及谅解。
在摄影师刚刚失明那一刻我曾经以为真的是诅咒甚至会有什么玄幻的力量,但是师徒两人在不断寻找周沅沅的过程中从北京到深圳到最后回苏州在那样一个场景中尴尬的重逢,化解了原来的怨念,就是为了最后让徒弟给女模特拍照片么?
这一部分的电影画面我真的很想用“诡异”来形容,摄影师的眼睛失明了的不甘心和痛苦,周沅沅的怒目而视,还有给我留下挺深印象的徒弟“你懂个P”时喷到路人甲的口水。
不敢说导演的这一段完全没有意义,仔细想来这一段中如果要说爱情也是有爱情的,段奕宏扮演的摄影师有着一段失败的爱情,从而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化,导致了他拍照的时候暴躁,如果可能的话是不是可以再着重交待一下,不然就是这种说也没说清,还一定要说的情况,让这一段的游离和跳脱给整部片子多多少少的减了些分。
以上仅是一个观影者的主观看法,导演很认真,每一位主演也都认认真真的为我们演绎着我们熟悉却又不熟悉的爱情。
这是一部很有爱也很适合和自己的情侣朋友爱人甚至父母看的片子,冬天里感受一下各种各样的火热的但同时又是普通的平常的爱情,感受一下也许是忽略了许久的亲情,真的会让人从心底的发热和温暖。
《全城热恋》完全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爱情模式,尽管是一种梦幻式的表述方式,但还是丝丝缕缕地唤起着人们埋藏在心底的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它可贵之处在于从头到尾都带给人一种希望——隔阂终究可以打破,只要真心守候,爱情总会不负有心人的。
虽然现实未必如此,但至少在那90分钟之内,观众的内心是被这一份爱的期许占据着的。
很难忘的一场戏是刘若英在大排档边吃面边与张学友互发短信,她的自言自语引来旁边一位老者的哂笑,这个场面让我心中一下子涌起一股温暖,浪漫的短信情缘也许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有了来自旁观者的祈愿和祝福,哪怕是来自陌生人的,所有的希望和坚持就有了理由,无论结果如何。
这一刻,在那位长者的笑容中,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善良和悲悯,善哉!
这就是这部电影迷人的地方,它形成了一种合力,让平凡的画面具有了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陪着没事干的姐姐姐夫去看《全城热恋》,极力说服想看《大兵小将》的姐姐和想看《锦衣卫》的姐夫,让我当了一把巨大电灯泡。
结果一场电影看下来,没热反而冷了不少,除了稀稀拉拉的几声干笑和张曼玉出场时的惊艳,这部电影实在没有更多贡献。
《全城热恋》让我想起了同样鸡肋的《十分钟情》。
08年九月,《十分钟情》在香港上映,每个地铁出口都贴着全家福式的海报,当时打得牌子是十位香港新锐导演拍摄的关于香港,关于爱的十分钟短片,听起来就像《巴黎,我爱你》,再加上剧组碰巧到学校讲座送票,我高高兴兴地约人去看。
并暗暗窃喜用这一部电影就能管窥一下香港电影的现在和未来,因为影片宣传的时候俨然把这十位年轻导演当成了香港电影的希望。
结果却是雷声阵阵,台词浅白,剧情简单,记得里面的第一个故事叫做《开饭》,小儿子拿着刀回家想找大哥寻仇,大哥也对爸妈不满嫌他们偏心,结果发现这一切都是误会,爸妈为了这个家用心良苦,最后误会解开,一家人在厨房里敲着碗盆大合唱。
导演以为这是个温情故事,以为这就能赚到观众的眼泪,观众可并不是白痴,《十分钟情》上映只一个月,就雷声大,雨点小的落幕了。
有了《十分钟情》的铺垫,当《全城热恋》开场的雷人台词涌上来的时候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刘若英和张学友那段短信交流让人一阵阵恶寒,当刘若英问出那一句,你有梦想吗?
我险些把一盆苞米花都扣在脸上。
每段故事的开场都能预见结局,女猪脚都一脸娇嗔,唯一一个稍显硬朗的,还老套的得了绝症。
疏理一下全片一共五条线,九十分钟,每一条线都用近二十分钟讲了一个单薄的故事。
有些细节实在狗血,拿出来晒一晒。
1,张学友的女儿问,爸爸你每天在街上工作那么辛苦,一小时赚多少钱啊?
50,学友答。
小朋友狠心地说,那你能不能给我30?
银幕上的张学友很不爽,但所有在初中看过《青年文摘》的观众都知道了,赚眼泪的时候到了,小朋友要买爸爸的时间了……2,学友大叔很困扰天才女儿不弹琴了,这么巧有“梦想”的刘若英传短信过来,几十个字就把小女孩感动了,小朋友把妈妈忘了又开始弹琴,父亲和女儿重归于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3,谢霆锋越看乐于助人的大S越顺眼,两个人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终于要在一起了,结果大S眼前一黑倒在地上原来她得了绝症。
4,一家寿司店里有两只小鱼,他们会说话,他们很关心人类的感情生活。
5,徐若瑄把吴彦祖那顿“完美的一餐”吐出来,说感动比味道更重要。
电影里临近结尾下了一场冰雹,电影外也是雷声阵阵。
整部电影就在刻意煽情中结束,他用如此多直白的台词告诉人们爱情有多么单纯美好,但不是电影里多几个KISS就能打动观众,让观众既掏钱又掏心的。
看完电影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编剧有着一颗多么可贵的“童心”,能拍出这样一部情节白痴人物苍白的《全城热恋》,也许更适合那些读着初中的《青年文摘》忠实读者。
也许编剧并不是故意的,他只是不小心把自己单纯的世界观暴露在了电影里。
在香港的时候,香港人常常自嘲,香港就是文化沙漠,我总是举双手双脚反对,香港的戏剧,电影,音乐,各个方面的文化活动都让内地城市望尘莫及,可是现在我才知道,商业的驱动能提升流水线一样的技术,密集的文化熏陶却不一定能催生成熟的思想。
和内地电影教育过分注重理论相反,香港培养的是纯熟的技术。
香港是个文化沙漠,看看编剧的质量,这个说法可能还没错。
我把男喷油折腾没的第二天,矫情的一个人去电影院看完了这部从它还没上映的时候就开始心心念念想着要和自家男人一起去看的电影儿。
买票儿的时候我还特地跟售票员说我要中间点儿的位置。
结果进场坐定了我就后悔了。
吖的呸。
前后左右都是一对一对儿的。
看的我好悲伤好鸡摸。
90多分钟的电影我哭了3次。
统统都是在看Wasabi小姐和酱油师傅那个故事的时候。
Wasabi小姐回来找酱油师傅却遭到冷遇的时候。
张曼玉演的客人在寿司店哭着说为什么我要的只有那么一点你却不能满足我的时候。
还有就是,最后Wasabi小姐和酱油师傅终于在一起的时候。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情侣有多少是两个人对对方的爱刚刚好是差不多对等的。
反正从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那些来看,碰着这样的几率真该去买彩票儿了。
然后,剩下的那些大概率的,要不然就是男的爱女的多一点儿,要不然就是女的爱男的多一点儿。
[啊呸。
这句真是废话!
]再接下去,按照姑娘小伙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同,好像又是后者的情况比较多。
姑娘们看上去总是有丰富的用不完的感情。
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
唔。
好像身边的Wasabi小姐还真不少。
呐。
就算他不像我爱他那样爱我,如果能在一起的话也很不错了吧?
呐。
我好喜欢他好爱他呢。
我一直等他。
他会不会也会像我爱他一样的来爱我?
呐。
我想一直一直努力下去,这样就可以把他那颗冰冰冷的心捂热了吧。
到那个时候就可以跟他幸福的在一起了吧?
然后终于有一天,Wasabi小姐被冷冷的酱油师傅伤到了。
她终于要离开了。
可是到头来她还是舍不得。
她还是在宾馆里等着酱油师傅的电话。
她想,以前都是我来追你,这一次换你来追我。
于是调皮的Wasabi小姐就在那儿欢快的看着手机上一个个酱油师傅的未接来电然后在窗子上贴上一张张便利贴。
她想,这一次也让他尝尝热脸贴冷屁股的味道。
等到那些便利贴拼满了一个爱心儿,她就再回去找他。
说到底,Wasabi小姐就是被酱油师傅吃的死死的了。
就算再狠心,只要酱油师傅能想通了肯改变一点点儿,她就又贱贱地、贱贱地对他死心塌地了。
可是现实里不是每个先生都是酱油师傅的。
我也当过Wasabi小姐。
可是那位先生才不像酱油师傅。
电影不过是看看罢了。
哭过笑过就算了。
抖擞起精神来继续过日子。
只不过,下一次不要再做杯具的Wasabi小姐了。
你可不知道你的那位先生有没有变成酱油师傅的潜力。
简简单单的爱情,如同热恋里的那些,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着,有时也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一下,让人回味无尽,甘之如饴。
可是电影里的爱情,如果简单则令人乏味和平淡,或许这就是艺术品要超越生活的地方。
全城热恋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简简单单的小美好被拍进电影里,变成平平淡淡的白开水。
影片穿插记述了n对情侣的爱情。
张学友和刘若英的爱情发生于一次短信的误发,这是我们很多人都日夜期盼却从未曾发生的小机缘,是的,这样的情景貌似永远无数次出现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里,却从未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日常生活里只有把我爱你误发给别人的尴尬。
然后,双方彼此隐瞒身份,又是各位网民常干的事情。
最早在电视剧年轮里,一男的抗煤气罐却自称物流公司的,女的杀猪却自称生物研究所的,所以类似的小隐瞒我们也该见怪不怪了。
然后故事的发展就是所有人印象里的,彼此开始小依赖小暧昧,再来一次双方蒙在鼓里的擦肩而过。
最后见面,之前的小隐瞒被揭穿,彼此脸上荡漾出幸福的笑容,嘴里却好像要在拉住对方衣角的同时来一句“真讨厌!
”。
吴彦祖和徐若瑄的爱情像极了身边赌气的男女。
完美一餐是他们爱情里温暖的源泉。
一次拒绝之后,开始彼此发现无法离开对方,就像生活里那些彼此迷路但最终发现只有对方才是自己归宿的男女。
但是,之前的拒绝不能白拒,先拒了发现不行,然后立马重新好上,这不是太简单了,谁在心理上都不能接受说这就是我的爱情啊。
于是得找点小波澜。
徐若瑄选择的是等电话,电话也不能白等,也得找点错过的节点,于是把电话扔了电池掉出来,可惜可惜当然,最终要走到一起的,要不然就白等了,太苦了。
大S同样是和徐若瑄以及那位女工一样的,“如果你做到A,那么我就B”,这样的手法。
不同的是,谢霆锋稍显矜持,没直接做到A后就切入B,而是给爱情铺垫上了生活的气息。
就算快餐,也得品出点味道嘛。
大S确实以为身世悲怜的女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让谢霆锋给自己实现了最后的心愿,双方紧拥,忘掉身边的灯火辉煌,身后不论多么苍凉哪怕停了电,只要双方一起,那么眼前永远光芒万丈。
摄影师的故事稍微科幻一点,但因为让爱情稍微复杂了,所以想在短时间把它说清楚,也就乱哄哄了。
倒是段奕宏助手的老爸的爱情故事,告诉了所有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用影片所有其他故事检验了的真理,在革命战争年代叫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在和平年代叫酒精考验方能成功,稍微浪漫一点叫爱到底做到底。
当我们看到喜欢的另一半,要么跟阿杜说的那样站在那里手握香槟却和别人一起,要么像James Blunt说的那样地铁里跟别人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对方那么有钱那么牛开好车住好房,心想这样的女孩怎么能看上我这么个俗人,其实不然,那女的其实没你想的那么俗。
坚持住,她就是你的。
然后,整个影片就把这些简单的小故事剪切穿插起来,五颜六色的,让人眼花缭乱,还有点窒息。
只有停留在某一个故事的某一个情节上,我们才发现,我们被简单的爱情感动着。
我们究竟在为什么感动呢,套用我老婆的话说,我们感动的是感动本身,与电影平淡凌乱的情节毫无关联。
在这寒冷的冬日,能看到如此“炎热”的一部电影,真是让人温暖到心里。
六段恋情,六种味道,确实有点真爱至上的感觉。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张学友与刘若英这一对,原本平凡的两人在短信中将自己分别粉饰成钢琴家和赛车手,并在不断响起的短信铃中爱上了对方,知道见面,两人才惊异的发现原来早已熟识,继而相视大笑。
张学友真是个可爱的父亲,在大街上扮成冰人努力赚钱,为了约会特地穿上Ferrari的帽子和外套,模拟开车的场景。。。
张,刘皆为将近中年的年纪,仍能如此浪漫的爱一场,着实让人心向往之。。。
其他几对也各有特色,从来不笑的大厨终于懂得爱的含义,为心爱的人做出最感动的一餐;修空调的伙计与外表酷酷内心善良却不久于人世的赛车女郎,驰骋在没有尽头的道路上;穿插在其中的还有一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爱情故事,虽然女方让男方等一百天的桥段略显老套,仍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色以及人的朴实。
最让人觉得无味的大概是摄影师、学徒、模特三人之间的故事,反正我看了后没留下太深印象。
不得不提的是,在我看来,整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不是上述那些眼花缭乱的爱情故事,而是寿司店中的那两只小金鱼,当真是可爱到极点了,虽然特效很烂,但是头一次在华语片中看到插入动画角色的手法,而且相当精彩,真让人惊喜而印象深刻。
只要这两条小鱼出现,全场必报以欢快的笑容。
实在是太可爱了,为影片加分不少。
除了爱情之外,不断出现的搞笑镜头和浓浓的亲情也不失为全片的亮点。
张学友扮演的单身父亲,在女儿的穿针引线下既得到爱情,又重新听到女儿的琴声;谢霆锋的父亲对逝去二十年的妻子一往情深,最终打动了不理解父亲的回头浪子小谢,父子二人得以和解;段奕宏的父亲将那块手表留给了他,也教会了他怎样去爱。
另外,搞笑的场景层出不穷,特别是徐若瑄一本正经的说自己英文名是wasabi那一段,坐我后面的一个女的特激动的喊了一句:“我也叫这个名!!!
”我当时实在没忍住,直接笑喷。。。
总而言之,全城热恋是部各种元素皆齐全,让人看得又舒心又养眼又温暖又轻松的电影,绝对是情人节档期的扛鼎之作。
PS 还有一点必须说的,angelababy真的好漂亮啊!!!
从没见过她如此清纯的扮相,绝对惊艳,让我念念不忘啊!!!
几个很烂的桥段组合在一起,我以为能搞出一个什么负负得正,烂烂得灿烂的电影来,结果发现真的很烂,故事单薄,想象力全无,情节拖沓,衔接混乱,除了井柏然那一段,其他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动,就算是井柏然的爱情竟然还穿插了穿越,很神奇,导演很神奇,我看到很多给他高分的豆友,也很神奇。
电影中张曼玉的出场可以说一大亮点,很大的亮点。
不过张曼玉幽咽地叙述的关于在日本一对男生女生手牵着手互相喂饭的故事就有点太稀松平常了,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啊,每一个谈过恋爱的男生女生在热恋之中几乎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甚至手牵着手漫步在夕阳余晖下互相诉说着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张曼玉竟然感动地如此,我想不出为什么。
爱情,浪漫的爱情,几乎是同一个概念,没有一个爱情不是浪漫的,至少爱情都曾经浪漫过。
但爱情又不能一直浪漫下去,要不然就成行为艺术了。
我们所感动的爱情,我们所向往的爱情,无非是在柴米油盐中,在岁月流逝中,能够与你当初热恋的人一起走完一生,等到她不再年轻,满脸皱纹之时,你已经爱着他,这就行了。
这不是兑现承诺,也不是对谁负责,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这样顺着感觉一直走下去而已。
我在想这部电影之所以叫全城热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全城,说明爱情就是柴米油盐,很普通的过日子而已,每一个都可以拥有。
至于热恋,说明爱情在某些事情是很温馨,很浪漫的。
可是这部电影既没有刻画出平淡的爱情故事,对于爱情中的浪漫也体会得太浅。
徐熙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竟然是一直往前开下去,遇到风雨灯都不停,我觉得这要是一个人的话可以这样拍,但关键不是她抱着谢霆锋吗,如果这时候把她的心愿换成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坐在后座,抱着喜欢的人,在能见度小于5m的迷雾中,自由地奔驰,那该多浪漫啊。
最后还是回到普通的爱情,冯唐的一句话很能概括:一男一女,两个正常人,能心平气和地长久相守,是人世间最大的奇迹。
诚如是也。
香港已婚失业男与深圳洗脚女在误发短信中相识,刘若英应该是众洗脚女中最有气质的一位,因为她曾经是一位钢琴手因为生活的压力才成为洗脚女的。
这段以短信问候引发的爱情,最后交集点在一台粉红色的空调上,中年人爱情少了一点浪漫,从开始的幻想回归到后来现实的无奈与苦笑。
俩个在事业上都不怎么成功,在家庭婚姻上不怎么美好同病相联的俩人,在相见时拆下虚假的面具后找到了幸福。
机车女大S与空调男谢霆锋他们的爱情从一次彪车开始。
机车女在强硬的外表下暗藏着一颗爱心,她对医院中的病人做最后的临终关怀。
而空调男带来的爱情是机车女生命最后一刻的关怀与感动,心中充满爱刹那即是永恒。
谢霆锋空调男左看右看都像《十月围城》中的阿四,面部表情有一点呆笑起来有点一傻,对爱情总是痴痴的。
美女作家对寿司店老板从一而终十年的爱情,而寿司店老板而一直在俩人学历、地位上纠结,就是一个那么讲原则的男人,连张曼玉这样失恋的大美女要在店里点一只烟都那么的难。
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当面对是一个很帅又过分原则的男人就行不通了。
寿司店老板想用最完美的一餐来提升自己的品味,其实美女作家要的只是爱的承诺而不是味觉。
张曼玉那段情感故事就像《东邪西毒》中欧阳峰大嫂的苦情哭述。
当时光倒流到二十年前,修车男与工厂小妹间的爱情,显然来的那么纯真,男生因为女生一句话,在太阳下暴晒九十九天,女生因为男生的坚持,放弃了在宝马里哭泣的机会,坐上有大奔标志的自行车。
如今有情饮水饱的爱情已不存在了。
《全城热恋》,不是我那口茶。
我感觉给一星都嫌多的糖水片。
剪辑相当不舒服,一段故事和感情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已经不由分说地跳接到另一个时空了(估计是人物和故事安排得太满,片子又有时长限制的关系)。
星空传媒作为影片的三大出品公司之一,肆无忌惮地两度安插了植入式广告。
不知道刘若英的服装和化妆师是哪个猪头,居然把我曾经的偶像毁成这样,刘若英出场居然穿着凉鞋弹钢琴,真是煮鹤焚琴啊,更因为怀才不遇去做了捏脚女,不是奶茶演的角色白痴,就死编剧弱智。
全城热恋,就应该在“恋”字上做文章,干嘛要弄好几段父子情,父女情?
不过全片唯一让我有些微感动的不是里面任何一段爱情故事,而是张学友的女儿花钱买父亲来看他演出的时间的那段。
谢霆锋这个片子里绝对是娘娘腔加弱智,400元进的空调竟然400元卖出;和她搭配的大S烟熏妆,短发,酷得让我想呕吐。
几个CG,比如谢霆锋和大S在隧道里飙车,还有段奕宏沙发上起火,都做得假得要死。
说到段奕宏,这个片子里演个很装逼的时尚摄影师。
张曼玉我是一听到她熟悉的嗓音就知道是她了。
前不久看过另一部糖水片《纽约,我爱你》,虽然感觉也不咋地,但至少比全城热恋好。
另外,影片开头花了好几分钟介绍故事发生的气候背景,个人感觉完全没必要。
看在张学友的女儿可爱的类似麦兜的声音的份上,我给半颗星。
P.S本来听说导演是拍广告出身,影像风格上会有所创意,结果一样不出彩。
真受不住这么腻的
Angelababy和井柏然演的很到位,很出乎意外,自然清新的70年代爱情,在车站分别的那场戏,眼泪就在我眼眶直打转,有种被震撼了的感觉,那样美好的爱情,很纯粹的爱情,用100天换来的一颗真心,像一条小溪淌进了我的心里。
张震吴彦祖傻傻分不清楚
Angelababy。。。
最喜欢井柏然和angelbaby的那一短。既感人又好笑。
谢霆锋在认真演戏,大s总算走出来了
杨颖真美那种扮相也满分啊
井柏然和angelababy那段是最好的。
全明星的片子,看完除了觉得张学友挺好的普通话非演普通话很差的有些辛苦以外就是觉得大S的胸是真的平。。。
演技优秀,摄影了得,关键是:这就是剪辑的艺术;蒙太奇的魅力。陈果,你没让我失望
终于看过了~~知道了涂圈的意思~~转角全是爱
果然是继保持爱你之后又一个山寨版的真爱至上。
可是我怎么都热不起来。
爱情烂俗大杂烩
我们都喜欢100天的故事。镜头很美。
张学友当爸爸好。没看完,最后那对打工小情侣没有未来吧?
多线叙事加上教条的拼接主义,想做另一个情人节,结局是很明显的。
感觉像几段超长的MV生拉硬扯的拼在了一起。
爱是种很简单又很复杂的东西,会上瘾
吴彦祖帅徐若瑄美曼玉so迷人大S短发 法拉利与钢琴师的故事还蛮现实 段奕宏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