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写过影评的人写的影评。
——来自一个对自己文字不是很自信,从来就是在日记本里面写的人 我的SLOGAN仅仅是想说明下,我的文字风格,先介绍下我看这个影片的背景,我是一个来自基督徒家庭的孩子。
从小相信,却和神之间有一堵难以逾越的墙,我不知道那墙是什么,让我离不开,但是也走不进。
这个电影展示了很多我在牧师讲道里提到的点,但是用了更生动的案例和场景尝试去诠释圣经里面提到的点 在工作的打扰下,粗粗看完这个电影。
以后我可能会再看几遍,深入思考下,如今,就很触动,至今还在我脑海里的,做下分享和记录。
一、审判者在于神,你只要做好你自己的本分。
影片里面,有一段是圣灵和男主的沟通,圣灵抛出的问题是:“你平时是怎么判断生命中的善与恶?
”男主的回答是:有利于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的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他认为其泾渭分明。
圣灵很动情地讲,现在的人,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标准是判断事情的好与坏。
因此征战不断,因此冲突不断。
(此处做了铺垫) 另一个片段,男主自己走必须要自己走的路,路上遇到“智慧”,男主此时还在认为神应该为所有灾难的事情负责 。
“智慧”做了一个更激烈的事情,让男主来做决定,谁应该上天堂,谁应该下地狱,当命题是“在他两个儿女中选一个”时,他回答“can't do it”如果非要,让他去。
由此,男主放下了做生命审判者的倾向。
由此他也体会了天父慈爱的心肠。
反思自己,确实在很多时候,在直接的生命里,去判断,去审判。
靠自己的支撑自己,最后会发现精疲力尽,便又开始寻找神。
我是个讨好型人格,偏偏又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还比较高的人,很多时候,我总是会忘记神的存在,随自己的意思,去努力,去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最后我会发现精疲力尽,且不得果效。
最后又灰溜溜地回到神的面前祈求。
就像是出埃及里的以色列人,一次次兴起,一次次跌倒。
二、TRUST HIM,HE is always with us.男主在湖上,有一个片段,因为内心的混乱,男主的小船几乎要被变黑的湖水淹没,最后JESUS的声音出现,叫男主定睛看祂,不要看环境,几次尝试,男主慢慢看神,恢复了平静。
虽有在耶稣的邀请下,在水上行走。
设身处地,这是莫大的信心,对神的莫大信心。
全然相信祂的保存,相信祂的同在。
不论环境如何,都定睛在祂身上。
所以,在我们的祷告词里面,常常有一个话是:求神指教,指教我如何处贫穷,如何处富裕,且不论贫穷还是富裕,都能活在你的里面。
不卑不亢,满有喜乐,因为你会知道,在世不过寄居,最后我们都要在神的面前交账,这短短的一生,我们要如何度过?
牧师讲道时提及了这部片子,看过以后,明白做为基督徒的我有多喜欢,非基督就会有多厌恶。
做为一个8岁孩子的妈妈,可以想像的最大痛苦,莫过于孩子的丢失或死亡,所以男主在智慧面前说的那句Take me,几乎是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的事情,这也恰恰验证了耶稣亲自代替我们死,而免于让我们被judge掉。
自从亚当夏娃犯了罪,一切的痛苦都是罪的结果,我们只能承担,但在这所有的幽暗当中,神却亲自陪伴,苦难不是来自神,但是因为有祂,我们在苦难中也有了盼望和甘甜。
恰恰我也有一个类似男主父亲的爸爸,对他曾带来的伤害难以饶恕,成为我人生中很难越过的障碍,就算道理上知道他有他的不得以,可是内心深处,原谅谈何容易,可是当我们都以罪人的身份站在上帝面前,我与他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耶稣已经为了我们上了十字架,除了感恩,我怎能再以上帝的角度去施行对他与对自己的审判?
所以judge不仅仅是我们如何对待别人,也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或许犯了错,不可爱,但是在上帝眼里,我们是值得祂用生命赎回的那个。
因为祂,我们可以饶恕,得到释放。
而我们流过的每一滴泪,都被祂珍藏了。
任何一个人,都是祂的孩子,不管你的罪是说一个小谎,还是绑架杀害了一个孩子,救赎,是神工作的第一步,而不是judge.这就是上帝,祂不带来苦难,但是在苦难中,祂与你同在,与你一同承受,说白了就是一个最烂俗又最深刻的字:爱。
神爱每一个人。
祂不仅仅是男主一家的上帝,不仅仅是Missy的上帝,也是那个杀人犯的上帝,在祂的公义面前,仍然有智慧在为你的行为的Mercy与辩护。
所以,没有人是来渡你的,供你成长的,所有的人都有尊贵的被造的位格。
做为人,我们或许难以接受发生在Missy身上的不幸,但是同样做为一个人,我们或许能够借着这部电影,以另一个角度看到救赎,恩典,与牺牲,这个角度也许还没有来到我们的视野,但是如果你愿意,它就会成为你新的人生观。
就像祂说的,你随时可以背对祂,你随时可以不理,不听,不信,随时可以恨祂,你的车就在外面,你随时可以离开。
但,要是你选择留下来呢?
感谢这部电影。
电影说教意味很强,而且是宗教的。
但可以说很好地展现了对宗教与现实矛盾的困惑的一种解释。
片中讲述了一个信徒,遭遇了绝对无法接受的极端灾难,然后陷入了困境,直到上帝邀请他去做客。
主人公,从小生在不幸的家庭里。
父亲经常打母亲,小小年纪的他,按照宗教的教诲(母亲是个虔诚的信徒),去向神父诉说。
结果父亲觉得当众丢了他的脸,更是打了他整整一晚。
长大后,主人公还是那么虔诚,他也坚决不像父亲那样,而是爱妻子和三个孩子。
有一天,两个大孩子在海边船上玩,结果因为女儿站起来,船翻了,儿子被船扣住,险些死了。
主人公幸好就在旁边,所以及时把孩子就起来。
但是就在他松了一口气时,原来在他身边玩的小女儿居然被变态杀手抓走,并且杀害了。
从此他对宗教开始怀疑,而且与大女儿的关系陷入了僵局(大女儿自责,他也隐藏着怨恨)。
关键是上帝的启示方式。
首先要让他了解上帝有自身的局限,不是没有慈爱,而是没有办法干预(联系后面,我的理解就是上帝和魔鬼都无法在现实世界直接干预,他们都通过人类的信仰和内心去改变世界。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等待着子民的到来。
信仰上帝善良的人会到天堂,出卖灵魂的人会被魔鬼带到地狱);其次(也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就是展露神迹,带着他行走在水上,让他看到了女儿在天堂很一群孩子玩得很开心;再次(最难的)是通过化身女神,让他对自己进行审判,让他理解善恶的评价,根本在于原罪。
原罪的根本就是“一个犯罪的人,是什么造成了他的罪”,没有人天生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告诉他要原谅那个坏人,因为他受了魔鬼控制,就像当初他父亲虐待母亲和他,但是因为他没有受魔鬼控制,并没有变成一个坏人(换言之,那个罪犯,从小就受到虐待,但是也以这种错误的观念看待世界)。
18.5.16 6
听着灵性二字就足以让我买票进电影院。
不带任何期待和猜想,很多话语在很多灵性书上看过,但我让自己随着电影的flow走,流泪很多次,也听见很多周围的人在啜泣。
看到蝴蝶棺木那一刻,我内在升起一种“被爱”的感觉。
很喜欢J兄的这句:"I don't need slaves; I want friends". 这部片子,其实无关乎宗教
从奇迹课程小飞虫发现这部电影 一看竟然是多年前喜欢的小笼包主演,淡忘了终结者末世情节很多年没想到包子在17年拍了这个,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和奇迹课程的完美契合 懂了奇迹课程就会和这部电影同频共振,而问题是奇迹课程 是一本准备好了的人才能接受的书。
因缘际会之下 读到的时候 即使有之前在儒释道中西哲学等各种思想摸爬滚打 ,初读也是对其中浓厚的基督教味道很排斥,最近,细细品味才发现 哈 是基督教外衣包裹的佛法!
而且,这本书其实是彻底否定了作为宗教的基督教,J兄本来的思想放在教皇那是会被打成异端的,多么的讽刺。
呃 跑题了 这应该写在书评里
看电影开头,我觉得似乎又是部失去孩子后父母自我内心救赎的影片,类似于《附属美丽》。
然而逐渐逐渐就跑偏了,玄幻了,各种神仙上帝齐聚一堂,谆谆善诱,苦口婆心,最终使男主幡然悔悟,理解了上帝老子的工作有多不容易,最后forgive了酗酒家庭暴力的父亲,forgive了残忍杀害自己小女儿的凶手,喔,上帝与你同在,The End.我是无神论者,但也并不排斥其他人的宗教信仰,只要你别干涉我,别妄图给我洗脑,你信佛、信耶稣、信默罕穆德,信其他你觉得值得信的,Whatever. 然而事实却是某些“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和那些传销组织者并无两样,虔诚和极端有时候只是一线之间,宗教和邪教有时也难以辨别。
究竟是谁judge谁是影片中提出的一个问题,然后智慧女神很轻松的给出答案,你来judge别人是错误的,因为你没有站在上帝视角,会犯错误,只有上帝才能judge一切。
可是事实是多么荒唐!
影片中的上帝告诉我们面对酗酒打老婆打孩子的男人我们应该原谅,面对变态杀手杀死你的孩子,你不能愤怒,只能一遍遍的说原谅。
呵呵,这哪是上帝啊,这分明是懦弱的人采取的绥靖主义啊,如果面对罪恶,不发出任何声音,一味的退让,一味的掩耳盗铃说可以原谅,这个世界正义就无法伸张,邪恶将笼罩大地。
原谅和佛家的“冤冤相报何时了”有相近的意思,原谅了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走出心灵的枷锁,这一点不错。
但问题是犯下罪恶的人值不值得原谅,如果Evil是必然存在的,接受还是反抗?
如果命运是上帝安排的,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
这当中充满了人性的选择,而非上帝告知的唯一的答案。
或许有人说,这本来就是部宗教电影啊,你不爱看就别看。
那我就感觉受到赤裸裸的欺骗了,首先这个片名真的很难联想到会是这样一部说教式的宗教片,其次,既然是宗教片,不是应该洗我的脑吗,怎么还起了反作用呢。
总结:这是一部很烂的宗教电影。
无论成败,人应当自己掌握命运,用自己的是非来判断,哪怕会犯错误。
因为即便是上帝,它也不能替你做主,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你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最后,突然想起了《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最后时候的呐喊:“没有人可以审判我,可以审判我的只有自己,去TM的老天爷!
”
其实不太看神学类的电影,因为一门课老师要求看这部电影才看了。
对于男主迈克和智慧女神的对话印象深刻。
我们不要把自己当上帝,更没有权利去审判别人,谁好谁坏?
谁该上天堂谁该下地狱 ,我们没有权利去审判。
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很爱去审判他人,特别是道德审批。
有很多事只知道一个片面就开始口诛笔伐,甚至是网络暴力。
就像智慧女神说的,你会根据人的肤色去下结论,你看一个女孩穿的少就觉得她有作风问题等等等,这样的社会真的很让人难受。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望我自己铭记
上帝一家这次住在森林里……1.以为又要来《超新约全书》的桥段……好吧,这真的是一部大烂片!
萨姆沃辛顿还是那副谁欠我800万的样子,奥克塔维娅是来为给人角色充数的,拉丹米歇尔又是苦大仇深……非要政治正确才开拍?
2.所以这都是车祸中的强烈幻觉?
那如果无神论者就直接死翘翘?
还是要信点啥的说?
1. 为什么主角就能受到祝福,能够见到上帝?
经历过伤痛的家庭,之所以没法放下,因为他们可能没法埋葬自己的亲人,或是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最后有没有受苦,另一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在那里的人又过得怎么样?
怎么主角就能经历这么具体的一个过程,虽然不能减轻太多伤痛,但能让他在放下的路上迈出一步,如果是其他人,要怎么做才能迈出这一步呢?
2. 居然让主角宽恕杀人凶手,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这样的事大概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拿枪突突死凶手,第二,让时间抚平一切,最终能够渐渐放下。
宽恕,那都到达什么境界了,不敢想象。
3. 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解答。
一方面,这些问题根本回答不了,另一方面,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答案,怎么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让所有人满意呢?
也不要尝试去回答了,像一个类似题材的电影Collateral Beauty,大家进去哭个稀里哗啦,感慨一下威尔·史密斯的演技,就完事了。
你要问Collateral Beauty到底是啥玩意?
电影早就结束了,回家自己琢磨吧!
这部书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跟原文有些出入。
而且我觉得书是从上帝切入引出爱身边的人珍惜当下不要活在痛苦中这个中心。
评论里说神棍洗脑或说恶心的人。。。
本来大家的想法观念就不一样你没有真正了解过就不要带着感情评论好吗。
尊重别人宗教信仰很难吗。
不喜欢就别看。
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多为祖国提升GDP。
虽然我不信教,但我看不下去低下的评论。
画面很美,说服力不足。
我明白每一个爱的表演。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这是一部大胆又平实地叙述神爱着你的真相的电影。
本以为,这是一部奇幻惊悚片,男主是因为童年阴影毒杀父亲长大后变成了绑架儿童的双重人格杀人魔,结果发现我想多了,原来只是在宗教环境和暴力家庭里长大的人,思想扭曲迷失自我,不得不把自己泡浸在虚幻的宗教思想里享受着精神的自虐。
very special one
画面、音乐都不错,这是一部讲解人生观的片子,里边讲了一堆道理。
哈哈哈哈宇宙大烂片
小说更好
直击心灵,看完蛮感动的,打开心结!
信主得永生的传奇故事。
诶哟你妹,我以为是惊悚片,结果是个神棍片,上帝居然长一对黑奶子,瘦不鸟。。。。⊙▽⊙
對於神愛世人的辯證過程拍得還算有趣,我也能接受這個論述。但整體來說過於拖沓,後段死氣沉沉,幾乎沒有辦法和主角感同身受在心靈上有任何突破和對缺口的滿足
湖边的钢琴歌曲很好听。
一部「神愛世人」的心靈之旅,但是不是每個人的旅程就見仁見智了。
信不代表你能得到上帝的眷顾。
宗教传销洗脑片?
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释怀的过去,是障碍,更是财富,不论如何,要用尽一生去改变,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
信仰宗教,原谅错误,展望未来。对掠童虐童杀童有很深的感慨。
神棍、说教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弃了,其他的不care,我就想知道小女孩怎么样了?最后找到尸骨了吗?
属灵含义太深刻,我都不能完全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