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译名是叫《交响情人梦》,但是与其说是交响主题,其实主线还是千秋和野田妹的协奏曲。
前者从小就有当指挥家的理想,认真努力地不辜负天赋,但是过于严肃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偶尔也会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过于执着于结果,而忘了最初的感动;后者的理想是做幼稚园老师,没心没肺地享受弹奏,然而想法过于单纯不能“直面”乐谱难免辜负了才华。
这个故事是从双钢琴协奏曲开始,野田妹的色彩和个性让音乐更有趣味,而千秋的乐理和控制力拉着她别脱缰,两个人互相聆听配合之后展现出既合乎乐谱解读又鲜明生动的演奏。
当其他人的个性加入进来才变成交响乐。
所以还是原译的《如歌的野田妹》比较合适吧。
毕竟演奏者和音乐在这套漫画里被描述成这样的协奏——直面乐谱进入那些伟大音乐家们的思想,他们的人生会丰富演奏者的感受与思想;而演奏者的情绪起伏人生历练使得同一张谱子在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段上,在同个年龄段的不同演出中,得到不同的解读与呈现。
对于听众来说,就像一个macarron礼盒,各种口味必有一款适合你。
虽然千秋是剧情的主导,但表现出这种“协奏”关系的是野田妹。
迷路费告诉她说“像你现在这样不可能和他永远在一起”。
他同理事长是千秋和野田的性别倒转版:她发现了他的才华,激励他追赶,两人命中注定是要结为夫妇的——假如理事长没有受伤的话。
她不能再弹琴,这段恋情就结束了。
一方不断进步而另一方无法跟上与之灵魂共鸣的话,无法匹配。
这是一种很东方的CP观而且一般在竞技体育的题材中表现,其关键词是“感觉他/她离我好遥远”,这本是仙流的名台词。
以男女CP来说好像还是第一次见。
就在这个追赶的过程中,野田妹不得不认真弹拉二,认真去和舒伯特对话,认真解读贝多芬——这些对她来说可能苦大仇深的人生。
然后正视她不能放弃弹琴的原因。
动画版的孙蕊,作为另一种命运的野田妹——天赋被完全开发却因为忙于练习和演出而失去了少女心,说“我不是那种必须要亲身经历过才能感悟的人”。
她和千秋谈了一曲Ravel的恋爱,欢乐喜悦激动颤抖的音符让她体会到热恋的滋味。
所以演出结束时,她扑进妈妈怀里哭得好像刚刚失恋。
一首曲子就是一场恋爱,或者一次悲歌,或者一次重生。
人生中未必有机会去亲身经历的,都可以从乐曲中体验到。
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
这些命运的宠儿之外,片中其他的人也都在寻找自己的协奏。
失意与彷徨的乐章也是有的。
这些不同的个性与人生,仿佛不同乐器不同的声部不同的技巧不同的表现力,汇聚起来才是交响乐。
这个世界上可能只有日本人能把古典音乐这种题材做成悬疑惊悚(《少女疑云》)和萌燃腐系(本片)以诱拐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群众。
对的,是诱拐没错。
因为男女主角是搞古典音乐的,故事当然涉及了大量知名乐章,钢琴曲协奏曲交响乐,对乐曲一般只有调性的简要说明,毫无“寓教于乐”的学究气。
因为把贝小协拉出“青春的闪电”的感觉或者演奏出“花圃”的气氛,哪个比较对味放在一首曲子里那真是相当明显(奇怪的是钢琴没有小提琴这么显明的效果,野田妹乱弹的曲子观众纷纷在弹幕里表示“听上去差不多”,到了峰拉贝小协的时候大家就吐槽“这是换了个人来拉吧”)。
真人版的每一集比动画版长,所以可以为完整的乐曲演出留出时间。
乐章的剪辑都很用心,使之与情节尽量能平行发展。
不至于让平时不听古典的观众感到无聊。
去年不断有不同的专职影评人反复地多角度地探讨“影评”这种东西存活的原因和必要性,最后都有很严肃的结论。
于是也有童鞋问我“为什么写”。
唔,记录和倾诉心情的需求以及“被阅读”的快乐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最单纯的那种“发现好吃的蛋糕店就想拉小伙伴们一起”的分享愿望。
所以就很少有正经脸。
喏,如果是推荐蛋糕店,也是有“那家店很贵哦服务生很屌哦你不先洗吧干净喷两斤香水换上高级订制都进不去哦”这个路数的,但我听到这种介绍就是会掉头直跑的。
装修成卡通风格让服务生集体裸上身还定时跳柜台舞买蛋糕送抱抱或亲亲还提供咖啡免费续杯,这才是吸引人的荐词啊。
古典音乐这种题目如果没有帅气的男主角二缺的女主角灰姑娘的故事,是能吸引到神马人来看呢?
大概是钢琴十级或者家里有二百张CD的达人们进行气压很低的吐槽吧。
能摇动棒棒糖把熊孩子们拐过来就是成功了,至于之后熊孩子们会不会跑开,那就是谁也管不着了。
音乐也好,电影也罢,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因经历个性趣味的不同会对不同的类型产生好感,这就跟恋爱一样。
但是大家都会说——多认识几个朋友没错的。
所以能看到这么俗气的,充满各种神设定,和摆明车马卖萌的古典音乐偶像剧,就像读到吐槽卖腐向的读后观后感一样的高兴啊
近日看了这个[交响情人梦],日文的原名[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cantabile,意即“如歌的、歌唱般的”,剧中搞笑的情节和深挚的情感也一如其名,如歌般流畅,清新动人。
我个人心目中对“交响”的分类是:粉红系少女漫画/搞笑/青春励志/纯爱。
本剧改编自二之宫知子连载于[别册FRIENDE]的同名漫画。
作为漫画迷,一般对这种真人版,我的评价向来都是“乱来”,看过了太多改编的失败之作,歪曲漫画原意、私自篡改情节、蹩脚演员的蹩脚表演……这些作为一个漫画迷都是不可忍受的。
不过这次的交响是个很成功的例外,演员、故事和音乐都恰如其分的协调贴切。
既传达了原作的精髓,又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更大的发扬,无怪乎它作为06年10月富士电视台的月九剧了。
演员方面,本人第一眼看到上野树里版的野田惠时的想法是“nodame会有这么漂亮可爱么”,看了没几分钟便对其完全不顾形象的演出佩服不已(顺便对nodame房间的满屋垃圾佩服不已):如此贴合原作的一个野田惠!
基本上,应该没人能想象出比这更符合想象的一个野田惠了。
上野表演中有点含混的说话方式、张牙舞爪的跑步姿势和一脸缺心眼的表情,正是原作那个超不合常理的nodame的完全再现。
而表现出对“千秋先辈”一见钟情的样子则又非常可爱。
而玉木宏版的千秋真一,私以为除去演技外,能把各种白衬衫和黑西裤穿得这么美的男人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玉木表现出的气质也很符合原作中的“千秋王子”,帅气,清爽中伴随着有点酷酷的傲慢和老成,搞笑的时候也会作出让人忍俊不禁的表情。
千秋这个角色(大部分时候)不像野田那样夸张,因此对角色内心的把握成为了关键,而玉木控制的火候恰到好处、收放自如,把千秋遇到野田惠后一点一点的变化和成长表现得处处到位而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每当千秋暴露出脆弱的一面时,玉木湿润的眼睛总是令人动容。
据说玉木宏演这个之前,与其说是半红不黑的二流偶像,不如说是圈中平凡的男演员,演完之后就立刻炙手可热、人气爆棚了。
其他演员,瑛太的峰龙太郎虽然感觉跟原作有些出入,但“极度热情的摇滚爱好者”这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一致的,况且瑛太版本的峰也相当可爱;无论怎么看都是“变态”的定音鼓真澄能被还原到这个程度,演员实在是不容易了……附注,美形控的请注意!
后来RS乐团的各位基本上都是美形的!
其他的角色(理事长啦、老师啦、S乐团的啦……)也基本都看得过去,当然不是说没有丑的,是没有丑的不符合角色的。
漫画原作的故事本身就很出色,人设都极富个性,这奠定了“交响”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能在垃圾山中奏出优雅的钢琴曲的野田惠、不能坐飞机的千秋王子、摇滚小提琴的峰、怎么看都是变态的真澄……这样一群人无法不发展出有趣的故事。
为了避免剧透,具体情节就不讨论了,总之虽然真人剧在情节上做出了不小的改动,但没有给人带来脱节或改变原意之感(对我这样执著于“原作精神”的人,这才是重要的)。
剧作保留了搞笑的特点,使其充满了漫画感,角色对音乐的感情执著而浪漫,每人对音乐的爱都有各自的表达方式。
为了配合nodame和峰[对同一曲目的理解跟千秋这种传统优秀分子完全不同]这一点,“交响”对几首经典曲目做出了全新的编配,听来也别有风味,把这些曲子和经典的表现方法对比着听听确实非常有趣同时,也表达了[音乐没有标准答案]这个意思。
最近,“交响”又推出了动画版。
看了一话之后觉得,虽然动画的制作还算精良,千秋的声优还请来了关智一,但是因为真人版玉木宏表现实在是太出色,并且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动画的风头还是很难盖过辉煌的真人>< 动画版据说有23话,我还会继续追看,不过心目中最经典的还是真人版,如歌般的,野田废。
Beethoven: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 Op. 92 - No. 1 Poco Sostenuto - Vivace (贝多芬:A大调第7号交响曲 - 第一乐章) Beethoven: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 Op. 92 - No. 4 Allegro Con Brio (贝多芬:A大调第7号交响曲 - 第四乐章) Dvorak:Czech Suite Op. 39 (B 93) - No. 2 Polka (德沃夏克:捷克组曲第2号) Beethoven:Piano Sonata No. 8 , Op. 13 "Pathetique" - II Adagio Cantabile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 悲怆) Gershwin:Rhapsody In Blue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Mozart:Sonata For Two Pianos K 448 - I Allegro Con Spirito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 Mozart:Sonata For Two Pianos K 448 - I Allegro Con Spirito (莫扎特:魔笛 - 我的心燃烧著地狱般的复仇) Rimsky - Korsakov:The Tale Of Tsar Saltan:The Flight Of The Bumble - Bee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大黄蜂的飞行) Tchaikovsky:The Nutcracker Suite - Dance Of The Sugar - Plum Fairy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 - 糖梅仙子之舞) Prokofiev:Romeo And Juliet - Dance Of The Knights (普罗科菲耶夫:罗蜜欧与茱丽叶 - 武士之舞) Tchaikovsky:Serenade For Strings In C Major , Op. 48 - Valse:Moderato - Tempo Di Valse (柴可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 - 圆舞曲) Beethoven:Violin Sonatas No. 5 "Spring" - I Allegro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 - 春) Mozart:Le Nozze Di Figaro - Overture (莫扎特:费加洛婚礼 - 序曲) Khachaturian:Gayaneh - Sabre Dance (哈恰图良:剑舞) Rachmaninov: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 Op. 18 - I Moderato (拉赫曼尼诺夫:C大调第2号钢琴协奏曲) Chopin:12 Etudes , Op. 10:4. In C Sharp Minor (萧邦:练习曲) Mozart:Oboe Concerto In C , K 314 - 1. Allegro Aperto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Ravel:Bolero (Finale) (拉威尔:波烈路) Brahms: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 Op. 68 - 1. Un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 Meno Allegro (勃拉姆斯:c小调第1号交响曲) Debussy:L'isle Joyeuse (德彪西:快乐岛) Sarasate:Pablo De Sarasate:Carmen Fantasy , Op. 25 (萨拉沙泰:卡门幻想曲) Luis Monti:Csárdás(路易斯-蒙蒂:查尔达什舞曲)
这部剧是由少女漫画改编的,保留了夸张的漫画情节和特殊效果,意外得很有效果。
这部剧画风清奇却不浮夸,搞笑中也走心,有着强烈的漫画风格却十分贴合现实,不悬浮。
剧中的交响乐给我极大的震撼和享受,一改我以往对交响乐沉闷的坏影响,交响乐是一首婉转悠长的诗篇,值得细细品味。
千秋sama和野田妹是两个画风不同的人。
当野田妹遇上了千秋sama,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邋遢宅女遇见了严谨努力美貌的白马王子,爱的火花从此诞生。
野田妹和千秋sama的感情是那么自然而又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们相遇是一场偶然,千秋偶然听见野田妹的琴声,被这琴声不可思议的魅力深深吸引。
野田妹的琴声无章法,却很自由灵动,唤起了千秋内心深处对梦想的追寻。
千秋从小严谨地学习乐理知识,技艺高超远在野田妹之上,然而野田妹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差距气馁过懈怠,野田妹追寻着千秋前进的方向,像向日葵追寻着阳光一样。
野田妹身躯娇小但是是个非常伟大的人,她落后于千秋,却从不把自己当弱者也不服输,她没日没夜地练习,钻研没学过的乐理,为的是有朝一日有实力能和千秋一样共同演奏。
相爱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还有相知相遇相伴相互信任。
野田妹爱得大胆一点也不卑微,她一直支持着千秋,鼓励他,帮助他接触恐惧症。
千秋也一直在野田妹处于困顿时给予帮助,他不会过多干预野田妹的选择,尊重野田妹自由的心,默默引导让她发现内心深处对钢琴的渴望和热爱。
最终两个人都取得各自事业的进步,接下来两个人也将继续谱写浪漫的诗篇。
聊聊刚刚追看完结的《交响情人梦》,真是大爱啊。
虽然说不上是什么旷世经典但确实是很让人喜爱又舒服的剧集呢。
从第一回野田妹一出现就很让人喜爱,虽然她邋遢爱吃又迟钝,但她身上的善良童真简单有爱对音乐单纯的喜欢还有对千秋学长的感情都是那么自然的流淌着,一点不娇柔做作。
看着野田妹常常有一种熟悉的亲近感,想想自己也时常那么断电,还被弟弟说瓜瓜的,但我是真的喜欢这样,为什么要掩饰呢,好累啊。
但是还是羡慕野田妹可以单纯的那么彻底,那么执着的坚持自己的爱。
虽然是那么高不可攀的千秋学长也会对野田妹毫无抵抗力,温柔的力量最强大。
两个人因为音乐而相遇,被梦想和爱紧紧地包裹在一起,直到再也分不开了,因为这样温柔的爱,我会相信这样的爱情这样的生活。
原来我的理想生活是这样的啊,看完就是有这样的感觉,可是回到现实又很落寞,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梦想和可以为之冲动的东西。
野田妹有千秋有修得烈杰曼,我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的确是幸运女孩,希望也能带给我幸福的力量。
加一句,树里真的很棒诶,瑠可虽然也不错但更喜欢野田妹,玉木宏也是,期待他们的表现
可能我将要写得不是剧评,反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剧评;很随笔很个人的一些想法。
今天网友见面,神交以久的人;从以前就觉得他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像得不得了,一见面,果然如我所想。
我不是个常看日剧的人,但是他是,并且他也不排斥冗长的韩剧;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着自己的美剧,这一点上,也许说不上,但可能有我的影响,他最近也在看一些美剧。
我去年就看过一部日剧,就是《交响情人梦》,现在正在追它的动画版,漫画原著,是调节心情的好东西;当然他是一般不看这种嬉戏的东西的,他在他注明了勿做此叶子联接的个人博克上推荐着《14歳の母》,于是这成了今年我看的第一部日剧。
他是一个宿命感很强的人,他自己说的;他说他的那种本性慢慢地就暴露出来了——当然,他的原话不是这样。
他对于日剧的感觉就是,充满了理想又充满了矛盾的一种东西;在此之前我所看过的了了几部日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色巨塔》——事实上,这也是我有意识找来看的第一部日剧;我那时候一边看着一边流眼泪,不是因为有多么感人,如果真的要说感人的话,可能就是那种对于理想的执着,犹豫和叛离给人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我的弟弟总是说日剧不好看,因为演员演的太做作,我想有时候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一个好的作品,可能是幕本来就假假的舞台剧,明知道是假的,却还能打动到你心头的某块东西,那这就是一件好作品。
漫画改编的《交响情人梦》是漫画色彩的理想主义;而《14歳の母》更多的是某些执着的,理念的东西。
我觉得想着积极的人都可以去找这两部作品来看一看,前者是用一种让你带着愉悦的心情寻找自我,而后者则是让你带着一种颇有些扭曲的认知来认清现实,坚定信念。
以我的性格来说,我非常喜欢前一部作品,以至于我用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了它;而后面的那部,小小的女主角实在是太棒了,老爸演绎的更是出神入画,其它演员也可圈可点,还有为《白色巨塔》执笔脚本的作者执笔本剧脚本,以及精心琢磨的画面和Mr. Children的歌更是让此作品增色增辉,只是毕竟故事不是我感兴趣的那种;所以虽然深度上来说《14歳の母》肯定高于《交响情人梦》,但我还是喜欢后者,我现在最希望的便是于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气氛中寻找某种希望。
我觉得当你接触某一作品时——不管是什么文学作品画作之类的,还是电影电视剧集我都称其为作品,如果这是一件认真做出来的东西;要么那就是垃圾。
当你觉得那些作品的时候,你会得到一些东西,多多少少都会得到一些东西,比如说在《交响情人梦》中你可以了解到一点古典乐方面的知识,感觉一下音乐院校是什么样子的,在《14歳の母》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年轻人的性危机”诸如此类的。
但有些东西只能是感觉,那是一种力量;说的俗气一点,那是一些只可言传而不可意会的东西。
只有看了作品的人才能真正的感觉到,只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品能给人某某某种力量而不去接触的话是完全不能了解到的。
也许,事实上是这样,关于理想的与理念的问题,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如果自己不真正去动手的话,是永远都感觉不到原本你应该感觉到的那种兴奋和激动的——那种从身体中溢出来的,迸发出来的原始的DNA形状的非物质。
(文/len calvin)
先有“我”,再有“我们”柏邦妮尽管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跟我热血推荐《交响情人梦》, 之后又看到少女漫画重要代表作中赫然写着这部作品, 顺便一说,全部的作品是: 《凡尔赛的玫瑰》《爱与诚》《美雪美雪》《一刻公寓》《橙路》 《电影少女》《东京爱情故事》《流星花园》《水果篮子》《NANA》 《蜂蜜与四叶草》以及《交响情人梦》……作为已经二十多岁的高龄少女,并且看到动情处一定会潸然泪下(这简直要命!
),我当然几乎全部都看过。
但是我仍旧没有看这部漫画。
理由简单得出奇:因为我觉得《交响情人梦》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蠢了!
就漫画名字而言,《蜂蜜与四叶草》是我最喜欢的那种,十三不靠,但是传达出某种清纯至极的甜蜜气息,立刻让我想起在春天开满四叶草的山谷里和小熊一起抱着打滚儿,对我那颗少女之心来说,简直是一击即中。
顺便说一句,我刚才下载了《蜂蜜与白色樱草》专辑。
事实证明,有时候,人的固执会带来灾难……就像我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别人说:“觉得你就会喜欢那种长长头发像紫龙一样的男主角!
”所以没有看《来自远方》。
因为我讨厌好像那个人那么了解我的样子。
多年后我看这部漫画,发现我真的就是那么喜欢头发长长眼睛细细强壮冷漠笨拙又温柔的男主角,于是懊悔不已。
呃,对不起,扯远了。
吸引我去看《交响情人梦》的是作者的一个访谈。
二之宫知子说,最初的概念是在网络上认识一个叫野田妹的女孩,给她看了自己的房间的照片,她非常震惊的看见垃圾堆中有一架钢琴。
之前二之宫想必和我一样,一直觉得钢琴必须置身在高雅明亮的房间中,白色的窗纱,绿色的小盆黄金葛,附属品还有高高抱着纤细手臂露出亲切然而疏远微笑的女孩……但是却突然看见钢琴盖上放着几瓶喝完的清酒,吃完的泡面,袜子,漫画,各种匪夷所思的东西。
也就是说,一切与钢琴不搭的东西。
但是,这种乱七八糟的氛围,却有一种奇怪的和谐:在野田妹的世界里,钢琴不是一个高高供奉起来的了不起的神龛,而只是她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和清酒,漫画,零食一样。
她不是因为疼痛,因为艺术,因为高贵的野心而弹钢琴,而是因为喜欢,因为享受,因为可以自由自在的呼吸而弹钢琴。
在那个瞬间,一个叫做“野田妹”的女孩就在垃圾堆中诞生了。
同时,一个精密,严谨,用可怕的自律和专注弹钢琴,把自己也祭祀给古典音乐,不食人间烟火的天才男生也一起诞生了。
可以说,这两个人物是对照着设置的:毫无规则随心所欲的女孩,被常识和技巧拘泥住的男孩……就像两列背道而驰的地铁一般。
同时,正因为截然相反,戏剧性也相当强烈:这简直是两个放在一起就会互相碰撞,互相纠缠,互相吸引的小星球呀。
故事呢?
其实就是各种脱线人物把男主角也渐渐引向另外一个脱线的世界吧……而在脱线中,男主角赫然发现了另外一种平衡:随性,懒惰,散漫也并非一定是浪费。
就在你迷路的那段路程中,你的心,也在一刻不停的领会风景。
在人生中,没有什么可以“直达”的事儿。
平庸的快乐,世俗的幸福,也绝不低于所谓高贵的艺术。
领会到这一层的同时,男主角真正明白了音乐的意义:音乐并不仅仅存在于演奏者本身,而是存在于演奏者和观众的心灵之间。
最让我佩服的是,并不是脱线人物只要自由发挥就好了,故事也会告诉你,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遵循原本的规则,但是在最后的表演时刻,再任由自己的心意去发挥,这样,才会获得成功。
我发现现在的少女漫画越来越忽视故事中的爱情成分。
男女主角只是为爱而生,单纯的言情,故事全部纠结在两人激烈反复的爱恨上……这样的作品的已经越来越少。
藤缠树的时代过去了,依附和被依附的故事过时了。
通常男女主角都是执着的走在自己的路上,只是碰巧他们走的是同一条路而已。
即便大家走的不是同一条路,也会因为一直“在走着”而惺惺相惜。
漫画的主要内容,可能是关于摇滚,绘画,或者古典音乐……那些丰富的“毛边”越来越多。
故事趋向精致,清淡,韵味浓厚。
呃,即便是在少女的世界里,单单谈恋爱也是不够的。
先有“我自己”,才会有“我们”。
公司对面开了一家港式甜品店,我对甜品一直有着超凡但不脱俗的热情,于是中午我约了朋友心怀憧憬而去,要了一碗杨汁甘露,还有甜不甩,芝麻糊,奇异果汁西米露。
吃完后,我却颇为失望,同样都是用西米,芒果,牛奶,白糖为原料做出的甜品,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些芒果和西米本很可以成为一碗绝世好甘露,但很可惜的它们没有遇上巧手,于是被白白的埋没了。
拍电视剧也很像做甜点一样,即使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原料,也可以拍出品质截然不同的剧集。
这里面的奥妙就在于各种调味料的比例,柚子和芒果的比例,搞笑和煽情的比例,纯爱跟成长的比例。
我喜欢日剧,正因为日剧里的比例调配很合我的胃口。
前几日看了许多朋友跟我推荐的《交响情人梦》,说实在,不能说是制作十分精良,比那些耗资巨大的HBO剧集比算是比较简陋的,但却十分生动搞笑讨人欢喜。
东西好吃不好吃,关键不是食材有多珍贵,龙虾鲍鱼未必就比生滚清粥小菜来得更落胃。
交响的主题还是日剧和我都向来喜欢的励志,日本人很能励志,而且可以把人励的心潮澎湃遐思不已。
玉木宏扮演主角千秋王子,扮相十分俊朗,白衣黑裤已经是的机关枪级别的杀伤力。
曾经有一阵子屏幕上流行臭硬汉黑面汉,这两年玉面书生似乎又开始走红了,但是那些少女系少男我实在是无法接受,还是玉木宏这样俊朗阳光的形象我却是喜欢的很。
女主角是眼下流行的邋遢兼卡娃伊兼严重内八字型,现在是否为了增强平凡少女们的自信心,让她们更有融入其中的体验感,所以女主角都是如此随便。
比如我,虽然我不是少女,但我这人也挺不修边幅的,房间永远是这里一堆书那里一堆杂志,于是我看到女主角的不修边幅更甚于我,胸中便有找到同志的温暖感和我还是挺爱打扫卫生的自豪感。
在剧集里那女主角天天跟八爪鱼一样粘着玉木宏,贴身倒追,令我等从小就没主动过最多就心怀一下不轨的女性同胞,看了觉得这世道变化真快,自个真是落伍了。
当然,这也可能都是男人搞出的本子,诱拐女孩们向电视学习,主动出击,这样男人就省事多了。
所以女孩们看这样的剧集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要轻易的被糖衣炮弹打中,即便是玉木宏这般的超级糖衣炮弹。
剧集是关于古典音乐的,所以剧情里也涉及到不少交响乐的内容,此剧演员还算选的可以,那些乐器演奏的细节都还过的去,没有出现国产剧里一看就是不会拉琴的人在那拉琴的画面,装的还是那么一回事情。
不过对于电视里出现的那些对音乐的描绘好坏则完全没有听出来,除了小提琴还能听得一点,钢琴则完全不懂了,那些人在我看来都弹的粉好粉好。
包括弹的乱套的女主角,我也觉得很不错。
不过这部电影的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励志。
虽然是励志,但整部电影都十分可爱,十分卡通,剧中有许多漫画效果的真人再现,比如人被扔过来的书打的飞起,整个人被拎起来放到椅子上等等,还有漫画般的白眼,都十分窝心。
这就象是甜品里的独门秘方,加上一点点,味道便完全不同了。
在出差一周多后回来,看上这样一部优质甜品般的剧集,还是非常非常的让我开心的。
日剧学院赏的水平真是不错,得过奖的片子随便拿一部出来看都相当的出色。
最近看的是《交响情人梦》。
这是一部音乐题材的剧集,爱情当然是不可少的内容,不过其实爱情在这套戏里并不是浓墨重彩,它也讲了友情、理想、取舍、努力……多方面的内容,难得的是并不杂乱和单薄,那样多的角色,个个都有鲜明的性格,配角和主角一样出色,令人见之难忘,感谢他们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似乎简单但却动人的故事,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交响》里有这样一段:千秋问乐评家佐久间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好,平时十三点兮兮的佐久间突然说出深奥的话:“能够从事音乐决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大师,除了有才能,还应该拥有值得珍惜的相遇……我希望成为这些相遇中的一个。
”值得珍惜的相遇啊!
当千秋遇到野田惠野田惠,日文是NODAME,“DAME”是不行、差劲的意思,所以有翻译写作野田废。
这个是一个非地球生物:三天才洗一次澡、房间永远堆满垃圾、只要有吃怎样都行甚至会去偷同学的便当、思维方式完全和正常人不一样绝对的变态。
她弹琴是因为喜欢,全然没有章法,可是天才的手指流出金子般的琴声。
生气的时候会对千秋说:“野田妹今天一个人回去,跟你绝交!
绝交哦!
离婚哦!
分居哦!
”千秋,目中无人的音乐贵公子,父亲是音乐家、母亲是有钱人,从小便展露出音乐才华。
长相俊美,永远一件贴身白衬衣,无论男人女人都为之心折。
爱整洁、甚至烧得一手好菜。
这两个人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可是偏偏因为偶然而相遇,花痴加无耻的野田毫不客气地寄生在千秋身上,在他家吃饭、洗澡,千秋虽然动不动就把她扁到一边,可是就是没法彻底摆脱这个家伙,象彩子说的:“遇到这样的人,我们的千秋就没辙了”。
只有智慧的老师Franz von Stresemann一早知道故事会怎样发展。
在他选定成员的S乐队里,率真的野田惠被定义为幸运女神。
是啊,没有她千秋怎么会改变呢?
没有千秋的改变,这支由最差生组成的乐队怎么能奏出完美而有个性的乐曲呢?
在野田惠的影响下,傲气自我的千秋渐渐变得懂得欣赏别人、体谅他人的苦衷、放下架子真心地面对他人和自己。
而为了赶上才华盖世的千秋,邋遢随性的野田惠也开始认真对待音乐,对人生有了规划。
能够从事音乐决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能够学会爱与珍惜也决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夕阳下,千秋从背后紧紧抱住野田惠,没有说出爱,可是谁会怀疑这不是呢?
当峰遇到清良比起体温比常人要低两度的千秋,峰的体温恐怕比常人要高出四五度。
当千秋坏脾气上来让S乐团的团员们都感觉受挫的时候,峰苦口婆心地一个个解劝希望大家互相理解;当大家忙于准备各自的比赛对乐团的未来嗤之以鼻的时候,峰坦白而受伤地喊出自己的梦想和千秋的心声。
我以为我已经很熟悉这个孩子气和热血的峰了,他却再次给我惊喜。
清良在演出前紧张心虚,他握起她的手:“不要怕,因为你是我喜欢的女人。
”清良为出国还是留下犹豫不决时,只有他看出端倪,用特别的有点霸道的方式为心中的公主选择了光明的路。
最感动的是一个小细节。
公演结束后,清良与他话别,他们紧紧拥抱着对方,依依不舍。
峰鼓励清良在欧洲要好好努力, “等你再回来的时候……”,峰说,以他的性格,他是想说让我们再在一起吧,可是他也知道,这一别,隔天涯,彼此的生活大不相同,再无可能重续前缘,这样的话会令清良为难,难过一阵,他坚决推开清良:“我要与你竞争首席小提琴手的位置!!
”还好清良懂得,还好清良感激峰的苦心,她认真地点头,离别里看不到眼泪。
我相信,这一刻,清良很明白她为了前途放弃了什么,在未来的人生里,都不会有人爱她比峰的一半要多。
当江藤老师遇到野田惠江藤教师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配角。
因为整天拿个折扇打骂学生,外表残暴的江藤老师被学生千秋“炒”了,他死死抓住野田惠,再也不要重蹈覆辙。
其实,打心眼里,他爱惜学生的才华。
他用哆来B梦的公仔和便当把野田惠引来琴室,他配合野田惠跳起屁屁操,他请千秋来看野田惠的比赛,他比一个父亲更象一个父亲。
当野田惠终于要出国,看着仍象孩子一样和同学们打闹的野田惠,江藤老师对谷冈老师感慨:“我什么也没能做。
”谷冈老师回答:“不会呀,屁屁操的动作很不错嘛。
而且,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什么也没能做,要知道结果,应该还要等十年二十年吧,或者更久。
”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就是这样吧。
能做的不过是顺着孩子的天性给他最无条件的支持和配合,至于这样努力这样辛苦到底有没有回报,孩子会不会如期望中的成长,只能等上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了。
当傻瓜们在S乐团相遇是,没错,进入S乐团的都是傻瓜。
留着爆炸头八字胡暗恋千秋的定音鼓手真澄、好吃爱哭却异常倔强的小樱、长相甜美却比较脑残的姐妹花、毕业后居然第一个结婚让所有人眼镜掉下来的肥妹、老是爱唱反调却总被戏耍的“两个弄蛇的家伙”……他们都是差等生,从来没有机会进入一个交响乐团,如果不是老色鬼怪老头Franz von Stresemann把他们集中在一起,他们都会各自毕业:或者继承家族的面店、或者到公司工作,总之都会放弃音乐,也会相信自己没有音乐才华。
是S乐团改变了他们,这个Special的乐团。
他们开始努力练习练习再练习,他们开始敢有梦想,他们开始大声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他们本性都是纯良的人,多一点鼓励、多一点信任,他们终于奏出梦幻般的交响乐,音乐的梦想也会一直伴随他们未来的人生。
一边笑一边流泪地看完这部剧集。
假如现实中的你我也在一出戏中,我大概也会被选中进S乐团吧。
我也象他们一样傻傻地留着青春的梦想,我也象他们一样相信爱渴望温暖。
当圣诞公演结束,S乐团的成员在十字路口挥手作别,我仿佛看到离开校园时与同学告别的自己、离开以前公司时与同事告别的自己、一次一次与更年轻更天真的我告别的自己。
我已经不再天真了,可是仍然很傻。
我还会相信人生就象交响乐团一样:每个人都有它特别的地方和存在的价值。
为了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每个人都必须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同时也与其他的人默契地相处。
不放弃梦想——哪怕它看起来那么遥远,不放弃关怀——决不因为某一个团友失败了就抛弃他,不放弃感动——无论长短、世界上都有真挚的爱。
每一个人、每一段关系、每一次心弦被拔动,都是值得珍惜的相遇。
这简直,是没有办法的事。
请你,也珍惜与这样傻傻的我的相遇吧。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的最后一个寒假,我又在干些什么呢?
每天睡到将近十二点,看一会午间新闻,然后打开电脑,开始无休无止的恶补考研期间没有看的美剧日剧和动画。
上个星期一,是《交响情人梦》,日剧,当然1月新番的动画也看了,却是我第一次觉得真人般拍得比动画版好的片子。
先看了四集动画,第一个冲击是二之宫之子的画风实在不是我喜欢的,人物一点都不美型拉,其实呢,不美型也无所谓,但是故事情节的设定确是——千秋是个大帅哥!
怎么说也不太能接受阿第二个冲击就更强烈了,难道所有学音乐的人都是恋爱花痴,野田妹首当其冲,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性取向有问题山形来的傻瓜真澄,再来就是一个比自来也还要色的老头,这里面除了千秋之外还有正常人吗?
等一下,这家伙也有严重的童年阴影,算得上正常吗?!
第一阶段的定义便是恶搞的爱情片,于是开始看真人版,从中午一直看到晚上11点结束。
一刻没停。
晚饭也草草。
还没结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发短信告诉同学我今天看了一部多么好看的片子,我知道我是真的激动起来了。
想当年(一不小心就用上了这三个字,到底年纪大了),初中的时候,刚刚开始接触少女漫画没多久,就开始反感、厌恶甚至痛恨白痴一样的女主角,大条,脱线、没大脑,却总能得到最优秀最帅的男人的爱和守护。
这些东西把多少少女引入歧途,害苦了多少人啊,那绝对是无法统计的数字。
可是今天,十年后的我,再次面对一个我不屑的大条女加垃圾女加超级自作多情不要脸的女人,为什么,为什么我竟然开始有一点点羡慕她,嫉妒她,甚至越来越想变成她呢!
原来,世界上还有千秋这样的好男人,一边深恶痛绝的咒骂你,一边却不辞辛苦的给你做饭烧菜、给你洗头,陪你练琴,直到自己买菜的时候也会不自觉想到要把你的那份也带上。
一边嘴上说我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一边又是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和她走得最近,直到有一天前女友彩子的一句话把我们点醒了:“原来是这样啊,千秋你就是拿这样的女孩子没办法阿!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没办法的事,一物降一物啊,千秋遇到野田妹就要缴械投降啊,我一边感慨一边想起了阿牛的一首歌《上辈子欠你》:“我上辈子大概是欠你,所以这辈子对你无能为力……”每次哼起这句歌词,总有满满的幸福溢在胸中,原来这种对一个人既无可奈何又怜爱的感觉,才是让人感觉最幸福的爱啊。
最后的那一幕(看过的人肯定知道我指得是什么),实在是让人有点不忍心提起,因为太美的东西实在是一碰就会碎的,可是在那一刻,我承认,我的关于爱情的所有世故也好老练也罢的想法全都消失无踪了,再一次做回了曾经那个憧憬爱情也会发梦的少女,我不怕丢脸的说出来,那一刻,我好想,好想变成野田惠,变成被千秋学长的双臂紧紧圈住的那个女孩。
好吧,恢复清醒吧,做梦毕竟只能偶尔为之的。
现实生活中,像野田惠这样会把一个普通女孩子只有在梦里才敢说的话才敢做的事说出来做出来的人大概是没有的吧,像她这样已经是大学生了,还那么单纯没有心机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吧。
即使真的有,又哪来千秋这样的人呢?
唉,生活从来就是这样让人濒临绝望,还好我们还有这样的片子这样的故事,让我这个在情人节的前一天还是单身的人聊发感慨,在现实的夹缝中偷得些许温暖。
这一整天的沦陷,除了心情当然还有耳朵,一边关注故事的发展一边还有美妙绝伦的交响乐在耳边时起时落。
拍摄手法也只得称道,几乎看不出什么破绽,害我老是以为特地去找来了真会乐器的演员。
玉木宏的表演非常出彩,不管是抽筋的样子(特别经典,演得跟动画一样),还是挥拳打人的样子,都有型有款。
当然就更不用提穿好礼服弹钢琴或者拿着指挥棒,在万千瞩目之下指挥乐团的样子了。
其他的男性角色也都塑造的非常好。
峰,抛开自恋不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值得依靠的男人,很多时候都会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了人家的大忙,聪明而又识大体,又是不可多得极品男一个。
其实,我最喜欢的一个却是真澄,虽然怪了点,但是他的真和他的默默无闻并不抢眼的状态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不管是对千秋的感情,还是在音乐上造诣,明明那么强,却永远成不了主角,也许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吧。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总结下来一句话,《交响情人梦》真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哦http://shop58934857.taobao.com/
!!!!感叹号 满是感叹号的38.5摄氏度身体的晚上!!
试了两次,最后都崩溃了
还是想说豆瓣评分真的是~~~~不靠谱啊。有那么好看吗?完全猜得到的剧情。不过音乐是亮点,算我的古典音乐入门了
没想到这么好看阿。。
到第二集看不下去,女主叽叽喳喳的对白,男主唯我独尊的气势,果真对太中二的剧完全无感。其实一开始纯为了瑛太看的,但剧情和演技……还不如直接看动画
看了两集坚持不下去了实在是。
如果你是日剧迷,不妨被古典音乐熏陶下;如果你是音乐迷,不妨被kuso搞笑日剧折腾下。里面的几位现在都大红,快发紫了。
无聊,女主很呆
话说学长真是帅。
野田妹,我爱你&gt;3&lt; CAST略强大!小出惠介你。。。木村了和福士诚治好有爱,一个喜欢千秋,一个喜欢野田~
……是励志音乐剧么。我觉得漫画可以画不代表电视可以拍哇。虽然已经拍得很用心了,但还是跟漫画差远了
又一漫改,脏脏的野田妹,和男主一起在音乐的故事里实现梦想
主CP担当只要千秋和峰这俩就足矣,野田废这种死皮赖脸的寄生虫只会碍事,连澡都不洗还打什么高光和腮红……撇开野田废真心可以按个五星
看到6集,努力了几次没再看得下去,可能这种画风不是我的菜吧,决定就这样了~如果有缘以后也许会继续看下去~
比想象的好看 看了第一集(没看完) 和最后一集(看完了) 喜欢漫画式风格 玉木宏长得真~~~恶心!
很欢乐~场面也很宏大~各个演员选的很到位很贴切。
没想象中的那么好看,过于漫画式的表现方式很不喜欢,也不搞笑,音乐也不动听,本是来看上野树里的,可她在剧中的模样一点也不漂亮,总体比较失望的一部剧
看不下去的感觉
没办法,谁让我看过动画呢。小出惠介牺牲自我的演出,我还是觉得挺出彩的。你说,这小日本的,选角怎么都那么恰到好处?各位演员都很放得开,有动画里的神韵。(弱弱的说,玉木宏真正爱的是瑛太吧。。瑛太可是别的彩虹发卡哦~~~)
太夸张了好像有点蠢啊。古典音乐里的青春热血。想起小时候喜欢而学的钢琴,后来被老师各种打骂和被同门小朋友的家长攀比后开始厌恶,不想参加任何考级比赛,只想学习喜欢的曲子。情况和野田妹有点像,除了她是天才,我是懒货。看完真是想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