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赏析《王者》景别与象征意义 《王者》是由韩国出品的犯罪剧情片,由韩在林执导、编剧,赵寅成、郑雨盛、裴晟祐、金雅中、柳俊烈等主演。
本电影讲述了主人公泰秀从小乡村不断奋斗当上检查官,几番权利的角逐后,在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后主人公在权利的斗争中醒来,认清了现实后的他,最后联合各方势力打击了检察院的腐败势力的故事。
揭示了人要在各种诱惑中,学会坚守本心的主题。
《王者》这部电影采用了大量的不同的景别 , 来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绪,展示人物所在的环境,以及烘托不同的场景的紧张气氛。
影片在开端便采用了中近景拍摄,倾斜而又细密的雨点,三个人在车窗里谈话,向观众展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夜幕沉沉的滂沱中,三个人暗室欺心,主人公泰秀在画面中显露得格外不安,另外两人却虎视眈眈,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有危险的氛围。
画面一转,泰秀被另一个检察官带入战略部,大远景中平地楼台巍峨高耸,办公室宽敞而又明亮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冲击 ,营造了肃穆感。
泰秀在观看车美莲的视频中,环境由全景展示,主人公遁入黑暗,极具审判意义,在空中降下的羽毛中,泰秀发生了很大的心理转变,他不再是那个审判别人的人,而是被别人审判的人。
巴拉兹曾经说:“电影的特写消除了我们在观察和感知隐蔽的细小事物时的障碍,并向我们揭示了事物的面貌,这样,它也就揭示了人。
”韩在林在指导这部影片时,运用了隐喻,象征的手法,并同时用了特写镜头来揭示不同的阶级身份。
在主人公进入了韩强殖的舞会时,以韩为中心的腐败势力荒淫无度,将画面切到由高脚杯堆叠着的金字塔采用了特写镜头,以强殖为首的城狐社鼠依然很坚固,高脚杯里剩满的醇醪而又金黄的酒液正摇摇欲坠,预示和象征着他们纸醉金迷浮华梦即将破碎。
在最后的特写镜头里,由高脚杯筑成的等级金字塔,终于被子弹击穿,子弹象征着正义的降临,金子塔的崩塌是财阀势力的倾倒覆灭。
这是一部敢于揭示社会阴暗面的电影,腐败势力一手遮天,在泰秀不得不向强权低头,抵御不了利益和欲望的诱惑的开始,主人公已经丢失了本心,这使他人生走向了下坡路。
当他重拾信仰,便开始走上人生的至高点,重获爱情与事业。
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
在生活中像泰秀一样的人很多,从一个不起眼的人,生而为寒门的人 ,走向一个被人敬仰的人,在着途中初心是他们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最后那段的逆风翻盘,这个片子多少会少了不少的含义。
当然是假的。
当然真的就更。。。。。
先说故事两句台词给我印象深刻,权利没有慈悲,政治不会改变世界。
所以,复仇可以,这是个好理由。
最后的逆风翻盘也是为这两句话给出了直接的解释。
有很多人应该觉得,他是报复,报复就应该爽,那么结尾就是真实的或者说有可能的。
但这个过程,又有什么是真实的呢?
材料都是真的,但结果就不好说了,在虚假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没什么真善美在里面。
所以,他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是的政治家总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所以他也不过是个政治家罢了,他没资格做王者,所以最后他也没有成为王者。
之前的剧情已经说明了,不成王就得死。
那么谁是王者?
这个标题提出的问题,一直让我在全片找答案。
最后,才姗姗来迟。
他说你们才是真正的王者。
什么意思呢?
男主人生急转弯的时候,韩大检察官扇了他一耳光,说,要和历史站在一起。
在最后一段,牛排桌对决的时候,韩说自己就是国家自己就是历史。
最后一个镜头,主角说,你们才是王者。
大众造神,被神愚弄。
政治是工具,权力是诱饵。
最后的选票都是投出来的,在看了双方各种精心策划的骗局而被煽动之后的大众,投出来的。
最后一段,慷慨激昂,一种复仇之旅,不是善恶有报,不是让你激发起天然的同情心。
你更应该同情自己,你到底看到的历史是什么,你推波助澜造出来的神,到底是什么?
你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你是什么?
为了片头用那样的光学原理来呈现呢?
谁能看得清呢?
送给流量时代,造神的我们吧。
再说演技或者说角色塑造和演员的完成度。
大反派、韩。
深藏不露,宠辱不惊,基本没怎么慌过。
是真狠,在最后男主那个黑社会小哥活着没有被绑着喂狗的时候,韩和黑帮老大在喝咖啡,老大脸上颤抖了一下,韩是兴奋。
你说狠不狠。
不敢称自己就是国家?
走狗,戴眼镜胖子,他更多的表现了拉起了男主和韩之间的暗线索——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所以,他没什么能力,就是工具。
整个表演上也是唯唯诺诺,涨势的家伙。
而且油腻。
最后偷看裙底,嗯,符合。
主角,有一点很难得,在他最后逆风之前,他是内心深处有良知的,因为他忘不掉自己年少的所谓的拼搏和相对真善美但平庸的背景或者基带。
因为他时不时还有那样青涩的表情。
把自己的故事当成政治工具之后,不重要了,也真的就几乎在没有青涩过。
所以,他去想复婚,老婆说他还是那样的眼神。
但他已经会演戏了,他装的对吧。
她现在只是他的工具,需要拿到更高级的工具,岳父。
崔斗日,我觉得应该是主角自己的影子吧,保护自己又有野心,不安分的一个人。
但是他只是野,他不那么坏吧,他被搞死了快,还是要撞车救人。
所以,演的更像一个孩子。
无家可归的孩子,时刻要为自己打算的孩子。
最后,女检察官,她在做她本来就该做的事情,所以坦荡,坦荡到可以很欢乐和蹦跳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人物塑造,现实中,穿着制服的人,体面的人,都多少不会那么坦然吧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电影片头埋下的看不清,到用一次反转来进一步让大家看不清,到最后你们才是真的王者的煽动性感召,是不是彻底看不清了。
但是你别忘了,人家在最后告诉你了,你想在那个街边的转杯把戏中赢,你可是眼睛要死死钉住的,一下也不能放过。
试问,谁能亲眼目睹,一个王者诞生的所有过程呢。
【影】《王者》“做坏事的人会遭天谴下地狱。
”“案件也需要像泡菜一样,需要时间来熟成。
”“自尊心只是一时的,谁不是首尔大学毕业的,谁没通过司法考试,你要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你加入这个阵营,就可以少奋斗十年。
”“先摆一段时间再爆出来,这个很重要”“跟着历史的经验走,站在权力旁边,要抛下自尊心,抓紧权力,放开权力与他抗争的人,没有一个成功”“进入他的阵营,就有机会成为1%的检察官,熬夜解决再多的案件,别人也不会多看你两眼。
“这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活在这种时代,危险与机会共存。
”“每个人都祈求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当选,因为随着不同的当选结果,有的人会往上爬,有的人会喝西北风。
”“所谓的政客,一定会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这是非常复杂的政治运作哲学。
如果你不报复的话,组织一定会瓦解”“狗就是狗,不会养久了就变成人”“我所有的东西都没了,青春,家人,,还有,,,朋友”“太感情用事的投资,一定会失败”
花了那么长时间包的饺子就是为了这碟醋吗?
影片最后,主角说“你们才是王者”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3年了。
川普上台,和普京商量后面该怎么走。
乌克兰和欧洲各国被安排在了小孩那桌。
没有实力的小国从来就在菜单上。
再看这部电影就,怎么讲:拍得再好又怎样?
小虫子在瓶子里跳舞,说要征服世界,它们已经更上一层了。
对是对,但是.....好的,你们都是王者。
#더 킹##王者#韩国是亚洲为数不多可以“随心所欲”的在影片中讲诉当前政坛话题的国家。
本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官场的潜规则,虽然在夸大个人的绝对能力,但为了谋求自己政途发展而采取的手段却真实的不得了:“用热点掩盖热点”“自己人受到攻击,不报复的话,就不可能建立牢靠的团体”都是四海而皆准的手段法则。
《王者》,一部2017年上映的韩国犯罪剧情片,通过主人公朴泰洙从混混到检察官,再到权力斗争中心的觉醒与反击,深刻揭示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对正义的挑战,以及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选择与坚守。
一、叙事线条与情节发展起点:混混生活的启示影片以朴泰洙的混混生活为起点,通过一次目睹父亲被检察官羞辱的事件,揭示了权力对个体的压迫,也预示了朴泰洙对权力的渴望与追求。
这一阶段的叙事不仅为朴泰洙的转变提供了动机,也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权力前后的生活差异,增强了故事的冲击力。
转变:检察官之路的艰辛朴泰洙通过努力学习,成功考入首尔大学,并通过司法考试,成为检察官。
然而,检察官的生活并非如他所愿,而是充满了琐碎与不公。
这一阶段的叙事通过朴泰洙在检察院的遭遇,揭示了检察官内部的腐败与不公,也为他后来的堕落埋下了伏笔。
深入:权力斗争的漩涡朴泰洙在杨东哲的引荐下,加入了韩江植的势力,开始利用职权搜集政要的负面新闻,通过操作舆情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这一阶段的叙事通过一系列事件,如性侵案、与尚熙的纠葛、与崔斗日的联手等,展现了朴泰洙在黑白两道间游刃有余的生活,也揭示了权力的腐蚀作用。
高潮:觉醒与反击在失去一切后,朴泰洙意识到权力的腐蚀与危害,决定联合各方势力打击检察院的腐败势力。
这一阶段的叙事通过朴泰洙的觉醒与反击,强调了坚守初心的重要性,也展现了个人在权力斗争中的选择与坚守。
结尾:未来的不确定性影片以朴泰洙面对镜头说出“我是否当选总统由你来决定”作为结尾,既是对观众的呼唤,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表达。
这一阶段的叙事通过开放式的结尾,引发了观众对朴泰洙未来的思考,也增强了影片的反思意味。
二、深刻启示与反思权力的腐蚀与危害:影片通过朴泰洙的经历,深刻揭示了权力的腐蚀作用,强调了坚守初心的重要性。
权力的腐蚀不仅体现在对个体的腐蚀上,更体现在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上。
影片通过朴泰洙的觉醒与反击,表达了对权力腐蚀的批判与反思。
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影片通过对韩国检察官权倾天下的社会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反映了韩国社会的某些阴暗面。
影片通过朴泰洙等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情节展开,展现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呼唤着社会的正义与良知。
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影片通过朴泰洙等人物的形象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
人性的复杂不仅体现在对权力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正义与良知的坚守上。
影片通过不同人物的形象塑造,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也让人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性和良知。
三、不足之处情节过于戏剧化。
影片在情节设置上过于戏剧化,有些情节甚至显得过于夸张。
可在情节设置上更加注重现实性和可信度,通过细节描写和铺垫来增强故事的合理性。
结尾略显仓促。
影片的结尾部分略显仓促和不够圆满。
可在结尾处给出更加明确的解决方案或未来展望,以增强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总之,《王者》是一部深刻揭示权力腐蚀人心、挑战正义的现实主义影片。
影片通过朴泰洙等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情节展开,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以及社会现实的阴暗面,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启示价值仍然值得观众关注和思考。
——摘自公众号“公务员树洞”
电影讲述了朴泰洙作为公职人员在社会的大环境里经过不同身份的考验,最终走出自己的道路。
电影中的高潮部分我认为有两个。
一是没有任何背景与钱财的新任检察官朴泰洙,因为突然的进入黑恶势力权力的中心,从而进入了表面上“安定祥和”的职业状态。
变得更好,一直都是人们愿意看到的事情;更不用说从平凡变得让人人都尊敬的存在。
二是经过黑恶势力的抛弃,整个人进入无比颓废的阶段,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无用,而觉醒,从而走出困境。
结果了抛弃自己的邪恶上司,丑恶的黑帮势力。
同样高潮是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时刻。
朴泰洙的觉醒意味着正义的胜利,意味着被抛弃,被看扁的人扬眉吐气,颇有“莫欺少年穷”的意味在其中。
电影中政治界的行动与黑帮斗殴的场面不断地切换进行对比,意味着人们看上去伪善的政界的行为其实与人们常识中的凶恶黑帮的暴行没有什么区别。
电影中赵寅成的演技没得说,不管是一时的春风得意,还是被抛弃时的颓废他都演的很好。
狗焕的西装杀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谁还说狗焕丑帅丑帅的,明明是丑酷丑酷的。
演技更没得说,将黑帮的凶狠演的十分的传神,当然还有对兄弟的情谊。
电影所表达的含义有很多。
电影中检察官的腐败体现出人们一时为了利益和权力会走向“温水煮青蛙”的道路,虽然有一时的春风得意,但是最终的结果只是自食恶果,你所相信的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力而抛弃你。
所以只有坚守内心的正义,正如电影中那位默默无闻的检察官一样,被人们发掘——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让我感觉有意义的是电影中朴泰洙在遇到抛弃时无限的颓废,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赌上自己的一切,拥有重新再来一次的勇气。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很小的挫折,就会放弃,选择退缩,电影里就是教导我们,一时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那颗臣服于失败的心。
还有电影里讲述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这个世界的王者。
正义有时会迟到,但是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这部电影,是1月8日与老班一起从杭州至重庆的飞机上看的。
“很应景。
”老班说,他曾经也算是半个体制内的人(大学生村官),“你怎么看?
”“确实很巧。
”作为目前还留在体制内、曾经是公检法部门一员、又刚好经历了职场小挫折的我来说,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冥冥之中或许真有安排。
好吧,回归到电影本身,讲几点自己的看法:1.叙事手法上,大家都看得出来是以时间为轴,近三十年韩国历任总统选举就职为背景。
类似这么玩的,还玩成经典的,我脑子里好像就一部《阿甘正传》。
当然,《阿甘正传》浓缩的历史更长,也更加有正能量。
2.政商勾结,甚至是黑白勾结的内容,在屏幕上并不少见。
国内也有写实手法的这类电影,稍微前面的有陈奕迅参演的《黑金帝国》,以及前不久刚获得一片好评的《追龙》等。
但得益于宽松的环境和成熟的审查制度,韩国的这类电影比我们更深刻,不单单只是回顾历史,还会直面最核心的症结,并不动声色地引领人们去思考这一切是为什么。
泰修在天台被韩部长扇耳光以及接下来几分钟的桥段,自然是本片的“文眼”所在。
韩部长不像《魔鬼代言人》里慷慨激昂地抨击美国司法制度,他只是冷冰冰地告诉泰修韩国政权交替背后金钱与权势的本质,然后让泰修做出选择:愿意做任劳任怨而终生默默无闻的99%,还是那掌握核心权力的1%?
随后我们所见证的一切就跟泰修做出选择一样顺其自然:选择站队、操纵舆论焦点、利益输送……不知道泰修会不会生产自己类似《华尔街之狼》的错觉,我想他应该是不会的,毕竟韩部长给自己戴过一个伟光正的光环,叫做顺应历史(话说,片中选举押对宝后大家在办公桌上的狂欢还真像华尔街之狼)。
只可惜,韩部长只是把他当作一条狗,甚至让他把好兄弟日斗也当作一条狗。
(我也不知道为啥韩国的犯罪电影里总是用狗做凶器,比如说《美玉》)。
这就是政治。
当然也可以说这就是人生,1%的抉择决定99%的余生。
3.所以我可以原谅片尾20分钟,泰修以自污或者说污点证人的方式来对抗整个大环境,毕竟《魔鬼代言人》是魔幻片可以时光倒流,这种犯罪题材而想大团圆结局的,《局内人》早已提供了一个模板。
本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揭露了在上层社会中的政治腐败,权利腐败。
你能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快乐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呈现给你,比工薪阶级多几十倍的财富,无数人阿谀奉承的对象,唾手可及的欲望和美女。
这让男主检察官在面临“正义”和“捷径”的选择中尤为感同身受,尤其是检察部长所说的那番话,“脱离了权利以外的人,都失败了”。
字字诛心,却极为真实,没办法反驳,面前纸醉金迷的生活时刻诱惑着你,再问问自己,心中的正义值几个钱?
做出的选择对我而言丝毫不意外,走上了他一直以来就想走的那条路,成为了那至高无上的%1,毕竟从小就目睹了极为霸气暴躁的老爹在手无缚鸡之力的检察官面前也得跪地求饶,他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然后吃着讽刺意义极强的感谢饭和一封感谢信,从那一刻心中的正义便无再存半分。
而这样的腐败队伍唯一需要做好的事情便是站对边,颇有古代几位皇太子争皇位的风采,夺权,夺势,然后互相厮杀,但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氛围里,男二黑帮小弟却选择了兄弟情,极其的愚蠢,男主在选择“捷径”之后就已经失去了心中的底线,再慢慢品尝到权利带来的快感后,就更加的疯狂了,背信弃义都是家常便饭,所以男二的结局才会这么惨。
他用惨痛的代价不是为了点醒男主,而是为了点醒观众,在什么样的氛围坚守什么样的信仰,相亲相爱一家人就好好的爱家里人,患难与共的兄弟就值得好好信任,能相濡以沫的爱情就值得好好珍惜,利益至上的工作环境就应该顾好自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要真心实意为他人着想,是没有好下场的。
至于男主的复仇之路,不得不说人脉是真的牛批啊,能重新东山再起,赢回白富美的心,搞垮老上司。
再从一个隐喻的角度来说,或许男主从来就没有改邪归正过,兄弟的死,他是很难过,失去了一位值得信赖的人,然后就继续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直到父亲被关押,身边所有的财产被冻结,才被迫反抗,重燃斗志,夺回自己所失去的一切,至于人设里的改邪归正,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吧,毕竟权利和财富,真的很诱人。
关注韩国电影的人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过去十多年来,这个国家的电影人一直致力于对政府、精英和上流社会进行辛辣的嘲讽,以期撕破其正直廉洁却道貌岸然的面具。
这部《王者》正是典型的讽刺电影,如果你对过去一年韩国政坛频出的丑闻略有印象,你就明白它并非是在唱衰这个国家的政体。
只不过为了观赏性的需要,它激化了正反双方的矛盾,理想化了正邪对决的结局。
《王者》从故事情节到拍摄手法都像一部政治童话,在残酷得夸张的同时,美好得失了真。
这部影片高调地宣称永远有看不见的罪恶在为所欲为并逍遥法外,又坚信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正义必胜,从而直击韩国社会的痛点。
从这个角度而言,类似《王者》这样的电影是时代性产物,建立在乱象丛生的动荡时局之上。
因此对现实失望乃至绝望的人会从中找到极大的代偿性观影乐趣。
这时你会发现,在用电影反映现实,尤其是针砭时弊上,韩国已经自成一套体系。
作为一部商业片,《王者》的两位主演明星为它增加了娱乐性和话题性。
赵寅成饰演的底层检察官朴泰洙经历了被郑雨盛饰演的高级检察官韩强植收买,抛弃再到对其反击的曲折过程。
混混出生的朴泰洙苦读多年终于通过考试进入检察系统,在每天累死累活的超负荷工作上蹉跎度日,直到一个关系户性侵女学生案到了他的手上,让他亲眼见证了官场勾心斗角的触目惊心。
电影将这个案件中双方的差距设置得不能更悬殊:一方是飞扬跋扈、明知故犯的狡诈老油条,另一方则家境贫寒,母亲智力低下靠摆路边摊为生。
影片想要尽快切入正题,所以极度简单化地处理了人物,有符号化脸谱化之嫌。
在这个案件中,双方的出身就决定了输赢,于是受害者甘当受害者,因怕报复不敢反抗,所以只能卑微地被肆意凌辱。
偏偏男主角朴泰洙突然受到内心正义感的驱动,力图秉公严惩这个关系户。
就这样,朴泰洙得到官场前辈的“关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他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识相地放了强奸犯,并因此被引荐到高官韩强植面前,成为了他的心腹。
目睹了寻欢作乐、丑态百出的众官员,朴泰洙先是震惊于知识分子竟能堕落至此以至几乎与混混无异,接着悲哀地领悟了即便读了这么多书,人的本性终究是无法改变的,又或许正是因为读了够多的书,让人堕落地更为彻底了。
手握重权的韩强植给朴泰洙的下马威,就是大骂这个还有道德洁癖,自视清高的官场愣头青“别再装了”。
朴泰洙意识到,如果放过一桩小小的强奸案就让他像吞了苍蝇一般难受,那他还能成什么“大事”?
于是,他开始疯狂崇拜八面玲珑、黑白通吃的韩强植。
他明白弱肉强食的官场是丛林社会,个人无法靠能力和品行被提拔,而是靠攀附权贵,投机倒把,买卖人情。
因此,正义和良知就成了升官的累赘,不玩弄权术的人等于无能。
电影中的韩强植符合人们一切人们对权贵的想象——善于经营,不择手段——尽管这也是个简化到无比的坏的脸谱人物。
韩强植利用职权,将调查来的证据按下不表,美其名曰“熟透了才好吃的泡菜”,当需要打击对手或者借花献佛时再取出来大做文章。
在他的带领下,检察部门架空法律,见风使舵,互相包庇。
面对有潜在威胁的敌人,韩强植也是杀人灭口,毫不手软。
身为政府高官,在政权的数次更迭中,韩强植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提前正确站队。
穿插在影片中的历任韩国总统当选的视频资料,带来真实而粗粝的历史质感,如今看来令人唏嘘不已:那一个个曾经人民爱戴风光无限要大展宏图的领袖,纷纷沦落到弹劾,自杀等难以善终的地步。
同时电影甚至还有一份纪录片的用意,它想要证明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是一场残酷的零和游戏,要赢就得变得比对手更无情。
在影片后半段,朴泰洙为扳倒韩强植采取的一系列动作,充分效仿了他在后者身边学到的种种,简单来说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这样,被包装成污点证人与政治新星的他成功博取了公众的同情,还有望当选总统。
编剧大手一挥,似乎再也没有人能阻挡弃暗投明的男主角。
然而,影片在推进剧情上可疑之处有三点。
首先在复仇动机上,它太过煽情,用好基友的死来悲壮化了男主角的决心;其次,在逆袭过程中,它又显得太云淡风轻,顺理成章,男主角开挂般地突然招募了一堆人马强势崛起;最后,影片在打算设置正派与否上的犹疑拖到了结尾,男主角被塑造成一个本性不坏但一不留神走了歪路,后来改邪归正东山再起的励志小人物,当他面对镜头说出全片最打鸡血也最灌鸡汤的台词“我是否当选总统由你来决定”时,导演已经玩得太脱,他深知创造朴泰洙这个象征性远大于真实性的角色,其作用是代表对政局不满的民众向当权者发表抗议。
但导演显然不知道一旦真的要参政具体要怎么做,所以他干脆就来了套春秋笔法一笔带过,让观众看嗨看爽就行。
影片终究还是不够老辣,也正因此,它无法成为一部深刻的政治惊悚片,而只能停留在政治童话的商业电影层面。
更何况,《王者》作为基于现实创造的一个故事,还有几分意淫的味道在里面。
这体现在男主从混混一路走到总统候选人的开挂人生上,或许这是影片增强观众代入感的一种处理方法吧。
《王者》在近年的韩国电影中实在不够也不算出彩。
不过我乐于看到像它这样的电影保持了源源不断输送到荧屏前的态势。
这让我感到哪怕一个社会再黑暗腐朽,只要还有言论和批判自由这道微光存在,它就永远有进步的可能。
前半部很写实后半部的反转显得太容易了。
以韩国政坛历史更迭作为时间轴,瞄准检察官这个特殊的权力群体,起高楼与轰塌的过程,明快流畅,讽刺意味明显。
剧情轻薄的像张纸 男神们各种耍帅也不是拍MV啊 可惜了这卡司
你看到的不过是我想让你看到的,那像图书馆一样的黑档案库真是震撼!
人民民主没有专政
除了男主看起来很面之外,堪称韩片又一佳作。这应该算作主旋律电影吧!
三星半鼓励下吧。在同类型韩国犯罪片已经快看吐的情况下稍微缓了缓,不错的娱乐片,政治那块就算了根本不能细想,光是赵寅成郑雨盛柳俊烈就值得加分
郑雨盛给的镜头太少了,人狠话不多的韩部长后期败的太快有点假。影片把媒体塑造成一种白痴形象是太简化了,这又不是在某些完全均为玩物和愚民工具的国家,在韩国媒体力量本身就是一种权利。后期的反杀一点都不热血,影片分为三部分看,依次给定5/3.5/3分,综合三分。
好假
MD,竟然要给这电影贴个喜剧标签,也是很讽刺了。
囤集各方黑幕材料抓住时机权力整合,操纵舆论障眼下狠手除掉异己,能把上不了台面说的东西如此夸张娱乐展现,直白得让人不适应;当然还加了些大家爱看的黑道戏,撞车喂狗江湖义气啥的;但一顿肥皂剧渲染后,最后居然还想传递正能量信息:真正的王者是人民。太没说服力了
要说2016全球政治的“黑天鹅”,大韩民国才真的算,你问总统怎么出来的?答案是跳大神。把腐败政治商业化娱乐化到极致,韩国电影人幸福地搭上了祖国政治“红利”开发出了独一无二的政治娱乐片,白瞎了宽松的审查监管。心中韩国政治类电影的翘楚还是与片中提到那个特殊时期同名的《与罪犯的战争》。
韩国检察官的权力有多大,人们对它的恐惧就有多大,恶意满满,连绵不绝……正焕很抢戏啊。
跳大神啊,太敢拍了,最后一句拉跨,跟人民有个屁关系。三个男神帅炸了
郑雨盛帅翻
煞笔啊,这男主在《辅佐官》里活不过半集。(我喜欢郑雨盛的脸,和腿。)
如此直接,天朝上层人士的生活拍出来的话恐怕也会亮瞎我们吧?
还以为政治黑暗大戏,勾心斗角暗流涌动,最后发现是民主选举宣传片,黑暗题材么,就深度点是吧…你这旁白影像闪回,我真的不想听啊…哪管往局内人上靠也精彩啊,战略部韩国中纪委?
你们这样吧,会让我感觉政治很儿戏。
我靠,失望透顶,真是一个又臭又长的流水账,感觉都不用看画面,光听主角的旁白就好了,想走年代正剧的路子,但是现实的政治比影片中编写的有意思太多了,真是浪费了郑雨盛和赵寅成,话说,这是《局内人》之后又一部“韩国检察官爱大保健”主题的电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