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黑色幽默?
是认真的还是故意的,因为捉摸不定所以3星。
一句话概括是要听科学家的话,要重视科学,实在不行要努力和领导的关系一起行动。
严重的刻板印象有,地质科学家是个戴眼镜的小男胖子,哭哭啼啼没个正形,我不知道地质学家是不是这样,反正我看汪淼不这样,还是看个人性格吧。
缉毒女警,被严重矮化衬托男主伟光正,女警也是有体能要求的好吗,女警考试很严格,更别提还是要和穷凶极恶的毒贩打交道的女警察了。
再说说值得思考的点,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的安排还是真实情况,同样是年轻的前途无量的战士🪖没背景的葬身泥石流,有背景的直升机来接,不是否认两位的努力,都很值得敬佩。
再就是科学家预测了山洪和时间,其实不出去洪水也会淹没一切吧,但还是出动了,然后大部分武警不是战死的,而是意外和天灾。
可能这样才真实?
没有找到数据,所以很好奇。
再就是俞灏明的班长踩炸弹部分,我以为会分一个战士跑回来帮个忙,结果还真没有,然后洪水冲出来直接炸成泥水。
欧豪的部分不好说,就说说我邻座小姐姐的reflection吧,一到他谈情说爱的部分,邻座就传来“切”“还谈呢”然后就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总之看到最后开始的三个班,最后活下来的大概也就三个人,缉毒警察的一个大队活了下来的就女主一个,如果不是她是女的还要给男主谈恋爱,估计也生死难料。
现在就很想去查下真实事件,然后揣测下导演的意图,是想表达什么还是就是为了高产而高产。
最后我不是不认为他们伟大,所以没有跟风歌颂他们伟大。
而是,伟大真的太沉重了,大家都是血肉之躯普通打工人,他们更多一层责任和压力,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要架起来不要束之高阁,而是看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就好了。
………………………………………………………………………………………………………………………………………………………………………………………………………………………………………………………………………………………………………………………………………………………………………………………………………………………………………………和我爸去看电影,只有这部时间合适。
如果是我自己肯定不会选这种电影的,虽然我敬佩所有军人、战士,但我不喜欢看这类电影。
整个影厅一共三个人,包场了。
整体看下来的感觉还行吧的,缉毒灾难片。
二十一个人只有零星几个人活下来,大部分死于天灾,小部分死于人祸。
一些人遇难了,后备队补上去。
前赴后继,为了人民生命安全。
我们之所以能够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最后的行动找到毒贩以后,可以先按兵不动请求支援等人到了再开枪的吧,就四五个人,还弹药不足,对方人那么多。
王今豪牺牲那里我觉得草率了,女警右边就是另一扇栅栏,受过系统训练身体素质很好的俩人非要吊死在一扇铁窗上面是吧。
从剧作上来说,有点一般。
但致敬军人和缉毒警察。
以前大多数的禁毒题材电影,剧情背景都过于悬浮,大部分背靠黑帮,国际资本助力,随时有跨国警力支援联合追捕。
但是我国真正的边防缉毒一线鲜有人关注,他们日常工作就是守护云南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要面对复杂艰苦的自然环境,要直面凶残狡猾的毒犯,随时都有牺牲的风险。
这才是真正的缉毒一线英雄的真实写照。
这部电影就真实还原了九十年代边防武警的缉毒工作。
年代感还原的很真实,真枪实弹动作场面加上自然灾害的风险让整体故事还是有很多精彩的地方。
许电影有多不足之处,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语境,可以肆意污蔑诋毁云南边防和云南人民的当下,这部电影对于一个云南人来说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很少有人知道,那延绵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下埋葬着多少英雄。
在疫情期间边境的几座城市被封闭了三年,网购都无法进入,边疆人民为了守护边境线,不让一例境外病例流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所以这部电影的意义对于一个云南人来说确实有不一样的意义,也希望更多的人去看看,真正的云南边防缉毒英雄。
全片能拿出来夸的只有动作戏与对自然洪灾、缉毒凶险的还原,紧张刺激又不失对灾害的无力感,把战士们的战斗能力约束在了一个合理的区间,而不会脱离现实。
而邱礼涛的文戏弱点在这一部暴露得淋漓尽致,爱情戏的尴尬与军情的生硬是让人想划进度条的程度。
至于剧情就更加一言难尽了。
毒贩看似险恶无人性,实际上也是自视清高、故弄玄虚,老大说着一些扑朔迷离的话好像很有压迫感,到最后也只是跟过街老鼠一般四处逃窜,还以为真有什么本事,人物塑造得浮于表面。
军人就更不用说了,形象性格早已被社会固化,本片不过是重蹈覆辙,再滚动一遍套路,牺牲几个,活下几个,哭一哭,喊一喊,同样无法感染人。
邱礼涛适合当动作指导,我觉得。
绝地追击 (2023)6.32023 / 中国大陆 / 动作 犯罪 灾难 / 邱礼涛 / 欧豪 谷嘉诚
最近都在拍摄关于防诈骗,缉毒的电影,电影播放出来会令人更加深刻印象,以故事形式令人记住宣传效果更好。
这部影片体现出我们平民百姓全靠我们的边防战士严谨守卫着那一道边界防线才能令我们过的如此舒心自在,谢谢你们为保卫着我们,守卫国家!!!
终于明白为什么日常会看到很多军人的特权了,他们值得!!
真实震撼又感动!
电影取材自边境恶性武装贩毒案件,真实还原了武警边防战士和缉毒警在舍命围剿毒贩时面临的生死绝境。
看武警边防战士们的打戏真的又爽又上瘾,尤其是电影后半段徒手肉搏和腾空拦截毒贩的桥段真的太震撼了!
画面真实,拳拳到肉,紧张又刺激!
剧情节奏紧凑,代入感很强,看他们在热带雨林里生死搏斗,被电影中的真实感冲击到了,电影中武警边防战士和缉毒警为了将边境毒贩一网打尽,在极限4小时的时间内既要对抗天灾,又要警惕边境毒贩的重重埋伏。
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威胁下,战士们依然誓死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让人真切感受到武警边防战士追击毒贩的勇气与担当!
但当看到有的战士因此牺牲时却又让人痛彻心扉…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绽放又瞬间陨落,他们的父母期盼与他们平安重逢,年迈的父亲捧着军装在雨里默默流泪,家属们守着饭桌等待出勤任务的孩子顺利归来…瞬间泪目了!
真的要向武警边防战士致敬,感谢他们在默默守护边境!
除了网大的特效,剧情很可以,片尾曲也挺配挺好听(看到最后发现第一首替我活着居然是欧豪唱的)。
与所有其他主旋律色彩对比鲜明的是,士兵战士,全部真的都让人感觉很平凡普通,没有神话也没有插科打诨刻意接地气(油腻),而家属也都太普通,甚至可以直说是穷了,整个都很心酸。
毒贩劫匪,也都处理得非常极其底层,为了五万块医药费,说起身份证的语气,那些人是真的没有什么其他选择,也不知道有什么其他选择,能感觉到他们就是为了命在搞这些。
最震撼的,泥石流同时淹没激战的双方,洪水同时追击两辆车,突出一个灾难面前人人平等,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弱无力。
邱礼涛真的好狠啊,编剧也好会编,通过巧合着重突出一个宿命,提高戏剧感。
家属来的路上士兵被撞死,卡车基本作战胜利来泥石流,救人的被吞没,地雷马上拆除来洪水,要殉情来救援,一屋子家属陪着空凳子看着后备队也去出任务。
真的属于是太惨了,可能是目前所有主旋律色彩里唯一一部能让人有反战感觉的电影。
当然厅长最后一个电话说儿子没事,真的好会春秋笔法阴阳怪气啊(褒义)。
看过相关的背景,以为要拍成《破冰行动》的电影版,起码交代一下平远街的历史,当地贩毒活动的猖獗,贩毒分子的凶残,我边防武警围剿过程中的悲壮,借此歌颂岁月静好下人民英雄,可是可是,拍的这是个啥,硬伤太多1下雨场景出大太阳2布置抓捕行动不看看天气?
明知道要泄洪,还要战士去冒险?
现实当中,冒险的结果十有八九会出事,决策者咋不带头去?
3孙班长遇到踩地雷的孩子,结果为了就他们就牺牲了,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情节?
4泄洪后去汽修厂,且不说班长牺牲后谁来指挥,谁会指挥,而是几个人一商量就这么干。
这也太儿戏了,不怕被装备精良的毒贩团灭了?
5去汽修厂咋去的?
竟然坐了一条无动力的冲锋舟,这他么不是冲到哪算哪?
乘风破浪的,船没翻算是运气好,还能准确到达目的地,命真硬!
6让家属来部队参加开放日,倒好了,成了集体追悼会。
7战士们危难之际,没有求生欲,全部都是为了国家,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主旋律的光芒闪瞎我眼8三个班的战士活着回来的没几个,领导一句话大家辛苦了9厅长的儿子邱导烟火戏还行,作文水平太低。
情节还算紧凑,没有废话,五毛特效,枪战场面还算合格,除此之外,没啥可说了,上上电影频道就行了。
勉强及格!
看之前你以为是去看西南地区边防缉毒片,看到结尾才发现看了一部烂俗爱情片……最后直升机就在两人头上,男主为了女主,毅然而然的跳入了洪水……喂!
女主旁边就有抓的啊,不能女生往右挪挪去抓另一个铁栏杆么……感觉导演主线故事都还没讲好,就又是洪水,又是黑吃黑,又是踩地雷,又是爱情线,又是亲情线的,反而显得整部影片杂乱无章,最终归也烂片。
就像厨师在做菜,什么都想往里放,结果最后做成了一锅大杂烩,反而难吃到让人难以下咽。
为什么说是披着边境缉毒现实片外壳的老套烂俗港片,永远都是为了剧情而强行制造巧合,一定会种种巧合最后造就孤胆英雄,身闯敌人的老巢,以一敌十,最终将坏人大BOSS绳之以法,拜托,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一套……特别是最后反派开车逃跑,男主角女主角驾车去追,强行让观众看了一场飙车戏,那感觉就像按着你的头,吃了一坨翔一样难受,还有支援如果来的这么快,不能等支援到了再行动么……请导演不要侮辱边防武警的智商好么,你可以展现武警战士面对牺牲大无畏的精神,但请不要演成完全没头脑的上赶着牺牲好么……
写在前面,电影院观影真的应该设置门槛,不然在这种严肃类型电影放映过程中被可恶的小孩子打扰真的是很让人崩溃。
14/16以下的孩子在电影院应该只能看动画/漫威系列电影,或者观看此类电影应当有大人陪同,大人也应该好生教导,太多熊孩子的诞生都是由于素质感人的家长所放任而导致的。
看这部电影时很不幸,坐我旁边是三个看起来在读小学的,不服管教,大声喧哗,踢前排座位靠背,上蹿下跳的熊孩子。
还好,几乎没有绝对因素能够打扰到我看电影。
说回电影,108分钟的电影节奏安排得还是不错,故事走向还是比较顺利,但前半部分毒贩、抢劫犯、以及我方人员的镜头安排得稀碎,一度让我觉得不知所云。
最不合理的是这么危险又庞大艰巨的任务居然是从被抓犯人口中套出线索而开始的,前期论证太少。
对地质局工作人员的刻画镜头语言不太恰当,明明是想表达从地质局工作人员口中得出洪灾消息而十分紧张,却把他打造成了神情紧张传递情报的敌方卧底。
犯人临死前对jc的致歉,不知是不是邱导故意煽情,洗白坏人?
不太理解这里的安排。
最后吴志峰的父亲(看过电影的应该知道)对会上其他…说的“你们辛苦了”与真正前线战士的牺牲有着鲜明对比,不知是不是导演在讽刺…… 电影的一些特效镜头稍显劣质,不过在这样的电影里,无可厚非。
另外电影由于剧情安排,全程“在雨中”,所以观感有一定影响。
因为我个人比较不喜欢下雨天。
电影中我最喜欢也是最感动的一幕是,王今豪毅然决然放手保护姚遥让自己落入洪水中,而姚遥为了追寻王今豪也勇敢放手准备跳入洪水中的那一刻。
虽然刚放手就被直升机救起,但就是那一个放手,让王今豪牺牲自己的决定值了,也让我觉得花钱看电影值了。
太多人觉得“殉情”太过老套,但我觉得,这是爱大于一切。
爱超越了时间与生命,让我想起王菲《归途有风》中的“唯有爱证明活着”。
电影中俞灏明扮演的班长刚看到小男孩踩到地雷上时,我就知道他的结局了。
俞灏明是前场道具失误事故的亲历者,再面对同类型(爆炸)的题材时,还是冲破内心的阻碍和隔阂接了下来,接受所演角色被炸死的设定,心理素质之强大让人佩服,是电影的加分项。
邱导本着“每一名战士都是主角”的原则,没有赋予欧豪所饰演的王今豪以主角光环,也没有过分突出他的戏份。
这让我不得不为导演所折服。
欧豪好帅。
人帅又努力还没顶流费钱,太划算了吧。
他还可以为电影唱主题曲,又为甲方省去了找歌手唱主题曲的费用。
《风吹半夏》没有为欧豪报名电视奖项,希望电影界能给欧豪一些鼓励吧,欧豪这些年接的电视剧和电影都很正,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真心希望发展越来越好。
“没有生而英勇,这是选择无畏。
”电影最后呈现的大字配着欧豪唱的片尾曲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向所有战士致敬。
时时感到人命如草芥,像消耗品,决策仰赖信息的单一和人物面对牺牲过于体面冷静顺滑的认同和状态转换,让我觉得怪异,可以把这种呈现理解为一种政治惊悚,但如果这一切再加上主导意识形态询唤和搬弄的煽情的部分,多少就有点不是滋味。
。。。槽点过多。我以为啥办法嘞 结果是挪块大石头。。不能让战友帮忙吗。。就算怕爆炸。不能让战友帮忙搬近了再让他们撤退吗。。。还有头盔说送就送了。。大哥没事吧😅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啊。出完任务凯旋归来再送不成啊
都说大环境是带着镣铐跳舞,那么邱礼涛跳的是什么舞种?大概是机械舞。以一种机械性的近乎于麻木的节奏与口吻去表达伟大牺牲,同时又让人觉得那种机械动作背后有着一种想要挣脱束缚的冲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要我拍我不得不拍,但是我边夸边骂,看你还能怎么样。不管他是不是故意的,本片都犯了类型片大忌:在单一类型中试图融入多类型。洪水滔天是灾难片范畴,边境缉毒是警匪片范畴,患难兄弟是江湖片范畴,家属泪水控诉是伦理片范畴,邱礼涛端着一把AK47咣咣扫射,结果全部脱靶,什么都说了,也什么都没说。最大的价值是抓住了一些超越戏剧性的真实:帅气英勇大无畏的都死了,擅长坐镇后方开会的啤酒肚们都活了下来。谷嘉诚在水里面嘟嘴憋气是真嘟假嘟?欧豪刚跳水里,直升机的绳索救人功能就恢复了,原来这个绳索是单身限定款,救不了情侣。
金泉港with his😎没看全,看文艺片不如看大场面,3.5
看了一个自然灾害片
热血,铸就防线!!!
从灾难惊悚顺滑地转向政治惊悚,种种突发事件像多股麻绳一般被拧成死结,以至于让人忘了故事是以何种奇怪的方式所展开的:战友的错误导致无谓的牺牲并获得错误的情报,往上是没有文化没有金钱没有身份证的匪徒作为弃子被送上死路,再往上则是那些在官方泄洪指令中被注定牺牲的村落。警追、匪逃、激烈火拼,随之而来的则是天灾毫无情面地吞噬一切。武警在被泥流吞没的一刻脱口而出:不要告诉别人我是这样死的。生命、荣誉、信仰,孰轻孰重,所有人物如同被置放在俄罗斯转盘之上,一张无形的手操控一切。
可以看出把缉毒一线的每一个环节都用心地还原了,这真是将实拍贯彻到底啊!
好久都没在电影院玩手机了
邱礼涛摒弃了熟悉的港片套路,拍出了大陆主旋律版的无脑枪战飞车戏,真敬业。
wuli涛涛今年最好的一部了。可以看作《毒战》番外篇而不是林超贤的《XX行动》,疯批癫狂的气质和《扫毒2》有得一拼。可以看作主旋律但确实不是战狼片,有煽情有说教有上价值,但片子内核拍的还是“搞不定”。面对天灾,甭管领导在背后如何指点江山,科学家说搞不定就是搞不定,体制内的韭菜和没身份的草根就是会被逼得狗咬狗同归于尽。九孔演的毒枭有点吊,“小镇封城,每个人方寸大乱,我才有安全感”,“我们做生意的,每天都在被抢劫”。
干休所组织看的 弘扬主旋律缉毒洪水边境
缉毒与天灾的混搭
邱导的行活水平用在主旋律里竟然还挺合适的,枪战,飙车,追击,再加上最后的天灾,各种类型元素运用得很好,加上B级片出身的血腥与暴力,以及对动作场面的把控,所有这些都让影片的可看性增加了不少,节奏也不错,从开始的毒贩、劫匪与警察多方势力的混战,到自然灾害下人人平等的无力感,也不缺导演的一些“黑色幽默”,儿子对着同学说健在的缉毒警父亲已经牺牲,警察临死前叮嘱战友不要告诉别人落入流沙而死,毒贩打电话回家时被告知政府已帮忙付清弟弟的医药费,在特定时期,特定城市的无序感。当然题材本身也限制了它的上限,最后也只能用各种俗套来收场(最后的英雄主义可以说是没这个必要,虽然追车对拍得像速激还挺过瘾的),最后致敬所有的边防战士与缉毒警察。7.8
挺好,虽然网大,但不拖泥带水的。。。干脆直接
观感比导演上个月的《扫毒3》好太多了,没有狗血的爱情戏份,纯粹的警匪片再加上灾难元素,比较新颖。
2.5星。 这种计划不周、不顾伤亡、猛打猛冲,不是中国警察的风格吧,这种一大帮子武装贩毒、抢劫,也不是中国悍匪的风格吧。 表演、特效也一般。 思想性更是差点意思。
一年五部自己指导的电影上映,邱礼涛真是变态,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王晶都做不到。
低配版《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23年(目前为止)最佳邱礼涛,最极端的影像,降到最低的情绪渲染,却拍出了今年最纯的战争、灾难类型片。
巨难看,谁看谁上当。导演编剧自己拍完看了吗,你们自己觉得剧情连贯合理吗?把观众当傻子,看完觉得自己被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