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死亡录像

[Rec],80分钟死亡直播(港),录到鬼(台)

主演:曼努埃拉·贝拉斯科,费兰·特拉萨,乔治·塞拉诺,巴勃罗·罗索,大卫·韦尔,维森特·希尔,卡洛斯·拉萨尔特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日语年份:2007

《死亡录像》剧照

死亡录像 剧照 NO.1死亡录像 剧照 NO.2死亡录像 剧照 NO.3死亡录像 剧照 NO.4死亡录像 剧照 NO.5死亡录像 剧照 NO.6死亡录像 剧照 NO.13死亡录像 剧照 NO.14死亡录像 剧照 NO.15死亡录像 剧照 NO.16死亡录像 剧照 NO.17死亡录像 剧照 NO.18死亡录像 剧照 NO.19死亡录像 剧照 NO.20

《死亡录像》剧情介绍

死亡录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女记者安吉拉(Manuela Velasco 饰)和摄影师帕布罗(Pablo Rosso 饰)计划拍一部描写消防员工作的纪录片。接到报警电话后,他们随消防队来到一幢老式的公寓。公寓内似乎有某种致命的病毒在蔓延,感染者莫不心性癫狂,嗜血如命。住户被紧急疏散,死亡人数则不断增加。原本以为是一次平常的采访,却没想到通过摄像机拍下了真实而恐怖的场景…… 本片荣获2008年阿姆斯特丹奇幻电影节Silver Scream奖、2008葡萄牙奇幻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观众票选奖、2008西班牙戈雅奖最佳编剧和最佳新人女主角等多个电影节奖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燃情克利夫兰第五季库德拉特少林武王这里没有硝烟我要结婚致不灭的你叛变司机双全小轿车伦敦佬对抗活死人哲仁王后米奇和熊明日的记忆莎拉·丝沃曼:生离笑别废财闯天关纯酷圣诞投爱驱魔怪谈2SEXY田中小姐我的狗蚪蚪电锯惊魂8:竖锯同居男女异星汪自我人生结发夫妻艾拉的青春日志2.0十一字杀人一位年轻医生的笔记第二季杀手废J我的妈啊第二季潮与虎第二季

《死亡录像》长篇影评

 1 ) 一个想不到的结局

在午夜看完《死亡录像》。

西班牙的一部片子。

看开头的时候混乱的镜头差点看不下去,结果后面的内容还有点小惊喜: 一直都是晃动的,迫近现场的摄影镜头。

用一个摄影记者的视角带领观者亲临危机事件的现场。

被警察包围隔离的住宅楼,像疯狗一样发狂的被传染者,被咬得献血淋淋岌岌可危的警察和消防员。

一系列突发的惊心动魄的事件让困在楼里的所有人惊恐慌乱。

女记者不断的催促身后的摄影师,快拍,都拍下来……直到所有的人都被感染,直到最后一丝光亮的幻灭,镜头前一片黧黑,回响在耳边的仍是那句“快拍,全都拍下来……”

 2 ) 这是一个三流的FPS游戏。

在PPTV平台下玩儿的,画质不错,要求配置蛮高的。

但是这游戏系统有BUG,不给我发枪。

这又不是寂静岭破碎记忆,一个摄像机能杀怪是咋的。

走了半天,一大堆NPC叽叽呱呱的吵得我很烦。

我真想用修改器搞个武器把他们全崩了。

游戏设定似乎不太公平啊,于是游戏前期我使用隐形状态,按调出了控制台,输入了sv_noclip on命令,所有怪全看不到我。

我就跟着一大票SB跑来跑去,楼上楼下窜。

玩着玩着我发现悲催了,好多NPC受伤,么有补血道具啊。

坑爹呢?

里里外外的折腾。

中途有一次公寓的门打开了,我想出去看看,结果他喵的竟然是CG剧情,不让我动。

好吧,那我不动。

我觉着手里拿个摄像机,跟着一帮疯子跑JB来跑JB去太无聊了,我就把穿墙给调没了。

心说死就死吧,大不了读档。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网速卡带来的缓冲时间是在自动存盘啊。

真贴心。

不知道为啥看到拿个小女孩我就想起BIOSHOCK了。

这个游戏海报还真挺像战神奥林匹斯之链呢。。。。

奎爷饶了我吧。

最后进来了一个密室,我知道自己因为作弊,被系统判定为BAD结局,无所谓了,我也不想通关第二遍。

结果就被干死了。

我觉得这游戏要是支持3D眼镜能好一些。

评价一下游戏吧,操作为半颗星,弱智都会玩儿,WASD+鼠标。

场景评价为渣,没星。

系统语言没能设置五国,没星。

剧情小有心意,二星。

算了,我不评星了,渣。

PS,游戏途中,SB女猪脚瞎JB叫唤,我想活活整死她。

整个气氛都是她的嗓子烘托的。

 3 ) 其实口味还可以再重一点的

剧情终于在蓬头垢面的大妈出现后第一次有了高潮,好戏终于上演了。

从封楼开始,除了女主播,摄影大哥以及消防队员以外的大楼住户逐一登场。

在此,本片的恐怖性质也同样尘埃落定,咬人,封楼,病毒,一看就是丧尸片的架势。

所以我也有理由相信会再次见到大妈的,恩,一定可以的。

不同国家,性格迥异,各怀心事,让每个人都成功变成了本片的吐槽点。

1、白内裤大妈不得不说的重要人物。

如果不是因为大妈,就没有REC了,那就属于她个人的啃食故事。

消防队员冲进房间,面容呆滞大妈出场,其实她的面孔从头至尾我都没看清过,但那庞大是身驱是一见就无法忘怀的啊。

还有便是被短暂制服后露出的白色内裤,大妈的形象一下子可爱了起来。

并且在以后的剧情中,大妈好几次高举双手摇摇晃晃地扑向众人着实让人钦佩,连子弹都无法将其放倒,直到遇到锤子小队长才算光荣完成任务放心躺下。

2、锤子小队长进去三个消防队员,一个被大妈啃了,一个跌死了,健康完整的就只剩锤子小队长了。

小队长足智多谋,就凭一把锤子,放倒大妈以及若干丧尸,酷毙了。

锤子貌似是大妈房间拿到的,从此成为灭敌利器,无一失手。

(这里要提醒,寻找武器时无比选择面表光滑的,手起手落,命中率高,击打率大。

类似REC3中的狼牙锤就成了悲剧,道理大家懂的。

)小队长正是凭借此锤子,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摄像大哥和女主播达到BOSS老窝,可惜还是挂了。

3、女屌丝主播除了开头稍微叫了那么一会会再也没有嘶声力竭过,并且一路督促摄影大哥必须保持摄像。

在协助小队长杀敌的过程中,不顾形象不顾个人危机英勇和丧尸搏斗。

抡起什么家伙就往敌人身上砸,严格秉承杀光一个算一个作战方针。

这样的姑娘真是千年难遇的,找女朋友就要找这款的,不但临危不惧,关键时刻还能保护自己。

4、自恋大叔危机关头,大叔依然懂的保持个人形象,在镜头前佩戴好所有首饰,调整角度,摆出最佳pose。

谈及楼上亚洲人一家时,明显出现了厌中情节,吃生食说鸟语,统统加在了中国人头上。

虽然也提到可能是日本人,但是对中国人的认知度明显占上风。

5、病毒携带源头如果不是为了交代病毒的源头,恐怕这个两个人物就多余起来。

没什么比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小孩更刺激的,何况变异之后就是丧失人性的,妈妈什么不过是一具躯体。

6、打酱油老夫妻本片最温馨的一对,仿佛完全置身事外。

老先生可能有老年痴呆症,讲什么都一脸茫然,老太太倒是比较强势,一看就是家里做主的那一个。

从上楼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可能导演不想他们遭罪,也不想看观众看到这次惨烈一幕。

7、小日本一家起初以为是思密达来着的,一家三口的脸实在很靠近他们的特征。

突然冒出的一口日语验明真身。

一直提到楼上住着爷爷,从头至尾这个人物没有出现,差一点就让我误以为他就是BOSS,实在很容易产生误导。

8、实习医生这把年纪还在当实习医生是不是有点老,不过剧情只是需要大楼里有个医生而已,我们不该太苛刻。

医生不但能注射,还兼职大楼管理员,掌握大楼所以钥匙,对此后情节发展有很大贡献,可惜导演不让他活得太长。

9、被咬女青年这女青年实在够悲催,莫名出场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妈暗搓搓啃过一口了。

面孔也几乎没有看清楚,在大妈幽暗的过道里被小队长一锤子干掉。

10、顶楼BOSS这个BOSS长的跟卡西莫多一样丑,不,更丑。

第一印象就想到《寂静岭》里的爬行版怪物。

病毒不是在一个妹子身上的,为嘛这货可以长成这样。

如果不是靠那对下垂的干瘪双乳,我都无法说服自己这是女的。

一切都好,就是开头实在拖沓,在女主播哔哔一路西班牙语中,差点没想换片。

就口味而言,属于中等,是一部可以不喜欢但是值得一看的B级片。

 4 ) 死亡录像1

这部电影几乎完全套用生化危机的创意,不过相对来说除了电影一开始拍的有点无聊外,后面的部分还是挺紧凑的。

有时候对觉得这些警察无语了,从房子里走出去的不管,却要往死里控制刚进去的,明知道感染者会发疯,还只派了一个人进去。

把整个楼封了却不采取实质性的拯救措施,封楼的速度倒是挺快,没一会,里面的人所有能想到的出口就封死了,然后象征性的派一个送死的,大家就只等在外面看戏了,看看这些人是怎么样一个一个去死的,就像斗蟋蟀一样,说不定外面的人还要在谁先死,谁能坚持到最后这件事上赌上一笔,趁机赚点小钱。

每部电影中总要有几个那样的蠢材,西萨在这里明显就是了,危急情况下,从他站在门口说话,就知道导演给他安排的命运是什么了。

电影中的人物似乎都被吓傻了,楼道里的灯灭了,找不到开关,难道所有的屋里也没有灯吗?

进屋之后还要一直用摄像的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电池好啊。

电影只有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就这么短的时间他们还不忘了丑化中国人的形象,不禁想骂人,你他妈都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中文还是日语就断定他们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开着门关你鸟事。

想想最近看的几部电影中中国人所扮演的形象,一部法国片(忘记叫什么名字了)里面的领头的中国人是同性恋,手下的中国人都是非法劳工,无疑是在说中国人有钱的都是gay,没钱的就是命比草贱的犯法分子。

在《死亡幻觉1》中出现的中国人是一个英语不怎么好的胖妹子,儿童肥胖是先在你们国家发生的是好不好,你们说中文也不见得有多高明,又不是母语,人家说的不好你至于围着嘲笑么,想想外国人来中国后受到的待遇,能说几句神仙听了都想撞墙的中文,就会被周为的中国人大为赞赏,惊为天人。

不禁让我想起前两年新疆事件的时候CNN的报道,如今信息传播渠道这么多,传播速度这么快,CNN竟然当着大家的面把大家当傻子耍,这些人真是和猿人相反。

说到这里又使我觉得,国人还真是……,种种现象都表明即使是国外的媒体,也有许多是在胡搞八搞,但是有一些人总会觉得国外的信息是真的。

东西一定要进口的才有档次,人只要出过国就高人一等。

想起一个笑话,具体的记不清了,反正大概意思是说中国女子的出路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嫁老外。

不禁想起一篇文章里说的,假如说一个中国人走在外国的大街上一定会经常有警察检查你的签证是否过期,而在中国却有一些外国人的外国人的签证早就过期了,但是几乎从来不会受到检查。

扯远了(火大了)。

 5 ) 《死亡录像》:原版就是比翻拍好看

毫无悬念,尽管先看美版,再看原版,有提前剧透,但不得不说原版的质量就是高出一块。

倒不是说老美翻拍恐怖片,鲜有成功例子,所以才不怎么样,的确在拍片上不如别人用心。

人家是精心雕琢出来的创意,被老美搬走,似乎不用动脑子就能照样翻拍,哪有这么简单。

学得皮毛容易,精华不是那么容易COPY滴。

西班牙的原版也就70多分钟,所有的过程显得相当紧凑,没有让你觉得多余的镜头。

每个人物的出场简要但不凌乱,却能让你记住他们,以及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镜头前最直接、也出镜最多的主持人,在片中的表现也相当出彩,各种情绪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即便抖动的镜头也没有妨碍到演员的发挥。

依稀记得美版中,有多出一些人,也多了许多小细节,比如楼里的实习医生其实有吸毒,还有一对年轻人的戏份也很重。

人物增多,也是造成全片内容分散的原因之一,作为僵尸片,并非被咬而变身的人越多越好;本片的重点,是这个密闭空间,无路可逃所制造出来的恐怖气氛,多几个人并不能添加什么作用。

还是很喜欢这类DV拍摄手法出产的恐怖片,在这个创意越来越显得枯竭的今天,寻找到新鲜感也有些难了。

虽然也看过一些此种类型,但质量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相当刺激。

《死亡录像》和《鬼影实录》都拍续集了,不知道能否更出色,期待喽。

 6 ) 把俗套子拍成经典的天才们

刚刚看完了,浑身发冷.屋里有暖气,可是还是很冷.西班牙的电影看得不多,真正有印象的也就是<潘神的迷宫>,看后心里感觉很不一样,说不上来怎么不一样,反正感觉就是很棒,跟好莱坞不一样的一种棒.<死亡录像>看完后心里这种感觉加剧了,甚至膨胀.心里发冷,说不上来是因为恐惧还是什么,说恐惧吧,似乎没有必要,虽然是记实的手法,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是假的,说吓到人了吧,是被吓了那么几下,但没有象<午夜凶铃>看到贞子鬼模鬼样地爬来爬去的吓人.但是心里到底还是有个声音在回响:这片子真TMD太酷了,it's amazing!!!来说说酷的地方:首先片子拍得极为紧凑,几乎没有冷场,没有看到介绍的观众会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现情况变得不妙了,一切都开始混乱起来,等到你想喘口气搞明白时,占据影片近半段的高潮开始了,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我的观影经历几乎就是这样,刚开始上某著名网站,看到此片的发布,然后有人说此片被评了高分,是恐怖片的翘楚,俺心理想,那当然要下来看看,以俺这样急脾气的人看片后居然要暂停下来喘喘气,那情节的安排真是要赞一个~~~第二个酷的地方就是我的标题了,这帮子把俗套子拍成经典的天才们啊,把电影玩到了如此的境地,实属大师的级别了.说俗套子,是指电影的情节.电影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多年前的一个女孩被梵蒂冈教会(此处似乎没有说得很细)发现中了心魔,经过研究后送往医院,根据其后的一篇报道,似乎是女孩子半夜失踪了,然而医院否认他们放走了女孩.根据影片的情节来看,似乎是某个医生把那个女孩子带走了,他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拯救她,于是把她带到某处的顶楼进行研究,并每天记下研究记录.后来医生的记录是说,这女孩所携带的东东不仅具有抗药性,甚至还能变异,于是他判断这种病毒具有传染性,如果传出,后果极为可怕,于是医生的想法是他应该除去这个女孩,并且消除那女孩存在过的所有证据.之后的情况我们只能自己想象了,也许医生在准备消除那女孩的时候被吃掉了,也许pablo在举着摄像机向阁楼拍摄时被已变成怪物的医生所袭击.也许医生就存在于这些我们已经熟知的住客之中.我自己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因为阁楼上的那个袭击pablo的显然不是最后的那个干瘦怪物,那他似乎应该是医生吧.而且所有的居民中除了一个医院的实习生之外好象也没有懂得医学的人了,更不用提可以研究女孩的教授了.简单说来,片子的情节很简单,也许某天楼下小女孩的狗狗淘气跑到了楼上,被病毒感染了,跑回去后病得越发严重了,而且还传给了小女孩,也许还有那个疯老太太,但没有受到重视,后来我们听到阁楼上磁带里医生说了,受感染后的症状跟流感很相似.这也就解释了楼下小女孩的妈妈一直坚信自己女儿不过是得了"扁桃腺炎"有些发烧了而已.之后妈妈把狗狗送到了兽医那里,狗狗犯病了,被报告给政府,于是开始封闭整栋大楼.另一条线是"当我们熟睡时"的电视报道小组,两个人,一个主持人,一个摄影师.要报道的是当人们熟睡时这个城市发生的事情.今天晚上要录制消防队的生活.先是消防队员们吃饭,打球,然后接到紧急通报,有个住宅的老太太不停的尖叫,于是小组跟着那两个消防人员进了大楼,然后大楼被政府封掉,恐怖之夜开始了.这片子要是正常按照顺序来拍的话恐怕趣味全无,想象一个好莱坞的套路:楼下的邻居们议论纷纷,感觉楼上的住客有点怪,还时不时地有动静传出.然后小狗狗跑上去,又奇奇怪怪地跑下来,妈妈把狗狗送进了医院,然后小女孩得病了,晚上楼上传出了尖叫声,邻居们报了警,消防队员带着采访进来,警察也来了,政府得到通知,封锁大楼,恐怖开始.这样拍的话,那片子就是最通常不过的一部血腥恐怖片,无任何出乎意料而言,而且对于病毒的起源之说恐怕会被观众骂得一无是处:原来又是着魔和梵蒂冈啊,又是血又是叫的,就是生化危机的楼内封锁版啊.然而片子从电视小组的采访开始,一步步进入危机主题似乎高明了很多.记实的手法好象真是只是在拍电视节目,后面当两个逃命时,为了让摄影机继续工作有个理由,硬是把大楼的电都断掉了,感觉编导费了点苦心,效果不错,比较能说得通.片子由于是以摄影师的角度去拍,所以有些细节无法做出描述确实有点遗憾.比如说那老妇人中弹后怎么复活成怪物,那些人被咬后追上记者,而后又退回去,是商量好的吗,被咬的怪物具有分析能力吗,他们彼此之间有合作吗,被消防队员拧断脖子后的怪物还能继续存活吗?

这些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不知道也许会更好.最后楼上的怪物估计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是很多观众的恶梦了.效果做的真是不错,不过怪物都怪成那样了,还穿个小内裤真是让人小小地可笑了一下.当女主角被怪物拖走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人时,画面一片漆黑,然后响起了女主角的一句话,"TMD,pablo,我们必须拍下所有的东西".让人感觉很讽刺,是啊,摄影机是拍下了所有的东西,可是人呢,也都没了.很不错的一部片子,可以成为年轻导演(非天才)的教科书了.以前人家说电影要想吸引人无非是三个因素,第一是故事,第二是故事,第三还是故事.我说,电影要想吸引人无非也是三个因素,第一是故事,第二的情节安排,第三是把故事编成精彩的情节的天才编导们.

 7 ) 纪实恐怖短片的创作技巧——以REC为例

在常规的惊悚、悬疑、恐怖类题材影片的创作中,导演往往是以独立于故事之外的“上帝视角”进行叙事,观众会因气氛的渲染而被带入情节,从而忽略掉作者或摄像机的存在。

其戏剧性因素是由于恐怖气氛营造的富于感染力而被忽略,当气氛营造得不好时,戏剧性痕迹便很容易再次显形。

然而,当创作者换个范式——也就是摈弃戏剧化创作,转而采用纪实手法对恐怖片进行创作时,其真实性与戏剧性便融为一体,使恐怖感在部分上戏剧性减弱,转而以真实的形式释放到观众意识中。

这种真实感包括画内真实恐怖感与镜头真实恐怖感。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着重就镜头真实感,也就是纪实技巧进行论述。

一、REC在镜头上采用了“主观视角”,而非传统的“上帝视角”,这个第一人称既是剧中演员(摄影师)的主观视角,更重要的是观众的主观视角。

这样一来,剧中人物的眼睛即观众的眼睛,剧中人物的恐怖即观众的恐怖。

二、第一人称视角能带来一种“发现的恐怖”,而不是“恐怖的发现”。

对于一个恐怖的事物而言,你所最感到害怕和惊悚的一定是刚发现或突然发现它的那一刻,这一刻甚至胜过它本身的惊悚感。

这种恐怖视觉冲击力能直接并最有效地作用于人心。

这一点在《零》系列、《尸人》等著名恐怖游戏中也有典型体现。

三、REC所体现出的真实感在于某种“不严谨”,包括手持镜头、开场时故意设计的一些NG、极度紧张时脱口而出的脏话、采访式镜头、演员(主持人与摄影师)戏外戏式的沟通等。

四、真实感的体现还在于设计一些“事故”,让观众感受到摄像机的存在,从而避免重新陷入到“上帝视角”中去。

如演员(特警)阻碍拍摄手挡镜头、话筒被人为捂住、怪物袭击摄像机、摄像机被人为开关等。

五、REC在画面包装上使用了一种其他设备很难与DV比拟的手法,即夜视。

它不仅将画质弄糟,让恐怖影像若隐若现,还顺理成章地增加了真实地紧张气氛。

六、真实感的照明特点在于机顶灯的运用,画内光源(如窗外的警灯、探照灯,手里的电筒等)的运用,冷色光的运用,以及光照角度的处理(如将一束手电光打到小女孩脸上等)

 8 ) 巴塞罗那的!

确切说,导演是个很加泰罗尼亚的人女主角是个地道的马德里人拍录象的PABLO, 是南美的.真的,在现场,可怕死了. 午夜12点半看完出来,500米的路不敢走回家. 更多人害怕是因为,他们自己就住在片子里那样的一座至少100年的老房子里.看了REC的 记录片, 看到他们是怎么做这个片子的。

女主演没有剧本的全部,她一整个月,一直穿着同一件衣服,挂满血浆,没几天就臭了.比较搞笑的是,在电影院里 后面的观众一直说:"哈,中国人,中国人." 我很笃定那女人是个日本的. 看了记录,果然,男人是中国的,女人是日本的。

 那鱼眼皮~~ 不可能是另一个国家的.最后,看被删减镜头,看到消防局的女工作人员 告诉司机去 RAMBLA DE CATALUNYA 34号,于是我和朋友就去那座房子看了看. 原来就在我住的地方2个街区之近!!!

 站在那个门口还感觉到阴风阵阵的~~ 不过旁边的老太太好心地说:"你别怕,电影里的都是编的,这座房子都拍了好多戏了"

 9 ) [电影]《死亡录像》:在现场,才最可怕

尽管对恐怖片的喜爱几乎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但我深知这一类型片真正的迷人处,绝非无休止渲染血腥杀人和死亡场景(尽管看上去它们总是必不可少)。

身临其境的恐惧,常带来对绝望感短暂的亲密体会,这能令人振奋,并产生劫后余生的瞬间快感——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不安全感乃是人类记忆深处最根深蒂固的动物本能,恐怖片正基于此心理背景诞生繁衍。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生产恐怖片最活跃的地方总是日本、美国这些危机意识强烈的国家。

此外,回归前的香港人也(曾经)喜欢通过恐怖片和色情片来消除社会生活压力,而在欧洲的西班牙,人们则习惯于通过恐怖片,来消除源自宗教的不安和焦虑。

在西班牙恐怖电影里,很少出现好莱坞电影里屡见不鲜的,离群索居的电锯杀人狂或突然入侵小镇的吃人怪兽,他们喜欢表现的是黑暗、死亡和人的变异——黑暗象征无边无际的压抑,死亡是这种压抑导致的结果,而人的变异,是生与死的辩证。

不久前的《孤儿院》正是揭示这一主题,而这部“吓人何止一跳”的《死亡录像》,更是此三者的有机融合,不过,这部电影的价值并非仅此而已,它最令人欣喜的,是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电影表现形式。

这种新形式,很可能会因为这部电影意想不到的成功,引发一次探索新兴电影语言的小小潮流。

这个潮流简单讲,就是用纪录片手法拍摄故事片,比如好莱坞最近用DV拍摄的科幻灾难片的《苜蓿地》,或者乔治·罗梅罗的《死亡日记》。

而更有想象力的做法,我想也会很快有人大胆去尝试,能不能用纪录片拍一部武侠电影呢?

别着急一口否定。

40岁的西班牙导演琼米·巴拿格鲁,在将近十年时间里一直钟情于拍摄恐怖片,但那些电影(《黑暗》、《无名死婴》、《公寓出租》)无论是否借助好莱坞资金和明星效应,都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与他合作《死亡录像》的帕卡·布拉扎也一样。

创作苦闷之余,他们终于决定剑走偏锋,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征服经验丰富的观众。

DV终于挽救了他们的事业。

这部电影让很多经验观众在第一时间里想起了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影片开始时,电视台“当你在熟睡”节目女主持人安吉拉带着摄像师去一个消防中队深夜采访,整部电影即由摄像师肩扛的机器“无意间”纪录完成。

但《女巫布莱尔》没能解决“必须拍地好看”这一核心问题,而好莱坞的保守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导致《女巫布莱尔2》在第一集惊世骇俗的成功之后,未能继续探索,相反却大踏步退回到胶片格局,使DV这种电影新果实的成熟,推迟了整整十年。

采用纪录片手法的最大诱惑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使观众身临现场的紧张气氛,这非常适合用来拍摄“突发事件”,《苜蓿地》和《死亡录像》的成功,都基于此。

在《死亡录像》里,女主持人和摄像师构成一个电视采访的独特现场,令观众身临其境,实时观察事态走向。

镜头首先是常规的消防中队采访,很快,由于跟拍消防队员出警,观众得以和拍摄者一起进入一幢老公寓楼,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又和那里的住户一起夜遇恐怖僵尸。

由于影片由电视台摄像师随机拍摄,视点单一,剧情在展开过程中,就不可能像传统电影一样覆盖场景和人物,这反而增强了不可知带来的重重恐惧和猜测,同时摄像机的晃动,则增加了观众心理的起伏不定。

很多类似摄影风格的电影作品,确实曾因此失去部分不堪忍受画面动荡的观众(《苜蓿地》就仍然存在这个问题),但随着保罗·格林格拉斯两部《谍影重重》的有效熏陶,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影迷学会了享受这种新闻纪录式的晃动。

琼米·巴拿格鲁和帕卡·布拉扎做的更妙,他们非常体贴地考虑到这一点,不时穿插拍摄一些稳定镜头,利用简短的采访、黑屏和固定镜头,让观众紧张的神经得以稍事休整。

影片的最后一场戏最为影迷津津乐道,这个7分钟左右的夜视镜头场景(《苜蓿地》里也利用了DV的夜视功能,但效果却远不及此),不仅成功地向恐怖片经典《沉默的羔羊》表达了敬意,更将全片营造的恐怖气氛推向高潮,惊魂程度几乎令人窒息。

这段情节还将西班牙恐怖片经常涉及的宗教恐惧引入进来,我个人感觉稍嫌煞有介事,但却为这个惊心动魄的“僵尸之夜”,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解释说明。

有经验的影迷还会发现,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和比利时电影《人咬狗》(1992)如出一辙,摄像机倒在地上机械地拍摄,而叙事者(纪录者)伴随一声惨叫,被猛然拽入黑暗。

因为显然不具有《人咬狗》深邃、尖锐的人文内涵,这个并不新奇的镜头,就显得不如《苜蓿地》结尾那么恰到好处、意犹未尽。

尽管如此,影片对低成本电影寻求出路仍然小有启发——与其让高清无限接近胶片,不如利用它天然的纪录片质感,拍出物美价廉的创意故事。

希望更多DV爱好者和年轻导演,能够有兴趣看看这部电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58a9901009ntk.html

 10 ) 很 [Rec]

去年还不知道前年看Cloverfield的时候,觉着这仿照dv的摇摄拍起恐怖怪兽片来就一拍烂的题材居然也能通过手法的变换变得如此震撼。

我不知道电影所谓评判好坏的标准是否是内涵足够深刻,我也不知道所谓电影是否一定要反应人性。

所以我只能说,使我们腻歪的是大片的千篇一律,而我们又陷入了另外一种重复之中。

Rec就让我觉得很爽。

很多人分析到镜头的运用,情节的设计,如是云云。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是,电影批评的落后是会使得电影落后的重要原因。

但就我的观点来看,电影是否一定需要批评,艺术批评的产生是否一定会推动艺术,这都是未有定论的。

当然,有很多例子经验研究会告诉我们,艺术在有了批评之后,会如何如何进步,否则就无限久的停留在某个时段不再前进。

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确信批评的重要性,如同从前人们坚信批评根本毫无用处一样。

人有时候从一个坑里跳出来,总以为自己站在了山上,绝不可能在坑里,人类就是这样一次次可笑着。

所以,播放[Rec],享受它。

《死亡录像》短评

也没觉得很有创意,变种僵尸片嘛。。

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吓死我

9分钟前
  • AP
  • 还行

我可奥吓人何止一跳。形式很新颖一开始看镜头好晃好不爽但是摄影师真镇定最后那下真带劲。问题是结尾没头没脑阿。

14分钟前
  • ys
  • 力荐

血腥、恶心。仿DV摇晃派。故事了无新意,女主持该第一个死,吵来。

15分钟前
  • 胖胖
  • 还行

开始太墨迹了,后来可算是有点玩意,晃呀晃呀的,有点紧张感

19分钟前
  • 正气大侠
  • 还行

为什么我在那个肥婆冲上来的那刻忍不住的狂笑不止。。。。。看来我不适合恐怖片

23分钟前
  • Cabiria_E
  • 还行

从头“搞笑”到尾 低成本烂片

25分钟前
  • ダイナマイト
  • 很差

跟柴一样的女僵尸

28分钟前
  • 伝説の少女A
  • 较差

没什么感觉

33分钟前
  • 高山乌龙子
  • 还行

不小心先看的隔离区,才来看这个...P.S. 女主的西班牙语听得我想发飙...

35分钟前
  • 大JOY | 不忒苦
  • 较差

这部片恐怖就在于真的很恐怖。

40分钟前
  • 颜良辰
  • 力荐

。。。

43分钟前
  • 螺丝இ
  • 还行

晃得受不了!!

48分钟前
  • 空城
  • 很差

我真是非常喜欢这种DV形式的惊悚片,想起来我要再度像《女巫布莱尔》致一下敬

53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超没劲 新意到是有 当时是在校内看的 没说是电影 当时以为是真的说

57分钟前
  • 小忌廉
  • 还行

没感觉~想看震惊一点的~

58分钟前
  • iCosta
  • 较差

也就那么个两下子

60分钟前
  • 小本
  • 还行

失声尖叫于阁楼僵尸纪实性看的头晕目眩

1小时前
  • 朱日妮
  • 推荐

构思(以录像形式讲述)不错,但题材太普通,也不够吓人。

1小时前
  • chipda大猫
  • 推荐

7分。极为出色的伪纪录片!这种风格,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给录像机视角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本片里则是设计了一个采访消防员的设计,前面不少时间感觉真的像在看电视直播。可惜后半段大楼封锁以后就有些力有未逮了,这也能理解,毕竟投资不能和好莱坞比不是?

1小时前
  • Riobluemoo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