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和KPAX有一个核心点非常像,那就是Telling a tragic story with a romantic way(用浪漫的方式讲一个悲剧的故事)。
如果类比的话可以看到:少年派中的老虎对应的是K星人。
一个是少年派心中的兽性,为了活下去本能所衍生出来的生物。
一个是遭受家庭悲剧后,由幼年时的星空梦衍生出来的K星人。
这两个都是为了保护主人翁或者说为了一个浪漫的故事而存在的。
就像K星人里有一位病人对他说:我在等一个人十几年了,他们都说我疯了,其实我觉得这是浪漫,浪漫你懂吗?
就好像dancing in the moonlight!
故事剥离浪漫的外皮,不管是少年派还是K星人,都是残酷且悲剧的。
少年派里,派失去了家人还不得不靠着食人肉而活下来,K星里,主角失去了挚爱和孩子,报仇后选择自杀,没有淹死自己,却缔造了另一个自己来逃避苦难。
但是我们需要浪漫的棉被,不管是主角们,还是脆弱的观众们,人类需要对生活的期待。
如果所有悲剧都像七宗罪里描述的那样,这只是一个值得fighting for 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的话,那苦难就仅仅是苦难了。
人类可贵的地方,不正在于,我们经受着苦难,但却愿意用美好的方式去描述它吗?
所以,只要你相信,KPAX就是存在的,只要你相信,那只叫做Richard Parker 的老虎,就是存在的~ 愿我们都有一颗浪漫的心。
[玫瑰]
波特是一个外星人,他来自于K-PAX。
他们有着自己的任务,游历各个星球,并记录报告!
1985年,他来到了地球。
并认识了17岁的每天拿着望远镜看星星的天文爱好者--波特!
他们成了好朋友!
他的好朋友波特与萨拉有了孩子,生下来后起名叫丽贝卡。
1996年7月27日,身在K-PAX的外星人感觉到自己的朋友波特有事发生,于是他再次回到了地球。
得知他的朋友波特的妻子被强奸,并且妻子和孩子都被杀害。
再拧断了凶手的脖子后,波特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选择了投河自尽。
水流太急,外星人无法救他的好朋友。
只能看着他的好朋友消失在河里。
而他却不希望就此失去这个好朋友,因为他开始有了感情,就是他所谓的“奇怪的感觉”。
于是他寄生到了由于长时间缺氧而变成植物人的朋友--波特身上。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称自己为--波特。
他并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上家庭之间的感情意味着什么,他也不懂为什么自己的朋友会因为失去家庭而自杀。
但是他却确确实实的不想就这样失去自己在地球上唯一的朋友波特。
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游历,这样一过,就是5年。
他在找寻答案,同样,也在找寻一个在他离开之后能够继续照顾他朋友波特继续生活的人。
终于有一天,他到了曼哈顿。
阴差阳错的进了曼哈顿精神病医院。
见到了这个对他好奇而又想帮助他的医生。
在医院,波特见到了因为各种不幸经历而导致精神失常的病人们。
通过让他们找寻蓝鸟,承诺带他们离开地球等方法,个病人们以希望。
并逐步的治愈了大部分病人。
波特的帮忙,说明了他开始适应地球上相互依存的生活习惯,而不是K-PAX星球的相互独立! 鲍威尔医生一直想帮助波特,而且渐渐的相信波特是外星人,而本身的职业和他的科学信仰告诉他。
他不能信,所以医生选择利用催眠的方式了解波特的过去,从而帮助他。
从几次的催眠中,渐渐的了解到了波特的过去。
(如上所述) 起初的催眠师外星人波特,当鲍威尔渐渐接触到当年的悲剧的时候,激发了地球人波特的内心,从而导致了波特的情绪变化,激动!
波特已经分不清,哪个是自己,哪个是好朋友波特!
当催眠结束时,地球人波特再次沉睡成为植物人,外星人波特继续维持着他的身体。
2001年7月27日,鲍威尔终于渐渐了解,这个波特就是当年溺毙的波特。
外星人波特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因为在和医生鲍威尔的接触中,他慢慢的发现了人类家庭情感的方式,也找到了可以照顾她好朋友波特的人!
该是他离开的时候了!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波特选择了无家可归的贝斯。
寄生在贝斯身上离开了地球,和贝斯一起回到了K-PAX。
这对于他和贝斯而言,都是最好的结局。
最后,他也渐渐使鲍威尔医生明白了,错了以后还要错。
能做的就是改正错误,因为我们拥有的,只有现在。
鲍威尔医生也终于和他儿子见面一起过圣诞节。
人总会犯错,如果不去改正,错误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我们有错,就马上去改正吧!
首先,大多数人讨论的是波特到底是不是K-PAX星球的人。
作为个人而言,我更相信他是的。
1)开场轮椅上的乞讨者一直油嘴滑舌,可是与女警对话的时候很严肃的告诉她,他是突然出现的,你明白我说什么吗?
这样的一个人严肃的时候是不愿说谎的!
2)医院的仪器说明了他异于常人的特质,心跳可以低在40,高于160。
每天300毫克的镇定剂毫无反应。
这些都不是普通人类能够达到的!
3)他的计算解开了双子星座自转模式所出现的摄动的原因(虽然我不懂,起码电影里是想让我们知道,他确实解开了。
) 有人会说也许他是个精通天文的疯子,但是我想说,如果一个乡下屠宰场的击昏者都可以把天文分析的如此透彻,美国还真是人才济济!
⊙﹏⊙b汗!
4)催眠的深度睡眠是无法撒谎的,如果可以,催眠也就失去了意义!
懂心理学的知道,催眠可以拒绝,就是表面按你要求去做,实际上是故意紧绷精神而使自己不进入催眠状态却假装进入了催眠状态。
但是,如果是这样,隔壁仪器室就会有反应!
所以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他说的,是事实!
其次,讨论最多的就是,既然波特是外星人,为什么最后没有消失!
我和很多人一样,相信K-PAX外星人是以类似肥皂泡的介质存在的。
而在地球,他选择的是寄生的方式出现。
这也印证了开始医生问波特为什么你是外星人长的却像地球人,他却反问了肥皂泡为什么是圆的。
因为,那是最有效率的能源形式,在地球,我就像地球人在K-PAX,我就像K-pax人。
所以,开始的时候波特只是一个外星人,寄生在旧时朋友的身上。
他不想让他的朋友就这样死去,这样消失。
因为他刚刚懂得了地球人的社会关系,地球人的感情。
而这份感情,他不想让他就这样消失。
他要找到答案,也要找到一个能够在他回到K-PAX之后继续照顾好友波特的人!
事实上,波特走了,他以特殊介质的方式重新寄生在贝斯身上,带着贝斯离开了地球,回到K-PAX!
最后,波特为什么选择了贝斯,而不是其他所有希望走的“病人们”。
原因大家都看到了最后一句话,我,无家可归。
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地球这个依赖家庭的社会很明显永远是异类,她更能适应K-PAX的生活方式。
再者贝斯有着其他人没有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只有贝斯一个人发现了。
蓝鸟,其实就是波特。
这是贝斯比其他人更容易贴近K-PAX星球的人的原因。
最后一个原因,贝斯走了,波特要寄生在她的身上。
这对于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来说,他们俩,也许,就是一个家。
作为本身就是地球人却无家可归,和一个正在对地球生活方式恋恋不舍而又没有家庭的外星人来说。
都是一个寄托!
所以,他选择了贝斯!
K星异客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主人公Prot声称自己是外星人,来自K-PAX星球,这个星球上没有家庭,政府,法律,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系,孩子被轮流抚养,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连make love都是痛苦的过程。
听起来很孤独,但他们可以活得很久,还能坐光束旅行。
Prot就是这样来到了地球。
Prot甫一出场就仿佛圣光环绕,车站的流浪汉主动在警察面前维护他。
后来在精神疗养院,Prot也是自带治愈功能,抚慰一颗颗在世间受伤的心灵。
他智慧,仁慈,还有一点点好奇与天真。
疗养院的病人们,起初对Prot的到来感到好奇,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外星人。
后来他们每一个人都愿意相信K-PAX星球的存在,因为他们渴望Prot能带他们离开。
Prot让病人Howie去寻找能带来幸福的青鸟,几天后blue bird就真的出现在了窗前。
Blue bird的出现让疗养院陷入了热烈的狂欢,因为那重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但只有从不说话的Bess识破了,青鸟是Prot变的。
这是Prot对病人们的治愈。
不仅如此,Prot的出现对医生Mark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是他遇到的最有说服力的妄想症病人,他不相信Prot的话但又无处反驳,还找了研究天文学的妹夫来出考题,但结果似乎更加证实了Prot外星人的身份。
突然有一天,Prot说他7月27日就要回K-PAX星球了。
Mark意识到,这一天对Prot来说有特殊意义,(据他自己说)正是五年前的7月27日,他来到了地球。
因此Mark请Prot来家里做客,让他融入家庭生活。
而Prot阻止Mark小女儿靠近喷水时的激烈举动,更让Mark确信Prot的秘密就隐藏在过去。
通过催眠和一些线索,Mark终于找到了Prot的过去,五年前,Prot的妻女被残忍杀害,而他也在冲动之下杀死了犯人,然后跳河自尽了。
这就是Prot不愿回忆起的事。
最后两人离别时,Prot明白Mark已经知道了过去的事,便请Mark在他走后照顾他的朋友,也就是这个身体原本的主人。
在五年前,Prot不忍看朋友自杀,于是附身到朋友身上。
5年以来,他作为这个身体的主人格存在。
Prot说,人都有自我治愈和互相治愈的能力。
在地球上,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关系,关系不一定是好的,但好的关系能够治愈心灵, Prot自己在地球上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关系。
Mark也在最后意识到关系的可贵,主动和儿子联系。
Prot说,我觉得我会被怀念,也会怀念这里。
地球也许不像K-PAX一样美好,但我们仍然可以被治愈,仍然可以看到生活的希望。
对于观看K星异客这样的电影,看过之后总觉得好但是好在哪里却一时说不清楚。
我想这就像和某个朋友进行了一次心灵交汇般谈话一样,觉得内心充实却又记不得说了些什么。
这部电影的成功与主演Kevin Spacey的表演是难以分开的,透过Kevin Spacey宁静的双眼我们窥视到了一个安宁祥和大气沉稳的人究竟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多少的变化。
诚然本剧最抓人的部分就是从头到尾对于主人公真实身份的质疑,但是我相信有很多人在看到结局即将揭晓之前已经认为主人公的身份没有那么的重要了。
K星异客在地球发生的这段故事就像一个人的生命旅途一般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人生的重点,我们都有急于知晓答案的好奇心,但是谁又想提前知道自己的结局呢?
如果主人公是一个外星人,那么他用比我们对这个宇宙更高深的思想去安抚受伤的人们,如果主人公是一个经历了磨难的精神病患者,那么他用洗净铅华的本我去教育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我想剧中医生就是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埋的事情所影响改变了原有的态度的。
不管是哪一种我觉得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就像我一开始写的,这部电影是一部依托演员表演所建立起来影片,没有剧中每个角色出色的演出是无法达到犹如一碗“心灵鸡汤”般的效果的,虽然整部电影的绝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精神病院,但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是我看过的最温馨的一部。
心静如水,海纳百川我想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电影讲述了一个自称是来自K-PAX的外星人Prot告诉精神病医生Mark自己要夏季结束前带一个病友回到K-PAX星,而精神病院里所有的病人都争着要与他一同回去,其间发生的种种故事。
看完电影一方面我们可以用种种证据或现象证明那个自称来自K-PAX的外星人Prot只是经历了妻子被强奸,后和女儿都被杀害,自己亲手拧断了凶手的脖子后,无法承受痛苦,投河自尽幸存下来的中年男人Robert的大脑为保护自己,逃避过往痛苦的幻想。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用种种证据或现象证明来自K-PAX星Prot真的存在,他不愿好友Robert就这样被遗忘,消失,而寄生其中让精神病医生Mark通过了解好友Robert过往的不幸经历相信其存在,从而照顾好友残存的躯壳,带走Bess,那个被指烧死了家人从而再也不与人说话的女孩,无家可归,无所羁绊的女孩。
无论Prot这个K-PAX星无欲无求的外星人是否存在,他都教会了我们接受每个人都有权利采取自己的方式逃离过往的绝望,而非打着社会价值的旗号逼迫所有人去面对和接受那些人类无法承受的痛苦,选择不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男主角李·钱德勒最后也没有放弃对自己失手烧死女儿,毁掉家庭的过往错误的惩罚,跟过去的自己和解,忘掉痛苦,重新开始;《禁闭岛》里小李子扮演的泰德在医生等人的帮助下在禁闭的孤岛灯塔里,被迫想起自己才是那个杀了重度抑郁下溺毙三个孩子的妻子、纵火烧毁家园的凶手的残酷事实,却还是选择假装治疗倒退,接受脑切除手术,忘掉痛苦,做个无忧的人类。
归根到底,这世间所有过往的痛苦和残酷事实,总有人选择面对,有人选择逃避,或是不去选择,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而非用某些固定的价值观去评判一切,因为包容和接受这些不同的路径,也就意味着为每个未来可能患病的我们,保留一份希望而非绝望。
就像电影最后Prot说的我要告诉你一些事情,马克,一些你还不知道的事情,但我们K-PAX星球的人很早以前就发现的事情,宇宙会膨胀,然后缩回原形,然后再次膨胀,如此周而复始,但你不知道的是当地球再次膨胀的时候,现在发生的事情又会重演,你这次犯的错误,下一次经历的时候依然会重复你犯过的每一个错误,将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有错马上就要改,因为一次,将会是你的永远。
所以请珍惜现在的美好,因为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一去不返的。
披着科幻电影的外衣,实际上讲的是人应该如何活着,困难、挫折、打击、羁绊,人生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纠缠,有些事儿可以轻易的摧毁人类本就脆弱的神经,所以才有那么多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旅程,有时候,我们也像精神病院里的患者一样,渴望着有一天被外星人带离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地球,但是这一切真实还是虚幻,谁也说不清,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仰望星空,天琴座的双星系统永远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凯文史派西和杰夫布里吉斯的配合天衣无缝,两个人的角色契合度也很高,只不过故事结束的略显仓促,如此开放式的结尾也让人有点不能接受,外星生物是否存在永远是个迷人的未知数!
开头的时候PROT就说 don't worry, I'm not going to leap out of your chest. 放心 我不会寄生在你身上 PROT的意识 PORTER的重生
别出心裁地把科幻心理和温情结合在一起的片子,部分相似禁闭岛,但主打催眠牌,最重要的是以“外星人”的视角洞察出宇宙地球和生命人性许多颠扑不灭的真理,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嘴里点出,别有讽刺意味又更引人深思,全片更像一则寓言。
你爱的越多,失去的可能就越大,受伤就会越深,不受伤害的唯一方式就是最好只爱自己,这样你都不会有机会感觉到受伤。
听起来K星是个蛮适合我的地方。
也许唯有在精神病院才会处处欢乐和谐,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非常迷人的一部电影,科幻题材但和一般科幻电影很不一样。
至始至终,全篇都充满神秘迷人的氛围,纠结于Prot是不是真的外星人也许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Prot以外星人的视角审视我们,告诉了我们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
它与以往所见的科幻电影完全不同。
它确实是科幻电影。
挖掘人性的科幻片。
就是情节太枯燥了,悬念太无聊了。
近期看了几个美国、法国的科幻电影,发现欧美的科幻日趋日韩般的含蓄起来,台词从口头俚语变的日趋文绉绉掉书袋起来,大手笔的视觉效果也日趋隐蔽起来。
这完全不符合美国佬好大喜功、个人英雄主义、死玩电脑特效和视觉效果的个性嘛。
但在我们这么个爱怪不爱才的国度中,国产片如果闷的话,会被骂装逼不用去星巴克,而欧美片闷的话,则会被赞为有思想深度。
这部片,虽不至于跌入3星以下的装逼文艺片范围,却也够不上5星有思想深度,甚至连电脑特技跟视觉效果都不在入流范围,科幻题材吧,却又是软科幻,软科幻本身就比硬科幻起评分要低,所以勉强给它3星半已经足够。
一个来自地外星系的外星人。
熟稔自己星球的科学技术与星球运转轨迹,并且对人类天体物理学及心理疾病病理学方面深有造诣,才区区200-300岁,真是青年才俊啊。
想想咱们人类,就算活个百八十岁也顶多只在一个领域获得长足发展,更何况这还没计算老年痴呆症患者。。。
前半段被处理成一个心理悬疑片,观众纠结于医生和精神病患之间精神和意志的较量。
后半段编剧又硬生生把故事扭曲成一个悬疑侦探片,马克医生试图通过拙劣的推理手段,印证自己的猜测来证明“患者”心理疾病的本因。
看到影片最后部分马克医生通过一个小铅笔头找到了波特身份的线索(这里我一直认为是一个BUG,既然当初照这个男人所说的,他脱了衣服跳进湍急的河水中,按照常理来说急流中的溺水者会被水流冲的一丝不挂,那么他这根能表明他来历的小铅笔头是在什么地方藏着呢?
),进而锁定了他只是个物理知识比较丰盛的普通人的时候,大家都感觉自己上当受骗。
但所有人,精神病患,医护人员,甚至马克医生却都特别期待波特所说的乘着光束的旅行,和拥有两个月亮的K-PAX星球。
他说是那么美仑美奂,那么真实可信,就好像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一样真实存在在宇宙的深处。
即便他的话是假的,人们也愿意相信它的存在。
就好像许多人没有见过万里长城,但依旧相信在月球上也看得到那世界第八大奇迹一样。
最后波特真的离开了,留下脑瘫的沃特并带走了无家可归的自闭症患者雪莉。
波特跟人们带着的启示实际上是,别怀疑你看到的,你的自信和理性判断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可能你以前很坚定,但在别人充满信心的话语中,你的信心在不断的动摇,直到最后被人摧毁,并徜徉在别人话语中提到的那个无尽的幻想世界中不可自拔,最后丧失了自我创造性。
一个寄生的外星生命就这样通过一个被遗弃的人类肉体,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轻而易举的就击溃了人类历经5000年才积累起来的科学信仰,并树立起自己的,来自K-PAX宗教信仰。
这宗教让人们都怀揣着前往梦幻之星K-PAX的美梦,他们的精神领袖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只要自己能被选中。
多完美的征服计划啊,这比起《世界大战》中用杀人光束击败人类军队征服地球的效率更高,损失更少。
这也是为什么19世纪欧美列强开拓殖民地必有传教士先行的原因。
完全的征服不在于武力,武力只能征服一时,被武力压制的人,其精神仍然是独立而清醒的。
而精神征服则会让被征服者完全丧失自我,心甘情愿为征服者肝脑涂地。
到底沃特是在治愈癫狂的精神病患,还是刻意在绝望者中塑造一个全新的宗教谁也说不清楚。
在我看来可以这么解释,对于创始者沃特来说,说那些话不过是与他吃饭、睡觉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对于在绝望中等待救命稻草的人来说,它无异于背后闪着圣光的奇迹。
于是,一个全新的宗教,就在创始者不经意之间促成。
奇迹虽然已经驾着光离开,但相信他的教徒们会将这来自于外星的故事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直到千年后,故事的原初都将面目前非,只留下一个虚无可笑的神话,和一群虔诚的信徒。
因为是看了简介之后,再看的电影,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被带入了波特真的是K星人的假设中。
但是这种感觉在后半段电影中,逐渐减弱,并且开始怀疑波特到底是不是K星人。
电影结束,思索良久,恍然大悟。
关于精神病人,的确,有很多经典的电影都是以精神病人为题材的。
人类本身,个体人的思维世界是封闭的,只存在于一个人的脑海里,所以才有精神病专家千方百计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以帮助治疗。
倒不是大刘的《三体》中的那样,所有三体人的思维都是透明的,都是可以被别的人感知的,那么谎言、欺骗什么的都不会存在了。
正是因为这个其他人无法感知别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地球上人类的原因,所以猜测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倒也是发挥导演自己才能的好的题材。
所以我一直是朝这方面想的。
或者是一个纯粹的精神病人,或者真的是要带走一个地球人的K星者。
结果,剧情是朝着两个想法的中间路线而进行的,不得不说,还有点出乎意料。
但是关于精神病人到底真的是发现了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事实而被看做是精神病,还是精神病人只是胡思乱想思维出了问题,这一很多人都从心里思索而无解的问题,也许根本就无解。
问题是从何种角度确定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
任何有暴力倾向,色情狂,强奸犯等等问题的人,不管他的想法和行为有多么变态,也只能说他的这种行为确实不容于正常人的生活。
所以据此就判定他人是精神病患者,所以杯具的是要住精神病医院。
但是异于正常人的思维,就是精神病吗。
也不能完全确定,因为还有一个道德因素。
道德是千百年来人类公认并且具备继承性的行为思想准则。
离经叛道者就是对此的否认。
道德是大多数人的道德,而非全人类,而且道德也在发展中。
一千年前表兄妹结婚丝毫不会感到羞耻,而现在,恐怕极少的人乐于这样吧。
这也是道德,同样,一千年前具有某种行为的个体,在当时还不能认定此道德的社会环境下,恐怕就会认为是精神病,但谁知道一千年以后的事情呢,恐怕到那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功夫》里的火云邪神,练功走火入魔,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个就蛮讽刺的。
所以被认定精神病的人很多都是被当时社会的行为思想准则所不能理解的一群人,所以该到命苦,如果早生一千年,或者晚生一千年,也许就不会住精神病院了。
就像《飞越疯人院》里的主人公,明明没有精神病,结果不但被认定了,还给做了手术,活生生的弄成个植物人。
就像本片主人公,因为正常人都认为的不可能的事实,而住进精神病院。
很多时候,真相并不是大部分人所掌握的,在现在这个世界,恰恰相反。
关键台词!1-我不会寄生你~2-你就是蓝知更鸟~3-既然你找到了波特,那就拜托你照顾他~4-我无家可归
2.5星,从唬住天文学家,调查7月27日的事情开始走向就很让人不适,最后的结局还刻意设计模糊,这不是在打前面那些剧情的脸吗...前半部分四颗星,可以视作扩充版《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后半部分一颗星。(但这片子是不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片子的灵感来源?
一级精神错乱,集体歇斯底里.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一样,没有科幻场景的科幻电影.青鸟,勒死,留这.画图,怕水,催眠,北上,作文,奸杀,回去.
还不错~/ 2023年6月8日重看。记录内容:催眠的几个桥段太做作了
我就是看看spacey蜀黍滴~还,凑,合,吃香蕉不吐香蕉皮,XDDD
好比闹肚子,只需要一屈膝,内容自然就出来了。出来的内容就像我的小学作文,全是想当然的东西,但是语文老师还是会夸我真有想象力,哈哈。
伪科幻话痨片...
小成本軟科幻。
最讨厌的一类鸡汤
挺深刻的故事,拍得太难看了。
吃香蕉那里就很戳我的笑点,多可爱的k星人。实际凯文史派西是绝好的演员,对于铺天盖地大字报似的metoo运动我的想法不是那么的积极。现在纸牌屋没有了,也不会有人聘用他了…言归正传,我看完之后被一首诗洗脑了:独在k星为异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点受不了这种故弄玄虚的,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片,绿里奇迹
镶嵌的挺好,只是借科幻表达的东西实在有些鸡汤,从史派西嘴里出来的尤其多。配乐挺好,内容匹配不上。
好无聊的一部片子
果然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的那个故事几乎一样。另类温情科幻片。给人一种精神病院也是挺好玩的错觉。哈哈。ost很好,氛围烘托到尾。凯文史派西演技游刃有余。就是最后有点儿老套。
开始看小说 很好的科幻 很温馨很浪漫凯文斯派西那个眼神啊~
文戏我无语了,那么多年来的无视和冷漠一下子就和好了?还含情脉脉看妻子看女儿,这贤者时间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段时间该怎样还怎样,事业逼白男能不能别祸害女的和孩子了,无人在意中年男好吧。经典外星人欣赏人类的爱,这文戏受众到底是谁,白男吧,还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比呢。对于心理治疗描述过于影视作品的刻板印象、对于科幻片太过油腻。无论是接受心理咨询部分还是为了转场去精神病院的设定都不太严谨,导致无论是在心理分析和纯粹的科幻片中都没法让我喜欢。
所以我是接受不了小清新科幻悬疑片的。最后一段宇宙膨胀收缩轮回之说,更不待见了....不过当老头儿把essays交给Prot时还是有小感动
前半段绝佳,尤其开头,可惜从中点开始神性尽失,俗味四溢,不过部分镜头运用很有灵性,但后面大段的对话又并未用心
一部主要以大量对白完成了科幻过程的低成本影片(让我想起来后来拍的更加极端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讲述了我们能感觉的到,切切实实发生在身边的亲情、爱情、友情。片子里的对白细细品味有些地方还是很精彩的