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开年,自称是中国版的《越狱》,一部大戏——《青盲》进入了各个卫视和网络电视。
剧情很紧张,内容也很有张力,所以就从头看到最后。
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不少问题:剧情抄袭、内容太假、人物弱智。
你不信?
且听我逐条讲解。
“我照你抄的,你考100我怎么得0分?
”“你不是连我的名字都照抄了吧?!
”1、都是主角故意犯事然后进的监狱并且都要去救人一块越狱;2、都是唯一的狱友帮主角把风并且都住的是二人监房主角在下铺;3、都是主角和监狱的女医生关系暧昧并且都是恋人;4、都是在越狱前监狱的其他人发生过暴动并且都是主角出面摆平了的;5、都是利用一伙人的干活时间忙着挖洞并且都是在最后让狱方发现了;6、都是主角帮着狱长干点私活并且都得到了狱长的基本信任;7、都是主角最初被黑帮老大伤害过并且都在最后成了黑帮老大的老大;8、都是利用地下的各种通道钻来钻去并且都在最后利用一个疯子对地下通道的熟识逃了出去……附一份《青盲》和《越狱》的人物对应表:智商得500多分的主角——张海峰——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同屋望风的兄弟狱友——冯进军——费尔南多•苏克雷和主角关系暧昧并且老爹都是被上级处死的女医生——王玲雨——莎拉•唐克里迪主角帮他干私活的监狱长——孙德亮——享利•波普高智商的最后变节的胖乎乎看守长——冯彪——布拉德•贝里克除了感情外任何情况下都冷静又敬业的狱警——徐行良——亚历山大•马宏功夫最好最会打人而又需要被救的人——刘明义——林肯•巴罗斯开始伤过主角最后完全听主角的黑帮老大——皮景顺——约翰•阿布兹一起干活偷着越狱的帮手——龅黑二牙——富兰克林帮忙越狱的打杂人员——郑小眼——苏克雷的胖子兄弟地下通道方面起到很重要作用的疯子——房宇——那个精神病在主角进去之后进去的惯偷——廖三——那个小偷幕后黑手人物——灰衣社的司徒灰——公司的将军完全是照着《越狱》抄的。
如果我把《水浒》里的人物名字换一换,再把事件前后颠倒一下,是不是我也算出了一本名著了呢?
这算是什么行为?
但是,抄归抄,你也得抄得传神吧?
像T-Bag这样的极品人物为什么就没有一个相似的?
为什么就抄不过来?
人家《越狱》的主角是完全自己在监狱里搞,外面没有什么人跟着接应;可咱们《青盲》就多出了一位王老板前后照应着。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是编剧的水平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如果你认为《青盲》只会抄《越狱》,那你就是太小看编剧的山寨能力了。
在广播室里放情歌让狱警犯人为之神往的桥段;听着雷声砸管道为了让雷声掩盖敲砸声的桥段等等。
让你想起哪部电影啦?
《肖申克的救赎》!
这可是纯粹的抄袭吧?
“《清明上河图》要不要?
50块钱一幅,这可是祖传的!
”1、王玲雨不仅是医术高超,连CAD制图的能力也很强,仅仅凭借着陈文海手掌上的痕迹就能够把张海峰的小工具1:1复原了!
太厉害了!
原来,王玲雨在医学院学过“根据死者生前握在手中物品留下的痕迹将物品结构图复原”这一专业技术,并且还真用上了。
2、张海峰的功夫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孙德亮在地下通道中拿枪指着他,他说了半天话之后,用脚一踢,一手电就把孙德亮手中的枪卸了!
原来,张海峰才是柯南的师傅。
3、张海峰入狱前在自己的私人住所留下了王万诚的档案和一堆金条加钱,可是王老板抱怨说为了买下四十二味治疗癫痫的秘方,把经费都花光了。
自己有那么多的金条为什么还让组织掏钱买自己用的东西?
原来,张海峰的钱是他自己的钱,而组织的钱也是张海峰的钱。
4、王老板被周八一枪打在胸口上,然后到连络站,直到离开,没事!
铁杆子跑的时候脚上中了一枪,然后越狱,直到过电线杆时被打死,一路走来,没事!
张海峰挖洞坍塌后腿被大石头压住,后来张兰找人救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土,没事!
原来,他们都是超人啊!
5、正常人如果坐电椅触电死亡的话,会眼珠爆出眼框、大小便失禁,而不像张兰那样还能和张海峰缠绵悱恻一会然后在张海峰的吻中死去。
原来,张兰是被张海峰亲死的!
6、周八整天扛着一杆枪,无论走到哪里,都扛着枪。
包括在医务室,在办公室,在室外溜达。
原来,枪才是周八的老婆!
7、小芳在十年前被灰衣社的人注射毒品时什么样,十年就什么样。
这究竟是什么药,十年了还不让小孩长一点?
灰衣社太坏了!
8、108房间的地洞是在四块地砖下方的,因为每次张海峰进洞都是要掀开四块地砖才能进去。
可是如果洞口处于四块砖的中心位置,人如果踩在上面会踩空的。
莫非每回张海峰和冯进军都是绕着洞口在屋里走?
连进来检查的狱卒也绕着走?
真是高科技呀!
9、冯彪第一次勒索张海峰的时候,到手了一些袁大头。
冯彪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着大洋的边缘,在嘴边一吹,竟然神奇的响了!
我光知道大洋得要用手指尖捏在中心,然后吹边缘位置才会有微微的响声。
冯彪竟然拿着边缘都能吹响,好比是用手拿着锣边儿能把锣敲响一样。
原来冯彪吹的是高级大洋!
10、108房间里地砖下的地面是夯土的,当初两个人挖地的时候,还要用水化开才能挖。
但是后来检查房间地砖下是否有洞口的时候,狱卒们用钢纤戳地面,手感竟然和夯土一样。
后来才知道是疯子房宇在关键时刻在洞里面给填上了,还是从下往上填上的,还居然填得这么瓷实!
原来是电视剧的情节没有讲清楚,房宇是在地下储物室中找到了糯米罐头,然后拿煮出的糯米浆汁和粘土和在一起,再从里面糊在108房间的洞口处,并且上层处理得非常自然,即使掀开地砖也看不出原洞口处的土的颜色有什么差别,糯米浆和的粘土只会粘在洞口壁上很牢固用钢纤戳也戳不坏就是不会粘在地砖上。
房宇绝对是算的上传说中的白痴特异功能人物。
类似的内容举不胜举,问题是为什么编剧和导演加演员和剧务都没有寻思琢磨一下下呢?
内容这么假,还玩什么高智商游戏?
“这个人不苟言笑,一定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9494!
”“你们在研究什么呀?
他是个面面瘫患者!
”1、勤奋的郑小眼。
郑小眼在后期的工作真的很忙很忙,每天早上要收马桶、刷马桶,上午要到伙房去帮厨,下午和晚上要去修粪坑。
监狱方面给他安排了这么多工作,并且他都能完成的没有引起监狱工作人员的不满,同时还能为张海峰做了那么多事情。
不愧是勤奋的郑小眼。
2、温馨的黑帮火并。
龅黑二牙各自的帮派为了争夺在狱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长期积压的怒火往往几句话就能引发一场斗殴,但是不要紧,从来没有人因此而受伤或是致残。
并且通过在一起修粪坑,亲密的如同一家兄弟一般,相互让烟,擦汗,替班。
并且在粪坑里,两帮人从来不打架,顶多是呛句嘴而已,真的很温馨。
3、恋爱中的张兰。
张兰为什么进的监狱我本人是没怎么看明白,可是进了监狱之后我就发现,她进监狱是为了找对象的。
自己被照顾分配在广播室,每天什么事都没有,放风的时候可以在男犯间走来走去,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和男犯对面吃。
徐行良和她密会的时候,她只想着张海峰,看到了张海峰就想让张海峰带她走,因为她已经找到理想中的高富帅了。
4、文武双全的小猫。
刘明义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个文弱书生,掌握着重要的技术情报。
皮景顺和他被分到三号楼时,皮爷还很罩着他。
胖子让皮爷给摆平了,龅牙长张旅长把皮爷给摆平了,龅牙和黑牙打架的时候谁也没占过上风算是平手,刘明义在厕所单手把黑牙摆平了。
如此一来,我才惊奇的发现,原来刘明义是可以一个手指手就可以把皮爷摆平了的!
5、苦逼的徐行良和痴心综合症的王玲雨。
徐行良十年以来就一直对王玲雨一往情深,多次用实际行动感化了王玲雨,使美人有所失有所得,心情复杂。
如果是个平凡的女子,必定会被徐行良打动,以身相许。
可是咱们的王玲雨可不是一般人,她可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患有对张面瘫的痴心综合症。
这可不得了,任凭张海峰如何伤她,也任凭徐行良如何对她好,结果呢?
一点变化都没有!
6、绝对的好同志冯进军。
冯进军可绝对是个好同志,每每见到狱卒都是很客气的打招呼;遇到张海峰之后是绝对的忠心耿耿,认真的把风,自己苦心经营的党内同志组成的暴动队伍被张海峰出卖了(或者说是保护下来了)之后一点脾气都没有;当红崖菱计划就要夭折的时候,甚至想代替张海峰去死,大步走过放风广场而看不到满地火红的红崖菱。
7、大神级的主角,面瘫才是王道。
张海峰!
一个响亮的名字!
只要你看完《青盲》就一定不会轻易的在一个礼拜内忘记名字!
永远的面无表情变化,永远的一脸苦大仇深。
和王玲雨的情感只限于在树林里追来追去,玩玩翻绳,送只瓷猪。
但是仅仅这些,就能让王玲雨欲罢不能,每每想起就如痴如醉,伤心落泪,甚至会情感激发。
女二号张兰只见张海峰一眼,就死乞白赖的粘乎上了,甩都不好甩。
被囚之人只要和张海峰打过交道的,包括疯子都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来,张海峰一定是个大大的靠山,听哥话跟哥走,信张哥得永生!
直到最后,他们越狱出来,跑出了雷区和树林,来到河边准备过河的时候,张海峰看到了爆炸中的白山馆,让他们先走,而自己瞬间就来到了王玲雨的房间,王玲雨看着让自己一直魂牵梦萦的曾经和她玩过翻绳送过瓷猪的面瘫王子神奇的出现在面前来救她,她到此相信,张海峰不是人!
是神!
我想,一部电视剧存在如此多的人物方面的问题,只能说一定有弱智在某个重要位置存在着,不是剧中人物弱智就是演员弱智;不是编剧弱智就是导演弱智。
国产电视剧,让我欢喜让我忧。
如果说,当白痴学会了山寨,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实现的了。
这两年,在中国电视荧幕上谍战剧已成为当仁不让的热点,虽然在国内谍战剧的开山之作属柳云龙先生自导自演之《暗算》,话说该剧当时也是红遍大江南北,柳生也是大器晚成,凭借该剧成为江湖影视圈内灸手可热的人物。
但真正把谍战热推向高潮的应该是《潜伏》,孙红雷版“余则成”特工成为经典形象深入人心,因公映使得江湖大热,便成为谍战经典!
当然,经典一现,必定会有类似题材的众多后剧来追捧!
于是《人间正道是沧桑》、《风语》、《黎明之前》、《借枪》《风声传奇》、《旗袍》……等剧都相继热映!
而如今的谍战剧几乎是同样模式:假夫妻真革命,结伴打入敌营……从故事的构造、人物的设置、叙事的技巧,多为一个套路。
正当观众从心理上对如此众多的、长得几乎一样的谍战剧已经烦腻时,正当观众用“稍息”的眼光看待占据荧屏已久的谍战剧时,《青盲》来了!
本月30号即将在BTV影视频道开播的《青盲》,以一种全然新颖的模式继续着谍战热!
电视剧《青盲》改编于一部军事题材小说,叫《青盲之越狱》,这也是作家张海帆的成名作。
原著小说其情节紧凑,构思精巧,不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堪称同类题材之翘楚。
改为电视剧后第一次接触《青盲》,是那沙画的片头和跌宕的配乐,很有特色很吸引人。
也许有些东西就是讲究眼缘的,总之看对了眼便很难忘记。
《青盲》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中共王牌特工“青盲”,为了从连死了骨灰都撒不出去的白山馆(国名党的一座监狱)中,救出被抓的另一名中共高级研究员小猫而进行的一次营救行动。
杨文军把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整整五十集的宽绰篇幅细致入微非常耐心地抽丝剥茧,让观者屏息凝神地跟随主人公经历了一个个血脉贲张紧张窒息的生死日夜,最终抵达结果。
尽管拍成了长达五十集的连续剧,但情节却丝毫不拖沓,反而一环紧扣一环。
行动中的每一次意外都很自然,而每一次的化险为夷却又十分贴切。
监狱、牢房、地洞……格局虽小,却力度强大!
看过美剧《越狱》的观众可能都会质疑,这么长的篇幅,越到后期定会漏洞甚多。
但至少在我看来,《青盲》这部剧没有出现太狗血或低能的情节,而且在设置上,让观众纠结得欲罢不能。
既然它打着中国首部大型心理谍战剧的口号,所以在戏中眼前的每一个场面都在左右着我们的思路,你就别想根据以往谍战剧的惯例来猜到些大致了。
整个故事在空灵飘扬或节奏强烈的背景音乐下,倍显紧张、压抑,却又不失轻松、流畅。
情绪就如悬在半空中一般。
充斥着多次的心理攻防,也预示着该剧剧情不会走寻常套路的特点。
为了逃生而进行的每个步骤,因为在敌人眼皮底下,秘密却又不容出错,让人不由得跟着紧张;王牌特工青盲尽管冷静到了冷酷,但却又不冷血,因为信仰而不能言说的情感,在面对此生挚爱和因情动而付出一切的两个迥然不同的女人时,他的深情压抑在无情的漠然下,而他的感动却爆发在众人前,但他不滥情;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重要的“价值”,都与营救行动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没有多余、没有打酱油之角色。
包括剧中出场的各有能耐的小人物,因为性格使然而发生的小故事,在沉重中令人不禁捧腹;一次次的意外和行动本身的艰难,令营救逃生过程充满了种种不确定因素,但就是在“活着离开白山馆”这个渺茫的希望中,因为坚忍的等待、无奈的抉择、利益的交换和决绝的信任,使得一切却又十分流畅!
因剧情的特殊性,使得场景相对固定受限,而这就要求演员们的实力了。
不得不称赞一下《青盲》中诸位优秀演员的精湛表演:张海峰的扮演者是曾经成功饰演新版《三国》中刘备一角的于和伟,此次担纲男一号,台词不多心理戏最多的他,将特工冷面、隐忍、高智商,还有纠结复杂的内心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沙溢从《武林外传》中善良搞笑的“老白”,转身成了外表英俊潇洒,实则残忍凶狠的监狱科长徐行良,因为职责、因为爱情,使得这位国党军官心理纠结,而沙溢将这种爱恨情仇、欲罢不能的情感表现得尤其到位;其实让我最吃惊的是王丽坤在剧中的表现,一部男人戏,其女性角色及延伸的故事情节依然十分出彩。
美人心计的热播使得王丽坤再次成为焦点,在《青盲》里,她出演的军医王玲雨是一个内心极度挣扎,经历坎坷的女人。
在凶狠残暴的对抗中她将外表坚强实则内心柔弱的角色成功融入其中,让男人的硬戏不乏女性的阴柔!
杨文军是个很有意思的导演,他的戏不会让我们有空去讨论剧情是否狗血或者合不合逻辑,在他的眼里情和义的表达才是灵魂所在。
这也让他的戏显得总是充满各种极致的情仇爱恨,充满极其强烈的江湖豪横气息。
这种风格,我很欣赏。
其实人和人之间也是如此,真的不必摆着端着,你为我舍生忘死,我为你全情以赴,这是种很真挚的感情,美好而真诚,真的不必再冷艳高贵故作高端。
所谓素质,不是以成熟为目的的装X!
而关乎爱情,关乎理想,关乎生死……只要信仰在,希望就在!
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追求,都要还原至人们心理最底层!
《青盲》以心理战的描述为重点,将人们强大的精神信念与理智的锋芒用画面一分一秒的展现,让观众从中找到了各自的心灵缩影!
虽然事件不一样,但它所表达的真理相通,能让我们看到更多以往未曾看到的能量与希望!
文艺作品能做到这点,亦是最高境界!
我相信,《青盲》的热播一定会再次点燃谍战剧新题材的又一束光芒!
据说有一种病,就是在收看没有最二,只有更二的电视剧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吐槽,获得优越感,因为终于发现编剧和导演的智力水平实在不是幼儿园水平能够比拟的。
通过收看本剧的最后几集,我不得不承认:我也得了这种病。
电视剧的弱智情节太多了,实在让我不得不怀疑:这得要什么样的弱智编剧和导演,才能制作出这样的极品啊?
才能够在肆无忌惮地抄袭《越狱》之外极尽糟蹋之能?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想,在当时的年代,这样的越狱,不光是字眼上的越狱,看的是当时所处的环境。
我觉得挺好看的。
说起《青盲》挺有意思的,这部剧我一开始看,看到20多集就弃剧了,因为前面的剧情太拖沓了,整部剧的进程真的完全可以你边看边做其他事情都能跟上剧情流程,但后来可能也是因为不太甘心吧!
又回来看完了,实际上当时如果再看2集说不定就不会弃剧了。
因为我个人认为全剧最精彩就是25集左右,就是冯彪发现张海峰秘密开始精彩的,那一段也确实是精彩,这个倒是还是得夸夸剧本,就是不会跟一般的谍战剧或者抗战剧一样,把反派都写傻逼了,正派就是爽剧无所不能,这部剧还真不会!
反而我倒是觉得这部剧所有反派角色真的都演的太好了,真的是每个角色都能演出自己的特色和丰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相反这部剧的正派人物我就不吐槽了,真的都不是一个水平的问题,而且智商都是在线的,这点非常重要,不会跟一般剧一样反派都是给人没脑的感觉,冯彪,周八,孙德亮,灰先生,徐行良,李圣金,个个都演的很好,反而主角团,于和伟的张海峰我敢说他整部戏就是过家家,他自己本人对于这部戏就没怎么出力,这也是我一开始弃剧的原因,看的烦,因为整部剧于和伟都是一个苦瓜脸的形态展示,全程基本都是一个表情,一开始连台词都非常少,请问看的有什么意思呢?
那个所谓的小猫,一开始全程就是在等着别人来救他,一天天在那里数着时间,冯进军我就不说了,就一憨憨,所以这部剧我真的是反而支持反派的,我不知道是多少次巴不得他们任务失败。
正派角色不得不提王玲雨这个角色,角色扮演者王丽坤我是很喜欢的演员,就是冲着她看了这部剧,但她扮演的王玲雨我是真不喜欢,说难听的这个角色就是犯贱。
其实王丽坤也不止一次演这类让人无语的角色了,《当铺》的瑞云香,《爱就爱了》的张天玉。
对于一个一而再再而三伤害自己的人,最后还能再一起!!
我真的呵呵了,爱不等于犯贱呀!
纵使这个男人有天大的理由,伤害就是伤害,这是摆明的事实!
而且我本人一直的座右铭,一个人连自己身边的人和家人都保护不了,你指望他保护全世界?
不是扯淡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就好比如我家小区的保安,有一次听他们在夸夸其谈什么俄乌战争,什么美国?
不是很可笑吗?
一个自己都活的不伦不类的人居然在关系国际大事?
可笑!
这部剧张海峰的所作所为,说到底离不开信仰和所谓的任务,但是因为自己的所谓的信仰就得去牺牲伤害身边的人,或者利用身边的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叫做信仰吗?
我是不认同的。
全剧真的都很心疼徐行良这个角色,实际徐行良和王玲雨他们的CP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很舒服,反而王玲雨和张海峰真的不敢恭维,可能是扮演者年纪摆在那里吧!
明显男主角额头的皱纹都明眼可见了(71和85)但现实中他们两人还传出过绯闻,虽说是很多年的事了,但还是匪夷所思 不过总体而言整部剧还是可以的,就是拍的太拖沓了,其实最后炸死不是更好吗?
为何还要安排这么一幕呢?
而且里面有一个让我想不通的点,王玲雨父亲王万诚是老蒋暗自下令除掉的,那为何会放过他的女儿?
这很不合逻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这可是老蒋的名言呀!
作为一个演员,什么样的角色最难演?
坏到骨子去的坏人,还是一个心如止水的冷美人?
看过了《美人心计》里豪侠善良的聂娘子屏花、自傲魅惑的坏女人慎儿、聪慧坚韧的王美人王娡;再加上纵有美剧《越狱》里的萨拉在前,横有娇媚的大明星张兰在旁,这个清水脸儿的王玲雨可真算是太有挑战性了。
前半部分,王玲雨初见入狱的张海峰,前情的伤害好不容易用十年的时间来抹平,乍相逢,诸般爱恨情仇一起涌上心头,偏偏又要表现得形如陌路,冷冷清清一张脸儿上,所有的表情都只在那一双眼睛里。
古诗里形容美人耽心事,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十年的时间,大概就是小雨心中的恨,下了眉头上心头的过程。
心里五味杂陈,脸上却不能暴露,免得留下痕迹,指不定又要受伤。
再说,恨着,说明其实还爱着,只有漠不关心,才是不爱了。
所以,内心再怎么翻江倒海,脸上都是只有漠然一个表情。
漠然,怎么表演?
就像那身帅气的军装,妙曼的身材,动人的体态,都在程式化的、规范化的包裹下,看上去是英气逼人,实际上是不许有额外的表露和发挥。
但是,漠然,就是没有表现了吗?
不。
通过酒吧举重若轻而豪气的斗酒,我们看见了小雨内心的苦;通过抢救张海峰时紧张的眼神和迅速而准确行动的双手,我们看见了小雨的爱;通过视若无睹的从张海峰身边走过,我们看见了小雨的恨;通过疑惑而又选择帮助时故意留在桌上的药瓶,我们看见小雨的纠结。
漠然,从一个个丰富表情的举止和眼神里,被烘托了出来,就像天空的蓝衬托出了白云的白一样。
若一个女子对一个男子死心不爱了,是绝对不会这样的。
小雨的漠然是成心故意的做作,是主观的极力克制,而不是自然流露,这算不上真正的漠不关心;这是脸上的漠不关心,而不是心里的漠不关心。
这阶段的表演,在一种压抑的情绪下暗潮涌动,小雨这个人物的表里不一,矛盾迭起,就显出了十分生动。
弹簧压得越紧,就弹得越高。
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张海峰或真或假的表白下,小雨内心的被压抑的情感火花一经重新点燃,就烧尽了心中丛生的枯草。
因此在下半部分的剧集中,那个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小雨开始慢慢与表象的小雨合一,她的努力压制的情感开始逐步显露并爆发,在带着张海峰逃狱的过程中和之后码头的小客栈里,她的情感达到了喷发的顶点。
这时候的小雨,不复有压抑,不复有克制,她的爱恋和痛苦是自然喷发着的流露。
就像她身上的旗袍那样,将她的美丽展现无遗,不再隐藏。
一套军装,一件旗袍,这仿佛就预示着小雨矛盾的两面,一是压抑的冷漠,一是热烈的情感。
军装,严整,英气,却是约束的,旗袍,自然,美丽,是有女性魅力的;而小雨这个人物正是一面压抑,一面又渴望爱情。
在这两种不同的服装下,小雨表现着她的矛盾和痛苦,也表现着她对于爱情的勇敢追求,对于自由的努力争取。
穿上军装,她是白山馆的军医,穿上旗袍,她是追求爱情的丽人,两者的切换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管是此还是彼,都是同一个人物的内心的体现。
尽管冷漠和奔放看起来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其实是有着根源的同一种情感的不同表达,这种情感就是——爱情。
前半部分令人纠结的压抑与冷漠,和后半部分的情感喷发,这中间的过程在王丽坤的表演下婉转流畅,十分自然。
前半部分的小雨的冷漠,是表演——对着张海峰的,维持自己尊严的表演,后半部分的小雨的爱情,就完全是顺应内心的自然流露,在表演中也更多自然而然的本色表现。
因此在《青盲》的后半部分,整个的情感戏如百川归海,顺畅动人,渐入佳境,使人追着哭,追着笑,追着担惊受怕,追着叹息哀痛,揪着心,又怀着希望团圆结局的一厢情愿,欲罢不能。
对于小雨的扮演者王丽坤来说,从表演另一种表演,到流露出自然流露,这是真正见功力的演出。
从军装到旗袍,王丽坤演绎了小雨的内心,也展示了她自己的千面之美:有英姿飒爽,也有柔情万种;有刚毅坚定,也有愁肠百结;有工作时的认真严肃,也有舞蹈时的百媚千娇。
最是那微蹙的眉头和眼中流下的清澈泪滴,在最后的火光中映射出亘古不变的永恒爱情。
《青盲》是一个男人的群像戏,从男主角到一众男配角,每一个人都有十分出彩的地方;并且,故事中,越狱和反越狱是主线,戏剧冲突不断,精彩高潮一个接一个。
爱情戏只是一条关键副线,左近又有“假不正经”的妖娆的张兰,在这样的剧中,王丽坤仍然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仍然能够作出令人信服的表演,仍然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明可爱地跃然屏幕中,可谓演技不凡。
另外,王丽坤的“侠气”和豪爽个性,也使得军装制服的小雨更显清爽,完全没有脂粉气的拖沓,而她舞蹈科班出身的功底,又使得婀娜旗袍下的小雨楚楚动人,充满女性美。
王丽坤在剧中充分表达了王玲雨这个人物的敢作敢为、敢爱敢恨,塑造了令人难忘的荧幕形象,确实是观众心目中“小雨”的不二人选。
期待《青盲》和王丽坤都能有更好的发展,多么希望《青盲》能有续集,多么希望小雨和张海峰有情人终成眷属,多么希望王丽坤继续带给我们惊喜。
这部电视剧最让我着迷的是张兰对张海峰的那份感情。
开始的时候是不喜欢张兰的,感觉苏岩的表演略显造作。
可是等到她对张海峰动了情的时候才让我觉得张兰就是苏岩。
不得不承认比起女主角王玲雨,我觉得编剧塑造的张兰这个角色更丰满,更加让人揪心。
当他跟张海峰说出两个条件:一个是带我出去,另一个是亲我一下。
我不禁莞尔,这便是张兰应该说出的话,她的一半是天使,她的爱很纯洁,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要爱上一个干净的男子,因为她的爱那么干净,那么纯粹,可以为了心爱的人去死,最后那一声凄厉的叫声,我当时更希望她是叫出张海峰的名字的,这样或许她身上的痛就会少一些。
最后的那个吻将这部电视剧推到最高潮,这是成功越狱之前的最悲痛点,导演用了不短的时间来刻画临死的张兰和此时面对她的张海峰。
很多作品中都对青梅竹马的爱情带着一种病态的依赖,好似只有青梅竹马才能刻画出至死不渝又至纯至性之爱。
我觉得,如果不是编剧对这种爱情的偏执,张海峰应该是爱上张兰的,最后的那个吻,和痛苦的眼神,不是一个可怜这个女人的男人所拥有的。
或许在我的潜意识里认为张海峰在那一刻爱上张兰。
不论结局如果,或快乐,或悲伤的张海峰,都会在生命的重要时刻回忆起那个穿着旗袍,摇曳如花的女子,想她的笑,她的媚,她的痴,她的傻。。。。。。
刚好看完美剧越狱,周末翻电视时看到了这部主打越狱题材的电视剧,翻拍美剧也可以啊。
当时抱着这种心情,耐心看了第二集。
10分钟弃掉。
看主角入狱跟越狱差不多,但怎么还带着军衔军帽,最起码应该扒了吧。
那个女罪犯,没见戴手铐,倒穿个旗袍,像贵太太逛街,你这是入监狱啊。
还有喝泻药药丸卡食道的技术,别说张开卡子,卡个鱼刺都不舒服,都不停咳嗽药做手术才能取出来,金属支架想让支哪就支哪?
行了。
脑洞打开,毫无根据脑洞大开。
想到美剧越狱的编剧组绞尽脑汁,我们吗,只靠天马星空瞎编造了。
再见。
50集,我终于看完了,最让人惊骇的并不是越狱,而是他们的痴情。
全篇都是张海蜂囚牢的天花板或地下穿梭,来来回回,来来回回,快要成功的时候又碰到其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惊险时又突然回归平静,绝望时又突现希望,中国版的越狱,毫无疑问,这些都好,但是却不能让我记住,我只记住了他们的痴情。
小雨的痴情:她全心全意的爱着张海峰,没有张,她觉得没有活的必要,十年前为了他割腕自杀,十年后为了他又想自杀,她明明知道他说谎可她依然义务反顾的被他骗,帮他,甚至逼他越狱,办好护照,逼他一起去澳大利亚。
十年来,身边有个徐行良时时刻刻都爱着她,宠着她,她毫不动心,试问,有几人能做到?
徐行良的痴情,他的那句,“我等了你十年,小雨,我还会等你一辈子”,真的感动了我。
还有张海峰,这个男人为了民族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他放弃的爱情恰恰也是为了保护他的爱人。
另外一个是为了爱的人,放弃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我承认,很多电视塑造的爱情感人故事远比这更痴情,但是一定没有这么活血,那些个故事,那些个人总感觉离自己好远好远,无法企及,但是,这几个人,这个故事他就是应该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身边,每个人都能让你触摸得到,如此真实,动人心魄。
青盲的故事讲得比一般国产谍战剧有趣,往往于平地来个奇峰突起,在剧情流程中制造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甚至绝境,让观众于柳暗花明处穿行得胆战心惊,吊胃口、抓眼球。
但是,问题出在编剧。
五十集下来,感觉编导对剧情全局有大致清晰的铺排,但在细节处理上实在粗糙,这个细节指的是上面说的那些“奇峰突起”制造的悬念及其解决过程,有很多不可理解的地方,不一一说了。
这些悬念很好看,看时很紧张,紧张过后的疑问也很让人头疼。
编导如果不那么急着自圆其说好赶紧进入下一个环套,而是好好经营、编排一下剧情衔接的话,这个好题材应该拍得更出色。
演员方面,于和伟演的张海峰突出了力量、内敛、丰厚、坚韧的男性魅力,外表从容而冷静,但从眼神的闪烁变化当中很能读懂他的辗转和纠结,这是个善演内心戏的演员,相当不错。
配角里我看好冯彪,演员叫铁牛吧,第一次听说这个演员,冯队长的两重境界他演得相当到位,从阴险和狠毒到低声下气的谄媚,过渡得很地道。
青盲是很奇怪的电视剧,我是边看边骂那些bug,骂完了兴致盎然接着看,欲罢不能。
看完一段时间了,我还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汗ing
真的是好扯的一部剧,我主要是为爱发电看的。
你怎么不直接叫《越狱》???
国产剧里算好的,真是筷子里面拔旗杆啊.....
很不错的谍战片了,剧情尤其扑朔迷离。特别是演员都很不错。于和伟饰演的张海峰,虽然被冠以“面瘫脸”,但是,就是这个面瘫脸才能尽情表现出人物的冷静、严苛,和智慧。另外的演员也不错,配角戏出彩!
太长
终于完了。再看电视剧就不用上班了 (摔
终于把这个电视剧看完了,我去...各种漏洞,各种拖沓,主演是最差的,也不知道咋就当上主演了,小猫第二差,对里面的张兰、冯进军和小雨印象不错,我很是怀疑,要是把两个正面人物都塑造的这么倒胃口,电视剧里真应该让国民党看守把主演和小猫弄死算了。
和家人一起看的感觉挺好,看评论说是抄袭越狱?
入狱救人,好像有好几部了,演员演技可以!
看完了。终于有资格喷它了。一个越狱题材。搞得一点悬念都没有。而且根本就不是计划的周密,明显是各种不可能的巧合。尼玛换完牢房发现有一个挖好了的洞。尼玛,敢在狗血点嘛?二逼到爆的片。结局是神马意思。都炸了。男主角咋进去的。无语。别看了,浪费生命!
山寨货,缺点多多,但是看能看下去。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去掉狗血的感情戏和宣扬主义,想必节奏会明快很多。
怀念
只能说还可以。。跟美国版越狱完全没法比!青盲是一些剧情发展都能猜到,比如张兰对张海峰说她的心愿是他亲她一下,我就知道最后张兰一定会为了张海峰而死,而且死前张海峰会亲她一下。但越狱,是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青盲中仍有不少牵强附会,好在敌人也被写得比较聪明,不然就太脑残了。
看这部剧真的好紧张,老妈不是一般的喜欢……
好拖沓好拖沓……这部剧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酷刑放到它的剧情里
二倍速还不停的想按快进
节奏太慢了~!各种不爽有木有~!
导演这么多年,水平基本没什么进步。
号称中国版的越狱的一部剧,努力看完已经是不易…编剧还能再拖沓一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