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影评的时候,耳机里循环着电影的BGM《PianoNT3》 。
剧情进行到后半段时,已经知道并确定丽塔肉身已经陨灭,灵魂永远“寄宿”在菲尼克斯之中。
PianoNT3缓缓而出,记忆中温柔又善良的女孩,与现实里冰冷无声的战斗机器交相辉映,丽塔再次念出那句“如果有来生,我希望变成一只小鸟”,只有一人的电影院里,我还是偷偷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这句台词,也是看完这部NT中印象最深的东西了。
从影片一开始,编剧就一直拿这句话作铺垫。
从最开始我觉得莫名其妙,到得知真相后,看着不死鸟孤独穿梭于浩淼宇宙间,心境也逐步转变为无奈与沉痛。
在某个一闪而过的回忆镜头里,长大的丽塔换着驾驶服,她已不是约拿记忆中的小女孩模样,而已经长大为亭亭玉立的少女,裸露的后背满是手术留下的疤痕。
她背对着镜头,就像是约拿和米歇尔无数次看到的背影一般,我甚至无从知道那一刻她的心情,她的喜怒哀乐。
她会害怕在自己身上的人体实验吗,还是已经对此麻木如斯了呢?
她又在想什么?
她还在向往着自由吗?
三号机暴走后,丽塔作为“人”的存在湮灭了,她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只小鸟”,或许也是一种迟来的解脱。
但如此解脱实在是太残忍太苍白,经历过漫无天日又孤自一人作为实验品的年月,最终和战斗机器合为一体,在宇宙间寂寞远行,这可曾是年轻又鲜活的生命啊,这样的“转世”抑或是“永生”又有什么意义?
与此同时,约拿的心路也显得如此残忍。
如果没有米歇尔的执念,他本人真的希望追上丽塔吗?
就像对一只小鸟放归山林,任由菲尼克斯飞向远方是否才是最好的选择?
女孩的一生已经足够沉浮与残酷,苦苦追逐着这样一位明知再也回不来的人,约拿的内心也一定很是痛苦吧。
这样来看,结局巴纳吉和约拿的对话,似乎也凸显出编剧想要告诉我们的事。
“菲尼克斯,真快啊,好像光都追不上它。
”“但总有一天,会再相遇的吧。
”身为过错所缚,苦苦追寻不得,不若放下深切执念,将思念珍藏于心,走向将来的久别重逢。
影片结束,尽管对影片喜厌参半,仍然拍下了标题页。
毕竟,是陪伴我十余年的高达呀。
其他的一些碎碎念: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哥把他柯南的压缩碟借给我看。
但柯南的压缩碟中,夹带了几张高达Seed和高达Seed-D的光盘,我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入了高达坑。
随着年龄渐长已经成为社畜的我,这些年陆陆续续补了很多其他作品。
正史也好其他纪元也好,我都非常喜欢且一视同仁,除了铁血。
(冈田磨里亵渎了高达这个IP,并非特指奥尔加之死,而是编剧所要表达的一些东西触及到我的三观底线)NT这部动画电影,如果它没有机动战士高达的前缀,真的算是一部浪漫又动人的科幻;但正是因为它隶属高达,所以于内核,被粉丝群喷,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对这部电影没有多大抵触,更多的还是带着一种童年愿望实现的欣喜去观看的。
能在电影院看到高达,这个已经足够开心了。
当然,不好的地方也有很多。
比如,丽塔和约拿的塑造就非常打动我,但米歇尔和反派的形象表达就让我很迷惑,后期剧情也比较狗血。
还有米歇尔忽然的自杀、以及“宇宙女鬼都是我的翅膀”的桥段、无限放大New Type等等,实在是不敢苟同。
最后补充一个小插曲。
这部电影甚至让我对泽野弘之稍微扭转了态度。
虽然我承认他的神曲们的确很抖腿,但于我个人,始终觉得他曲风千篇一律;每次看到有人把他和高达音乐等同,我都只想把菅野洋子的《moon》敬出来,只需要这一首,直接高下立判。
可这次算是真香?
开场前二十分钟的菲尼克斯狩猎战,伴随着米歇尔的撤离警告,电子音响起,把观众的好奇心拉到极致;倒计时结束,阳电子炮轰然而出,在《Vigilante》的衬托下,Narrative高达霸气登场。
为了这个片段,我二刷了NT,甚至对这惊鸿一瞥念念不忘,入手了nt高达的A装备。
最后,大决战前的《A LETTER》也让我蓦然欣喜。
听到它,就会想起巴纳吉站在油画前,安静凝视着贵妇与她膝下的独角兽。
虽然早就被三个人的海报雷到还听了首映回来的盆友的警告不要看这部,但肺炎期间太无聊了还是看了下……比想象中要好那么一丁点,但不得不说问题挺大的,主要有几个方面。
1.幼稚的主角……主角的动机极其幼稚和理想化,完全不拿实际情况当回事还自诩为了理想,观众真是为殖民星操碎了心。
2.非常无脑又极端的反派,这个反派的设计简直在给夏亚……哦不对,甚至在给伪鸭丢脸,最后整一个变成极端主义神经病了……我真的不知道他想干嘛……PS:梅原配的我一度觉得这个CV应该换福山润来会更变态一点😂3.机战片最后拍成了魔幻片……没错,核心战斗靠的不是技巧,不是NT,而是……意念!
没错意念!
你相信吗反派两手全程不握操纵杆凭空捏爆煤气罐……而主角这边,菲尼克斯整一个都拉拉化了,最后俩妹子飞出来的那一刻我甚至差点以为最后男主要喊出:成为我的翅膀吧!
4.牛皮癣高达真的太丑了……这大概是我继胡子高达之后看到的第二丑的主角机了(没看过的不算)5.红鸡比较偷懒的配乐,虽然有不少独角兽里面拿出来卖情怀的改编作品,但真的和泽野弘之时期的独角兽相比差太远了……本来只想给两星,最后多出来的那颗星想想觉得动作还是很流畅还有最后巴纳吉的情怀卖的还行,是的全程有很多刻意来卖情怀的老画面,但真正卖的成功的对我而言只有这里而已。
虽然之前的高达我一集都没有看。
但是感觉并没有影响观影。
只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感觉也不是很重要。
机甲战斗很激烈就够了!
没想到同场观影的人相对来说还不少呢。
这个时间段能看零点场的应该都是高达迷没错了!
看了电影真的有想把剧集都刷一遍的冲动。
我是带12岁孩子去的,她表示能看得懂,而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三位主角之间的情感和羁绊更加深有体会,正直的乔纳和善良的丽塔,还有亦正亦邪的米谢儿情感升华在精彩激烈的打斗场面中。
更加珍贵感人!
首先,剧情肯定有瑕疵,毕竟只有89分钟的片长要从0079说到0097,要交代背景,发展剧情,突出人物再加上高达战斗场景,怎么看都不够用啊。
当年光头的f91好歹还给足了2个小时的。
个人感觉nt是独角兽的补完篇。
毕竟文豪写的独角兽是有他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过于突出新人类,忽略了光头笔下的那些ot和平民对于战争的牺牲与光辉。
这部nt的作用在于最后所说的精神力框架对于实现永恒生命的否定,以及米妮瓦扎比说的,这样的能力是现在的人类无法掌握的,应该直接封印。
于是nt结束后uc宇宙中再也没有精神力框架的技术运用了。
uc的设定一下子回到了光头的轨道。
到了不孝子时期,不管你白鹅还是柯西,什么大气层巡航装备,还是小型化i立场随便你加。
再加也不可能变态到独角兽那两台神棍机的设定了。
再往后看v高达也是一台白板机,f91搭载的还是生物电脑系统。
你看精神力框架真的绝迹了吧。
(倒a这货我不想评论)那么为什么要拍独角兽呢?
这其实要怪光头啊,谁让你叫骡子去推石头的。
观众一看我操,满头的绿光竟然能把阿克西斯给推走,那么为什么后来的uc机体都没有这么牛逼的能力了呢!
两部独角兽告诉了你,比推石头还夸张的事情后来发生了,机体都直接封神了。
但是当时的上位者觉得这个能力无法掌握于是把相应技术封印了。
这样一来都说的通了,uc宇宙的设定都都回复了正轨。
这就是这部nt的意义。
词汇的世界远比物质的世界要衰退的快,当一个名词被重复利用多遍之后,便逐渐偏离了其本意;精神本来具备的无限性,却被限缩在这个名词之中饱受折磨,并迫使这个名词去完成一些可能性的功能和指向,以及那些意味深长又遥不可及的隐喻。
当它最终成为了我们再也不报以期待的预料中的用词时,就构成了这个词语的死亡。
或许可以说,“NEW TYPE”(新人类)便成为了这样一种异样的组合。
富野自然也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性,他在一篇采访报道中为自己解套:“《逆袭的夏亚》的高潮部分使用精神感应框架只是最后一策,用来凸显SF感而已。
自己有自觉绝对不会看重那个东西,扩大其描写来创作后续系列。
要是那么做的话,就只是对着虚拟事物抱着崇拜而已。
正因为如此,自己在之后的《V》和《F91》中也是尽量和“NEW TYPE”这个概念拉远距离。
”然而,此时的我们依然无法释怀“NEW TYPE”这个词汇的魅力以及它所表现的对于可能实现的人与人之间达成相互理解的世界的渴望。
即使富野试图通过《Z》中卡缪的精神崩溃以及《逆袭的夏亚》中的悲剧性结局来向人们传达人类始终是无法互相理解的道理。
我们却仍怀以信心,也正因观众的热切期待,“NEW TYPE”的概念在之后的作品中并没有随着阿姆罗、夏亚和拉拉·辛的殒命而消散,它仍如幽灵一般游荡在无垠的宇宙,直到《NT》中的再次复活。
“NEW TYPE”的概念也随着宇宙世纪系列作品不断发展和衍生而演变为两种不同的内涵,正对应着“宇宙世纪”的两个阶段,按照时间线索来划分,前一阶段从《0079》到《逆袭的夏亚》,后一阶段则从《F91》到《V》。
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脉络,瓦格纳最初想把这部歌剧写成向压迫人类的黄金势力进行斗争的英雄史(吉翁反抗联邦、主角们反抗非正义的战争),转而却写成了宣扬神的力量和命运的无上权威以及世界的衰败(Unicorn的精神化、主角们的命运悲剧),且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思想。
这种表达思想明确的转变发生在将“宇宙世纪”清晰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节点性作品《逆袭的夏亚》中。
这两个阶段的作品深受现实社会变迁特别是日本社会变迁,以及冷战思潮到经济神话破灭的社会现状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却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在这两个阶段中,人类都面临着同样的现实困境:在宇宙中生存的人们,就跟地球上的同胞们一样,被囚禁在一种已经遭到诅咒的共同体中(《UC》中被明确称之为的重力井的束缚,也即凡人皆与生俱来的人性)。
卷入世界动荡中的人,不管他以什么形式,革命的也好,保守的也好,都在一种可悲的乐观主义中燃烧着自己。
这样的现实基础正是建立正是在作者有意刻画的百分之一的统治者和百分之九十的普通民众的世界观中,统治者和普通民众是两类反对一切变化、反对任何革新的混乱群体,而填补在他们之间的是故事的主角也是被代入了感情观众们,那些躁动着、坚持着、满怀着期待的人。
然而革命的热情总被冰冷的现实浇灭,被成长的风霜磨灭。
《逆袭的夏亚》中褪去热血稚气的阿姆罗反对着拒绝现实、拒绝“成长”的夏亚。
“理念是对的,却错在实行”,阿姆罗用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话语来概括夏亚的行为,于是在这样一种无法调和矛盾的困境中,“NEW TYPE”成为了我们尝试对抗冰冷的现实仅存的武器。
“宇宙世纪”两个阶段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故事基调充满了抗争精神,着重描写少年对成年人世界的反抗,革命势力与保守势力的的对立,新兴的理念向旧有价值观发起挑战。
后者的故事则是建立在终于推翻了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后,却难以重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废墟之上。
而此时,“NEW TYPE”已然无法带来救赎。
因为告别了成长所带来的混乱,主角和观众已经被现实所赋予了成熟的属性,也因为有保守才会有革命,但在连保守都无从谈起的情形下,革命自然也法发起。
这或许就是《NT》即使再次祭出“NEW TYPE”的概念和设定也无法引起我们更多情感上的共鸣的原因之一。
在已经没有需要挑战的价值观的世界里,在一个缺失了我们内心所渴求的成长的假想历程,灵与肉、精神与物质这些形而上的哲学讨论显然不如重构一个新的价值体系要来的迫切。
回归故事的原点,《0079》中年轻的阿姆罗与夏亚将新诞生的“NEW TYPE”理念与世界的希望和人类的未来联系了起来,而促使这种联系产生的驱动力来源于充斥着整个世界的“焦虑”。
一年战争之后,地球所遭遇的灾难依然没有撼动联邦政府特权阶级的傲慢和地球上普通民众的麻木,人类的怠惰和愚昧被无限放大,吉翁的独立宣言表第一次表露了这种集体“焦虑”,并推动着基连、哈曼这样的独裁者走向更极端的地步。
直到《逆袭的夏亚》中的夏亚陷入了对无法改变现实的深层绝望,像大多数革命者一样,他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努力,他甚至舍弃了自己原先的立场,不惜和自己的宿敌阿姆罗联手,试图从地球联邦内部去救赎人类。
但是结局是悲惨的,被他寄予无限希望的卡缪最终也因“NEW TYPE”的感应能力而精神崩溃,成了压倒夏亚心中理性的最后一颗稻草,“反人类”的阿克西斯降下作战成了偏执狂的一意孤行,最终,阿姆罗这样的理想主义英雄拯救了世界。
现实的常态,不说连敢于尝试的人都寥寥无几,即使在尝试无果之后,便会轻易陷入绝望。
到此,革命者对于由特权阶级所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对无法产生归属感的价值观的反抗已然宣告失败,这就是“NEW TYPE”的现实和限界,于是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NEW TYPE”被推上了虚妄的神坛。
《逆袭的夏亚》的最后,直到夏亚和阿姆罗的肉体消失融入“NEW TYPE”的精神能量之际,阿姆罗都没有理解夏亚对拉拉·辛的感情。
可见即使出生入死的战友,即使进化出了“NEW TYPE”的感知力的人类,却依然无法体察相互间细微的情感变化,这正是人类的可悲的原初的哀伤。
但是,人类却不得不继续生存着、挣扎着,努力寻求着“希望”。
进入“宇宙世纪”第二阶段,丧失了功能性的“NEW TYPE”,本可以继续成为这个混乱的价值真空地带的某种信仰填充物,因为当时的观众依然深信“NEW TYPE”可以作为一个可能性的希望的指代,从而终结人类被斗争和孤独填满的历史。
但是《V》之后的故事,“NEW TYPE”被更加浓厚的绝望和更加黑暗的主旨所覆盖,仅仅成为了对前人思潮的概括性总结。
当“NEW TYPE”期待论渐渐消散,当年轻的革命者从舞台谢幕,粉墨登场的是妄图带来新秩序的新兴保守势力,然而,他们再次搬出的旧时代政策是无法成为“希望”的,因为我们的世界还没有卑微到靠一个人的意志就能主宰。
故事的最后,反派们一个接一个被年轻的主角们击败,虽然我们依稀能看到一丝希望,但是在失去“NEW TYPE”的世界里,主角们再也无法像阿姆罗和夏亚们一样依靠自己的才能开创人类崭新的未来。
所以当《NT》落幕之际,当“NEW TYPE”温暖的彩虹色光芒再也无法照亮这个黯灭的“宇宙世纪“之时,像坠入撒哈拉沙漠的巴纳吉·林克斯一样仰望浩瀚的星空, 想起塞拉·玛斯那句经典的台词,Do you read me?
你是否还能听到内心的回响?
我们到底是应该像主角们一样向现实妥协,接受苍白的命运还是怀着追寻着那渺茫希望的心情,去迎接崭新的黎明。
在我看来,剧情有些进展太快了,对于我这种没看过高达的人是存在一些不太友好的。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打斗场面很精彩,背景音乐也很不错,机甲很帅!
作为一个对高达不懂的小白,看这部电影,可以大概的了解剧情。
但是,这种情况也就说明了,并没有太多的高达内容在里面。
其实这对于真正的高达迷来说,是很不公平,会大失所望的。
希望能够改进这些存在的问题,得到更好的高达电影。
虽然在看之前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觉得一言难尽,写点东西。
单纯剧情来说,一般般,而且不知道高达之前的剧情看这部电影那完全一脸懵,音乐满分,三分基本上都是打音乐分。
高达40年,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这个也是备受争议的神棍机三部曲的最后一架,确实,也像网友所说的,高达一路走来,从战争片到科幻片再到偶像剧最后迎来了“完全体”玄幻剧。
从一台高达是阻止不了战争的,到现在一台高达毁天灭地,而且还能穿越时间,你说牛逼不牛逼。
现在高达的改变,确实很多的观众是不买账的,究其原因,深层次的东西就是日本人的世界观,大多数日本人真的是认为有灵魂存在,他们就信这个东西,他们犯过错误也想改变,但是却寄托于鬼神(超自然的力量)其实是深层次的一种悲观情绪的主导,这个也在高达系列中体现了出来,独角兽被网友戏称为唯心主义骗钱兽,确实是和之前的风格大不相同,我能理解这种转变毕竟“食大便了”单纯之前铁血的机甲格斗确实不能再去吸引观众的眼球,人们喜欢这种款拽炫酷吊炸天的机器,喜欢就会去买胶,这一点曙光社的套路还是“深不可测”。
就是这一点原因,在剧情编写,情节渲染,最后成为作品上都占了很大的比重。
颇为遗憾,泽野大神一如既往的高水准也没有救起这部电影,高达深层次的内涵就是人类到底能不能相互理解,在这个结果之上他们想到了NT,新人类,一种能天然心灵对话的宇宙人,有对话就会有理解,就能达成共识,即使没有共识也是能有了沟通的渠道,的确,人类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悲剧的造成都是因为没有及时的沟通导致的,比如你女朋友和你的大部分矛盾(手动狗头)但是这个东西是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工具,但是如果你把这种工具当做是目的,就是为新人类而新人类,我个人认为,方向错了。
这可能也是这部剧在国内很惨的原因吧。
最后表白泽野大神,独角兽的配乐撑起了一部剧,菲尼克斯的配乐挽救了这部剧,想象一下如果不是泽野弘之的音乐,好像还真的没有多少看点了。
时至今日,高达这个大系列里,UC这个宇宙真的是过度消费的重灾区。
由于受众群体的变化,高达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了。
战争的厚重,硝烟的残酷,人类既傲慢又渺小的对抗,对政治的讽刺,统统都没了。
既然是为了卖玩具,索性回到Seed时代,把高达变成偶像剧。
特效,机设,人设,少男少女三角恋,CG酷炫吊炸天。
可UC本身就是一个复古的框架,无法像Seed或是OO那样一酷到底,骨子里还是那个颇显陈旧的氛围。
结果就成了这样。
一个疯子对着另一个疯子,说着戏里戏外都没人听懂的语言,对着biubiubiu。
打着厚重和艺术的幌子,带给观众的却是一个狗血偶像剧,是我对这部剧场版最不满的地方。
它太拧巴了,以至于想回忆老高达的老炮儿文青,和如今想看酷炫狂拽的主流观众都不太能够满意。
迷茫,就是这个系列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像现在高达每一部作品的主角一样。
当然,画面是好的,音乐也是好的,这又是中国大陆以来第一部上映的高达电影。
所以对我而言,这部剧场版的纪念意义要更大于观赏意义。
当我看到那个熟悉的高达片头LOGO打在银幕上的时候,内心血脉喷张,仿佛现在也跟十几年前那个中二又有点傻乎乎的少年第一次看到高达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头一回在电影院看高达,感觉很奇妙,40年不容易,高达系列逐渐漏出疲态。
虽然是粉丝向,但是粉丝不满意,高达已在“神棍”的路上越走越远。。。
除了打斗和配乐不错,人物为了深刻而深刻,反而呆板。
本作已经在剧情理解尽量做到对新人和善,但是庞大的世界观和40年的时间,还是让门槛有点高,高达系列的电影应该换个思路了。。。
1高达NT食完,可以说是一步非常过瘾的广告玩具片。
一如既往地经费充足,一如既往地武戏文戏爽爆炸,甚至可以说,文戏对比以往的高达确实少了点什么,我们可以从路人视角和老粉丝视角完全说说这部影片。
路人视角:首先,一个爽字可以形容的打戏。
可以说你想要看的机战除了变形飞机狗斗这里面都有,文戏方面,略显杂碎但是丝毫不影响理解的回忆穿插推动剧情,可以说是毫不费力的让路人也能好好理解这部剧到底在说什么,除非脑残。
老粉丝视角:帝国桃花剑的回归,八叶一刀流,里恩施瓦泽参上。。。
咳咳咳,串戏了。
巴纳吉林克斯,上一代的独角兽高达驾驶员,回归还是很给老粉丝带来一点点回忆的,但是很不好意思,这部剧,完全可以说是不讨好老粉丝的喜好,为什么?
富野老光头所希望设计的NT是大家都可以互相理解,能在战争之中互相理解,让世界不再爆发错误的战争,而这部剧里的NT从独角兽开始就被神化了,从独角兽开始的NT是什么,能通过精神力骨架,上操时间,下操机械的无所不能存在,但是从独角兽开始NT被设计的太超神,太不可思议,借由DC漫画的设定就是,操纵灵魂力量,打破第三维度,拥有第四维度的力量存在这就是独角兽之后的NT。
一开始的NT是什么,人类移民宇宙之中,大脑解放了引力的束缚,空间认知感能力极强,能看破实物本质,脑波能力较强的人类。
独角兽之后的NT还是人吗?
不是,可以说是人间之神了。
高达的初始设定是什么,是反战,但是不是宫崎骏那种极端主义的反战,而是人类通过新人类不断进化学习,互相理解,不再爆发错误的战争。
但是高达NT给新人类的定义太过了。
如果这部片子,不扛着高达的名头,甚至背景不是UC纪元,而是新纪元,这部片子绝对值7.5分以上,但是,冠上UC纪元的名号,6.0分,实至名归
其实还OK,没有想象中那么烂,编剧关于进化和永生的话题还是有点自己的看法的,不过作画和感情线确实有点……个人挺喜欢的
就算用爱发电,还是把老夫看哭了T﹏T诶,有的时间,有的感情状态下,真的不能看片。
再不开火就变全裸
40/100,属于一点意思没有的典范,从世界观到故事到人物再到打斗都是如此。制作上也带有着上个世纪的粗糙感。这种程度的生死与宿命探讨,还是大可不必吧。
烂胶广告
烂
第一次看剧场版高达,作为日本最经典的动漫人物,对动漫迷来说确实值得一看!
没看过高达的 看这个 完全看不懂 和其他的内容的关联性太强了 我只看了一点 实在不明觉历 不看了 浪费时间 这电影的受众面 注定是很少 的 就这吧
缺点的话,与独角兽的7集OVA篇幅相比,nt的篇幅实在是少得可怜,直接限制了故事的完整性;与此同时精神感应框架的戏份太多了,太抢戏了,nt中的高达显得很神棍,这不太好。好的方面,如果说文豪在独角兽中重点讲述巴纳吉的成长、人类的可能性的话,他在nt中很想表达自己对于新人类的看法。高达uc的名字有宇宙世纪与独角兽两层含义,高达nt的名字则有narrtive和new type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叙述高达,一方面就是新人类。文豪一方面依然肯定新人类的意义,一方面也坚决认为我们只能把它当作偶尔出现的奇迹,而不能“勉强撬开那扇门”。开篇文豪就告诉观众独角兽已经被解体(当然最后我们知道是巴纳吉夫妇把独角兽封存了),已经表明了态度,他明确反对人为制造新人类及其奇迹,现在远不是时候。总体来说我喜欢nt
最烂的高达作品,精心包装掩饰不了肤浅的主题和苍白的剧情
很丑的人设 奇葩的机设,三流的剧情,整部戏都拖沓地围绕三个小朋友从小到大的羁绊,一直插播Z~ ZZ的片段强行关联,吉恩公主的特别客串以及到最后结尾还跳出个巴纳吉 强行跟独角兽UC关联,其实把那些强行关联的元素去掉,你说外传 设置不是高达的作品我也信
独角之后再无高达。孩子戏太多,儿童配音太多余,关键场面的插入回想太干扰。Rita太仙儿了,毫无共情。夏亚复制人二号又太残暴。唯有驾驶服爆甲和巴纳吉能换到泪水。泽野弘之本作表现一般。
小格局的作品,还挺流畅的,就知道前代主角肯定要出来,彻底变成超级系了。
因为充分打过预防针,所以看到这堪比国家队的“灵魂不灭”起点修仙流剧情情绪还算稳定。约拿、莉塔、米歇尔少年时的私心、纠葛以及最后的悲剧虽然老套,但是在神棍剧情(用爱发电开高达、穿越时空救世界.etc)的衬托下成了唯一的看点。大文豪真的很喜欢CCA推陨石,96年来一次还不够过瘾97年又来一次,为了不让战力过于膨胀,这次把主角的一对翅膀搭进去做助推剂,男主实惨。大决战时联邦和米歇尔赶着送死的样子,不仅无法让我感受到牺牲的可贵和悲壮,反而回忆起妇联4里黑寡妇和鹰眼争相跳崖的滑稽场面。约拿在凤凰里和翅膀们以及基佬秘书、佐尔坦神交,又让我串戏到隔壁EVA。套路太多,整体质量和独角兽比落差太大。最大的亮点是《Cage》,好听。
看啊,人类都变成了一道光,可是我们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呢?
《MACROSS F》好棒哦, お前達が俺の翼だ一男配二女的机器人动画已经有MACROSS F和高达NT和EVA了,那么有没有一个女主角带两个男主角的战斗番呢?
4+诞生了史上最强的高达,独角兽3号机,精神感应框架的菲尼克斯(凤凰)。已二刷。情怀满分,特效和音效都很满意。一个三角恋故事的高燃热血战斗番,女主角们不死一死,five男主都不会觉醒。有生之年都会喜欢的高达。
如果抛开莫名其妙的精神力大乱斗,本片的画面制作还是对得起剧场版的名头的。但是人设极度单薄,角色不管是联邦还是带袖,感觉都是为了冲突硬凑出来的,毫无生气,更要命的是人物画风甚至类似于早期psp上一些高达游戏里自动生成的大众脸,让人更加感到出戏。
我知道你想承接cca,但这也太……
新高父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