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音译应为“伊莱”。
这又是一部关于末日预言的电影。
Eli在荒漠中孤独前行,场景像极了老式西部片,充满独行侠、强盗、小镇、恶霸、枪战等元素。
然而直到影片结尾,我们才认出,原来故事发生在美国旧金山。
只不过旧金山已经变成了一片荒芜发废墟,也许是人类又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能认出这里是旧金山,其实是源于隔海相望的恶魔岛(The Rock),一座在好莱坞大片中亮相率极高的小岛。
讽刺的是,这座小岛的保存完整程度反倒远高于旧金山市。
Eli豁出性命保护的圣经也终于在小岛上的印刷厂得以继续印制传播。
不过圣经真的可以成为救世之书么?
The book of eli不是一部动作片,而是一部夹杂着少许动作场面的宗教片。
当世界一片混沌,没有政府、没有组织、没有真正的权威,力量决定着一切。
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没有信仰,只是苟活着。
水,只能拯救个体的生命。
卡耐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通过控制水源控制了一个小镇和些许武装。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只有掌握了人们的思想,才能够控制无数个这样的小镇。
于是他费尽千辛万苦派人寻找圣经。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明明圣经代表着拯救和救赎,而卡耐基却要通过杀戮的方式去获得,这就注定了他不会是上天选定的人。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战争使天空破了个洞,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伤害了人们,将他们变成了食人的野兽。
而侥幸躲在地下逃脱的人们在返回地面后只能一方面躲避着食人族的杀戮,另一方面寻找着赖以生存的水和食物,艰难度日。
可以说,战争摧毁了家园,摧毁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世界变成如此的直接原因。
然而实际上,在战争开始前人类就注定了将要面临这样的劫难。
当书籍被焚烧,一同被销毁的还有慰藉人类心灵的媒介。
人类从此失去了信仰,缺失了指引。
当人类内心空荡无以填覆时,战争便不可避免,一切都不可避免。
可以说,“焚书”是导致世界如此的根本原因。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有一本圣经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这说明上帝并没有放弃人类,人类还有希望。
而主人公eli,在主的指引下,找到了圣经,并带着它一路向西。
凭借着信仰的支撑,毫无畏惧,誓死完成自己的使命。
个人觉得影片的结尾非常好。
eli并没有把一本形式上的书带到西方净土,而是把上帝的思想带了过去。
这时候,他才真正的成为上天的选择,成为上天派往凡间的使者,成为天使。
而记满了上帝思想的圣经竟然是一本盲文书确实很令人吃惊(也许这正是这本书免于被焚毁的原因吧^_^)。
当影片的最后eli背诵“创世纪”这一段落的时候,也代表着旧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而eli也最终得以安息,回到了主的身旁。
圣经中习惯以the book of + NAME来叙述主的使者经历重重磨难,传播主的思想的故事。
本片的片名取为the book of eli也正间接反映了主人公是上帝选择来到人世传播其思想的使者。
艾利(Eli)在闪米特语里的意思就是至高无上的神。
1.这是一部生硬的宗教励志片2.华盛顿的硬汉形象也很帅;3.据说本片的武术指导Dan Inosanto(中文名“依鲁山度”)是李小龙最著名的学生;4.网友说这部片子看完后的感受是“信耶稣,刀枪不入”。
电影剧情实在是太生硬了。
5.原来艾利是盲人啊。
那说明他有世界上最好的导航系统,能一直在马路上向西走。
6.好像是盲人版西游记;7.TCL!!
慕名而来,失望而去。
我想这是对这部影片的最佳评注。
“末世未来”的科幻大场景,外加“丹泽尔·华盛顿”金牌影帝助力,还有神秘复古的线索暗藏,应该会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吧。
结果这片我还是分了两次才看完,第一次由于影片色彩过于灰暗而提不起精神,第二次也是按捺了半天心情才等到片尾字幕出现。
问题究竟在哪呢?
本片大部分时间都是丹泽尔·华盛顿大叔在唱独角戏,然而作为面无表情、寡言少语的独行侠,影帝的表演未免过于僵硬与死板了。
相比类似角色,比如《K星异客》中的凯文·史派西,或者《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让·雷诺,都有所欠缺。
像这样的“三无”(无口、无心、无表情)角色,则需要通过独特细节以及标志性动作进行塑造。
像前面提到的“K星异客”带上墨镜后有着让人猜不透的微笑,而“杀手里昂”则有“坚持每日喝牛奶”的典型特征。
可能大家要说,作为一个在末世横行牛逼哄哄的瞎子大侠,哪来的那么多好说的。
但是作为影视作品,主角便缺少了吸引人的元素。
这部片子另外一个要命的缺点,便是故事线的薄弱。
一部圣经引发的惨案,书的名字相信即使是东方观众,在影片开始不久便能猜中。
过于偏重对宗教的反复引用,反而让本作显得浅薄与功利。
信仰之力不是说出来便能改变世界,而是不断的传诵与排除异己的过程。
何况圣经前后版本无数,全凭后人的各种解读。
为了这样的东西大打出手,是不是太难看了一点?
然后还有这扯淡的结局,在让人啼笑皆非之余,成功让本片上升为闹剧。
这个片子很纯粹,就一个一根筋的故事。
但这四星并不是为了片子里近乎中国武侠片本质的有情有义,或者对于信仰的绝对忠诚,虽然很多人说这是宗教片,但其实它是个武侠片,包裹在科幻片和西部片的外衣之下。
姜文拍过同样题材的电影,名字叫《天地英雄》,当然拍得比这个弱。
因为老姜没拍出一个重要的含义,这个含义让我还是蛮称许《艾利之书》的。
对我来说,这个片子的看点不在丹素先生那个超级无名侠客身上,而在头号大反派小天狼星身上。
这厮为了一本利益巨大的书,耗费了巨大的成本,以至于黑帮都不能维持正常运营周转而崩溃了。
这个道理说明,人再聪明都无法了解神的意志,它总有办法找到你的弱点,由弱小的人击败你而你浑然不觉。
小天狼星是少有清醒意识到艾利之书的巨大威力的人,不可谓不睿智,但他的睿智使得他忘记了自己的实力再强大也是有限的,若消耗太快,不仅得到的无法弥补损失,反而会联络整个组织的分崩离析。
当然,另外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是:小天狼星的公司为了获取巨大的潜在利益,在某个新产品上投资巨大,由于资金链短缺,周转不开,而新产品迟迟不能按期面世带来利润,所以被勒令清盘了……整个电影的摄影显然有意降低了色彩饱和度,同时借口大太阳过曝,造成一种末日气氛,同时也给丹素的形象带来了质感。
至于最后的结尾,我严重怀疑本片即将有个续集,不知道会叫什么之书,当然,也可能叫《索拉纳的IPOD》……
昨晚看了这部片子,怎么说呢,很喜欢,一开始没有看相关的介绍,完全是冲着奥德曼去的55岁的艾泽尔,还有演反派演到妙趣横生的加德曼,在世界末日之后30年后站到彼此的对面...《2012》之后,我们似乎都在把听说的灾难与之对号入座,我们有时恐慌,有时故作镇定嘲笑那些与我们一样恐慌的人,我们不停的搜索那些像是某些暗示的现象,我们叹息...却怀着侥幸始终没有真正相信这一切会如约发生...而这部片子,在大气层终于开了一个大洞,愤怒的太阳摧毁了我们拥有的一且之后的30年后,向我们展开了另一个世界,没有文明,只有武力,征服,还有无处不在的食人族,颤抖的双手索拉娜问eli,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eli说: pepole have more than they need,we have no idea what are precious ,what was not。
we threw away things people kill each other for now.是啊,当我们失去一切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更多的,不是当时的美好,而是我们没有珍惜当时的美好,使我们自己犯的错...终于我们现在要拼死争抢我们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是什么声音,让他在这样一片废墟中行走了30年...信仰,是我们通向重建,通向文明唯一的路,信仰温暖人心,给予慰籍,信仰能让人有所相信,有所坚持,会顾及到他人而放弃丧心病狂的毁灭之举,会因为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充满感激而遏制贪念、学会珍惜。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见过那些皈依了宗教的人,不管是佛教还是基督,信仰使他们的内心安静下来,使他们不再狂躁,不再恐惧...有人说这是一部恶俗的宗教信仰的片子,而正如我们不能通过最后圣经是一本盲文书就推断eli是一个盲人一样,圣经只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我不信基督,但我喜欢圣经,读着读着,你也许会像片中女主角一样脱口而出说:that is beautiful...信仰是一切的源泉eli总是对自己说saty on the path.it is not your concern.最后却义无反顾的回过头,用自己拼死保护的圣经换取了小女孩的一条性命,这时他也终于参透的圣经,参透了信仰,找到了最终的west,用自己的心读出圣经,安静的闭上了眼睛...那个长的像极了爱因斯坦的白发老者说:this is where we are going to start again。
当我们失去一切的时候,也不会是世界尽头,只要我们还有信仰,还有我们愿意坚守的东西,就有start again 的勇气...最近一直晚睡,几乎每天都在两点之后,然后早晨六点醒来一会儿,睁着眼看着就这样亮起来的屋子,听见外面的人声,车声...然后再次睡去,醒来已然是十点...不太记得梦,以前总是斤斤计较着自己梦,每一个梦,揣测着梦背后的含义...如同热爱夏天,是很偏执而无法被理解的怪癖...喝小米粥,早餐或是午餐...总之,一段时间以来,无法早睡早起,无法正常吃饭...在完全混乱的作息中,苟延残喘...昨天决定早早入睡,然而看完这个片子,已经是将近一点,最后没有任何悔意说,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艾利的眼睛】布宜诺斯艾利斯,简称艾利。
他第一次听到上帝召唤大约是在西元2010年。
当时,因紫外线猛烈及吸血鬼文化泛滥的缘故,类为了追求哥特式的惨白皮肤,出现返祖穴居行为。
作为故事的第一人称,艾利穴居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天,艾利在地下室照镜子,一瞬间恍然醒悟,我勒个去,哥是黑人。
窥见了自身的本质之后,艾利一度陷入沮丧的泥沼。
与世隔绝、不见天日、空气浑浊、生物钟紊乱,他具备了一切降神的神经错乱条件。
之后,上帝对他说话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
”“你、你是谁?
谁在说话?
”“我是耶和华,你的主。
我命令你出去。
”“我为什么要出去?
出去之后,我有什么好处?
”“因为你是我的子民,所以你必听从我;因为听从我,大多数人都得到某些好处。
”“好处?
什么好处?
”“Pussy。
各种各样,有毛的,没毛的,肉肉的,小小的。
”“我去。
”艾利回答。
艾利问耶和华:“我的主,我出去应当做些什么?
”耶和华说:“你要把我的福音带到西方。
告诉西方那群野蛮人,他们必信一个神。
不可信别的神。
不可吃猪肉。
不可手淫。
不可杀自己的哥哥。
不准吃苹果。
不准……”艾利觉得太繁琐,赶紧问:“我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上帝无限怜爱地告诉他,说:“你应看那光。
”艾利听了之后,说阿门,谢谢主的感召。
于是他收拾东西,出去了。
和他一同穴居的老朋友告诉他,外面太阳很大,记得防晒油和墨镜。
艾利自从皈依了上帝之后,觉得这群人行事诡异,和自己格格不入,果断地背叛了后洞穴主义。
他爬出了洞穴,当时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他感受到阳光之下,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升起。
太阳,他满心欢喜,从洞穴里面飞跑出来,拥抱着久违的世界。
他想起了耶和华的训诫,抬头看了看天空。
在那辉煌的一瞬间,他惨叫了一声:“啊,瞎了我的狗眼。
”【关于一个瞎子的方向问题】被阳光刺瞎双眼之后,艾利一再埋怨上帝。
上帝说:“你听好了。
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有两种意思。
我要你看的光,它显然是第二种意思,一种隐喻,你懂?
不懂双关语的灵魂,永远是爬不上天堂的阶梯的。
”“那你不是让我看太阳?
”“不是太阳。
我就是太阳。
”“那pussy有没有隐喻?
”“没有,它就是那个意思。
”“我可以得到吗?
”“你可以。
”艾利满心欢喜地踏上旅途。
但是,就在他满心欢喜的时候,他又发现一个事实:他已经瞎了狗眼。
他找不到东西南北。
上帝说:“我应使你长高。
好让你摸得着北极星的所在。
”艾利看着上帝,一脸期待,说:“那我应该长多高?
”上帝怒斥:“蠢货,这是个笑话,你懂吗?
因为你太蠢,所以我才对你说笑话。
你现在站起来,我给你带路。
”艾利说:“那我应该怎么走?
”“你应当往北。
”“……哪边是北?
”“……你的右手边,蠢货,不要乱转身。
就是那个方向。
走。
”这么一来二去,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两件事情:第一,穿越北美大陆为什么要花三十年的时间;第二,作为一个瞎子,他的刀法怎么能使得那么生猛。
其实这里面是有一个典故的。
具体请参照《天龙八部》段誉和王语嫣的片段。
下文不再解释。
【宿敌】艾利对上帝说:“上帝,我都走了快三十年,现在好不容易来到这里。
这里风景不错,pussy众多,我可以在这里留下来吗?
”上帝说:“不可。
此地不是你命中注定的地方。
”艾利试图辩解说:“这里已经是西部了。
没看到有风滚草吗?
再说,卡耐基也很需要《圣经》,不如我们将就送给他算了。
”上帝说:“不可。
第一、卡耐基是一个没事玩鸡鸡的笨蛋;第二、他最大的本事也就是躲在这里玩鸡鸡;第三、他的愿望是在这里把这个鸡鸡继续玩下去;第五、我没有耐性和他玩鸡鸡;第六、这个家伙缺乏想象能力,连玩个鸡鸡都要找一个信仰。
我告诉你,艾利,上帝最讨厌想象力贫乏的小屁孩。
这不对我的路。
你以为缺乏想象力,可以在一个礼拜内创造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吗?
不可以。
所以我才选了摩西。
他能让一群犹太人相信一块石头并且把包皮割掉。
我告诉你,如果大卫还在的话,那么今天,他会把卡耐基的悍马的轮子拆下来,树在水井边,告诉那群傻逼们,这个轮胎才是至高意义。
”【艳遇】艾利说:“上帝,卡耐基送我一个娇滴滴的pussy耶。
还是安吉丽娜•朱莉的山寨造型耶。
”上帝回答:“不,他不是你的pussy。
首先,这个女的是蠢货。
连个主祷文都背不出来;接着,她还糟糕到信仰人道主义——这是不可原谅的。
你和这种人混在一起,很没出息,完全玷污了神的教义。
我告诉你。
安吉丽娜•朱莉二世是基督徒或者天主教或者东正教或者新教无论如何其实都差不多。
人道主义不是我的原意,自从1600s以来,他们把我,耶和华,一个充满激情的存在曲解成一头泪腺发达的猪。
这是不可原谅的。
”艾利说:“主,请引导我。
”上帝说:“老处男,我不会引导你的。
我当了你三十多年的GPS,我已经腻烦得要死,难道我现在还要告诉你怎么顺利插入么?
不可能。
老瞎子,你死心吧。
”【猫】艾利在临终前,突然想起神谕,对死神说:“不行啊。
我还有使命。
”死神转告上帝说:“艾利要留在人间,他背负使命。
”上帝说:“滚他娘的。
告诉他,他的使命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就完成了。
我许诺给他的物,已经兑现。
所有的词语都有两种意思,如果他不懂的话,让他自己去翻ipod。
陈绮贞。
Pussy。
”
很多人看这个片子,一惯的作风,运用逻辑和理性分析。
但这是一部讲述信仰的电影!
信仰不要逻辑,不要论证,不要理性证明!
就是去相信,随后执着,最后得到启示!
这个电影整体给你什么感觉?
不要用逻辑,不要用分析,直接去感受!!!
请去感受它,那个大爱(正义是大爱),那份坚定,那份执着!
这就是我给5星的原因。
信仰,本片告诉我们的是信仰有3个阶段:相信,执着,最后启示。
无理由的相信,然后因为这种相信执着于一件事,最后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称之为“上帝的启示”。
虽然很多豆友觉得牵强,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不仅仅因为丹泽尔,虽然我完全是冲着他才看的。
真的信仰是平等的、包容的、自由的。
吸引人的永远是共鸣,而绝非是牵强的说教和许诺。
这就是我们总说的以德服人吧就像对于这部片子,有的人可以死气白脸的抠细节,也有的人会在结尾处有些许莫名的感慨。
我们是成长在一个无神论的土地上,我们排斥着西方世界那个虚幻信仰所凝结的神,我们追求着东方热土上具体主义所描述的“神”。
也曾有过不解,并愈发产生怀疑,只因那愈发无法自圆其说的主义。
庆幸红旗下春风里长大的我在而立之前开始感悟真正的信仰,不是那西方地狱中走出的大胡子双人组口中的按需分配,因为他们真正想表达的什么或许我们从没有真正看到过,其中演绎的成分太多了,以至于我怀疑只有那个名字才是真实的,抑或那个简单的书名就是最扭曲的翻译。
历经两千余年,Bible差异的只是version,而我们D章没变只有其与时俱进。
我赞同适时而动,也不反对推陈出新。
但我总是相信人类大同的存在,不因地域、种族、时空而产生差异。
只有这亘古不变,愈久弥新的思想才能成为信仰,那个可以指引我们终生的理念。
幽默的将其比喻成黑小子互经记,我也会会心一笑的。
我相信能有如此幽默的人肯定也赞成这部片子传达的信息。
即便是我们认为是西方主旋律的片子,其发行途径也是最普通寻常的商业片,没有政策扶植,没有发行照顾。
博爱可以包容天下万物,相信其终会皈本。
这也是一种信心,对自身的信心。
如果自己对失去信心,又怎么会要求别人去相信。
如若强加,我觉得称其为邪教不为过,起码也是猥琐与龌龊的。
圣经,这本人类历史上最早印刷,最广泛传播的书。
其重要性已不仅仅局限于其作为宗教传承的载体。
以为对于历史与文化,地域和文化的广博性足以使之受到特别的尊重。
我不信神,但我认同不同教义中的很多理念。
想必各种宗教中所谓的神无形,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也可以理解为神,其实那个信仰。
大同而普世的价值观,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失的东西。
尊重才会理解,认同才会共鸣。
我们的危机感,也就不会总是以亡我之心不死地和平演变的形式体现;我们解救全人类苦难劳苦大众的高尚责任感,也就不会得到如此多抵触的回馈。
与时俱进可以让我们终于理解殊途同归的含义么,如果不能,我只能理解为:那些口中喊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人,其实心中装的是阿姆斯特丹、或者拉斯维加斯。
不是你的脚泄露了你的眼,而是你的口背叛了你的心。
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突出的地方,可能让我觉得画风的确很不错啊,各种背影的展示等等,但是对于我而言,对于我这个不信仰上帝的人而言,就觉得没太多的意思,更多的只是觉得这种信仰改变不了人心,他可以让一部分的人,得到感恩,但却又夸大了信仰的作用。
我没有见过,美军谁上战场是人手一本圣经的。
也没有见过一本圣经改变了世界。
因为最终是科技干得事。
所以大致就这样吧。
开篇的沧桑末世,有点“我是传奇”的味道;喧闹小镇脏兮兮的人群,有“水世界”陆地版的错觉。西方文明尽毁,重建的力量寄托在一本书上,宗教大过天。
评论比影片更具卖点的世界。
最讨厌这种宣扬宗教的片子,情节拖沓,不知所云
过于宗教,没劲。。。
宗教信仰,很奇妙。
算是看过吧。没有看完就要睡着了
信仰即得救,书是文明的象征,而文明是战争的罪魁祸首
米拉库妮丝一出来我以为是盲的,许久不见的JB大人果真是盲的,最后惊天大梗还是盲的。不要被宗教叨逼叨的表相骗了,这是盲联宣传片
黑娃护经传!
我瞌睡了不知几回,总算看完了。。。
不知道说什么好 家里有好几本圣经 我却一遍都没看过 哎
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看
72/100。看完了才发现,哇,原来丹泽尔华盛顿演技这么牛逼啊。装逼的导演+打酱油的加里奥德曼,扣掉一星。ps,最后那墨镜一戴,Mila Kunis这小妞颇有朱莉神韵啊
神神兜兜的...
我给这部电影的标签是:电影这也就是一部电影了,不出彩,剧情老套,俗不可耐
2011-03-19
形式大于内容
好直白的传教片,愣是拍足了两个小时。两星都给摄像。
末世感拍得很好,虽然内容实在是不是很让我感兴趣
很像末日危途,喜欢这种题材,不过结尾很诡异,四星很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