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需要矛盾。
rock star与家庭,内心音乐与卖座音乐,真的有矛盾么?
仗着有钱强行参与不愿接纳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可行性大么?
老戏骨相当好,演员都很棒,差距巨大。
worth watching -your favorite flower is a... -rose -to smell it, you breathe through your -(inhale) -keep it in, long as you can go. and let it out in one big...blow.
在《Imagine》响起的时候,我坐直了身体,幻想故事走向男主音乐的自我救赎之路,那一刻我以为这是电影精神鼓点的开始,却不成想是全篇的唯一巅峰。
关于音乐,推荐《醉乡民谣》关于父子,推荐《大鱼》,甚至《法官老爹》关于暮年与艺术,推荐《年轻气盛》好莱坞的技巧在多动症的Hope,在留给经理的信,在结尾男主的幽默安慰中都有体现,精彩且有心,此外的剧情充满了俗套的油腻剧情,男主和酒店经理/父子的谅解在好莱坞的套路之中随意解释。
想想看在《Imagine》歌声响起,镜头推向帕西诺摊在椅子上的眼神,一部短片戛然而止,会给几星呢?
没什么比看一部阿尔帕西诺的电影,更让人感受到什么叫“生活品质”。
这句话是我看电影的前十几分钟想到的影评的核心思想。
一个商业摇滚歌星,接到约翰列侬几十年前给自己写的信,这个创意很棒,很百老汇和好莱坞。
当列侬的imagine开始插曲,阿尔帕西诺在床上辗转反侧。
很爱这个节奏。
然后,我的硬盘挂了。
好不容易放周末,背着电脑离开中关村,又背着电脑滚回中关村。
一种无力的宿命感。
没什么比硬盘挂掉,更让人感受到什么叫“没有生活品质”.硬盘挂掉,去中关村会各路JS,最让人厌恶生活。
好在系统在固态盘上装着。
换新硬盘就好。
就是丢了很多资料,公司的和自己的,但是不愿意让中关村这帮人恢复,信息安全。
好在百度云和为知笔记有一些备份,虽然不全。
最近没怎么备份。
但就像我跟奶昔哥聊,关键还是咱自己的风险控制不好。
怪不了外部。
以后每天下班要备份所有资料,每周整理时,整理备份。
云服务真是好东西。
问题和麻烦即商机。
诚如是。
生活的好与差,都是人定义的。
达尔文说,生物就是适者生存,适应环境。
珍惜、享受世界,生活。
一些行研资料和日记,重新动手写。
昨天下午修完电脑去踢球。
累的跑不动。
装备不行,没戴眼镜,踢的一塌糊涂。
不过随着年龄成长,在球场上倒是越来越镇定。
搞一套装备好好踢球。
诸如此类。
*****************2015.8.8我的国际政治几本书的读书笔记原来已经存到百度云了,好开心。
此次硬盘损毁,损失甚小,我心甚慰。
国际政治几本书是我去年某阶段的一个重要总结。
它的丢失挺影响我心情。
失而复得,心甚慰。
周末写书评某一读书过程告一段落。
看完了丹尼科林斯,在touch bar的Mac pro上,用森海的耳机屏蔽了外部世界,就着三得利威士忌。
失意的摇滚巨星,因为收到自己偶像40年前的信,决定洗心革面重头来过,虽然温情种种,然而一切的一切,没有名利,无法解决。
想起闺蜜的至理名言,至少失意的时候可以泡着温泉看着富士山用面膜挡住泪水而不是蹲在马路边就着瓶啤饮泣。
势利么,世界本就这么残酷,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另一个闺蜜说,到了这把年纪,在路边摊儿看见啤酒烤串花毛一体上桌那一刻,就会停止抽泣了。
现实么?
残酷么?
人类世界本就是建构在虚构故事里,只要活着,再怎么愤世嫉俗反社会也难逃身份认同的焦虑。
与其拧巴在现实的残酷与幻想的完美,不如面对现实,先能呼风唤雨,再任意妄为吧。
没有了乔老爷的Mac Pro键盘的打字声都很难听,但是,又如何呢?!
都说我们会对陌生人更多的谅解,而对亲人更多的苛责实则不然我并不想说什么血浓于水的傻话但是真的在你最脆弱的时候一个生育过你的人陪在你的身边总归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几种温暖之一这部电影于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亲情电影我看不到什么狗屁的自我追求也看不到什么调情说爱我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对人生产生怀疑的中老年成功人士在努力改变自己生活的同时争取已经失去了的亲情的故事何况这个老男人还是阿尔帕西诺呢第一次敲开门HOPE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这个孩子既有点老成又有点与众不同就算从那个自诩优秀的儿媳妇口中得知自己的孙女是个多动症患者老丹尼还是很开心的虽然被奚落、被儿子冷言冷语但我相信这老家伙回到旅店躺在床上想起那个可爱的小孙女心里还是喜滋滋的这就叫做隔代亲所以他很坚持的又一次敲开了儿子家的门还带去了一个他们压根不曾想到的好消息一所最好的特殊学校回来的路上在一大群孩之宝的包围下我们既见证了金钱的魔力也见证了儿子冰冷内心慢慢融化的过程我始终说,感情是一部分,金钱则是表达感情的主要途径就在所有的感情都以正态曲线的形式日益变好的时候那场本来是用来争取爱情和亲情最好的机会的小型音乐会变成了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感慨丹尼还是那个丹尼的滑铁卢于是我们要深究另一个问题丹尼作为一个摇滚歌手,看起来应该也属于那么几首歌红了一辈子的摇滚歌手为什么能红那么多年这个答案或许在弗兰克对儿子的那几句话里可以看的更清楚因为丹尼是个好人是个喜欢为别人着想懂得别人需求认真记录所有关键点的好好先生他总是希望大家都开心哪怕自己有的时候已经厌倦了这种开心所以我们都知道丹尼还是会在开场的时候唱BABYdoll小型音乐会的台下依然坐着从头到尾吃着甘草的老太太因为这就是丹尼和他的演唱会但是这个故事是个喜剧所以我们等来了2015年度最好的一个结尾“我该相信你吗”“我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你脸皮还真厚”和拉在一起的两只手“嗨,汤姆,我们来谈谈.....”你看,对于那个从未尽过任何做父亲责任的男人对于那个你刚刚有了点希望又彻底失望的男人原谅真的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那个人,是老爸!
艾尔帕西诺又一次呈现了令人信服的表演。
他总是这样,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影片里,他都能让人欣赏到世界上最好的表演。
说到艾尔帕西诺的演技,就不得不提一下1997年他和约翰尼德普合演的《忠奸人》,在那部影片的最后五分钟,艾尔帕西诺收拾好身上的东西默默出门,那是我看过的最棒的表演,没有一句台词,情感的力量却穿透屏幕和18年的时空,直击骨髓和心脏。
回到《丹尼柯林斯》。
这部影片在艾尔帕西诺的一生中可能只是一颗无足轻重的小石子,不足以和他影帝桂冠上的任何一颗珍珠媲美,但是小石子也有自己的天真自然、淳朴随性,《丹尼柯林斯》就是这么一部真诚自然、幽默并且感人至深的片子,尤其最后儿子终于褪去坚硬的外壳,像孩子一样茫然无助的依赖在老迈的父亲肩膀上等待医生来告诉他们结果,让我感动得差点落泪。
不要误会,整部影片的基调并不是伤感的,而是乐观放达,我觉得就像听The Beatles的歌。
The Beatles 和本片有很深的关系,至于什么关系,你自己去看吧。
事实上这片小文也是我一边听The Beatles一边敲出来的。
我很少听他们的歌,看了这个片子突然发现好好听。
————欢迎关注V信订阅号“野评人”,在那里我们一起赞美好片、嘲笑烂片。
1. Working Class Hero“...A working class hero is something to beWhen they've tortured and scared you for twenty yearsThen they expect you to pick a careerWhen you can't really function you're so full of fearA working class hero is something to be.....”出现在Danny Collins开着豪车回到自己那被小女友用于和情人幽会的别墅的路上。
用“working class hero”给一个功成名就,过着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生活的老年摇滚歌手做背景音乐实属讽刺。
2. Whatever Gets You thru the Night“ Whatever gets you through the night'salright 'salrightIt's your money or your life'salright 'salright....”Collins生日派对上的配乐。
写于Lennon与Yoko分居时期,后收录于Walls and Bridges。
复古夜店风衬托出豪宅派对内的纸醉金迷。
3. Imagine“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 No hell below us Above us only sky..."恐怕是Lennon独唱生涯里最负盛名的一首单曲,“imagine”一词从此与John Lennon的名字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出现在Colins在派对的喧闹结束后,第一次阅读到Lennon给他的回信后。
从那一刻开始Collins迷失自我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机。
Collins迷离的眼神,醉倒在草地上不省人事的女友,远处清洁残局的服务生,随着悠扬的琴声一一映入镜头4. Hold on "Hold on John John hold onIt's gonna be alrightyou're gonna win the fight..."在Lennon逝世三十周年后,被滚石杂志列为其最被低估的二十首歌曲之一。
Collins告别过去,拥抱新生活的背景音乐。
5. Beautiful Boy"...Before you go to sleep Say a little prayer Every day in every way It'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Beautiful beautiful beautiful Beautiful boy...."用于Collins与分别多年的亲生儿子的失败会面后。
个人最喜欢的Lennon歌曲之一。
原本是Lennon写给自己儿子Sean Lennon的,歌曲中淡雅婉转的东方元素恐怕也是受了Yoko的影响。
6. Cold Turkey“...Can't see no futureCan't see no skyMy feet are so heavySo is my headI wish I were a babyI wish I were dead..."出现在Collins在演出失败后嗑药买醉,留下房间里的一片狼藉时。
Cold turkey原指一个人短时间内很快戒除了某个习惯或者成瘾的嗜好,而不是通过逐渐减量或使用替代药物等手段逐渐戒除。
有时特指瘾君子突然完全戒毒的行为。
音乐迷幻的曲风配上Lennon飘忽不定的嗓音,全曲本身就如同一个瘾君子嗑药后迷醉癫狂的真实写照。
不得不提的是该曲强大的录制阵容:主奏电吉他手为Eric Clapton,Klaus Voormann担任低音贝斯的演奏,古典配乐则由小虫鼓手Ringo Starr完成。
7. Love“Love is real real is now love is feeling feeling love love is wanting to be loved..."在Collins离开酒店,离开自己爱慕的Mary,离开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家人,踏上巡演的道路上时响起。
在钢琴声里Mary,儿子的画面一幕幕闪过,没有了他,他们的生活依然照旧,而这首Love似乎是在为Collins这段日子里所有的的爱做上一个令人心碎的总结。
8. Instant Karma! (We all Shine on)"...Well we all shine on,Like the moon and the stars and the sun,Well we all shine on,come on and on on on..."片尾曲。
全片最终以意料之中的皆大欢喜结局落幕。
*Help!
Help! 是Lennon在The Beatles时期创作的歌曲,描述了成名后面对生活的巨变时不知所措的苦恼情绪。
虽然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在影片中,但歌词和影片主题却有一定相似之处。
不论是Danny Collins,还是他的儿子,此刻都急切地需要彼此的帮助,“like I've never done before"。
“When I was younger so much younger than today I never needed anybody's help in any way But now that these days are gone I'm not so self assured Now I find I've changed my mind and opened up the doors .... Won't you please please help me..."
阿爾·帕西諾《丹尼·柯林斯》看阿爾·帕西諾2015年新拍的《丹尼·柯林斯》,单就表演而论,是一種享受。
表演戲劇化,性格化,不過火不毛躁。
帶著觀眾從洛杉磯來到新澤西,從台前來到幕後,像一個風趣從容異鄉歸來的有點不正經的老叔叔(他的自我評價是,我就是個笑話)。
瞧,捉奸在床,不急不惱,甚至不在意,倒戏谑帮自己戴绿帽子的小伙“家务”busywork,busywork……為這個綽號洋洋得意;另外,巡回演唱會台下三個老女人兩個小時不間斷嚼甘草的梗也到位,雖還風光,但看客中已然沒有了年輕人,來聽演唱會的都是褶子嚇死人的中老年婦女。
只是———巨星柯林斯有沒有想過,*那幫中老年妇女若看到他藏在衬衣下的束腹宽腰带作何感想?
*這邊至少看着風光,那邊卻相当平民。
導演對高檔社區看門人,對希爾頓酒店泊車的侍應生,對前台打工的學生妹,都有或粗或細的刻畫。
頭是開了個好頭,可這樣巨細靡遺能拍下去嗎?
怎麼拍?
會不會虎頭蛇尾?
(此處補上一句,老來能有經紀人那樣溫雅善解人意又不卑不亢的老友也是一種福分。
)吃過中飯繼續看,看完下午一點。
覺得:的確虎頭蛇尾,中間已經索然無味。
**「反青蛙王子灰姑娘模式」**,不是讓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乘南瓜馬車進入皇宮舞會,而是讓superstar坐私人飛機驅奔馳轎跑上山下鄉新澤西。
說完模式說細節,有幾處有印象:三十七年來經紀人每到一處,都會每周收到一箱純淨水。
雖然煽情,但還算有新意。
父親柯林斯教兒子湯姆彈鋼琴的片段,雖陳腐,但有效果,矯情地說,能打中觀眾心中最柔軟的部位。
湯姆離家去看化驗結果,玫瑰橋段再現,效果很好,好萊塢編劇擅長於此。
而父子二人在焦急等候化驗結果時,柯林斯關於醫生的稱謂(唐納德先生還是湯姆)的觀察讓人叫絕,結尾不落俗套,也刻畫了父親對有關兒子的一切事情都格外關切,記在小本子上。
再看缺點,開印有自己頭像的大房車看望兒子一家,可以接受,畢竟柯林斯個性張揚。
但送門童奔馳跑車一節就太好萊塢了。
*看來好萊塢里的導演可不都是個個鮮衣怒馬,否則導演也就不必這麼大驚小怪。
*幸福圓滿的結局,卻道出**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实**:只有在金錢的護航下,親人間的和解才是可能的。
注意編劇的用心良苦:設定從未見過的成年兒子湯姆是拮據的建築工人還嫌貧富差距不夠大,還設定了一個多動症急需特殊教育引導的孫女(我挺喜歡這個孩子,現在的家庭太靜了,話癆話癆最熱鬧),撓撓頭,好像還不夠,又設定了兒媳即將臨盆,一大筆花銷即將破門而出,狠心的编剧哟,最後居然使出了思密達大招,讓兒子湯姆中途患上罕見的遺傳性白血病。
現在你看看,這是一個對美鈔多麼需要的普通家庭。
最重要的是,父親柯林斯負擔得起這些開支。
於是乎,從未謀面,一見面兒子就讓老子“go away”的家庭風平浪靜了,親人和睦了。
當然了,導演想補救,想輓回,想讓觀眾千萬別往利益處想親情,在父子第一次見面,就竭力樹立兒子不貪財的形象,把柯林斯寄來的支票都撕了。
*導演之所以扛住沒讓柯林斯破產,並非強調柯林斯的家庭責任,而是因為一旦破產了,和諧共處的夢就破碎了,再也圓不住了,不被人信服,千瘡百孔。
*離了帕西諾,這片子最多打二星。
作为一部摇滚歌星的传记片,不得不说选择一个艺人的老年时期作为剧情的重点讲述,有着一种十分可怜又同情局面,纵然有着无数的成就,年老了就有了一种落寞且孤独的影子,即使还能及时行乐,放纵自我,只是那种放浪形骸的背后充满了对自己的不自信与对命运的不尊重。
人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通晓的事情越多,经历的事情越多,需要面对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自己的命运是不是捆绑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最知道,可是作为一个艺人来说,自己的命运很难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电影就跟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艺人追寻自我,找回生活的故事。
电影的格局很小,但出发点很好,用一种反衬的方式来探讨人性的转变,而且电影的故事抓住了心灵上的那一点存在,用存在于心灵上的那一份信仰来唤醒曾经最真实的自己,而这一个改过自新的信念,成了整部影片最为深刻与最让人同情的闪光点。
电影并没有在布局上设置花哨的结构,只是讲述了一段类似于心路旅程的救赎故事,震撼而真实,简单而又不失曲折,再加上阿尔.帕西诺绘声绘色的演出,给电影提供了很多亮点。
作为一个成功的明星,过早的沉醉在纸醉金迷的忙乱生活中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但似乎渐渐的忘记了如何对自己做出承诺,电影以一封信来打开角色迷途知返的救赎之旅,虽然信上所说的话确实华美的有点不像是真的,可是对于偶像的一封来信,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小的惊喜与振动,电影以信为线索,用这封迟到的信托起了整个电影的故事剧情,不得不说,导演确实颇为匠心独具的抓住了故事线索的重要性,以这个为依托连续描述清楚了后面发生的整个人物关系。
还好故事设计的并怎么不无聊,让每个人物感情的表现都显得十分饱满与现实,尤其是阿尔.帕西诺的表演,将角色内心的那种既向往又胆怯,既狂妄又小心的内心世界小心翼翼的表现出来,让电影的整个灵魂主线都随着他走,随他而展开,他不仅游刃有余的玩转于演唱与表演之间,还将角色内心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将他内心的苦与闷,与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感觉表达了出来,找不到真正的自己,成了一个孤独的人,即便是整天沉浸在酒色之中,还是难以掩盖其内心独自一人的落寞。
当一个明星做回普通人,他似乎比普通人少了一份自由,也多了一份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的内心感受,电影也尽可能用极为反差的镜头描绘出了人前光鲜,人后落魄的双重形象,以至于在重新回归自己的同时,胆怯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而屈服的顺从了众人的呼声,其实导演也想讲述人内心当中害怕被抛弃的那种心境,不管是不是真正想要做回自己,当自己被别人的要求需要时,也难免就犯得成为被需求的奴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了人心目中害怕孤独,害怕被抛弃的心理。
阿尔.帕西诺很形象的为我们诠释出了一代巨星所具有的内心与风格,用他个人的气质重新还原了另外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作为传记片很显然阿尔.帕西诺的形象并不怎么符合原人物的气质,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阿尔.帕西诺的演绎,电影的主角反而显得更为饱满与立体,让我们看到的不单单是一个老人找回曾经失去的心路旅程,更为我们带来了在这段旅程当中所传递出来的内心变化,那种挣扎,重新找回的自信,突然间的胆怯,以及重新回归颓废,都活生生的表现出来一个复杂而多样的人物感情世界,从而让电影变得更为生动,更显得人物的真实。
电影突出了导演丹.弗格曼的蓝调主题与风格,那种舒缓优雅又有一丝颓废洒脱的气质让电影充满了一丝忧郁,在鼓励他人的同时自己却难以迈出勇敢的一步决定了人物内心那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过电影还是找到了故事进行的契合点,添加了由安妮特.贝宁所饰演的女主角,从而让故事变得缓和了很多,跟随贝宁那乐观又刚毅的表演,迫使的剧情走向了圆满的结局,不得不说,贝宁的角色成了故事当中最为亮眼的一个部分。
当人潮喧闹涌动时,你在哪里?
当人潮悉簌散去时,你在哪里?
你是否也在仰望,那个令人神往的背影?
这部受到真人故事启发,改编而成的电影故事,保留了真实故事里的情感,演绎了故事中的情节。
《纽约观察报》评:阿尔.帕西诺 献上了近年来最出色的表演。
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个肆意的70年代,源于那个在音乐的宇宙中,从未陨落的星:John Winston Lennon 。
一封来自1971年,约翰.列侬的亲笔回信: Stay true to your music. Stay true to yourself.这是对灵魂的鞭策,这是偶像的回首,这一刻他在看着你。
四十年后,当我们听着他的音乐,神往的是那时的生活方式,还是那样纯粹的态度?
关于这部电影,我想从海报中背影的角度,来展开这部幽默不羁的温情剧作的一角。
约翰.列侬的背影1971年,20多岁的丹尼.科林斯,在噪杂的杂志社里,面对《Chime In》杂志编辑的访问,玻璃窗外的阳光晃得让人睁不开眼,编辑的手中烟雾缭绕,几乎淹没了他的视线。
面对这个脸上写满70年代的愤慨与执着的年轻人,编辑忍不住两次感叹:“At your age.”“Jesus age.”,这时的丹尼.科林斯不懂得出名的含义,更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面对什么,他的心里是对死亡的恐惧,是像列侬一样创作,用音乐表达自己,现实世界离他很远。
而40年后,当他在现实世界拥有了名誉,金钱和女人,却远离了心中的音乐。
那个年轻的自己早已消失,那个列侬写信回复的人,已经不见了。
现在的他,再也无法与列侬有任何的交集,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心灵上。
时隔40年后,第一次拿到列侬当年写给自己的回信,丹尼.科林斯开始反思,如今这个开着巡回演唱会,把着金发姑娘,喝着酒,吸着毒品,坐着专机,开着跑车的他已经三十年没写过歌了。
即便有再多台刻着自己名字的钢琴,也听不到自己内心灵魂的声音。
于是他想追回当年的自己 ,面对自己一塌糊涂的生活,面对糟糕的婚姻,遗失的家庭,荒唐的人生。
他试图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与家人重获联系,找回那个还能感受生活,感受美好,书写心情的自己。
这期间必然被无数人嘲笑唾弃,其中包括他的经纪人,酒店经理,还有他从未见面的亲生儿子和儿媳妇。
为了再次遇见那个70年代的自己,他开始用酒店的便签纸记笔记。
先是每天零散的感受,杂乱的思绪,再后来是孙女申请私立小学的课程,最后是儿子癌症化疗的医学术语,重新融入生活后的点滴笔记,最终浮现为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
即便这样的尝试与努力,当他真正准备回归原创歌手的身份时,在酒吧 live show 的现场,他却退缩了。
这里没有感人的高潮,只是一个无奈的老人强颜欢笑,在众人的哄抬下,改唱了那首滑稽的成名曲:“What’s going on? Hei , baby, what’s going on?”。
这首歌像《鸟人》里男主角一直在重复的台词一样,纠缠着他,嘲笑他的人生。
阿尔.帕西诺说导演让他演绎的这个角色,就像所有朋友都希望他继续扮演《教父》里的迈克.柯里昂一样,而他想扮演的只是丹尼.科林斯。
一场无厘头的闹剧结束之后,生活还得继续,巡回演唱会还要演,那首《What’s going on》不知道这辈子还要唱多少遍,还要多少次在欢笑里悲伤,每唱一次,仿佛自己的心又破碎一次,距离曾经的自己又远了一步。
当丹尼.科林斯第二次被人感叹:“At your age !
”,是在他60岁的时候,他的经纪人弗兰克反问他,你别告诉我,你这个年纪,要开始写歌,寻找自我。
生活中没有时光倒流,失去的永远不会回来,60多岁的丹尼.科林斯,没能做回年轻的自己。
但是他说,总有一天他会唱出那首歌。
最后把跑车送给了希尔顿的门童,自己改乘计程车。
很多天之后,默默到医院去陪伴儿子等待复查结果,他只是找回了at his age 的自己。
影片中你将看到,阿尔.帕西诺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荒唐的老头子。
(预告片里我真真把他看成,上了年纪的钢铁侠了。。。
) 丹尼.科林斯的背影人们对一些特定的年代歌手执着不放,就像对自己的青春无法释怀一样,生怕自己的青春幻象破灭,其实青春早就一去不复返。
但是人们总爱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喜欢千百次的画面重现。
而一些影视歌名人,便承担起了众人青春储物箱的角色。
他们不可以老去,他们不可以沉寂,不可以改变,人们不关心他们本身,只关心打开箱子时,记忆中的脸庞还在不在。
当台下的观众早已头发花白,疯狂的跟着同样年迈的丹尼.科林斯合唱着“What’s going on. ”的时候,莫名的令人觉得滑稽无比。
而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痴迷名人,名人的孩子就是个例外,丹尼.科林斯的儿子就准备无视他一辈子。
母亲十年前癌症离世,女儿刚满6岁,妻子再次怀孕,自己却被检查出遗传了母亲的癌症,生活让他的父亲在这个时候出现,就是在嘲笑他的无能,他不想给父亲补救机会,但是现实却让他没办法坚守自己的尊严。
对于父亲的背影,他从未奢望过,他自然的抗拒,他愤恨的不平,但是他也只能无奈的接受。
接受这个可笑的父亲,滑稽的表演着自己的荒谬。
当他再一次在诊所看到父亲时,他是无奈的。
等待医生的结果的时,丹尼.科林斯试图扮演一个父亲的角色,宽慰儿子一切都会好的。
儿子突然反问父亲:你能保证吗?
丹尼.科林斯竟然满脸严肃的脱口而出:我曾经让你失望过吗?
这下终于不但把儿子逗乐了,也把全场观众逗笑了。
只不过这次不是嘲笑,而是无奈的发自心底的笑。
整部电影在获得大野洋子的授权下,使用了九首约翰.列侬的歌,时而悠长,时而轻快,温情的曲调,让画面里多了几分温馨的色彩。
每个人心中的那个背影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背影,可能是偶像名人,可能是亲人前辈,我们一生又有多少机会和片刻,可以跟自己心中的背影有那么一点点的交集,被认可,被关注。
电影核心围绕 Connect 和 Reconnect,找回自己,找回与身边人的亲密联系,让心中的背影转身,让自己也成为别人心中的一个背影,有些事情不能放弃,亲人不能放弃,爱情不能放系,灵魂更不能放弃。
关于那个荒谬的自己 在这样主题下,电影里充满了自嘲和荒诞元素,丹尼.科林斯的整个晚年生活就是一个笑话,他身上的那个渺小的自我,在他常年的混乱生活和疏远家人的现实中,显得那么萤光微弱,岌岌可危。
跟他有关的事情总是莫名其妙的,住到哪里都要把一台大钢琴搬进酒店房间,开着巡回演唱会的大巴车去找儿子一家人,没完没了的约酒店经理吃晚饭,利用一切资源不择手段。
在他厚脸皮的坚持以上这些行为后,身边的人终于被他的疲劳战打败,最后他有机会教儿子弹琴,登上了孙女的全家福,将自己写的歌弹给酒店经理Mary听,做到了真正的 Stay true ,即便过程是荒唐可笑的 。
记得之前看完《While We’re Young》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Face the reality,we are boring.Life is boring, but it's real.而看完这部《Danny Collins》之后,带来的感受是:Sometimes,we are ridiculous.Life is ridiculous,but that's it.最后,看到时光网首页提示:4月25日是 阿尔 .帕西诺 75岁生日,北美的时间还是正日子,特此祝他生快。
2015年4月25日 多伦多 小玄儿撰写-------------------------------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因为改编的成分比较大,说服力自然就小了,变成了非常平凡无趣的温情励志鸡汤。
如果有机会和某位以某个作品而出名的人交流,尽量还是不要提那个人尽皆知的作品吧。就像不要每次看到李克勤都要提及红日那样,觉得或多或少都是对他有所伤害。
拍得一般,但这部把老帕打扮得比较好,特别选的一些年轻时候照片深得我心就加个分呗。他笑起来还是这么甜,在酒店里的片段我觉得比和儿子那里都要温馨,或许是因为家庭救赎还是太过老套吧。还有在演奏会还是随大流改歌,可惜又可以理解吧。不过老帕现在的嗓子不太适合唱歌啊。
老套剧情
剧本真的。。。太平
合乎情理的不完美与恰到好处的不完整。
与颁奖季无缘了……剧本结构有问题了……也主要是音乐版权问题导致的……经纪人的演技是一大亮点,能提名最好,不过鉴于难度系数,估计是也没戏了。当然88届的对手够差劲的话,还是有希望的……
我决定不再对好莱坞批发市场五块一斤的剧本手下留情
这个与音乐无关的传记还是有太多的温情让人感动,阿尔帕西诺虽然近期都是这个风格的表演,但是……
摇滚老爹的少女心 @@
人物传记片中少有的结局美好的一部了。
确实没触到我的点,但是为了阿尔帕西诺,给三星
跟约翰列侬沾边儿的题材真是能用一辈子啊。。。一封信愣是拍了一俩钟头的电影。。。有几段蛮冷蛮好笑的。。。
温馨家庭片还要happy ending~♥Al
陈词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原型是英国民歌歌手Steve Tilston。Pacino大叔的表演依旧带给人享受
一部以民谣歌手Steve Tilston的真实经历改编,关于老浪子自我救赎的温情小品。题材屡见不鲜,平白直叙的剧本也并不算出彩,阿尔帕西诺唱歌是个看点,电影结尾让我动容,大晚上在温情片里找到我想要的感动这就足够了,四星半。
平庸至极。
真是好片,不给4星简直对不起这一气呵成的观影感受和风趣幽默的演绎,这次不要再说艾尔帕西诺bla bla bla什么的单说电影,一部如此富有感情的人生戏剧,看完不留任何负担,只有满满的欢笑感受,和真实的人
艾尔·帕西诺又演了一个在迷茫中自省和重振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