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导演没有把劫匪一伙盯梢的镜头加上去,整个电影会更精彩。
整体的感觉虽然不很刺激,但是每个演员与角色的融合还是比较理想的,至少不会生硬。
故事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一个自我回归的套路,但是很多细节还是处理的不错的,比如那个经常关顾银行的小警察,个人感觉导演对他的命运安排不太厚道。
还有就是lewis曾经恩次问起lovely,你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后来却没有接上这个细节上的线索,lewis在最后似乎成了一个局外人。
这部分本来可以设计的更精彩。
看了大家的观感,满意的不多。
不过我在看之前,对于演员和导演都没有印象和概念,所以能更多关注细节和故事。
个人觉得可以打75分。
Chris再次开上Road 24,没有开前灯,然后一瞬间的爆发。
这是我最爱的画面,来回看了不知几遍。
无声的爆发,被回忆瞬间冲垮。
那时的Chris看起来让人感到撕心裂肺,JGL的演技相当到位。
很欣赏当时的无声处理,原声音乐也是全片最高潮的一段OST。
最欣赏的设定:You've got an end, then you can go back to build up your story. 谁说这不是最有力,但同时也是最绝望的方法呢。
这是被逼到绝境之时的爆发。
绝境已然摆在眼前,Then start at the end. 从结局展开的故事,将世界颠倒来看,疯狂变成了平常,平常中充斥了疯狂。
Chris到底是怎样。
Gary在问,are u that stupid or that smart. Chris的极端,充满了魅力。
Simple Power:Chris的本子上,简单的词句构成了巨大的力量。
Chris只身一人最后与Gary大斗,靠的是两句话——“start at the end”和“who have the money have the power”。
这是简单思维的力量,是直线的力量。
片尾,Chris回归到最简单的生活,并不是强力地试图改变,但却在一点一滴改变自己(这样的情节一向是我最爱)。
他不再去管别人怎么想,不再去管家人、Kelly究竟如何对待自己。
这是一种无力,但也是一种回归。
不是better or worse,是一种如甩手沉肩一般的感觉。
如果你可以试试看这样的动作,会发现在放松之中,竟带了钝钝的疼痛感。
就是这样。
真的,若能“简”下来,力量自然而然地爆发。
沉静无声。
不知导演的主线是何,在我来看,就是“简”的力量。
像是一个姿势,一个态度,一种表情,一个目的。
一条Road 24。
最后一句。
Never loved anyone that much before JG-L。
(芷宁写于2007年8月23日)有个在家当编剧枪手的朋友从MSN上发过来一个网页,表示:你先看看,然后说说感受。
打开网页看到一篇关于影片《监守之盗》的“影评”,篇幅并不长,也就几段话。
该作者认为《监守之盗》的导演没名气,主演“以前没有在其他影片出现过”,“很嫩”,甚至为此扯上了几个年轻的港星作为对比。
这让人有点啼笑皆非,《监守之盗》的导演斯科特·弗兰克在导演界虽是个新手,可他是个著名编剧,曾因《战略高手》一片获得过1999年美国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剧本奖(《战略高手》在当年一共获得了三项影评人协会大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剧本,同场竞技的还有《拯救大兵雷恩》和《莎翁情史》)。
主演约瑟夫·戈登-列维特也非那位作者所说的“很嫩”,“以前没有在其他影片出现过。
”列维特曾是位童星,7岁就出道,还是个高材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去年,他被纽约时报列入了最伟大表演者的名单。
这位80后男星,曾因饰演黑色电影《追凶》里的校园追凶人而引人注目,《追凶》还曾获得2005年圣丹斯电影节特别评审团奖。
或许,列维特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原因在于他还没在好莱坞商业票房大片中一试身手。
除却这些不提,《监守之盗》本身还是有可圈点之处的。
不知禁忌的青春不是牙齿,没有相应的牙套可以矫正,发生过的衰事,就算记忆重组,也不能重来。
假设某天当你醒后,发现原本的生活被彻底打碎了,记忆的顺次前后颠倒或根本一团乱麻,你会想不起最重要的事,也找不到恢复记忆的路,毕竟人不是电脑,不能重装系统,你该怎样?
克里斯(约瑟夫·戈登-列维特饰演)就是这么个倒霉孩子,因车祸,他的记忆出现了混乱、断层甚至是颠覆。
再试问,一个连任何事的正确顺序都要记在本上的主儿,却要参与一场抢劫案,结果会怎样?
克里斯原本有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出身于中西部一个富裕家庭,他本人还是高校冰球明星,身旁伴有漂亮的女友和几个要好的哥儿们。
然而,一场起因浪漫结果致死的车祸,让他失去了好友,自己则满身伤疤,大脑额叶严重受损,有关女友生死的记忆缺失。
缺乏组织能力、逻辑混乱、容易健忘的克里斯成了四肢健全的“残疾人”。
在有钱的父亲眼里,他成了出了麻烦需要照顾的低能孩子。
在他工作的银行负责人眼里,他是个只能拖地看门的人,因他连最简单的工作也会出错、挑针。
他那乐观善良、时常讽刺人生针砭时弊的室友刘易斯(杰夫·丹尼尔斯饰演)却能正视他,就如同正视自己的双目失明一样,刘易斯相信通过努力,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克里斯“偶遇”了加里(马修·古德饰演),加里给他介绍了一个女人,前脱衣舞娘拉乌莉(艾拉·费雪饰演),在他们那里,克里斯找到了一种被夸大了的自信,那是自从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后,他在父亲、亲友、上司、室友面前所感受不到的。
然“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克里斯和加里的偶遇并非巧合,加里是犯罪集团的要员,他将急于证明自己的克里斯拉进了一场计划中的抢劫案。
就在计划付诸行动之前,上司对克里斯表示,觉得他不错,希望能给他在柜台工作的机会。
克里斯终于从大劫案的“忽悠”云雾中清醒,在加里一伙来找他时,明确表示自己不参与,可这时候,事情已由不得他了,他被强行制伏,在意识到自己将成为替罪羊要被干掉时,克里斯伺机开始了自救……游走于绝望边缘的不同寻常角色似乎是约瑟夫·戈登-列维特钟爱的类型,这次他的演技很不错,通过一些生活细节、细微的表情变化、无心无绪的的举止来表现克里斯的特殊心态,以及生活的变化带给他的“罪案”心理动机。
影片通过心理戏推动着情节发展,前半部分平实冷静,且在不经意间埋下了之后克里斯绝地反击的伏笔——运动细胞发达的他还擅长猎鸟。
和匪徒周旋的克里斯依旧会记忆次序混乱,他将所有的事都写在记事本上,但有一样没写,那就是在装着钱的提包里放进了枪,当加里和同伙押着他和刘易斯,按照记事本上的记录前去藏钱地点时,那枪便成了猎枪。
通常因自己的过失遭遇不幸且殃及同伴的人,在电影中有几条套路可选:一是无法自拔型,被负疚折磨得几近崩溃,这类型最后的解脱便是死亡;另一个是发愤图强励志型,以期报答社会来减轻罪恶感;再一个就是自我封闭型,貌似正常生活实则陷入了心灵的桎梏,等待生命中智者的救赎。
导演斯科特·弗兰克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他用悬疑罪案来解构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在很多剧情的构建方面还颇有创意,而他那干净利落的风格也在影片后半部分得以呈现。
不知禁忌的青春不是牙齿,没有相应的牙套可以矫正,当年克里斯为了让女友看到夏夜满天飞舞的萤火虫,而黑着车灯行驶时,欢快而不知愁的他们是毫无禁忌的,于是现实让青春变得残酷,在撞上卡车的瞬间,过去的完美生活便只是泡影了。
不过在影片里,导演还是给了克里斯那脱节的青春一副牙套。
片尾,克里斯和室友一起经营着室友梦寐以求的钟点餐厅,透过窗户,克里斯看到了窗外的父亲,神情欣慰,在父眼中,克里斯已不再是那个需要照顾的低能小孩了。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2157162_d.html)
不知道为什么评价会很高,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乏味的电影,一个因为交通事故而迷失自我的男孩,困扰于短暂性失忆的疾病中,在一场银行抢劫案中找回自我的故事。
很平凡的一个故事,悬念也不是很强,看了但是说不出好在哪里,平淡的如一碗白开水。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犯罪片,而是直指受创心灵的治愈系影片。
导演独具匠心的将“事故”与“卷入犯罪事件”糅合一体,以关注的态度去看待主人公从阴霾中走出,找回勇气与自我疗愈。
而关于心灵的疗愈导演似乎借着克里斯的盲人伙伴之口说了出来:“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们的创伤大都来自于那过去的悲惨记忆——甚至有时强烈到我们无法承受的地步,它被深深地压入了潜意识,而这样的状况就如同我们的主人公,带着负罪的念头、犯下错误的痛苦记忆苟活于世。
我们踏出的每一步似乎都应该发生在当下,但却总是回溯过去或遥望未来——而这也就像许多灵性大师所说的——去体验当下,去除掉那些过去的情感记忆,无论它是好是坏,否则你的生活便仿似一个地狱。
塔罗牌的审判牌也同样揭示了这个秘密——审判意味着立足当下,并从心里真实的宽恕我们自己。
当然也有别人。
而我们的每一天都如同一个审判,需要我们充分地活着、绽放,而不是沉湎在过去的痛苦之中。
真正的末世并不存在——用克里希纳穆提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大死一番。
从开始到结束,你在哪里?
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而这就是导演告诉我们的无比珍贵的东西,现在你也可以聆听它了。
这片讲的就是一美国公子哥的自我救赎过程。
内容上更多的是1伙业余教唆犯教唆残疾人犯罪的故事,最后残疾人奋起反抗压迫在他头上的这座大山,结束了一切,生活美好了。
救赎片再多的剧情,中心找到了也就没什么太大看头了。
为了不让大家看到结局,你也不能到了35分钟的时候才进主题啊,情节缓慢、拖沓。
2个残疾好友,一个心理健康身体残疾,一个相反,互补生活之。
内容上更多的是一伙业余教唆犯教唆残疾人犯罪的故事,最后残疾人奋起反抗压迫在他头上的这座大山,结束了一切,生活美好了。
片中:死了一个天真、胆怯、紧张却枪法神准的年轻警察。
灭了一段短暂、怪诞、羞涩而充满美国真情的快餐爱情。
除外,别无他用。
为什么每个美国人都是残疾呢?
因为他们要自赎,心理疾病在美国电影中被无限放大、夸大、严重影响普通大众的视野。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哪怕只冲着画面中映透出来的静谧的美感。
主人公支离破碎的记忆一直掌控在导演编剧完整的构思之下。
故事很完整,里面有让人心疼的丑恶,有简单的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洞悉,有善良,有真实的感情我喜欢Chris的独白,喜欢他从远处看着因他致残的女友的眼神,那隐忍的感情,深入骨髓的内疚,充满了人性的暖意。
还有那个“多纳圈警察”,可爱的简单生活中的人,他被杀的同时塑造了这个电影里真正的坏蛋,让这个电影变成了一部真正的好电影,观众们开始希望Chris能够振作起来干掉这些坏蛋。
只是“whoever has the money has the power”太简单了,不够支撑角色的转变。
我喜欢这电影里的很多东西,那洁白的雪,真实的生活场景,生活的絮叨,感情,没有了美国式的荷尔蒙肌肉男,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力量,而每个人都可能失去它,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下班的时候购买多纳圈去表达善意之后被人枪杀,传奇有时候来的很突然。
Lookout在电影里是小偷当中专负责望风的那种人,男主角还好最后改变了主意,不然我不得不怀疑这片子要列在什么级别了……一次车祸改变了主角的一生,其实车祸已经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他不愿意去想起,不愿意去面对,一直将自己封闭起来惩罚自己,但车祸不会改变,死去的朋友也不会复活,心爱的女友也许也不会原谅自己,但生活还是该继续,一个银行小职员也没有什么不好,新的生活对自己也许是新的意义。
影片本身一般啦,看了下是一个转做导演的编剧的处女作,这样也算可以了。
小帅锅现在红了的说……
大量运用音桥,让很多时候声音先于人物出场,使得一部可能会搞得像《记忆碎片》一样错综复杂的电影有了克制而流畅的节奏。
刻意简化情节,总结一下就是讲了车祸后失去长期记忆的囧瑟夫被一伙银行劫匪利用来偷银行的钱,最后被囧瑟夫反杀的故事。
单线叙述,没有运用复杂的形式。
故事本身也没有悬疑惊险之处,甚至动作、枪战戏几乎都是一带而过。
所有的画面都被剪辑在一个略略迟疑、停滞的质感中,再强烈的感觉,不久之后都会变成起床、洗澡、穿衣服:对的,就是那种失忆的感觉。
囧瑟夫车祸后幸存下来,自然而然会有一般励志电影中的心灵创伤,比如囧瑟夫演的另一部电影《抗癌的我》,就是纯粹的和心灵作斗争。
这里他因为是事故责任人,懊悔、内疚、自责种种标签贴满。
但他同时要面对类似于《记忆碎片》中盖•皮尔斯所遭受的大脑的物理伤害。
盖•皮尔斯的角色比较单纯,每天早起痛苦回忆一番就意志坚定的进行复仇之旅。
一部电影中囧瑟夫经受心灵和生理双重的创伤,经常不知道要干什么,又要努力融入社会,还永远处于他自己都不太理解或者说可能忘了的负疚感之中,使得这个角色充满了复杂矛盾的情绪。
并不是说这就比《抗癌的我》《记忆碎片》更牛,只是它自有独到的特色,不能、也没必要去相互比较,非要分出个胜负来。
情节简化的同时,细节上的细腻和呼应却毫不含糊,尤其囧瑟夫的小记事本上的一条条记录的来历和作用,还有几次直击人心的眼睛镜头的叠化。
最感动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囧瑟夫开着满载钞票的车从银行逃出来,配合着强烈的音乐,闪回车祸场景与当时场景的快速切接,看到肝都颤了。
另一个是结尾,伴随的是舒缓的音乐,囧瑟夫一段普通的鸡汤式的独白,不知不觉真实地被感动了。
影片的开始,让我觉得有些乏味,那一段段似乎重复的台词,但后来觉得很有意思。
I wake up,I take a shower with soup.每天每一时刻用小本子记录下来,聪明脑子不如烂笔头嘛。
脑部受损,短期记忆间歇性丧失,应激障碍,过去的光辉浮现在眼前,现在的处境令人不甘心,家庭对自己的支持微乎其微。
故事不知道如何开始和描述,从结尾开始,就是这种精神,让他完成了救出挚友,打死罪犯的壮举。
"Whoever has the money has the power",一句很具有诱惑力的口号,力量,那么强大也同时那么脆弱,一瞬间拥有一瞬间又灰飞烟灭……片尾主人公的脸庞和眼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种忧郁之美和无所谓的态度,有种很强的力量在支撑。
You're so fucking beautiful。我有点伤感。
嗷……20160822@丹六alone
音乐大赞 导演沙包
8.0/10 分。约瑟夫的片子众多,但我个人觉得,这是他表演里比较突出的一部,从年少轻狂时的意气风发,到受伤后的沉默寡言,都非常不错。
电影说到底还是讲故事,虽然设定什么的很有趣,但是导演在讲故事这件事情上还欠火候.....
开场就莫名的悲伤.然后就一直在悲伤中默默地铺展剧情.高潮,冲突都来得自然而恰到好处.很让我中意.Joseph如果机会好,会成为另一个演技之神的,no doubt.
不咋的
只有结局的 不是故事。。
无聊
关于记忆的人物设定会让人联想到《记忆碎片》。但其实我是冲小囧去滴~:P
没什么意思
不能驾驭就是不能驾驭 ost很棒!
94
又是囧瑟夫!
Boring,it's seems something like “I get sick I shall crime”
远不如《失忆》和,开头关灯开车的桥段不错
开头好浪漫。。。
节奏太慢了,看上去导演想展现一个男人的成长,但我并没有看到有建设性的东西
挺烂的片,你不觉得吗?不能因为约瑟夫的存在就给那么高的分吧,明星效应。
故事显得有些老套,不过捕捉光那段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