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集都给人温暖的感觉,看着五郎吃美食,自己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热情的店员,欧巴酱,暖得你身心颤抖!
唯一缺点是= =你看着他吃你也饿了啊魂淡(掀桌)不仅是美食介绍得好,更重要是经常有不错的内涵和中心思想,那一点点的感悟搭配完美的令人遐想留白,还有美食的画面!!
我觉得这简直是吃货的天堂剧,是我看过最好的日剧没有之一!!
吃饭是每个人天天都须做的事。
有人随便对付,有人忙于应酬,而有人把吃当作盛宴。
古今中外登峰造极者,如古罗马人卢库鲁斯——一餐的花费须50000德拉克马,而当时的普通人民的年收入仅为5000德拉克马。
更有我们熟知的慈禧老佛爷,一餐精馔一百五十品。
在吃的逼格上可以像这两位一样为高大上的老饕。
也可以是来者不拒满足食欲的吃货。
但当食物与治愈联系在一起时,再平淡无奇的事物也变珍馐。
如同剧中的开场白所说:不被时间左右,一个人吃饭时,变得随心所欲,幸福的填饱肚子,变的自由,这种行为正是平等赋予现代人的最高治愈。
的确我们时常为生活所累,各种工作感情上的负面情绪失常,负能量爆表。
在吃饭这件事上还受累与各种应酬和饭局。
就算盘中之物是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
还必须应对各种饭桌话题,一不小心就会祸从口出,得罪于人。
所以唯有孤独及自由,才能算是美食家的最高境界。
剧中男主五郎桑,单身中年大叔一枚,有着一份悠闲而自由的工作职(二)业(道)买(贩)手(子)。
188cm的摄人身高,海吃不胖的身材,秉承着走遍大街小巷,吃扁犄角旮旯的信念,在孤独这条不归路上愈行愈远。。。。
每当处理完委托工作后,肚子准时开饿。
近中远三镜切换,巧妙的处理了五郎饥饿时的状态——空。。。
一切皆空。。
此时此刻没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事了。
他大步流星,全身感官全开,只为找到当下最想吃的店子。
不用顾虑同伴的口味偏好及忌口(因为没有同伴,独狼一匹),只挑当下最好的那一口。
叔在剧中说过:一家好店一生不会遇到第二次。
叔还说过:当同时遇到三家好店时,就如同被三个美女同时表白一样,难以令人割舍。
总之找店的过程是一种缘分,更是自由。
进店坐下,叔点菜有时行云流水,有时也会为点了同样类型的菜而纠结。
有时还会吐槽菜单的排列顺序(严重怀疑叔是一处女座。。。
)一会菜品上齐,美名曰五郎的精选,多为关东煮、鸡肉串、天妇罗、亲子盖饭之类,吃个担担面,还吃的眉飞色舞的一口一句奥一西。
在天朝国人眼里这根本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
但这些平凡的菜肴到了这位东洋大叔的嘴里得到了升华。
一边吃着一边碎碎念——好吃到笑起来。。。
自己像只小饿狗看见好吃的尾巴都快摇断了。。。
好吃到停不下来。。。
好吃到作为霓虹人真幸福。。。
刚开始时来吃的小心翼翼,一小口一小口。
饭过半碗半开始不顾中年男人的稳重海吃起来。
整个人如同火力发电厂一般一边填煤一边燃烧。
吃到高潮处还自带BGM。
明明只是一个人在吃饭,却吃出宇宙的感觉。
最后来支饭后烟,又是舒畅的一顿啊!!
关键是,结账时付的还是零钱,这该有多便宜啊。。。
在中国人固有的思维里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便宜的东西只能拿来充饥,但谈不上能有多好吃。
更不会有哪家店真心喊出那句欢迎光临和多谢惠顾,更谈不上兢兢业业的开店几十年不考虑壮大只想服务好邻里街坊。
最后出店,叔还不忘回头向小店致敬——下次试试三码面(话说整整3季中三码面在菜单上出现过很多次,但叔从没点过。。。
)生活在东京都这样的超级大城市里,五郎绝对是其中的异类。
在节奏飞快的环境里,他却保持不紧不慢,每天留恋与街头巷尾的家庭小餐馆,被各种平民美食所治愈,被酒鬼包围的环境中孤独的享受他的那份自由。。。
这剧没有结局就如同日常生活没有尽头一样,不管今天是高兴还是难过,能吃到好吃的就是幸福的一天。
最后PS: 如果真要给这剧画上一个句号,那必定是孤独の家不再孤单,但美食常在。
每一次心满意足的叹气,悄声而虔诚的赞美食物,突然让我跳出戏外,眼前浮现出松重丰大叔在录音棚的样子。
是穿着T恤吗?
还是西装领带?
配音要很用力吧?
却又不能用力过度,怎样才能表现出好吃,把镜头另一面的观众的口水勾下来呢?
一定是非常老实非常可信,但是又被食物深深震撼到的声音吧?
工作人员会不会笑场?
看着他一本正经的配音,听着那些叹气,那些赞叹,真是可爱的大叔啊大叔的晚上吃什么呢?
若是回到了家,作为“孤独的美食家”,家里会有人说“欢迎回来”吗?
松开领带,陷在沙发里,回味午餐吗---毕竟不能一直游荡在街上寻找美食啊。
大叔的脑子感觉完全被食物占据,是不是怕空出一块,总有难忍的寂寞呢?
大叔很可爱,要是有妻子可以温柔的端上饭菜,看着孩子顽皮的挑食,是不是也有更具温度的快乐呢?
当然幸福仁者见仁,也许大叔早已逃出了束缚,在自己品尝美食的孤高中自由自在呢
相比于深夜食堂,我更喜欢孤独的美食家,原因很个人,我单纯就想看美食,不想了解太多的故事情节。
食色性也,这样的美食剧集和三级影片应该是一个意思。
观看过程只需尽情的放松,没有令人深思的剧情,走到哪吃到哪。
看大叔吃美食,似乎自己也尝到了似的。
我的人生看来一直需要的是重口味,包括恐怖片。
哈哈哈。
食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80644626/
看了两集,真心不明白这种剧为啥红,还能出第二季,只能慨叹霓虹人民多奇志。
同是深夜美食剧,这货跟《深夜食堂》在任何一方面差的不是一条街两条街,一个是大侠归隐乡间开个小酒馆眼毒心静看人生,另一个是底层销售跑城中村天天刷微博直播吃饭。
霓虹人民你们变态的勤奋努力上进在哪里!!!!
搞这种让人昏昏欲睡不思进取的流水账是毛意思啊!!
作为日剧迷,这剧红了直接扭曲我三观!!
送冲锋大叔在日剧里跑了几十年龙套,托《深夜食堂》的福,终于混到主役队伍了。
但那布满老人斑的瘦脸,下垂的眼角,礼貌到令人发指的身体动作都表明了他在漫长的演艺生涯操练的都是路人的演技,《孤独的美食家》需要演技吗?
除了进店里跟服务员打招呼点菜,端起碗来大吃特吃,拎着皮包找下一家店——除了一个大胃,这角色需要毛演技啊!
特讨厌送冲锋大口大口吃东西的镜头,第二集用勺子狂挖红豆摔进嘴里的样子真让人想吐,而且那嘴老是喊着东西没嚼完的样子,真想大吼一声,你便秘啊!
那种用刚吃完东西食物还在喉咙眼里的声音说马戏大的感觉真是太恶心了,我都不好意思说这不符合食不言寝不语的家教了,那赤裸裸的馋鬼样如果被我奶奶看到了,她会直接给你饿两天,让你一副饿殍样,丢人现眼!
其实这剧唯一激情四射的地方就是开头漫画说的那两句,什么随心所欲的品尝美食,是现代社会能享受的最高的自由!
听起来确实让人有那么一瞬间的燃烧感,但拜托!
这什么破逻辑,在欧洲随便花钱去红灯区上个妓女也是现代社会的最高自由啦!
宅男在家随时随地的看日本A片手淫也是现代社会能享受的最高自由!
这剧除了提供菜谱和旅游攻略,其他P用都没有!
看到现在,要问我看得最酣畅淋漓的是哪一集,那必然是第二季的第六集。
这已经不是五郎第一次吃四川料理。
追看至今的粉们都知道,第一季里就有担担面傲娇又销魂的风采。
但这一集里出现了几大四川经典菜式:蒜泥白肉,麻婆豆腐,麻辣牛肉,当然,泡菜鱼这个名字我就不吐槽了,毕竟是他们的舶来品,有所改良很正常。
于是我看着五郎如真的勇士敢于喝下川菜的红油般的,干完了整瓶08年的红酒,VRANAN,这平时我最爱喝的塞国红酒。
今天这瓶却不知为何,如此酸涩,一如我的心情。
最能安慰人心的是家乡的食物。
一如亲情,平凡却不容忽视。
喝完了一瓶酒码字的我,现在头脑有点晕乎乎的,但是我很清醒地意识到我没醉。
绝对异于醉汉们叫嚷的:我没醉。
真的喝醉了,不是东倒西歪,而只是神经的反应慢了0.6秒。
所以说买醉的人才是最清醒的人,因为他们只是想在酒乡里逃避一下现实而已。
当然,谁都无法如醉翁般,既喝得潇洒还怕不够,在头上系着喷了酒的发带,不醉不归。
独在异乡,没有任何人可以抚慰你,看着这家乡的美食,吃着大堆的垃圾食品,佐以红酒,这才是青春难得的美好回忆啊!
我没醉!
我很醉!
味到浓时即是家。
美食是一天生活的动力……孤独的美食家第二季看完几个月了,第三季开了一个头,第四季也开了一个头,现在回头想一想自己在第二季中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
是差异感,是的,你可以说日本本身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的地方,但是它的食物的差异性却也并不简单,可以说,一条街,一个区,一个町,就有自己的标志性街区装饰,路人特征,以及食物的差别,虽然不如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家们的不同菜系不同省份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性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而孤独的美食家系列能够捕捉到这种细微差异并将之呈现出来,这就足以看到主创人员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细致和认真。
当然一如既往地主角大叔坚持着自己的工作原则,吃饭原则,可以将吃作为人生的动力,纯粹而简单,却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的呢。
生活中,逐渐加快的生活脚步,碎片化的媒体时代,我们恨不得吃饭的时候眼睛都不离开手机,你又如何知道自己吃的是空气还是食物呢。
总的来说,如果吃饭是一种社交,那叫做聚会,如果吃饭是一种负担,那叫做通勤,如果吃饭是一种累赘,那叫做崩溃,可以毫无负担的不用担心任何事情的吃一顿,享受食物在口腔咀嚼的声音,说起来简单实则是一种奢侈,到底多少人能够做到呢,说到这里,这部剧集还是不要饿着的时候看,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听,个人评分8.9分,推荐指数四星半。
2017.08.01,看的前后有时间出入,略有点忘记前几集的内容,通过标题回顾了下。
还是最喜欢第9集的办公室小食餐。
让人怀念起大学的时候,总喜欢扎堆一起出去挑选外卖,打包回寝,或是各自寝室,一台电脑,一堆食物,或是聚在一起,看同一部视频,分享食物。
在期末阶段,吃完了犯困,就像五郎一样考虑下要不要,先睡一觉,或是不去图书馆,哈哈,也是怀念。
后几集的bgm,也是優しい。
【川崎市 新丸子】奶油豆沙甜水、茗荷天妇罗、芝士夹心香肠、京葱肉片、米饭+味增汤、海鲜春卷;【中央区日本桥 人形町】抹茶红豆羹、新香酱菜、天妇罗(麦氏鱼、洋葱、莲藕)、黑天妇罗饭;【中野区 沼袋】巧克力香蕉奶油蛋糕塔、芥末牛小排、柠檬肩五花肉、柠檬大腿肉、招牌酱汁牛小排、生鸡蛋拌饭;【群马县邑乐郡 大泉町】巴西风味西班牙油条、开胃沙拉、黑豆炖肉套餐、特制烤牛臀尖肉、瓜拉那果汁;【神奈川县 白乐】神大缤纷水果甜筒、中度烘培咖啡、特制友风味板烧、猪肉味增糖、火腿土豆沙拉;【江户川区 京成小岩】草莓奶油蛋糕、蒜泥白肉、蒜泥豆腐、泡菜鱼、土豆肉末;【千叶县旭市】生乳酪蛋糕套餐、刺身套餐(秋刀鱼泥/赤贝刺身/蛋花汤)、酒蒸蛤蜊;【墨园区 两国】团子套餐、相扑火锅、细切山药、乌冬面套餐;【江东区 砂町银座】蓝莓香溢咖啡和咖啡冻、汤煮牛猪肉、蛤蜊炒饭、煎肝、煮南瓜、关东煮(中华油豆腐/烧卖卷/萝卜)、鸡肉卷、炸金枪吞拿鱼饼;【北区 十条】栗子冰沙、烟熏鲭鱼、熏腿肉和泡菜、煎牡蛎、螺蛳肉小鱼干、煎蛋卷;【足立区 北千住】泰式炒芥蓝、泰国东北部烤熏肠、泰式香辣牛肉糜、鸡肉土豆咖喱、泰式干拌面、椰汁西米糕、泰式茶;【东京都 三鹰市】鲷鱼烧和天龙茶、鰤鱼炖萝卜、味增烧茄子、鸭肉拌泡菜、可乐饼、荞麦面。
我想看这部剧的人和看AV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挑重点的看。
大部分人可能会直接略去大叔和别人谈工作的部分,直接跳到他进餐的片段。
要说深夜说美食的剧,深夜食堂算一个,孤独的美食家也算一个。
可是这两个差别太大了。
深夜食堂说的是一个地方的美食,着重人物与故事,美食只不过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所以没有太过出彩的料理,食物偏于简单,电视剧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情”。
但是孤独的美食家就不一样了,这部剧的取材都是真实的饭馆,吃得料理五花八门,而且就是一个人吃,着重于他的感受,而且基本不说感情,只说美食。
片尾附送原作者解说,看起来真实而亲切,有一种“这是我常去的那家店啊”的惊喜感。
几个人结伴而行去吃饭,往往要顾及人际、谈话等,品味不到美食的真正美味,但是如果要是一个人吃的话,注意力会专注于食物上,偶尔看看周围的人和店里的环境,心里默默想着:大家吃的是这道菜啊或者店里的装修真好呢。
主人公就餐的饭馆,基本上是大众食堂,是你我每天都可能会去的普通餐馆。
随着大叔进入餐馆,你基本上可以发现这些餐馆都一个共同特征:装修简易,室内局促。
但料理都能让大叔说:好吃好吃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开头介绍料理的那一个静态镜头,色泽艳丽的美食配上出众的文字,真是让人想一头扎进电脑里把那一盘子美食吃光啊!
谁TM给我解释解释什么是成功的美食节目?
这个就叫成功的美食节目!
不是一个长得像嫩模疑似和制作人开房的SB记者举着话筒问饭店大厨:这个怎么做的,那个怎么来的;不是2、3个人坐在一大桌菜面前吃吃喝喝,然后腆着大脸和观众们说:呀,这个真好吃,blabla;更不是一个不戴口罩不戴手套的2B主持人来到后厨,和做菜的师傅们一起毛手毛脚的做出一道看上去很恶心,但主持人偏偏说好吃的菜。
而是像《孤独的美食家》这样,你看着这部剧,人在北京,心却早已飞到东京,寻觅着剧中提到的饭馆,想和松重丰一样,点一道“yummy”的美食。
PS:为啥松重丰不胖呢?
大家都是吃货
故事性比第一季好一点,但是基本是靠着拉长时间来实现的。但是这种剧最重要的属性——下饭也因此被破坏了。20分钟吃顿饭已经很长时间了,半个小时就得分两顿看。这种模式套路完全一样的剧能有这么高分可见精日数量属实多。20240916恶心
第二季比第三季更好看,尤其是第三集那个冰淇淋很诱人,看完之后我默默吃了一盒冰淇淋。
大叔好急啊~大叔酸甜苦辣通吃啊~大叔吃米饭好快啊~大叔小跑起来好可爱啊~大叔你吃那么多怎么都不长肉的…
叔的吃货表情是亮点啊~
大叔演的越来越好了~开挂也越开越频繁了呀~~呀呀呀
真羡慕五郎蜀黍有一颗吃货的心,还有一个足够吃货的胃(食量太惊人了),当然还有一枚吃货的荷包!
演法都一样
日常下饭
吃货的宝典啊!
第一季感觉还不错,接着看就会因为剧情不够饱满看不下去了,完全是美食节目而不是电视剧了。而且松重丰也没有很吸引人,弃。
男子汉の料理心,吃货自在潇洒人儿~!!!!!
我只看后半段 可是看了又吃不到
就是美食推荐
第二季依旧精彩华丽,还是那句老话:比深夜食堂还让我喜欢。
唯美食不可辜负。
吃吃吃就知道吃 好像生活没有别的事情需要你关心一样 麻痹真幸福
11
看完相扑锅,决定弃了……
菜色烂到连看完的兴趣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