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杀人犯

殺人犯,罪与罚,Murderer

主演:郭富城,张钧甯,张兆辉,何超仪,钱嘉乐,谭真一,陈观泰,黄又南,董勇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美国语言:粤语年份:2009

《杀人犯》剧照

杀人犯 剧照 NO.1杀人犯 剧照 NO.2杀人犯 剧照 NO.3杀人犯 剧照 NO.4杀人犯 剧照 NO.5杀人犯 剧照 NO.6杀人犯 剧照 NO.13杀人犯 剧照 NO.14杀人犯 剧照 NO.15杀人犯 剧照 NO.16杀人犯 剧照 NO.17杀人犯 剧照 NO.18杀人犯 剧照 NO.19杀人犯 剧照 NO.20

《杀人犯》剧情介绍

杀人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半岛大厦天井,警员徐泰被发现时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同时,警方还在现场找到了昏迷不醒的督察凌光(郭富城 饰)。结合近期发生的电钻杀人案,警方怀疑此案为同一凶手所为。凌光苏醒后失忆,导致其无法解释与徐泰相会之事,因此陈安哲(钱嘉乐 饰)等警员指责其为凶手。余总警司(董勇 饰)让他不要插手此案。凌光深感委屈,身边只剩好友阿鬼(张兆辉 饰)力挺。记事簿显示,凌光在案发时均在请假,他询问妻子希爱(张钧甯 饰)和养子仔仔(谭真一 饰)希望唤起当时的记忆,无济于事。他的脑中不停闪现血腥场面,精神极度失控,不但冷淡妻儿,而且忽视了刚离婚的妹妹凌敏(何超仪 饰)。收集证据时,凌光赫然发现,几名死者竟然跟自己有着特殊的关系,而且这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恐龙侵袭夺娶苍茫天山刀锋1937争霸传奇画笔与旋律一雪前耻逃学威凤我的母亲聋哑部落珍惜每一分钟狐狸小姐不好惹不说谎恋人维也纳血案第三季大世界扭蛋机爱琴海没有空气科学睡眠杨门女将之女儿当自强迷家我的麻烦邻居不负时光鬼谷门·蜃世浩劫圣诞续前缘朝九晚六的热恋断线米奇和朋友们:不给糖就捣蛋强袭魔女ROADtoBERLIN痛症医师车耀汉厄普肖一家第一季反派女友超戏精

《杀人犯》长篇影评

 1 ) 你把它当成什么来看?

我把它当做一个复仇的故事来看。

大多数针对《罪与罚》的指责是影片进行到一半多一点的时候,幕后指使自动跳出来承认身份。

大家失望的心情可以理解。

前半段导演精彩的把各路线索搅浑然后跑出一大堆悬疑给荧幕前的我们。

正当我们开始期待导演怎么给我们揭露各路谜底时,一个面带笑容的小孩几句话就打破了我们的妄想,老子早就憋不住了,导演你他妈的还想我潜伏多久!?

有些观影的就按捺不住了,MLGB的,旁边的妞正以无比崇拜的眼神听我如何替主角分析找出真凶呢。

你他妈JB几十年没发育的个变态出来忽悠个啥!!

影片进行到郭富城看到门上贴的照片这里,再不有点突破,剧情的发展势必非常的勉强。

线索嘛,无非是一条又一条。

一部电影两个小时总得有个高潮和结局吧。

大家都有自己看电影的思考角度。

说这部电影烂的,我想他们观影的部分动机是想看看导演如何忽悠众人的狡黠智慧,忽悠到了,他们拍手称好!

香港电影的复苏有希望了!

编剧绝对是鬼才,太行了!

忽悠不到,MLGB,脑残,废物,傻X剧情,无聊,牵强···等。

等待被忽悠的游戏好玩吗?

我始终认为,一部优秀的影片,不能只停留在剧情的摆弄和纯粹视觉刺激上。

导演应该要表达能够触动人们心里深处的情感。

你们真的把它当做个娱乐片来看?

好吧,那个几十年长不大的小子被你们当做为剧情需要硬插进去的小丑,导演在玩弄你的智商。

在我看来那个不老小子的出现是非常必然的,他必须带着诡异的微笑用孩童的声音很负责的告诉你:你给我认真点 老子他妈是来复仇的!

荧幕前啃瓜子的人们跳起来了:老子早就猜到了 你干嘛要自己说出来!!!! 编剧我¥%#……#%……%#……你八辈子!

拜托,人家可是来复仇的。

怎么个复仇法?

无非就是杀人嫁祸,装纯占人家老婆便宜呗。

换做你要是电影中的人,看着人家从小居无定所,受尽欺负,被老爸抛弃,无奈的看着老妈为生产受尽屈辱,自己又丝毫没有能力保护她,最后只能将仇恨转移到男主角身上,当看到男主角因为自己的种种预谋而临近疯狂时,知道什么叫报仇的快感吗?

不 ,不对。

报仇的快感还没够,因为他不知道是自己干的。

假设吧,你要报复某人。

暗中对人家下手脚害别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个时候你不跳出来炫耀一番让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你搞的鬼,而是让他无知的死去了,你的报仇意义何在? 这是个很严肃的人生问题,这是人心理活动不可避免的一个区域!

就是跑出来向你炫耀:是老子干的!

咋的 当年你很猛是吧?

你老婆都和我睡了!

看到这里不禁毛骨悚然,导演给我们说的是个什么世界啊。

《罪与罚》,我被震撼到了,不仅仅是残酷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

我还看到了导演的诚意和苦心。

至于说这部电影越看越像屎的人,或许你认为自己看了更牛逼的电影剧情,或者压根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牛逼之处而卖弄文字来贬低这部电影。

你们真把它当做娱乐片看?

那就是我口味太过时了。

 2 ) 郭富城又一次影帝级演出

很好看 很吸引人 2年前看的还记忆犹新 就是感觉最后结尾有点莫名奇妙 可能自己当时没看懂 也可能是导演另有一番用意或寓意 本以为连拿两届影帝的郭富城那时才是巅峰 没想到后续持续给力 C+侦探 浮城大亨 最爱 演技是无可挑剔 这部电影对演技要求相当高 前后反差大不说 内心戏超多 而主角的性格还近乎偏执 小演员的演技也超赞 演技不说 这么小 对整部戏的理解还是很透彻的缓慢的开局没有那么急功近利 但是充满悬疑 场景选择不错 旋转楼房 俯视拍摄 都为本片增加了耐人寻味的因素豆瓣的评分太低了。。。

 3 ) 摄影和音乐算是将功补过

影片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摄影和电影音乐。

看了演职员名单,发现果然是由李屏宾掌镜,梅林茂创作音乐,这样的高水准阵容给影片增色颇多。

极具票房号召力的郭富城虽说在影片中的表演有些“用力过猛”,但也不失水准,台湾新生代演员张钧甯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然而细看影片本身,似乎漏洞百出,略显荒谬。

不知是不是导演也发现了这点,所以邀来强大的卡司阵容引起更多的关注及更高的票房呢?

影片中最重要就是一个“谜”,一个原因,也就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仔仔和凌sir在阳台上的一场戏就是来揭晓“谜底”的。

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戏,但却引人发笑,好似在看港产喜剧片,我想这一定不是导演所期待的结果。

仔仔有不老症是这个“谜”的重点,但显得过于突兀,的确是意料之外,但却并非情理之中。

在之前的剧情发展中,没有对仔仔的个人形象做过多的描述,没有埋下足够多的伏笔,因此谜底的揭晓有些荒谬。

在ORPHAN中,也有一个患有不老症的小女孩,影片中,对于小女孩的形象塑造就比较成功。

比如说小女孩的行为举止特别古怪,让人匪夷所思,思维语言也颇为成熟,明显与小女孩的身份不符等,有了足够的铺垫,在揭谜底的时候,就显得顺畅和自然。

其次,ORPHAN中的这个“谜”是如何揭晓的?

影片中,观众可以从母亲与小女孩的对话中得知小女孩绝非普通人,之后,母亲通过寻找小女孩的真实身份最终发现了小女孩患有不老症的事实。

而在《杀人犯》中,所有的“谜底”都是仔仔自己说出来的,通过他的回忆告知观众的,没有其他具体的人或物作证,这样的“谜底”可信度实在太低,另一方面,ORPHAN中的“谜”是用故事来揭晓的,《杀人犯》中的“谜”是靠语言说出来的,我个人青睐用故事说电影,用语言讲述原因实在让人失望。

饰演仔仔的小演员演技实在抱歉,也是引人发笑的原因之一。

剧本上也存在着漏洞。

凌sir由一个普通警员升到督察,可见他是一名很有能力的香港警察。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警察为什么在发现自己丢了枪的情况下,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找枪,不去回想丢枪的过程,而是相信一个由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在仔仔和凌sir阳台上对峙时,作为一个警察,竟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即使仔仔的确有些古怪,相信了一个小孩的话,至少表面是这样的,这样的警察会否太过敏感和情绪化。

凌sir失手杀了鬼sir之后,竟然没有犯罪证据,警方也没查出个所以然,然而之前泰哥坠楼时,身上却能找到凌sir的衣服纤维。

凌sir一直强调自己失忆,但他似乎却记起了一切,甚至断言拾垃圾的流浪汉就是杀手。

我认为导演着力表现的是凌sir在如此混乱和对自己极其不利的情况下的那种情绪、思想以及人格上的变化。

由一名正直的警察转为一个几近癫狂的疯子的过程的确很有看点,然后剧本的些许漏洞,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稍嫌不够,导致了荒谬与可笑。

不过,影片的结局倒也给影片扳回几分,不算是理想状态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个心理阴影,或许需要第二部来填补这个心灵上的坑洞吧。

 4 ) 我想要这样的结局

我承认我比较和谐不够变态,所以我希望结局是当小孩告诉他郭真相时,郭当机立断把他扭送到派出所类的地方,然后证据确凿,小孩(妖精)得到报应,所以避免郭老婆的杯具,这点很重要(当时那段快进了不忍看啊)。

主角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end这样我会比较舒服

 5 ) 《杀人犯》的成与败

这是港版《杀人犯》的三个发行公司。

<图片2><图片3>这是港版《杀人犯》的三个发行公司。

最近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无意中又看到这部《杀人犯》, 不料误打误撞的《罪与罚》(内地版),大量的删减,让原片晦涩难懂,一个硬安插上的结局,把观众当猴耍的感觉,原来是场梦魇......当年看到《杀人犯》(murderer)时,没有抱着任何意图,既不是冲着导演,也是不是冲着演员,事实证明,往往越是这样越能看到很出彩的电影其实,看完这部片子的最大感受是模仿好莱坞同类型片子的痕迹很重,但又难能可贵的那么有特色,电影在前半部分的氛围营造上相当成功,泰哥出事前的最后一个电话、死者背后的动物图案、死者唐美好脸上的钉子、那张小时候和邻居的合影、还有幽灵一样的乞丐......这一切都是让人沉溺在抑郁里,让人无法自拔,找不到出口,看不到真相。

于是人类的各种黑暗本质被展露无疑,在阿鬼失救时,处于弱势的阿鬼仍然要揭发他的“罪行”,那一刻的凌光失去了仅存的一丝理智,变身恶魔,没有了以往正义到底的形象,复杂的人性被充分展示在我们眼前,就算你凌光过几个月升任高级督察,在被所谓“真相”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那些所谓高大上的正义和公正被抛开,人生的道德和生存底线,一再down下去,保全自己才是生存的第一要务。

说到这让我想起了一部法国电影《圣歌》,一个有异装癖的年轻人、一个博览群书的中年人、一个轻度的弱智青年以及男主角在监狱里,为了各自的欲望和目的,不约而同的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下场可想而知,《圣歌》让我看到的是,没有等价交换的贪欲,人性都是丑陋的。

《杀人犯》也是如此,将人类的伪装一层层剥离,不论你愿意与否,人生就是这样,即便你正春风得意时,突如其来的灾难足以让你卸下面具和伪装,尽情展示人性丑陋的一面。

或许是出于商业考虑,后面的高潮并没有升华到一个观众想要的极致,一段关于“仔仔”凌福荣的回忆录,瞬间让人凌乱,直白到近乎没有技巧,险些让我有一种在看TVB电视剧的错觉,这段直接把气氛弄得不伦不类。

又或是电影级别的限制,让最后的结局少了些悲情,多了份期望,不过导演的基本警匪片常识,让人多少有些迷惘啊?

或许是想让片子里但凡出来露了脸人,做到物尽其用吧,想着陈安哲(钱嘉乐)跟凌光不对付、梁仔(黄又南)只是个打酱油的,泰哥又昏迷不醒、阿鬼已经死了,一一排除后,选了总警司发现案件的疑点,敢问这位领导是得有多无聊才会去查找证据,或者说总警司下面的高级警司、警司、总督察就真的这么无能,又或是领导对这位下下下下属太爱才呢?

让我最悲愤的是,凌光竟然在自己的胳膊上刻着“出去报仇”,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导演&编剧?

这样的安排真的好吗,你说凌光在他妹妹面前都忍了,要不要这么张扬在手臂上刻字,等人去揭发,拿着树枝在地上用力的写,不是更能显现出他的隐忍与坚决......势如破竹的开头,气势汹涌,惊叹如此出彩,时刻让人不得不绷紧神经,却又有着让人无奈的虎头蛇尾,有点无语凝咽

 6 ) 无所不能的郭富城

影帝郭富城再度因为<杀人犯>被提名为第二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虽然最终败给了老前辈任达华,但我却已在心中无数次将热烈与真挚的掌声送给城城.他在<杀>这部电影中出色的表演和精湛的演技使得这部较有纷争的电影在观众被突兀的剧情拉拉扯扯间而变得有所深度.不能不说,城城是成功的,他在不停地超越自己,不停地飞越一个又一个领域.哪怕偶尔会有所坎坷惊险,但他仍能笑到最后.所以当他极为认真且坚定地说"我是影帝"这句话时,并未引起令人反感的情绪.敢于骄傲自满的人是因为他了解自身的资本.<杀人犯>这部电影很类似于我曾经写过的一部电影观后感――<孤儿怨>.同样的相似的故事内容,同样心报仇恨的人间悲剧.有些人于是提到了"抄袭".其实在上映时间上来看,<杀人犯>是比<孤儿怨>提前几天的.暂且不论谁抄袭谁,或许只是身处于两个国家的两个编剧看了同一本书或者是同一个故事又或者是发生了同一个想法于是在同一个时间内编出了同样的剧情而已呢?

世界那么大,巧的事情多着咧.何况只是拍出两部相似的电影.另外可以这样反问,<铁达尼号>播出后,以后所有电影中如果出现了"船""情侣""冰山""失事"这样的剧情的话,就算是抄袭了嘛?

荒唐...两部电影虽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杀>的结局却比<孤儿>悲剧多了.<杀人犯>中的城城是孤立无援的,没有人相信他,除了死去的老婆.哪怕十几年的好朋友也不愿意相信城城的"发现".就是到了电影的最终,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相信他的.而令原本正常的他成了最终的"杀人犯"而被迫成了一名精神病人.城城在疯人院里孤独地坐在草地上,镜头由上至下拉近,似乎在说"人在做,天在看"...这很符合了我们的"传统",很写实.这样的传统很"中国国情".而<孤儿>的最终是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戒,而受冤的主人也得到了"平反",而那个国家的大众是相信这种很"荒谬"的理由的.传统的我们很难接受新鲜事物,难道还要求我们的演员和编剧莫非来个"非传统"的天马行空?!

看了豆瓣的一些影评,一些愤青们在那里将编剧等人骂的狗血淋头,同样身为一位"豆友",有些语句连我这个外人都实在不忍心看下去.我不明白这些人的渲泄和愤怒.都说,批评使人进步.但是恶意的蒙着眼睛闭着心门乱敲一通的只为了发泄自己不满情绪而作出的一些"鸡蛋里找骨头"的事情,这样的指斥算是善意的批评嘛?

这样的恶骂能使人进步嘛?

除了不明白此些事情之外,我还有一点不能理解.我们有些国民特别喜欢"独立特行",一定要与大众唱反调,哪怕这些"调调"是昧着良心的.比如几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是多么的令人骄傲,多么的令人感动,可是第二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中国人民在那里"说三道四指东骂西",恶意的批评连外国人看了都觉得难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用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和一颗宽容厚实的善良之心去看这个世界,去看这世间中所发生的一切不管好与坏的事情,是不是更能令我们心情舒畅而更加的健康快乐?

我想,成功拍完一部电影,特别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里面所牺牲掉的人力与物力还有各演员身上所发生的不为大众所知的一些困苦等等都是我们这些只会欣赏只会评论的外人所不能知晓的.那么就算一部电影真的非常令你所不满意,是否可以看在这些我们所不能知的事情之上而给予善意的"指教和批评"呢?

再次给郭富城热烈和鼓励的掌声.他在<杀人犯>中的表现非常成功,是当之无愧的影帝...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星期一

 7 ) 《孤儿》和《杀人犯》

之所以把两部电影放在一起,着实是因为这二者之间有相同之处。

这两部影片的主角,分别是两个孩子,但其实都已经不是孩子,只是样貌和天山童姥一般。

《孤儿》中的女孩,因为患病而导致身体停留在女童状态,又有躁狂症,导致了整个行为是失去常理的。

她只以为要勾引她喜欢的男人,便可以将所有挡路的人杀了。

说到底,是精神病导致的疯狂。

她利用自身的外形,博取他人同情,挑拨人们之间的关系。

一旦身份暴露,便大开杀戒。

对于这样一个女孩,厌恶自然会多于同情。

而《杀人犯》中讲的是个男孩,导致心理偏差原因是常年和母亲一起受到了诸多不公正的待遇。

先是发现父亲另有所娶,有了一个新的、幸福的家庭。

后来和母亲相依为命,看着母亲为了养育自己而受苦,到处被人看不起,别人鄙视,而自己却没有能力保护母亲。

直到母亲死去,他为了生活,便利用自己的身体,开始了害人。

他的行为,大多是为了复仇。

他报复的对象不是指定的某个人,而是整个他认为不公正的社会。

这个,显得更加无奈,更加无计可施。

人们都是同情弱者的,谁会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话?

谁会好端端地怀疑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这件案子被安排得很棘手。

两部片子有很多东西不谋而合,但后者却不像前者那么容易解决。

《孤儿》,好歹还有个人证没有被害。

而《杀人犯》却连唯一的证人也死了。

到最后,只剩下罪魁祸首一人逍遥地坐在海边。

也是,凶手做得很周密。

没有一个人是他亲手杀的,而在那乞丐也被杀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出来指证。

而凌光,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替死鬼。

不过,我们看到后来似乎有了转机,事实真相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只是,谁又能保证,不会再出现另一个凌光?

也许真相的揭发,又是一轮新的血腥杀戮。

 8 ) 一个编剧使我彻底沦为愤青

一个编剧使我彻底沦为愤青——一个不老孩使郭富城沦为杀人犯很久了,很久没有试过如此血脉沸腾,冲动躁狂的感觉。

还好,还要感谢如此的一个编剧让我找回这种想要咆哮,想要竭斯底里,想要爆发的感觉。

他?

她就是《杀人犯》的编剧杜致朗。

看了这么久的电影,这套是第二套让我看完就马上上网搜索编剧的电影。

啊,很巧合的是第一套是新《苏乞儿》,编剧也是这位杜致朗小姐。

如果说前一套的《苏乞儿》没能让我记住这位编剧的话,那么这第二套的《杀人犯》可说是相当成功地把杜致朗这个名字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了(也烧坏了不少脑部组织)。

我想她已经成功地让所有观众认识了她,推销手段不亚于“胃,你好吗?

”这个胃药广告在黄金时段反复连播3次。

看到没,成功就得这样!

芙蓉火了,春哥火了,曾哥火了,艳照火了,凤姐火了,伪娘火了,一个香港编剧杜致朗也火了。

在这里我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

有的幕前电影人,可能拍了一辈子戏都没能让观众注意,而一个幕后的79年出生的年轻编剧仅用2部片子就让广大影迷记住了她,你说她容易吗?

我看这两部片子,什么郭富城、钱嘉乐……(很遗憾,那些经常出现在镜头前饰演警探的演员,很眼熟可我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周迅、赵文卓、周杰伦,还有那个光头老僧(也是不记得名字)这些大牌演员在这两戏里充其量只算个配角、人偶,人家杜致朗才是主角,不然她不会在我等小观众的心里翻起轩然大波。

这套戏在我心里掀的波浪应该比《2012》的海啸更有份量了。

你看我洋洋洒洒,毫不吝啬一大段就知道这出《杀人犯》该有多好看。

剧情我不全说,只能说这是一出带着浓烈血肉恐怖气息的黑色结局悬疑片。

郭富城带着影帝的头衔出演一位执着认真,却又身受怀疑的干探,造型很有杀人犯的味道。

影片的前半段还是不错的。

可接着看下去,你会发现这位编剧很喜欢剑走偏锋。

当我们都在怀疑主角到底是不是杀人犯的时候,事情的发展颠覆了你的所有想象以及你的认知分析系统。

剧情你真的不得不说它非常有创意,甚至是创意得过分。

一个收养的天真小孩无厘头*地走出来,摇身一变变成鬼娃娃般的恶魔脸孔,然后带着稚气的口吻向我们已经接近崩溃的主角说教起自己的报复行动。

(主角养子居然是主角的同父异母的哥哥,OH,MY GOD,够乱了没?

)而这个几近疯狂的主角居然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任何行动,在最后也杀不死这个不老症小孩,只是沦为一个精神病杀人犯。

我实在佩服这个毫无杀伤力的不老孩居然可以弱弱智智甘将一个差不多升警司的干探玩死,可谓玩尽杀绝。

特别是谜底揭开后的剧情,更是让观众激动得慰问编剧几百次。

我又想起了《苏乞儿》的后半段。

在这里,我们不需要看到陈旧的过渡,不需要合理的逻辑,我们只需要知道:脑残时代已经降临,让我们接受这种另类的美吧。

脑残也是一种美——缺陷美。

如果要说郭富城结局发狂杀人的演出过于生硬,造作,请原谅他吧。

他表面上演的是杀死这个害死自己妻子的不老小孩,可你们知道他当时的想法吗?

我这次真切的感受到他表演所表达的内心世界——我杀的不是这个剧中人物,我杀的是这脑残编剧,杀的是这该死的剧本,杀的是这愚蠢的投资方。

他表情上的生硬与无奈,不是演技不足,而正正是演员对剧本的不满,内心的矛盾与郁闷,以及为生计而拍了这出戏的无奈。

一种后现代的跳脱剧本,显露演员与编剧的内心对话的新派演技风格终于不着痕迹地搬上了大屏幕。

这正是由我们的杜致朗编剧对演员的伟大启发而诞生的。

正如郭富城杀不了不老孩,他也改不了剧本,可一个不老孩却使郭富城沦为杀人犯。

于是他是无奈的,我们只能够看着他被编剧玩死。

我想编剧的高明之处不仅是启发了主角,更激发了广大的观众。

观众不是麻木了吗?

不是疲劳了吗?

今儿个我就让你们热血起来,让你们非得闹心死不可。

我的电影是你想忘就忘的吗?

没门!

你不砸蛋扔西红柿,慰问一下编剧那可怎么行。

在她的激发下,我久违了的愤怒也终于爆发了,我也彻底沦为了愤青!

 9 ) 被推荐后观看此片

且不论影片的好与差,但作为一个观众,就光论郭富城在影片中的表演,值得一看。

或许,许多人都是冲着郭富城在里面的表演才看这部影片的。

我想打一颗星的,虽说影片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到这么差的地步,你可以不喜欢,但在打分的同时,请尊重下这部影片的创作人员与演员。

 10 ) 對原版結局不明白,請教一個關鍵問題及三個漏洞

真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人會給這部電影評分這麼低?!

是否他們看的是刪減版本?

我看的是120分鐘的原版。

開始那一個小時導演拍的劇情張力十足,一直在猜測誰是兇手?

一度懷疑是拍照的第六人,甚至懷疑第六人是阿鬼。

香港影評人認為郭富城的演技得到長足的進步,在這部戲真的可說是表演的淋漓盡致,讓人一邊看電影,一邊回憶港版海報,感覺真是忠奸難分。

不老症其實也說的過去,只是如果導演增加兇手將賣小孩的錢用來整容,變回小孩容貌,會更加可信!

結尾不明白的是警司看到照片,終於接近真相時,為什麼不查下去?

想拍第二集嗎?這裡留個尾巴覺得毫無必要的!

其實這部電影還有三個漏洞--或者是我理解錯誤。

一是淩光回憶泰哥在半島大廈問他為什麼心事重重,給人錯覺淩光與泰哥見過面,但是後來謎底揭曉卻說淩光去到半島大廈九樓直接見到泰哥摔下去!

二是淩光看到泰哥摔死,一抬頭發現破爛佬已經站在他面前--要知道泰哥是從天臺摔下去的,淩光是在九樓,破爛佬的速度可以媲美淩波微步了!

三是血手掌再現那段,掌型明顯與淩光吻合,而編劇給出的謎底是破爛佬的--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的血手掌都應該是破爛佬印上去的,淩光為什麼要印呢?

《杀人犯》短评

第三星给开场第一镜

6分钟前
  • 尤嘉攀
  • 还行

没大家说的那么差啊,还满有道理的,第一部执导的电影这样的争议,够可以了哦,主题应该是恐怖的不老症患者才对---

11分钟前
  • 魔女幼汐
  • 还行

漏洞百出

15分钟前
  • rêve
  • 较差

擦,看了个阉割版,不知所云。

17分钟前
  • 多立克
  • 较差

忽悠人的悬疑片。。要这样调戏人伐。。讨厌!!!

22分钟前
  • 菜菜MJ
  • 还行

bad ending 香港男性版 孤儿 情节上的硬伤更明显 不过 真要是有这样的孩子面孔魔鬼成人内心的生物存在 还真是防不胜防

23分钟前
  • 迪奥
  • 还行

不太明白为什么更多的人只是从荒谬中看到了可笑,本片又没说是猜凶手本格推理。荒谬?天朝的事情远比此片荒谬。我到是看到了整个社会信任缺失,这才是本片叩打人心地方。认定这是悬疑片而前一半叫好的人,无谓鸡同鸭讲

24分钟前
  • Anday
  • 推荐

个人觉得没评论的那么烂。。

26分钟前
  • 吃瓜专业户
  • 推荐

还真是看了那张阴森的海报才去看这个电影的。说真的,郭天王也得也算卖了了,只是剧本真是让人无奈地烂。

29分钟前
  • Jacky
  • 较差

港版孤儿怨

33分钟前
  • 愤怒的老棉裤
  • 还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得罪死小孩

34分钟前
  • 小明离开地球前
  • 还行

前面整得好像悬念很足,可最后的解密实在是太扯了。所有的悬念都基于一个荒诞的立足点,使得观众很想骂编剧。。

35分钟前
  • ZEAL
  • 还行

想起前一阵的美式恐怖片《孤儿怨》了,起码真凶都很相像。前半部分看得还有些意味,可惜后半程越来越离谱,觉得真相还不至于说牵强,“不老症”云云也算合理,但感觉主角的应对太不合理,结局更是惨不忍睹了,可惜如此题材了......

36分钟前
  • hanock
  • 还行

这部片子,是他们当做罕见病历介绍给我的。但是。。。罕见病历。。。这个真的不是重点好吧

41分钟前
  • 辰星祭
  • 较差

★★ 前面还算过得去,后面看得想摔电脑,完全是靠着快进才能看完。妈的,作为悬疑片,整个这样的结果,真想杀了编剧和导演。

46分钟前
  • 髦髦
  • 较差

编剧灵魂脱壳,郭富城用力过猛

51分钟前
  • 四月物语
  • 较差

相比前一部片子,这部的剧情有点匪夷所思。不过郭天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跑香港看的路费还是值得

55分钟前
  • Teddy’s Ruby
  • 推荐

2009-11-22 15:17:43 8/5.0(97) 不太明白为什么更多的人只是从荒谬中看到了可笑,传说郭影帝拍这戏一度抑郁,我能感同身受。认定这是悬疑片而为前一半叫好的人,无谓鸡同鸭讲。

60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力荐

郭富城近年来演的很下功夫,也都是内心复杂难以拿捏的角色,但他都做到了,我们何苦一遍又一遍的诋毁自己家的电影呢?豆瓣的评价已经完全不可信。看电影还是相信自己喜好。那仔仔一出现就觉得又丑又讨人厌。

1小时前
  • 推荐

谜底是比较牵强但是郭天王演的非常好

1小时前
  • 太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