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以下简称《唤爱》)是日本小说家片山恭一的代表作,被翻拍的电影与电视剧均在2004年播出,在日本曾引起不小的轰动。
评心而论,《唤爱》是部不错的剧本,讲述中年男人松本朔太郎回忆少年时代与患白血病的亚纪姑娘的爱情故事。
朔太郎与亚纪是同学,亚纪想要Walkman,为给亚纪弄一部,他编造某个女孩患白血病的故事邮寄给广播站。
女孩的原型就是亚纪,但并没有患病。
可是,朔太郎的谎言像预言一样,一言成谶,命运安排亚纪患上白血病,结果去逝。
由此他陷入长达十年的自责中。
十年中他拼命工作,用麻醉的方式使自己遗忘。
十年后,封存的录音带打破平静,让他重拾记忆,十年前的甜蜜,像放电影一样清晰而真实地浮现眼前。
他与亚纪的恋爱开始于老师的葬礼,他性格内敛,行为表现局促羞涩,而亚纪温柔、多情、浪漫,带有大姐姐的成熟,亚纪与他倾心交谈,一点一滴钻入他的内心。
他爱上这位姑娘,而亚纪却身患白血病。
这是部伤痛作品,故事基调应是舒缓的,严肃的,深沉的。
日影版《唤爱》也以舒缓的节凑表达这份爱恋,一层层地深入,一面用暗色的背景把你带入少年时代,一面又用当前的光影,让你明白他在回忆过去。
新旧时光的轮换交替,时而让你融入过去,时而又把你拉回现实,整体淡淡的氛围,表面淡而乏味,实际无声的呐喊,深刻表现主人公深沉的爱。
影片中朔太郎少年时代的造型,没有小鲜肉那么抢镜,但森山未来那张青涩的脸,以及从他那眯出一条缝的眼睛中,释放出的那种浑浊和对未来的憧憬目光,让你深刻领悟所谓的少年时代的你是什么样的,十年前的他与十年后饱经沧桑的他造成极大反差,明确表达本剧的主题。
为了营造伤痛的氛围,影片还让沉默寡言的重伯伯与敏感多情的律子陪衬。
所以,日本影版的《唤爱》达到想要表达的深沉意境。
再回过头看由中韩合作的《呼唤》。
昨天我看完后,只觉得被骗了。
首先,影片整体基调的把控失误,柯达与夏叶亦是通过回忆记录过去的,但本部作品中,节凑过于轻快,你听到的是夏叶爽朗的笑声,看到的柯达那一脸自恋的表情,此种过于美秒的回忆,显得与故事的基调格格不入。
其次,回忆镜头中,中国元素的植入。
像学霸爱上学霸,学霸与学渣的友谊,以及青春期躁动引发的肢体冲动等等元素,是中国青春剧的定制,但这些元素早已被青春剧用烂,如今又用在《唤爱》影片中,本部影片表达的主题是深沉好吗?
还有影片的服装设计,明明是回忆的镜头,居然穿着时下的服饰,这种掩藏不住的虚假,让人极度反感。
之于本部影片的梗,制片方似乎感到本剧表现有余,后劲不足的特点,不停地运用周围的环境、演员的眼泪以及群演的激情来衬托想要表达的主题,但频繁使用烘托给人感觉是明目张胆地造假。
还有影片中的Bug,夏叶明明患上白血病,居然没被隔离,她己是快死的人,在临死前还能笑得那么灿烂,文过饰非的演绎,证明本剧完全是闹着玩的。
青春期的爱情是单纯的,真诚的,一个人因为青春期的爱情虚度十年,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唤起的举动。
在《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与田晓霞没能走到一起,后来当他独自踏上古塔山,心里那种悲凉、孤独与绝望,读过该书的人不会忘记。
在尤宾作品《热妮娅•鲁勉采娃》中,也有同样的“十年”约定情节,当面对这种生活的变故时,作者在作品中写道:“生活的道路不断向前伸展。
有时我会蓦地想到我们约定的那件事,尤其是在约期临近的几天里,我有一种强烈的忧悒和不安压在心头,仿佛我熬过的所有岁月,都是为了这次约会”朔太郎与孙少平、谢廖扎有同样的遭遇,他们对青年时代的爱情看得很真,因此,这样的青春故事应以敬畏的方式回忆,如此才能造成情感上冲击,让观者在心里产生共鸣。
然而,本部作品是这样吗?
郭在容号称导演“亚洲女友三部曲”,此次他与国内影视公司合作,跨过国界来到中国,准备把《唤爱》搬到中国屏荧,呼唤国人到世界中心去爱,但他对影片的整体把握以及演员角色的选用让人叹息,一方面整体气氛就把握不对,另一方面又招募一群不合适演绎本剧的小鲜肉与小公举来演绎,不知道他要表达的什么。
《唤爱》要求人们在世界中心——乌鲁鲁呼唤爱,但本部影片是这样呼唤爱吗?
从影片翻拍的结果来看,它不是呼唤国人到世界中心呼唤爱,而是这些人在中国市场呼唤票房。
中国影视市场宠大,他们看到这块大蛋糕,便来到中国,迫不急待想分一杯羹罢了。
微信号:zhengpiaoren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请支持您的亲密朋友(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似乎是出了名的烂片。
习惯去看影评,看看到底怎么个烂片法。
无颜艺、无演技、无逻辑、狗血老套、场景服装等等bug等等。
最严重的说法,中国影视原创性缺失,一味改编翻拍。
许多点是我也想吐槽的,但看到这么多影评只是这样那样不着重点的嫌弃几句,然后下个结论,我连2分都不想给,烂片,导演江郎才尽等等,我真的只想反吐槽了。
一点一点来说。
无颜艺,的确,当看到柯达傻傻看着夏叶笑的时候,我想到了王宝强。
非议小鲜肉的人说,这个电影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看得我直想骂娘。
小鲜肉担纲主演他们怪人家是偶像派,长得没那么偶像的人担纲主演他们怪人家不是小鲜肉。
烂片有小鲜肉就能遮羞?
假如这个片子用的是小鲜肉,恐怕他们蹦达得更厉害。
我虽然也被这王宝强式的笑容惊到了,但不是这样的笑,怎么配得上那句台词。
所以我不认为欧豪饰演这个角色有什么问题,看到有人分析他的演技,深得我心,可以是17岁单纯害羞的少年也可以是27岁深沉忧郁的男人。
不过我还是觉得他演少年好一点,有那股情窦初开的傻劲。
无演技,的确,当看到女主该大哭却没什么眼泪的时候,我也觉得有点尴尬。
不过她还是很适合演笑得很青春无邪的女孩,每次看她笑,能够让人明白柯达为什么会喜欢她。
在窗口对那些起哄的男同学招手,以及丧钟为谁而鸣那段,她表现出来的美好,真实而动人。
无逻辑,这一点不同意。
并不是说青春纯爱不需要逻辑,而是这许多逻辑不需要在片中细细展示,有其侧重详略得当,画外本来就有很多东西需要观众自己脑补,不会脑补的人不适合看电影。
狗血老套,夏叶得绝症,是有点老套,再加上前面柯达写给电台的信埋下的伏笔,是有点狗血,这两点是标配,加在一起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让人为之失笑后更主动去感受柯达的痛苦,我觉得无可厚非。
而且重点并不在此啊,至少我看的重点不在这里。
我看到的是夏叶对另一个夏叶的善意,是夏叶对柯达说果子还没熟,是夏叶和父亲之间的羁绊眷念,是柯达对夏叶单纯的喜欢,是柯达为了夏叶做的种种傻事,是柯达十年不变的心,是大叔的未来邮局,是大叔对美琴的女儿就是自己女儿的实践,是大叔对生不同寝的后悔和死同穴的执着。
影片开头狂风暴雨中夏叶爸爸很不甘愿地扔掉雕塑,我一度想,这是要讲美人鱼的故事吗?
后来夏叶讲海里有另一个自己,那一瞬间,我真的因为出乎意料而更加感动了。
结尾,柯达实现他对夏叶的承诺,找到了雕塑,是不错的首尾呼应。
虽然这也能归入狗血中,但有的狗血让人情愿在预知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时依旧怀有期待感动。
场景服装bug,的确,和1997这个年代实在不称,那么好看的校服,随处可见的爬墙植物,特别是那一团团的绣球花这么随意开放在路边,太刻意追求美的画面,一点不真实。
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剧滤镜用得太过,不分情况地用滤镜,画面干净清新得令人无法代入——这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似乎一开始只是青春片的通病,现在古装剧甚至抗战剧也这样,让我感到这些画面洁癖的导演还是应该考虑偶尔吃吃粗粮。
这些影片我宁愿看不高清的,可能才会看着不那么别扭。
但言归正传,本片是有可以制造的美景,但也有许多选景确实很美,比如这里的场景,一道长长围墙,山海两边,天、海、远黛的缥缈蓝色大背景,路、墙的黄色乡村主调,以及墙里探出的绿色点缀。
这样的美景一闪而过,没有再出现过,让我觉得可惜。
能看出导演是真的用心想给观众美感,试图给我们不重复的景,不让我们视觉疲劳。
还有这条万绿丛中的手绢,中国老房子,觉得很亲切(台湾人可能更觉得亲切),把这个场景拍得这样好看,是能让观众欣然接受,并且引起观众怀念和回忆的。
神奇的是,这个导演是韩国人。
所以,是不是该原谅他不知道中国1997年的校服没有那么好看?
烂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
但我不想因为有一些缺点就给这片子贴上烂片的标签,特别是见仁见智的缺点。
吐槽归吐槽,我还是有看到一些闪光点。
剧本改编自日本的小说,这一点居然也为此片招来骂声。
我很醉。
剧情片的剧本和小说相通,大可互相转化。
大量影视作品改编自小说并不能说明原创性散失,只能说明专门写剧本的人少。
比较原著和他的衍生作品人之常情,不过这又是见仁见智的情况了。
还有人说剧本的主题是纯爱,无新意且单薄轻浮。
什么片都有自己的受众,不喜欢这个主题的人来评价这个片子,有多少参考价值呢?
虽说是有很多纯爱的片子,但真能让人觉得是纯爱的不多,这便是它的新意,剧情是有点单薄,但也有耐人寻味,并不是轻浮得毫无意义。
总之,我认为这个片子虽不及导演之前的作品好,但不至于称之为其自砸招牌的烂片。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都得欣然接受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片子,只是现在大家动不动说神剧烂片的,是不好的风向。
嗯,一切都是可以讨论的。
内容简介:十七岁的少年柯达(欧豪饰演)和本班女生夏叶是好友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在青春如花绚丽的日子里,他们共度了许多美好温馨的时光。
夏叶和离异后的母亲生活在青岛,父亲在北京再婚很少见面,柯达连父亲的面也没见过,课余帮母亲经营一家露天大排档。
后来夏叶患白血病去世,将眼角膜捐献给在同一家医院治疗的另一个也叫夏叶的小女孩。
她留下两份录音带,一份给十年后的柯达,一份给十年后的小夏叶(杨紫饰演),让她代自己好好生活。
十年后柯达重返旧地依然伤心,他决定去海底看看夏叶的雕像,然后水中自尽。
却在恍惚之间仿佛看到夏叶如十年前一样温柔甜美,嘱咐他好好活下去。
影片结尾,柯达的船即将靠岸,小夏叶等在岸边。
影片改编自日本小说家片山恭一的同名畅销小说《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以下简评: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价一塌糊涂,几乎都是翻江倒海的骂,骂导演,骂剧本。
电影的剧本来自小说改编,日本作家有一种悲情情结,初恋情结,似乎失去的才能永恒。
这部电影日本导演也拍过,我还没看,几乎不敢看,可以想象的台词很少,沟通很少,男主女主之间的太极推手你来我往,死活不上路,急得我这样的观众双手拧大腿。
但国内这一版就比较符合国内观众的审美习惯了,纯纯的美好的十七岁,似是而非的爱恋,没说出口的诺言,偶尔牵手的悸动,连拥抱和亲吻都没有,不屑那样为博眼球而牺牲珍贵的纯真。
我反而觉得,4.4分太苛刻了,起码应该给到6分。
杨紫扮演的小夏叶纯属客串不说。
少年夏叶的确有一种青春的阳光柔美,而少年的柯达像水晶心的王子一样带我们回到我们每个人的十七岁。
这部《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有几个问题。
首先是名字缺乏特点,青岛或日本都不是世界中心,个人感情和世界中心没什么逻辑关系,题目太大,反而显得个人故事的渺小苍白。
其次是人物表现缺乏层次,没有冲突和升级变化,女孩就是美丽善良悲伤,男孩从头到尾是专心的喜爱和付出。
尽管也用了杨过式的悲情,但没有杨过内心经历的丰富,性格成长的生动,以及最后为什么一往情深的铺垫。
看过欧豪几部电影了,展现了他的一些特质,但都还没没有摸到真正的燃点。
我相信有更好的角色更好的剧本,他的表现会更好,他也有这个潜力。
影片结果小夏叶等在岸边,可能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一点小遐想,是不是青年柯达和拥有夏叶眼睛的小夏叶能有所发展呢?
可能很多完美主义观众希望这样的结局。
但我个人不希望这样,小夏叶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女孩,尽管她用了夏叶的眼睛,她不该连名字都一样,成为别人的代替品。
再美好的日落也会归于黑暗,再冰冷的黑夜也会迎来黎明。
未来的柯达也许会有新的爱情,那不等于背叛曾经。
时空错落,他和夏叶永远在十七岁的海边看美人鱼,永远在晨曦中凝望彼此的眼,灿若夏花,明如日月。
想起仓央嘉措的几句诗: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说起单纯的爱情,每个人都曾经历过,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
但这部影片的离别不同于毕业离别,纠纷离别,爱恨离别,而是生死离别。
最令人动容是柯达一次次的央求医生再给自己体检,想给夏叶骨髓配型,想救她的性命。
柯达在夏叶去世十年之后重返故地,还想去海底自尽,与香夏叶在另一个世界重逢。
这俨然就是《神雕侠侣》里的杨过,情深似海,独取一瓢饮,那份少年时萌芽的没有说出口的爱,竟然能埋在一个人的心里,那么久,那么深,那么不顾一切。
夏叶死了,但她没有白过一辈子,她得到了许多人百八十年生命也不曾得到过的最好的爱情。
我现在经常看到网上沸沸扬扬的争论,关于嫁妆、彩礼加不加名字。
那些争的面红耳赤振振有词的人,我理解他们的忧虑,也同情他们的悲哀,他们会在电影院里落泪吗?
会期待并相信故事里的爱情吗?
他们听到情歌的时候会有共鸣吗?
然后,我想起过去的岁月里,曾经见到听到遇到的少年。
有一年,男孩说自己体检结果是乙肝携带者,搞不明白是什么病,以为自己要死了。
于是拿自己领的最近一个月的薪水,买了一枚白金戒指,一把玫瑰花,两张电影票,送给女孩,说过完今天就分手,请你以后忘掉我。
在电影院里,女孩悄悄落泪,她俯在男孩耳边说,我想跟你回家。
两年后他们分手了,再也没有见面。
但那天在电影院里说的话,谁也没有忘记。
我听说,有个男生指着一幅画对有个女生说:“我就是这座高山,你就是那轮太阳,我会等你一辈子。
”女生说:“你会找到更好的人。
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为什么,十年后你会懂得。
”十年后,男孩明白了女生当初的不得已,各自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
我见过,有个男孩家境优渥,顶住一切压力和一个喜欢的女孩在一起。
后来,女孩发现自己的存在给他造成了太大的困扰,她不忍心继续坚持,决定放手。
于是她给他讲了一个包公断案的故事。
两个妈妈抢夺一个婴儿,包拯让他们在堂上直接扯着孩子争,孩子大哭,一个妈妈先放手了,包拯把孩子判给了她。
因为舍不得孩子哭的那个才是真爱孩子的人。
谢谢你曾经爱过我,别后至今我依然爱,爱那年那月那时的你我,爱那份再也不会有的独一无二的真心,爱那个满头大汗奔跑而来的你,爱那个穿着睡衣边走边哭的我,爱我们毫无保留的青春。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大部分内地青春片的通病可能就是剧情狗血、台词做作,红果果教坏小朋友,而将电影时间背景设置到远一些,又常常会出现服饰、发型、场景等与故事年代不匹配的情况,此片虽然整体营造的氛围还算单纯,但以上各方面的bug让人看的很跳戏,也将日本原版改编翻拍的毫无意义。
【3分】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大部分内地青春片的通病可能就是剧情狗血、台词做作,红果果教坏小朋友,而将电影时间背景设置到远一些,又常常会出现服饰、发型、场景等与故事年代不匹配的情况,此片虽然整体营造的氛围还算单纯,但以上各方面的bug让人看的很跳戏,也将日本原版改编翻拍的毫无意义。
【3分】
个人没看过这部电影,所以评价是随便打的,因为日版的评价很高,对于这部电影打分如此之低谈一下个人感受吧。
抛开中日韩三国的民族矛盾谈谈对三国电影的看法吧,很多韩国电影其实拍的很不错,特别是演员对人物的刻画,但是同样的导演到了中国用中国的演员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个人认为还是演员素质的差距,哪一部片子举例来说吧,那就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日韩都拍过,日版的就不多说了,拍的也是不错的,就拿韩国版的来说吧,柳承范饰演的X让人感觉既阴暗又温暖,剧情的反转绝对跟着演员演技走,大家可以看一下,韩国类似演技的演员可以说非常的多,整体素质都很高,听说苏有朋在导演这部电影的中国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再拿郭在容导演拍的电影说一下吧,韩国的野蛮女友,假如爱有天意,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了,同样指导的日本版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也是非常经典的电影,但是指导的中国电影那就让人大跌眼镜了,我的早更女友因为演员的实力还可以,评分不算太差,但在看看野蛮女友2等其他电影简直叫人不敢相信这是出自郭在容导演之手,说来说去,大家不要觉得不舒服,不入耳,我们的好演员虽然多但是要的片酬也高,整体素质来说感觉比不上日韩,大家现在都在喊着限韩令,说白了就是恐韩,韩国电影、电视剧为什么老实能以天价卖给中国,就是因为很多人对他们的影视剧认可,高品质的作品层出不穷,随便哪个小鲜肉演的电视剧就能让大妈大姐小妹妹们感动的痛哭流涕,说白了是剧情符合这些人的口味,反观我们呢,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按比例来说我们已经输了,因为中国导演、演员没有危机感,再差也有戏拍,大不了搞个绯闻,想办法上个头条就能火一阵子,心思不在演戏上,真出名了片酬高的好多导演请不起,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导演,好的导演没有好的演员,就是这呢一个恶性循环,费了半天话,个人感觉如果想提高中国电影的品质,限制演员片酬加大对电影品质的关注绝对是关键的问题!
04年的日剧版世爱至今是心中最爱的纯爱作品,所以在看到这部翻拍上映时内心有些许的期待和担忧,但最终观看后还是失望。
首先说说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的亮点吧,首先是张慧雯的眼睛很好看,并不是粉丝,甚至在看电影前不认识这位演员。
其次是光影和色调还是不错的,青岛的风景很美。
最后是选材,这年头很难得的纯爱题材,在这个国产青春片泛滥的年代,一部没有堕胎、出国、误会、劈腿,没有家庭阻挠,没有闺蜜成仇的爱情电影,实在难得,是的,这是被人们遗忘的纯洁的爱情故事,敢于用这样的不带噱头的故事在国内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拍成一部电影,是值得肯定的事。
至于绝症,不要说这是套路和狗血,一个年轻的女孩在花样年华逝去,每天在世界各地,都会发生着这样的事。
但为什么这部电影拍得不好看呢?
首先说说演技,04日剧版的山田孝之和绫濑遥是真的把自己演成了朔和亚纪,而欧豪和张慧雯则不是。
看完了他们还是他们,柯达和夏叶那是别人。
像是朗诵课文一般的台词功力时常让人出戏,哭戏时眼泪是有了表情却跟不上,那段两人在医院里抱在一起的哭戏,真的看不出是生离死别的眼泪。
其次说说台词,这台词到底谁写的我真的想问问他本人的想法,从头到尾说的最多的几句,“你不会死的,不会的“,这种台词说一遍足够了,听多了观众会以为你在诅咒女主死,想表达那种不舍的心情,大可以用神情用动作来表示。
还有男主说我们还有十年二十年很多年可以慢慢回忆以前的事,这种时候不应该为了宽慰男主,女主来一个微笑么,“但是我活不长了”到底是什么鬼啊,女主令人无法忘怀的人格魅力到底在哪里啊!
最后说下剧情改编上的失败,很多地方甚至有逻辑上的硬伤。
比如邮局老板让男女主夜闯墓地,根本就没有说清楚是要干嘛,日剧这里是为了偷爷爷年轻时爱人的骨灰,改编这里什么都没说。
还有就是这电影名字叫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啊!
世界中心呢?
铺垫了好久的乌鲁鲁呢?
哦,男女主一句,也许我认为的世界中心就在这里,原来是在海里啊,我大概明白了,女主应该是姓Dawson对吧,感情她的心是海洋之心啊!
还有经典的结婚照、令人温暖的家庭、友情,非常多的值得感动的细节这部电影里完全没有,以至于我看到女主去世的时候内心完全感受不到悲伤的气氛,因为首先你没有建立起一个令人恋爱的角色,一段无法忘怀的恋歌,怎么可能打动观众呢?
建议大家去看看剧版,才会明白什么是差距。
本来像世爱这种纯爱到极致的故事如今已经十分罕见了,更何况还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诉说着人生道理的爱情故事,在这个如今大家谈爱情都要和房和车和前男友前女友挂钩的时代里,世爱是一片心灵的净土。
一个不知名的海边小村,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以及他们身后温暖的人们。
我们缺乏的不是爱,而是一颗遗失了纯爱的心灵。
总的来说还不错吧,这个电影避开了青春片的堕胎以及姐妹反目成仇等狗血因素,却没有避开癌症等病痛条件。
虽然在一起打架那里略微有点狗血,但是磁带这个情节很有时光的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
未来邮局这个点也挺不错的,至少是现实世界很多人都喜欢的东西,也有很多人会去尝试做的事情。
美人鱼和雕塑这个情节略有点假,设计的不够唯美和真实。
特别是潜入海底去找雕塑那里,真的,跟骗小孩差不多,还有,女主角老是说什么海里的自己,我以为这是童话呢,而且是并不唯美的童话。
这个点不是很好。
关于主角,就不多加评论了。
所以说,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就影片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没到五星这种地步,四星水准,但我还是给了五星,毕竟太多的影评人给了不够公道的评论。
就推荐程度来说,我不太想推荐,不是因为影片不好,而是现在的大多数人太浮躁了,这种需要满满咀嚼的影片是无法得到他们的理解的,片段式的故事缓缓叙述,时间的线轴在现在,过去,未来之间跳跃,剧情的拼接不温不火,细腻美好,人物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只有纯真与美好,影片中的青春在纯纯的美好之中以遗憾和悲剧收场,整片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犹如柏拉图式的爱恋,温暖唯美,蠢蠢欲动,女主真的好漂亮,男主真的很深情,两人幸运的遇到彼此,并幸运的交织在一起。
电影之中的一些情节充满着文艺小清新的情怀,海里的美人鱼,别墅中的霞光,青春美好萌动的感情在记忆的深处随着时间之轮的转动出现美妙的加工与升华,电影中的所见所闻,浪漫场景是否真如现实一般,说不清道不明。
电影很对我的口味,但就我看到的影评情况来看,它似乎并不对好多其他人的口味。
这对这类电影来说是可惜的,但也是正常的。
就单单说这部电影吧,里面的许多青春并无法从表面引起我的青春的共鸣 ,相信大部分人也一样,在我的记忆深处,至少我的校服没那么好看。
但如果有心去原来体会的话还是能够get到一些的,羞涩的对话,欢快的单车,最重要的是彼此爱慕而美好的感情。
记忆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纯纯的,懵懂的。
我想大部分人的青春都应该是美好与遗憾的吧,尽管每个人的青春都是色彩不一的。
美好是大部分人青春回忆的主旋律,遗憾总是随之而来,幸运的是,我们与男主一样选择坚强的活下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评论里有人带着满满的恶意在评论着这部电影。
喜不喜欢,见仁见智,但我觉得这部电影无论从剧本,从创意,从细节,从演员的演绎方面都能算得上是一部用心的良心之作。
这是郭在容导演磨砺了10年的剧本,在原作的基础上力求出新,特别是未来邮局的构思,独出心裁,极富创意,衔接了10年的光阴的故事。
影片的台词非常入心,最记得的是“你还没熟,你慢慢来,我可以等你很久很久”,感人的台词还有很多,可以在电影里慢慢体会。
电影的细节也很讲究,柯达的书房里还真放了一张演员欧豪小时候的照片,也是用心。
两个主演的演绎都可圈可点。
男主欧豪把17, 27两个年龄段的柯达演绎得很生动,17岁的柯达呆萌执着,把17岁少年那种仗义不谙世事表现得活灵活现,墓地里扮鬼吓夏叶没吓成的样子可爱极了,别墅里假装被电话吸住的小伎俩着实生动。
对于27的柯达欧豪展现的就是他强大的内心戏的表现能力,没有多余的台词,没有多余的形体动作,只是用眼睛,用眼神就展现出了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
最值得称道的是欧豪的哭戏,我没想到欧豪的哭戏是如此的层次分明,方式多样。
高铁上的哭 :先是泪水涌出 ,右眼一滴 ,然后一线滑落。
病房里镜子前捂着嘴吧,强忍哭声的戏,让人都要感同身受地透不过气来。
夏叶爸爸来看夏叶,柯达双眼满含泪水,却要望着夏叶笑的样子让人心都碎了。
柯达陪夏叶出海,夏叶说“你要慢慢来”时,流泪的柯达帅极了。
27岁的柯达站在船头,“我真的好想见她”,红红的眼睛里,泪水只在眼眶里转。
一个平常不哭,硬朗的不得了的少年,能把握这么大的年龄跨度,哭戏演得这么到位,入木三分,这个孩子不得了。
电影娓娓向观众道出的是一个唯美纯情的初恋故事,不狗血,不滥情,值得细细地去体会去重温这样一个用心达成的精彩电影。
剧情很俗套,但是男女主角很美好,夏叶一笑,整个世界都在发光,怎么会有这么美好的女孩啊,就像花朵🌺一样在最好的状态下绽放,她善良、善解人意,也有脆弱和不甘心,她得到了柯达完整的爱情,她对想要寻死的柯达说,好好活下去,她的温暖照亮了柯达苍白的人生,使他明白了活下去的意义,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美好爱情,可是17岁的夏叶遇到了,从这个角度看,她又是幸运的,那年夏天,那段青春,那些美好而又没来的及说出来的爱恋,在成年的我们看来,弥足珍贵。
17岁
谷阿莫6分版。还好吧,至少,那个年代的高中爱情,也就如此吧。不像现在,初中生的爱情都可以交配了啦~
清新的校园感情,尽管比较悲伤。有点台湾小清新电影感觉,没想到张慧雯是上部《使徒行者》里的保镖小英,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不错哦
翻拍的作品 在翻拍的道路上 国内作品一直不尽如人意 这部也不例外 剧情是最大的硬伤 这段故事说实话还是蛮感人的 但是它的设定给人感觉不像是在中国 并不能把观众完全代入 表演方面男主欧豪还是不够成熟 没有张力 并没有完全释放出角色该有的感情 女主这个角色并没有多少表演空间 纯纯的 美美哒就够了
果然,青春片没多少好看的,昨天看完愣是想不起来名字……
柯达:我愿意和所有的神明做交易……泪动,这部片子真的很感人,看哭了
其实全程挺尴尬的
不感动
整个画面还是很美的,可能有些细节处理的很是很符合逻辑或者说是夸张了。不过美好的学生时代,夸张点也是正常的。不知豆瓣评分怎么这么低?最后的结局,是否相遇,有待考究。
未来邮局挺好,虽然剧情老套,但还是充满爱,感觉比全世界好多了。。。
挺意外的,拍的挺唯美青春。
柯达柯达,我是哈苏
这部电影挺治愈的 虽然女主夏叶得了癌症去世的剧情已经很烂了 只是邮寄未来还是有点暖的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时代 13年快乐男生一直以为欧豪会是总冠军后来华晨宇的了冠军 现在两位在各自领域的发展还是挺好的 当初欧豪初演戏的时候觉得他只会唱歌不会演戏可是后来还是很惊艳的 没有看过日版在一个播放软件中看到评分7.6分觉得还可以进来豆瓣只有4分 就觉得豆瓣的网友评分也不怎么可靠权威了
其实还行吧,主演们蛮适合剧中人物设定,演技勉强及格,校园清新风格明显,就是剧情略坑。
这剧组功力不足 拍出今年最沉闷的青春片 是把原著缩写成一句话又扩充成这样么 以为女主会镜中露面 会听到另一个世界的启示 男主会被车横撞 会弃车跳海 结果人家就要证明自己真实活着 就是不死给你看 坚持十年再坚持一辈子 续集是不是到另一个世界再撑一部?
柯达的游泳🏊搭档 李福生 沙海的马老板~ 哈哈此夏叶🌾🍁非彼夏叶🍃🍂
后半部都是泪点
除了最后结局不如我所想象的,到底还是表达的强烈的电影,虽然剧情几经俗套
老套的狗血剧情,20年不变的场景布置,生硬的故事转折,郭在容来中国圈钱也请认真点儿啊!一星给张慧雯,这次表现的还挺自然
夏叶和她妈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