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5, s14e14, follow
20151028, s14e02, 过了啊
20151207, s14e07, 双子最爱多重人格了
20160108, s14e10, 是新年特刊咩这么长情节又这么脸谱化
20160224, s14e15, follow
20151102, s14e03, 不要老拍社会推理啊
《相棒》S14E17,知名女物理学家实验操作失误,液氮泄露窒息身亡。
她生前从事量子物理研究,主持的一项重大实验与随后的检测实验都成功,研究可用于量子计算机,市场潜力巨大,她的意外身亡,让警方和她的同事产生她死于谋杀的联想。
警察开始对三名相关人员进行问询:她身为学校行政人员的丈夫,接手她研究的女研究员,与她有师生之谊、擅长思维实验的理论物理学家。
警察率先去找理论物理学家,他在办公室白板前演算,对敲门声充耳不闻。
警察找女物理学家丈夫和研究员了解完情况,又折回理论物理学家办公室门前,物理学家依然默不应声,但他的猫打翻资料弄出了动静,他不得不开门。
和理论物理学家初次见面,警察便通过物理学家与猫的组合联想到薛定谔的猫,那个著名的思维实验。
窒息身亡的女物理学家不但是理论物理学家学术上的老师,更给了他投身研究的精神动力。
理论物理学家怀疑女研究员因为妒忌毒杀老师,于是以牙还牙,在研究员做实验需要用的氮气瓶上做手脚,同时用一只死老鼠堵住实验室通风口,确保本该在氮气超标后自启的排气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增大女研究员的死亡几率。
理论物理学家如愿以偿,为老师报仇。
镜头扫到理论物理学家脸上,既有为老师复仇成功的快意,又有对于剥夺人命的懊悔。
警察一个响指,物理学家如梦初醒,原来,杀人复仇的细节是理论物理学家脑海中的思维演练。
他从机械的擦黑板的动作中回过神来,突然实验室的氮气泄漏警报响起,物理学家和警察冲出实验室。
警察不小心撞翻资料,捡起时发现是女研究员的实验报告。
上面显示,女研究员当天使用的并非氮气。
校方人员谨慎起见,开启换气装置,决定充分排除潜在危险后再救援。
警察凭直觉认定实验室安全,果断破门,研究员得救。
对研究员怀恨在心的理论物理学家准备借赴医院探望之机,掐死研究员。
但在与研究员交谈中,物理学家得知老师丈夫的杀人动机更大。
老师身亡前夕,正在丈夫闹离婚。
老师亡故后,如果没有其他研究员接手老师的研究,她丈夫能继承妻子的研究专利,获得潜在的巨额经济利益。
于是理论物理学家约老师丈夫同去给老师扫墓,在老师的墓前,用刀捅死了老师丈夫。
警察一个响指把物理学家拉回现实,原来,上述杀人细节是物理学者的思维演练。
正在医院探望研究员的物理学家得知老师丈夫的杀人动机更大,借故约老师丈夫外出,准备在人迹罕至的地带报复杀人。
老师的丈夫在路上接到警察的通告电话,得知自己身处险境,对理论物理学家加强了心理戒备。
物理学家亮出刀子后,老师丈夫一直奋力抵抗,在自我防卫中反而了结了物理学家的性命。
垂死之际,物理学家脸上带着生无可恋的绝望,与结束那种绝望的如释重负。
老师生前,物理学家的世界有幸福,有不幸,有幸福与不幸的交叠,老师死后,他的世界只有不幸。
就像薛定谔的猫,不再有活着的可能,也没有可死可活的模棱,只能直面绝对的死亡。
一个响指又把物理学家拉回现实,上述杀人细节依然是物理学者的思维演练。
时间回到警察第一次敲物理学家办公室门的时候,警察见室内没动静,便转身折返。
他以为人已经走了,便开门查看,结果猫溜了出去,几声猫叫引得警察回头。
警察进办公室向他问询,他办公室白板上写着两个字母 RT,他老师笔记本上的实验核心公式旁也有这两个字母。
物理学家在警察的询问下表明,这两个字母代表 Rethink,重新思考的意思。
警察瞬间找到女物理学家真正死因:实验和检测实验成功后,实验结果再也不可重复,女物理学家开始怀疑学生提供的公式的准确性。
考虑到实验耗资巨大,加上不想让学生陷入舆论漩涡,便选择自杀,并将自杀现场伪装成意外。
理论物理学家在脑海里推演了三次杀人,报复对象不同,结果也不同。
他的这三次思维推演如同赋格,围绕同样的复仇主题展开。
可以说,这是一集以赋格手法拍摄的探案剧。
在侯世达写类比的《表象与本质》那本书的读后感中,我提到曾用薛定谔的猫来类比一种雅思阅读题型:雅思阅读中的判断正误题,对应正确、错误、未提及三种选项。
我用薛定谔的猫来类比未提及这种情况。
当一只活猫被放到有毒气触发装置的、密闭不透明的盒子内,在毒气触发装置随机运行的情况下,只要人没有打开这个盒子,看不到猫的情况,就不知道猫的死活。
同样在雅思阅读中,判断题题干中的某些信息或者逻辑关系,读者在原文中是看不到的,正如看不到那只猫、不知猫的死活,看不到信息点也就不知道其正误,所以选未提及。
看这集讲述薛定谔的猫的故事的《相棒》,联系到之前用薛定谔的猫做过类比,我想到:思考过的问题在不同的时间点再度出现,亦如赋格,而这曲赋格重复的主题是争取精进、享受思维的乐趣。
20160326, s14e20, follow
20151102, s14e03, 不要老拍社会推理啊
Ep2 杉下 Vs 冠城(胜)冠城这个角色的狠辣在第二话中得到了彰显,杉下你若包庇同僚,我就把你也一起埋了。
OP中的象棋博弈场景对14季可谓切题,这次的相棒也是棋逢对手。
杉下再聪明,不过是冠城手中的棋子。
冠城善于布局,布完局,便对细节不感兴趣。
在Ep1中听杉下说自己的坏习惯是偏执于细节,便设下了局,坐等其入瓮。
而杉下则痴醉于解谜,只要有谜题,我并不在意被利用。
1.冠城对咖啡的研究,是在自己常去造访的咖啡厅吧台学会的。
2.两个龙套大哥混了14季终于在反町的咖啡邀请下,终于有了台词。
3.两人对权威都一样不屑,两人对于一天能够摄入的咖啡因做严格控制,并且管你什么身份,哥说不喝就是不喝;管你后台是谁,哥说要整你你就等着倒台吧。
Ep5 James人工智能相棒的收视没能稳定在起始的17-18,开始跌至14-15。
日本开始传出殿下不满反町,准备让其降板的传闻。
甚至在上半期EP10左右让冠城殉职的传闻不绝于耳。
冠城没能挺住前2话的亮眼表现,开始沦为杉下的配角,几乎没有推理和思考方面的表现。
这集的概念有点扯,人工智能的破案机器出场有些突兀。
此女有些无脑,竟然让坐了类似切脑手术之后的James和杉下对弈,从而露出破绽。
冠城在此集最后的推理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并非是此女利用了James,而是James利用了此女。
冠城的着眼点,想象力,以及通人情事故,可能是此后的发展方向。
虽然我也很怀念小少爷,虽然我也对上季结尾深恶痛绝。但是还好,反町大叔这位相棒也很满意哈哈~~~~~~总的来说这部的编剧弱很多,没有以前有意思了,看结局的意思反町大叔是留下来了,但是米泽走了是个什么鬼!?
好像去花之里吃顿小饭 /笑哭
中规中矩,反町隆史差评
好吧反町要再演一季了,鉴定科的米泽也要走了(估计编剧在下一季不会让他多露脸了),反正16秋出来的时候还是会追的,再怎么吐槽也没啥用。
反町隆史回来了
这一季差强人意,故事不够精彩,反町隆史帅气有余,演技不足~
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完全是看个情怀了,比如「か」から始まって「る」で終わる的梗之类的2333(相比反町隆史,还是喜欢二代目的变态和三代目的小奶狗555)20集里,可看的有2集,E16关注外国人口黑中介,E17虽然是各个老套的梗叠加(猫转世,平行世界)但最后还是很感动,这就是知音啊。E8属于高开低走,前面悬念铺垫相当不错,但最后凶手居然是个之前有露面但没有任何铺垫的路人,太失望了。最后三集千万别看,太tm无聊了
本来想弃。。。但是好像又开始有意思了。。。
法务省精英萌得要史!
虽然我感觉剧情真的越来越弱了,但是跟日剧同类片比真的算当中不错的了,一直看了14季。
补上冠城亘加入的最初季,感觉反町隆史欢脱地有些用力了,不过挺可爱的。最喜欢薛定谔的猫那一集!又补充了很多日语词汇,觉得好累,每天都想放弃日语这条没有尽头的路
我觉得还好哈哈
很喜欢反町隆史的第四任相棒冠城桑~鬼马人设让这季的杉下叔都表情丰富(笑)。喜好的几集:多重人格分裂/不配合调查的目击者/薛定谔的猫,而三集长篇:首集一般,中集三浦警官客串但却把之前塑造那么多的恐怖分子本多大叔造死了太草率了,尾集日本人的危机意识,算得上三集长篇里最好的。人物再次更替,冠城桑连任,米泽被调后期应该会隐去。可惜阵川这次差点脱单了……
这一季唯一支撑看下去的理由是40+的反町桑怎么越来越帅。。印象最深的是薛定谔的猫,因为开篇事故的部分,和上学时隔壁课题组发生的事几乎一模一样,看那集开头的时候差点喊出声来。
刷到14集,没动力了
感覺比之前的搭檔更靠譜, 更搞笑. 第一集是監獄風雲, 第二集是貪污差人, 感覺都很象某個地方...
更新了真好。虽然又换人了。虽然还是比较喜欢前面几只拍档。虽然新拍档是反町隆史。
反町是花瓶,案情很精彩。
这最后一集是什么意思
相棒还是那么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